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仙侠玄幻 > 死后五百年,我重生了 > 第5章 第5章

死后五百年,我重生了 第5章 第5章

作者:简沉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4-07-18 16:15:33 来源:文学城

四下无人,雁修瑾慢慢走入寒潭。

冰凉的水触及皮肤的瞬间,如同枯树久旱逢甘霖,整个身体被浸润在水中,不由自主放松下来。

雁修瑾喜出望外,立即盘膝而坐,半个身体浸泡在寒潭中,尝试调动灵力。

灵力如涓涓细流,在陌生的经脉中缓缓流淌,每经过一处关窍,肢体的僵硬程度便会下降一分,甚至带来几分暖意。

只是并非人身,雁修瑾不清楚这躯体如何做周天修炼,只能引导灵力在交错复杂的经脉中一处一处尝试,颇费功夫,可又不得不如此。

眼下唯这一条路可走。

奇怪的是,他在寒潭不需要用灵力抵抗寒气用以维持身体灵活,反而像是木头插进养分充足的土壤——那些寒气在帮他维持生命体征。

不过,雁修瑾现下没有心思想这个,于霖宗为了躯体,把那雷法的第一层法诀教给了他,当做一部分承诺。

玄雷法诀分为四层,一、二层只能提供些微助力,只有四层全部修炼完成,才能完全释放出玄雷的威力。

尽管只有一层,但已经是雁修瑾眼下为数不多可以保护自己的东西。

人身时,以灵力护体,现在这具身体灵力能够调用的不多,难以掌控,有玄雷在,能多一重保障。

好在他天生木灵根,如今又是木傀,从前修炼的经验多少能用上一些。

修炼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雁修瑾费了快一天时间堪堪连通身体脉络,开始尝试做小周天修炼。

出乎意料,这具躯体行驶周天的方式很像妖。

得益于从前有个半妖弟子,他才能知道这些。

从前助千珩修炼时,因是门中第一个收入的妖族,藏书阁相关的修炼功法并不多。

雁修瑾去妖族地界仔细挑选过,也认真看过那些功法。

死前不久他才确定将其中一套绝对安全的修炼功法交给千珩修炼,如今记得很清楚。

凭借记忆,雁修瑾也用了那套妖族功法,修炼速度显著加快。

雁修瑾忙于修炼,并未发现寒潭中水犹如无色长蛇,自膝盖缓缓盘环而上,绕过腰身,将整个身体团团围住,最终涌入胸前衣襟,浸入木傀骨肉。

不知过去了几日,还没有人来这里审问,雁修瑾倒是弄明白了这具躯体的修为。

这具傀儡似乎是天生灵物,修炼速度非同一般,一开始只是灵气浓郁,没有修炼痕迹。

只稍加引导,他的修为便如同骇浪般蹭蹭上涌,不过几天时间便已是练气后期的修为,只是经脉已换,从前的功法已经不能助他筑基。

于霖宗说过,玄雷诀可助他一臂之力,而且整个一层便可修炼至结丹,至于二层,结丹后才可修炼。

雁修瑾一睁开眼,缠绕在周身的水流并未落下,只是悬在周身,发出细微的“哗哗”声。

出于好奇,雁修瑾伸出指尖,试探着碰了下胸前的清流,那水流便如猫尾巴似的缠住指尖,缓慢而柔和地攀住整条手臂。

凉而不冰,好舒服。

看来体内灵物亲水,也不畏寒。

既如此,初醒时怎会感到冷呢?莫非是初醒的缘故?

