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久以前,在云涟被陆千雪将将带回九清山时,她的心中未尝没有害怕的。
在偶尔那么一个瞬间,她的脑海里有闪过这样一个想法,他带她回来是为了什么,那个十六岁的少年,一身剑气,寒冽的不像一个十六岁的少年人,他让她唤她师尊,她拉住了他伸开的手,而他没有放手、一刻也没有。
惊疑和惶恐在她心中蔓延,她做了许多荒唐、可笑、甚至在世人的观念里算得上大逆不道的事,她想验证她心中的想法,可无论多少次试验,他总会用自己的方式告诉她他不会放手。
他的五官和温和两个字绝不能称的上是相关,大概是几乎没有人可以直直地对上那双宛如最深最冷寒潭似的眼睛,可云涟并不觉得害怕,有着这样一双眼睛的人,对她的姿态确是堪称温柔,在某一天,很平常的一天,他教导他的剑法,陆千雪绝对称得上江湖上是数一数二的剑客,他的剑就像他的人一样、好像永远都是那么寒锐、不近人情,他的人更甚,可带动的剑气使得一瓣落花落在他的剑身上,她那天愣了一下,望着那瓣落花,他那双眼睛顿了顿,那双带有剑茧的手、那双用来握剑的手就捻起那瓣流红,就这样轻轻别在她的鬓边,陆千雪做这些的时候无比自然,仿佛天边出现的一片云,好像没有什么特别的。
事了,他又为她讲解起来,可就在他望向她的眼神里,在某个他耐心指导她剑法里的声音里,她想她已经明白了。
从十六岁到二十六岁,云涟看着他的脸越发棱角分明,他的眼尾是翘起的形状,却是一双幽冷的凤眸,偶尔,他也会苦恼,好像永远无所不能的人,也会神情冷淡地望着她,可是又有点不一样,他轻轻的叹气,他说涟儿你乖一点,她吗,她大概是无法无天的,在云家还在时她是不知天高地厚的大小姐,在云家覆灭后,她吃了好一段时间的苦头,可是也没太久,陆千雪捉住了她的手,将她抱至怀里,这个极冷淡的男人没有对谁做过这般亲密的举动,她是第一个,她有时变得很专橫,不许他看其他任何人,他竟也不生气,或许在他眼里,他的目光本也不会停诸在他人身上,她依在他的臂弯里,抬起头看他,眼睛亮晶晶的,装出一副要哭出来的样子,她一向很懂得让他心软,她说师尊涟儿还不够乖吗。他简直又想要叹气了,她做的事有哪一样是和乖巧沾边了呢,将他的发弄得乱七八糟的,非要师尊抱,和其他的弟子又打起来了,对长老不敬……可这样的烦恼也是带着一丝瑰色的,她把他弄得一塌糊涂了,长老们每隔几日就来告他这个不成器的弟子的状,虽然他一样也没听进去。
她当然是很乖的,这般看着他,就算是不好也是很好的了。于是他摸摸她的头就不说话了。
师尊问她有没有被吓到,自然是没有的,她又不是小孩子了,怎么会被他吓到,更何况在她心底她清清楚楚地知道他是不会伤害她的。
她只是有点……略微有点不明白,她大脑迟缓地转动着,她呆呆地望着他。
师尊的眼像两丸黑水银,极黑的发垂落在白衣上,连肌肤也是玉白的,虽然美丽、却难免冰冷,唯一的颜色是他淡色的唇。
他的唇张合着,他说,回去吧,已经很晚了。
她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回去的。
陆千雪诸事缠身,云涟不好再频频惊扰尊师,其实依她从前,也未必不可,只是心里涌现这个念头时却不知为何忽生一阵惆怅,遂歇了此念,不光如此,连师兄也不见人影,他作为宗门大师兄,本也所负甚多,好在周连波见云涟神情委顿,便前来与她分享了些自己这些年下山所遇趣事,周连波外表虽是一位泠然女冠,谈话时言语却很风趣,妙语连珠,加上她本身便好云游,所见奇闻异事颇多,云涟听了,心中郁郁之色稍解。
又这般过了十几日,陆千雪将她唤去,问她可要与他一同前去武林大会。
对陆千雪来说,这本也没甚么趣,无论是众人嘴里的英才扬名的地方,还是邀他点评少年英才,只是世间大多数事如诸如这般无趣,那便也显得稍稍有趣些。
云涟犹豫片刻,点头。
陆千雪似乎是笑了下,他说。
“那就去吧。”
