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损失函数之外 > 第1章 第 1 章

损失函数之外 第1章 第 1 章

作者:一径修竹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23 14:52:14 来源:文学城

夜色慢慢沉下来,像一方浓墨,从天顶一路倾泄,把整座城浸在其中。只有高楼的玻璃层层亮起,灯光从地面向上拾级而行,好似有人提着一盏盏小灯,一层一层点上去。

这条街最显眼的一面,几乎都被同一栋楼占了去。金融科技公司的总部自街角拔起,整面外墙沉着冷光,顶层的灯在深夜也不肯熄灭,仿佛怕这座城一闭眼,它的数字就会从缝隙里漏走。

会议区的落地窗极宽,从里面望出去,车流在脚下弯弯绕绕,红尾灯连成一条暗红长练,隔着玻璃看去,仿佛有人在黑布上线绣——针线细密,暗处却藏着起伏。

屋里暖气开得足,空气里混着咖啡煮过几轮后的苦味,以及打印机刚吐出纸张时的热气。大屏幕占了半面墙,白底上那条收益曲线一路抬头,线条纤细,颜色却压得极重,像有人执意用浓墨在宣纸上描了一遍又一遍,生怕淡了。

有人站到屏幕前,举起香槟,笑意满面,声音在空间里敲出一层回响:

“再这么走两天,咱们就不是给别人打工,是在年会上讲故事的人了。”

应和的笑声在天花板下盘旋开来。成排的工位间,一盏盏台灯低低垂着光圈,落在键盘、文件和外卖盒上。有人从椅背上弹起去碰杯,有人远远举起纸杯意思一下,还有人仍旧低着头,单手在群里刷消息。

产品群的提示一条接一条蹦出来:

——【这走势,挂墙上都不丢人。】

——【今晚这条线,请允许我截个图当屏保。】

——【@所有人谁来配个文案:聪明钱的正确去处。】

郦苒坐在角落那一排。那一带灯光略暗,天花板的光照不过来,只落在她桌前两块屏幕上,冷白色的光映得她的脸有些淡。

她靠着椅背坐直,双手自然搁在键盘两侧,没有跟着起哄,也没有跟着截屏,只静静看着大屏幕上的那条线,眼底似乎也映着一段起落的弧。

那套评分规则,是她一点一点抠出来的。样本怎么选,权重如何调,风险被切成几档,每一档背后对应怎样的波动范围,她闭着眼睛都能背出来。

屏幕上的线一路向上,走势漂亮得近乎乖巧。别人眼里只是“超预期”“好故事”“报表好看”,她看久了,却总忍不住生出一种古怪的错位感——这些本该只存在于文档和公式里的数字,此刻像伸出无数纤细的手,从城里一户一户家里,把存折上的钱轻轻牵了过来,串在自己身上。

隔壁工位伸过来半个脑袋:“苒苒,你不去喝一杯?难得见老总笑得这么开。”

她偏头看过去,同事脸上带着加班惯有的倦意,又被这突如其来的“胜利”冲淡了一层。

“等会儿。”她笑了一下,笑意淡,却不算敷衍,“我再看一轮。”

她说“看一轮”时,手指在桌面上轻轻点了两下,像给自己加了一道检查点。她有点强迫症的习惯——每一次系统大规模上阵,她总要再从头到尾过一遍关键路径,哪怕早已在测试环境里反复跑过几十遍,仍旧放心不下。

等同事走远,她才收回目光,给自己倒了一杯温水。公司发的玻璃杯杯壁上有洗不掉的咖啡渍,杯身印着醒目的 logo,被她无意识地转了一圈又一圈。她用拇指指腹抹了抹杯口,那点痕迹当然擦不掉,她瞥了一眼,索性不再理会。

从这一行看过去,她与其说是在看数字,不如说是在看一面镜子——镜子上不是自己的脸,而是一段将要被写进简历、被印在报告封皮上的经历。

窗外风刮在玻璃上,带着楼体的回声,细细簌簌,仿佛远处起了一场看不见的雨。屋内却是一片热闹。键盘的敲击声、聊天的笑声、椅轮滚过地毯的轻响混在一起,一点点堆高了节奏,像谁在指挥一支只能加速不能减慢的乐队。

那一夜,曲线在众人注视之下稳稳收盘,刚好停在一个美得出奇的高位。有人故意拖长声调念出数字,有人已经开始讨论该点哪家外卖“犒劳自己”。

临近凌晨,灯逐渐零零散散灭去了几盏,剩下的昏光仍旧守在楼里,倚着那条停在高位的线不肯散场。

那一刻,郦苒合上笔记本,顺手把桌面上的便签叠整齐,心里的弦却没有一根是真正松下去的。

———

几日之后,风向突转。

清晨的云层压得很低,天色像一只罩在城上的灰色玻璃罩,光透不下来,空气里有股说不清的闷滞。

开市前,大屏幕换上了最新行情。起初不过是几条细微的抖动,绿线在原处打了几个小圈,像在犹豫;下一刻,仿佛有人忽然抽走了脚下那块踏板,线从高处滑落下来,一截截往下断。