雁修瑾长叹一口气,左右这寒潭水流不会伤他,便不再费工夫探究,抓紧时间修炼。

寒潭封闭,日月都照不进来,雁修瑾并不知晓在雷法口诀刚出口时,头顶就变了天。

滚雷如浓云慢慢聚集在寒洞上空,经由修炼,丝丝缕缕化作玄雷透过寒洞进入雁修瑾体内。

修练常有异像,看守者没少见被囚之人练功,意图出来。

而且他们发现那雷并无攻击意图,也不认为洞中人能突破枷锁,便视若无睹。

寒潭洞外,沐天玦复命后去而复返。

沐天玦盘膝坐在洞外,支开了这个寒洞外的看守者,四周寂静无人。

如此,他才敢拿出一颗表面已经出现细碎裂纹的溯洄珠,细细摩挲后,注入灵力。

温和的灵力逐渐将溯洄珠包裹,沿着上刻符文的纹路,填满所有沟壑。

沟壑填平的瞬间,符文散发微光,如作画般在溯洄珠上方形成一个圆形铜镜般的映像。

一道熟悉的身影率先出现在上面。

“天玦,今日修炼如何?”一袭青衣之人在小小的沐天玦身前蹲下,笑着揉揉他的头发。

沐天玦径直扑进雁修瑾怀里,兴奋得手舞足蹈:“我按照师尊教我的办法,已经可以操控一点点灵力了。”

说罢,沐天玦立即向雁修瑾展示了一下今日的修炼成果。

“天玦真厉害,想要什么奖励呢?”见沐天玦修炼如此勤奋,雁修瑾抱着鼓励的想法从身上掏出几块灵石,准备给沐天玦,让他自己去买些喜欢的东西。

没成想,灵石没递出去便被沐天玦推拒。

沐天玦目光期期,一把抱住雁修瑾的脖子撒娇:“我要师尊陪我去。”

“好。”雁修瑾笑着答应下来。

随后,雁修瑾起身拉起他的小手,在夕阳下并肩。

沐天玦趁雁修瑾不注意,偷偷把藏在一旁草丛的溯洄珠拿走,高高兴兴与师尊一同离开。

映像到此结束。

沐天玦盯着回溯结束的溯洄珠久未回神,直至寒风吹得眼眶酸涩才有所动作,将溯洄珠妥帖收回储物袋。

这是千珩去他洞府大闹后,余下的为数不多与师尊有关的溯洄珠了,再损失几颗,就真的没了。

沐天玦终究还是没有第一时间将木傀之事告知宗主,还给吟宣和那些弟子传音,要他们一起隐瞒。

没有确认之前,还是不要让宗主知道的好。

实在是像,第一次有这么像的,能不能把这木傀留下?

师尊已死,死于他手,尸体也不在身边。

只是想多看几眼,多看几眼就好,他怕极了会忘记师尊模样,每日都要看这颗溯洄珠。

因为这颗溯洄珠上面的师尊是唯一能够看到正脸的。

还有千珩,师尊之事只有他们两人清楚,以前总会恶言相向的人,对待与师尊相像两分的人都嫌碍眼,这次怎么……

是思念太深还是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

师尊,对不起,我好想你。

沐天玦垂眸凝望着摊开的掌心,上面仿佛还残留着师尊的余温。

他忍不住把掌心贴在脸颊,尚未细细感受,丹田陡然一阵震颤,浑身灵力震荡不安。

还未意识到怎么回事,沐天玦肺腑蓦地炸开剧烈难言的疼,喉咙涌上铁锈味,随即倒地不起。

洞中,雁修瑾无人护法,修炼中不敢全身心投入,担心外界有事发生,第一时间嗅到了血腥味,收功睁开了眼。

这里挺适合他这具身体修炼,可惜不能多留,一旦找到机会,便要立刻离开。

确认外面无人之后,雁修瑾调动炼化不久的玄雷护身,这才试探着伸出长臂。

手臂在视野中化作树藤,小心翼翼沿着寒洞伸出去。

不知为何,沐天玦罩下的结界并未阻拦,非常顺利就出去了,沿着血腥味抓到了什么,将其拖进来。

那东西很重,似乎是个人。

难不成是来救他的那个人被打伤了?