说去就去,武林大会所设初离九清山算不得太远,数日跋涉,陆千雪携着九清山诸人到场,亦客气而疏离地回应其他门派掌教的寒暄。
陆千雪眉目带雪,神情冷淡,众人却不以为意,对这位传说中的陆掌门脾气早有耳闻。
本是盛事,来者诸多。远远地就望见各门派弟子齐聚一堂,窃窃私语或左顾右盼。
武林大会原是百年前流传下的,旨在为武林选拨英才,见见新气象,在过去几届时,云涟也作为九清山弟子上场,她那时觉得新鲜,挥刀拔剑,剑指四方,他人目光喝彩让她亦小小得意了几番,后来见久了未免觉得没什么意思,也就渐渐不放在心上。
陆千雪位列上席,这一次云涟并不打算上场,于是坐在陆千雪身旁,支着手看台下的刀光剑影你来我往,陆千雪瞄她一眼,见她瞧得认真,就低声为她讲解起那在比武二人的招式来。
并不算多高超的招式,在陆千雪眼里更是稚气笨拙,陆千雪摇摇头,或许他只是想和她说说话。
当今武林各大门派林立,也就造就所学杂多,但万变不离其宗,上场之人皆无甚出奇之处,云涟瞧了一会便觉无趣。
正欲起身离开时却见一青衣少年旋身上场,那少年手持长剑朝对方见了个礼,招式灵动,但这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让云涟觉得这招式有些莫名眼熟,心思流转停滞间便没有起身,坐下看这青年少年的比试。
那少年势如破竹,竟连胜几场,云涟略感惊奇,却意外对上他的眼睛,他似乎并不觉得惊奇,反而对她笑了笑。
待那青衣少年退场,有婢女上来更换香果点心,到云涟那时,婢女额外将一枝盛放芙蕖呈上来,说是有客相赠,云涟心道出奇,这个季节,芙蕖大多已败,便手抚花枝,问是谁送的,那婢女在她耳边道就是刚刚那位胜了好几场的少侠。
云涟抚在花枝上的手忽地一滞,刹那间便想到了一个人,想来普天之下大概也只有他有法子使花开不败了。
云涟便问了这婢女那青衣少年离开方向,与师尊道是故友相见,暂容她离开片刻,她起身去那处,那少年不期然在回望等她。
见她身影,霎时露齿一笑。
“云姑娘,请随在下来。”
云涟亦问。
“所见之人可是姓连。”
少年笑容更盛,道:“舅舅果真没说错,那日他随手折下院里一枝芙蕖,说让我给您,届时一切自有分晓,我还道舅舅在做什么,不想当真如他所料。”
说罢,他露出了苦恼的表情,小声道。
“这下好了……那日就不该打赌,要将那副白玉棋局输给舅舅……”
他调整好表情,温声道。
“且让在下带您前去,在下姓连,单字音,您唤我连音就好了。”
连音看着约莫十四五岁,比云涟还要小上两三岁,他容貌秀气,举止斯文,云涟看了,心生出几分欢喜,便道。
“有劳小连公子了。”
连音被她这声小连公子叫得两颊通红,他想云姑娘虽看着比他大不了多少,却是舅舅的好友,那就是他的长辈了。
穿过隔帘水榭,云涟来到一处极清雅堂院,此处她并未来过,可布置很眼熟,她见了,心中更添几分确切。
云涟回头时连音已不知何去,她也不惊慌,径直上前,听到了流水潺潺声,落子声,显然是有人在此处下棋。
那人脊背挺直,黑发随意束起,流泻在背后。
在他面前,有一道棋局,只是无人对弈,云涟坐下,纯熟地捡起白子,白子落定时她方才悠然道。
“故人相见,不说些什么吗。”
在那流水旁,柳树下,那坐着的黑发蓝衣的公子,他仰面对她微微一笑,恍如身旁柔嫩柳枝摇漾。
“许久不见,云涟。”
这正在说话的男子云涟是认识的,不仅认识,还很熟悉。
“连绪……只是不曾想到你会来此……”
她将袖中芙蕖放下石桌上,道。
“若非我熟悉你,恐怕还要纳罕好久。”
她似乎有点埋怨,双指倚在右颊与下颚上。
连绪又落下一子,修长的手指抚在黑子上。
对上云涟的眼睛,他显得不紧不慢,缓缓说道。
“我不这么做,你会来吗。”
他对她赫然一笑,又道。
“我只怕你早将我忘了。”
连绪的面容隽雅,笑起时双睫低垂,宛如莲心被露珠滚落的那一刹那的颤动,此时双颊微红,仿佛有些很不好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