预警标记像漫山遍野的灯泡一样同时亮起,一片刺眼的红。最靠近监控屏那一排人几乎是同时从椅子上弹起来,一手抓着电话,一手在键盘上飞快敲打,声音从那一端直冲过来。

几乎与此同时,客服中心的电话也响成一片,刺耳的铃声透过楼板往上窜,一阵紧似一阵。有人匆匆从那头跑上来,耳机还挂在脖子上,脸色白得厉害:“投诉量翻了几番,很多是老年用户,说是按我们问卷里选的选项买的。”

办公室本是恒温,却不知从哪一刻起,冷意从脚底缓缓往上爬,顺着椅脚和桌脚蔓延开来。

邮件服务器的提示音几乎连成一条线,未读邮件数在屏幕一角狂跳,一封压着一封往上叠:

——【关于贵司智能理财产品亏损情况的反映】

——【请给我一个解释】

——【我把养老钱全放了进来】

一个同事从邮箱里拷出一段邮件内容,忍不住低声念给周围的人听。那是一位显然不太熟练打字的人写的,错别字层出不穷,标点也无章可循,却正因不顺畅,显出一种笨拙的真诚:

“你们说适合稳健(写成‘稳键’)的人。我们看不懂那些话,只能相信你们。”

有人红着眼骂了一句脏话,有人把耳机摘下来重重丢在桌上。

郦苒看着那几行字,指尖在桌沿上缓缓收紧,连关节都被压得微微发白。那些在模型里被抽象成“稳健型用户”的点,在这一刻突然有了模糊却具体的轮廓——是站在银行柜台前把单子递过去的老人,是拿着宣传册在家里翻来覆去看不明白的中年人。

她知道,自己当初也看见过这些人,只是被压成了样本、标签和比例。

———

午后的紧急复盘会,开得仓促,却来得迟。

会议室的灯比外头更亮,光从天花板一圈一圈洒下来,把长桌上的水杯照得发虚。纸杯里的茶早凉透了,还悬着几缕茶渍,贴在杯壁上,像没来得及擦去的笔画。

投影仪“哧”地亮起时,白布上先是一片空白,随后一页报告缓缓浮现。饱满的字体、密集的数字、条理分明的条目,一排排列着,仿佛一队队兵马在案上结阵。

讲解人压着嗓子,从宏观行情讲起,再到产品原设定、测试数据、用户画像。词句谨慎,逻辑通顺,若把那条坠落的曲线遮住,看上去仍是一套堪称教科书的流程。

只是没人再敢遮那条线。

到中段,有人用鼠标点开了一页附录。那页尾部有一小行字,本来不过是报告里最寻常的落款之一,此刻却在投影布上一放大,被系统自动套上了一圈标记用的红框。

**「风险评分与推荐策略核心设计:Li Ran」**

那一刻,连空调送风口吹出的风声都像是远了许多。

会议室里陡然一静。谁都没讲话,连翻纸的声音都停了。那圈红框亮得刺眼,平平地扣在一行字外,像在原本平展的纸面上硬生生钉下了一枚钉子。

鼠标光标停在那行字末尾,指针微不可见地颤了颤——握鼠标的那只手大概自己都未察觉这一丝抖动,投影仪却毫不留情地放大了它。

坐在最前排的郦苒,背一直挺得很直。她习惯用这样的姿态提醒自己:不要缩。此刻,指尖却缓缓蜷紧,指甲抵在掌心里,几乎要刺出一点疼来——她需要这一点疼,把自己从恍惚里拽回来。

那几个字母缩写,她并不陌生。入职以来,它在无数内部文档与版本迭代里出现过,她甚至曾为此生出一点不深不浅的成就感。那时候,它代表的是“我参与过一件重要的事”。

而现在,它像是忽然被人摁在案卷封面上,换了一个意义。

有人清了清嗓子,打破沉默:“郦工,你再把当初评分逻辑的设定,从头说一遍吧。”

声音不算重,却带着一种不容退避的确定。

郦苒缓慢吸了一口气,从椅子上站起来。她的嗓子有些干,手心也凉,可一开口,声音还是她一贯的语调——不尖不软,准确而节制。

她从样本筛选讲起,讲不同年龄、不同资产分布如何在模型中被分档;讲测试期的数据表现,讲当时市场波动的预估,讲她如何把风控同业务目标折中到“还能睡得着觉”的那条线上。