待那东西被拖进洞,雁修瑾才震惊地发现居然是沐天诀,一时间撤下防御,拖拽速度不由加快。

雁修瑾像以前沐天玦受伤时一样,心急如焚,把人拖到身前,掌心已然覆在了沐天玦胸口。

正要为其疗伤,待看清沐天玦过于成熟的脸时,又幡然清醒。

这不是他从前贴心乖巧的大弟子,是话本大杀四方的主角。

施以援手未必能得到主角的怜悯而换来生机。

雁修瑾心绪纷乱如麻,犹豫再三,还是决定袖手旁观,以免引火上身,正要把人拖出去,沐天玦的嘴巴忽然动了动。

侧耳细听。

沐天玦气音微弱:“师尊……”

雁修瑾心头一震,鼻头发酸,忆起曾经教授功课时二人亲近的关系,如今却势如水火,终是没能忍住,把人轻轻揽进怀中。

在记忆中,那件事到底才过去两日。

两日前,他还同几个弟子长谈,教授秘境经验,沐天玦也还乖乖地哄他开心。

如今,时移世易。

沐天玦无意识中体会到了熟悉的感觉,修长的身体蜷了蜷,缩成一团想要融入熟悉的怀抱。

“假的……师尊,都是假的……怕……”

沐天玦昏迷,不能动用灵力护体,瑟瑟发抖。

雁修瑾已经大概摸清这具躯体的运功方式,后颈处骤然凸起两个小包,树藤如小树发芽那般抽枝生长,交叉攀附,在半空中织就一颗木球,很快将二人全部包裹其中,灵力覆在表面以抵挡湿寒。

雁修瑾能够调动的灵力不多,只能勉强抵挡寒意,且消耗极大,却始终未收回树藤。

他拢了拢沐天玦瘦削的身体,抿去沐天玦唇边血水,有节奏地轻轻拍背,哑声哄道:“天玦天玦乖,梦魇梦魇坏,师尊怀中暖,帮你驱散开……”

初见沐天玦时,沐天玦亲眼目睹自家满门被屠,惊惧如附骨之疽,梦魇缠身,日日睡不安稳,雁修瑾才编了儿歌,慢慢哄着沐天玦睡觉。

过了许久,沐天玦的梦魇才有所好转,可以不与雁修瑾一起睡,但需要溯洄珠在枕边回放这首儿歌才能睡着。

那段时间是二人最亲近的日子,后来沐天玦渐渐长大,开始独立,不再像最初那般粘人,雁修瑾还不太习惯。

好不容易开始适应雏鸟离巢,就发生了那件事。

杀他诚然不是沐天玦一个人的错,是话本的错,可是他做不到心无芥蒂。

现在的沐天玦,究竟是敌是友,难以辨别。

或许清醒了些,否则不会在梦中这般惦念他,可情节也已经偏离话本了,靠近沐天玦是福是祸尚未可知。

话本中,沐天玦早已脱离万灵宗,独自在外历练,三百年后虽然回到这片区域,可并非是万灵宗弟子的身份。

现在……罢了,情况不明,想来无用,既然唤了师尊,便再哄他一次吧。

可惜这里不是沐天玦寝屋,而是囚禁犯人的牢狱。

等沐天玦一醒,他们的师徒情分也将彻底终了。

就当与过去道个别吧。

雁修瑾拢着沐天玦低声哼着儿歌,他全神贯注,忆起从前,并未运功,头顶的滚雷却未消散。

“轰!”

寒洞上方突然被整个炸开,碎石如雨迸溅,数道雷电裹挟日光齐齐劈下。

寒潭法阵不隔绝外界法术,雷电径直穿透阵法,在洞中钻出一个又一个小洞。

雁修瑾听到动静的同时,浑身一麻,霎时头痛欲裂,灵魂仿佛被撕扯一般剧痛,很快失去意识。

后颈的木藤飞速回缩,最终回归木傀躯体,雁修瑾双手气力尽失,怀中的沐天玦登时砸在他身上,二人就这么躺在一起昏了过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