她把这些流程复述得像是在讲别人的故事——每一个步骤都讲得清清楚楚,唯独将自己的犹疑和不安完全省略。那些东西,她曾经写在一封只得到寥寥回应的内部邮件里,如今已不在这个报告之中。

“……以上。”

她回到自己的座位,掌心里已经出了一层薄汗。

一位年长些的同事终于打破沉默,叹了口气:“市场出了这样的天象,谁都不好过。只是外头的人看不见这些,只认最后账面少了多少钱。”

这一句说得既像安慰,又像是无奈的宣判。

她垂在身侧的手轻轻一抖,又慢慢收住。长桌对面,有人翻到最后一页结论,念出那句措辞极为谨慎的总结——

“多重因素叠加导致产品表现偏离预期,相关责任由公司统一承担。”

“统一承担”四个字落地时,会议室里没人接话。

郦苒低头,视线划过那行字,心里却不由自主地补了一句无人可闻的话:

——可是,外面的人不会这么算。

———

等她从公司出来时,夜已彻底压下来。大厦外立面的灯依旧亮得耀眼,门口的标语一如往常,字形端正,神情无事。仿佛楼里白天发生的一切,不过是某个偏远机房里一场微不足道的波动。

风从楼与楼之间拢过来,带着一点金属与尘灰的味道,吹在脸上,凉得发麻。

她把外套领口拢了拢,步子不快不慢地走向地铁站。手机在口袋里一震再震,她没有掏出来,只用指尖摸到那块硬邦邦的形状,按住了几秒,让震动停下去。

回到租住的小公寓,楼道里混合着邻居晚饭剩下的油烟味、楼下外卖店的辣椒香,还有哪一户人家没倒干净垃圾的酸味。黄色的走廊灯时明时暗,像困倦的人眨着一只眼。

她用钥匙轻轻拧开门锁。屋里狭窄,布局简单:小小一间客厅被一张旧桌子占去大半,桌上放着她的笔记本电脑,旁边堆着几本翻旧的技术书。靠窗是一张折叠椅,窗台上拖着一盆绿萝,叶尖有些发黄,是被忽冷忽热的日子折腾出来的模样。

她没有开顶灯,只伸手扭亮桌灯。暖黄色的灯光在一小块桌面上铺开,与窗外高楼冷白的光对峙着,互不相扰。

电脑盖着,她伸手按下开机键。黑屏里先映出她的脸,轮廓模糊,只有眼睛在暗处略略发亮。系统还没完全加载完,邮件的未读提醒已经挣先跳出来了——公司账号角落里红点一闪一闪,如同白日里那条跌落的线缩小成一枚刺眼的符号。

她避开那一栏,直接打开浏览器。

首页的新闻区里已经挂上了今天的题目,粗黑大字像一行行横亘的判词:

【“智能理财翻车:谁来为普通人的亏损买单?”】

【“高收益幻梦破碎:一场系统性失守的背后”】

她随手点进一篇,新闻里配的大图是公司大楼的远景,玻璃幕墙在阴天里泛着灰蓝色的暗光,冷眼旁观一般。往下,是一张产品页面的截屏,熟悉得让她胸口微微一紧——那是她曾为之改过无数版文案和逻辑的界面。

再往下,就是密密麻麻的评论。字句拥挤,语气各异,像夜里集市上七嘴八舌的人群:

——【抢劫好歹知道蒙个面,你们这叫明抢。】

——【说白了就是拿我们当试验田,亏的是我们的真金白银。】

——【程序员也是人命?我们的养老钱不是吗?】

她的眼睛顺着滚动条往下缓缓扫,每多看一条,胸口就沉一分。指尖几次停在触控板上,都没能立刻移开。

忽然,一条简简单单的评论闯进视野:

——【我信你们一次,这一次,就够了。】

那行字不长,甚至连语气词都没有。短短几字,却像有人抬手,在她心上轻轻敲了一下。

她原本还打算往下滚动,手指却在触控板上一顿。

下一秒,她利落地合上了电脑。

“咔嗒”一声,屏幕上的光被硬生生切断,屋子里一下子暗下来,只剩桌灯那小小一团光稳稳落在桌面上。

刚才映在黑屏上的那点脸影,被这一合生生斩成两截——一半被关在机器里,一半落回房间。

窗外有车在楼下的路口转弯,白光从窗帘缝隙一闪而过,又倏然隐入夜色。她向后靠在椅背上,仰着头闭上眼,听见自己心跳在耳边一下一下地敲,像刚从战场退下的鼓声,迟迟不肯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