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过三巡,就见县令带着夫人起身朝谢琮那边去。
“大人在下敬你一杯,大人至此真是令寒室蓬荜生辉。”
谢琮知道这话说出来就是要托事,也没应:“大人哪里话,我不过一过客,若论起来应该是我敬大人一杯。多谢大人将来这段时候的照料。”
泽渔县令笑着接下,将满满一杯酒一饮而尽。
谢琮知道他有话要说,只等他开口。
“大人下官今日想求您个事。”
这话一出谢琮就料到应该不是好解决的,毕竟小事用不上求。
“大人只管说,若是本官能帮上什么,必定帮一把。”
“前一阵子下了一场大雨,雨刚停时水库中的水已经漫过了河岸,几近到了农田。下官惶恐,想着大人要带着诸位军爷过来,便也不敢隐瞒,只是倘若这水库起不了防洪的作用,这泽渔县该怎么办!”
谢琮听完,出了什么事情她大抵有了猜测。
“大人是何时到泽渔县作县令的?”
县令大人同夫人互相看了一会,回想他们是什么时候过来的。
夫人示意她往下看,县令大人见夫人比了个一又把伸直的手指向下弯,县令大人得了示意才开口回道:“陌约有一年半了。”
谢琮点头:“明日本官带着大军过去,届时看过后再告诉大人。”
县令大人顿时喜笑颜开,拉着夫人向谢琮拱手:“在下便在这,替泽渔县百姓谢过大人,祝大人官途通达、事事如意。”
其实不用等到第二日,这顿酒吃完谢琮就要带着几个官员去同舒铁柱汇合。
彼时天已经黑透,水库那边即便是有什么也看不清楚。
天光破晓,因着要探下游水库,谢琮只能让舒铁柱带着大军往靠近上游的方向去练。
谢琮则是带着几个司农的官员往下游去。
水不算清,却也能隐约看到底,同她想得没差别。
泥沙堆积。
身边的司农官说,淤积到这种地步想来已经有十余年没有清理。
谢琮曾看过相邦的日志,上面写这泽渔县的水库每隔**年便要清理一次,由县令探查上报给郡守,郡守将此事上奏朝廷,然后朝廷派下专门的官员来协助地方官处理。
只是这十几年来水量不大,而泽渔县又换了几次县令,便一直没有察觉。
直到今年经了一场难得的大雨,才让泽渔县令发觉出问题。
好在发现的及时,现在补救也来得及。
谢琮让人将泽渔县县令找来,将探测到的结果告诉他,让他写折子给郡守大人。
县令大人知道解决方法后连连道谢,原本的忧愁一扫而空,笑呵呵去写折子了。
朝廷派下来的官员来得很快,因着要通渠博阳军的训练只能到这便提前结束。
手下将挑出来的人送过来,让谢琮挑选。
谢琮见这里面不少都是之前做过小军头的。
原本这军营中也是按照百人划分,谢琮到了之后将大部分不中用军头给想办撤下来,虽然也闹过事但经过了第一天的事情,也没人敢闹得太大。
每一个小队往上递了至少五个。
上面的名单却令谢琮称奇,部曲是不可能背叛她的。
只是没想到那些个军头还真有几分本事。
谢琮担心之前的事情会再闹出来一次,所以挑的时候格外用心。
因着重新合并的小队比原本的人数多,一个军头未必能管得住,所以谢琮会在这中间挑出两个。
虽然只会有一个百夫长,但另外的那一个也同样会有百夫长的待遇,辅佐制衡百夫长。
至于什长和伍长就更好解决了,原本的能用就用原本的原本的实在不行就依着功夫、箭术的去挑。
这种职位一旦固定,在他们被拉到战场上之前就基本上不会变动。
但谢琮想,依现在的局势来看,这些趁着休息在水中嬉闹的人也快到战场上了。
之前谢茶的信中说南边太平,是因为淮水之南发生了内乱,国内不安生自然就没有精力去管淮水之北。
但这场内乱结束,他们要面对的是什么样的敌人便说不准了。
靖如今没有趁乱渡江的资本,只能看着南边风云变幻,祈求他们将国库打空没有钱再兴兵。
谢琮听到有人敲门,让人进来。
是跟着她到军营的部曲。
“大人,曹大人想见你。”
曹大人便是朝廷派过来清理泥沙的人,前朝灭亡时便已经任河堤使者,如今仍是那个官职,毕竟能顶上他的也都是他的徒弟,可徒弟的本事真没几个能比得上师傅。
曹大人已年过古稀,德高望重,谢琮赶忙出去请。
谢琮请人上座,曹大人也不推辞。
曹大人直接开门见山:“郡尉大人老朽这次过来是为了同你说件事……算了也不是要你做什么。”
谢琮让手下端茶水过来,曹大人见状直接摆手,表示不用。
“大人可有什么吩咐?”
“吩咐倒说不上,就是想问一下郡守大人何时过来?”
“郡守大人知道这事后很是看重,想着将大小事宜交给郡丞后再过来,按照时间想来明日便能到。大人有何事?若是在下能帮得上也能为大人解决一二。”
曹大人是相邦当年灭了齐国后,在齐国几次登门才请过来的,相邦尚且对他礼遇有加。
谢琮更不会不敬他。
曹大人看着那张仿若故人的脸,到底没有瞒着:“就是当年宁太祖为了节省开支取消了郡水丞一职,你娘当年只顾着打仗也没管这个,但这个官职他虽说用处不大,但该有的地方也是真不能没有。就是想让郡守给上边递个折子,说一下这事。”
谢琮思索一会,才委婉的跟他说:“前朝便是因着开支将这官职取消的,如今国库尚不如前朝丰盈,上边未必会同意。”
曹大人点头:“我知道啊!但万一呢?我往上递了几次,上边直接不看了,你是郡尉因着这事往上递是僭越,我不就想到了郡守。上边批折子这么利索,想来他的折子还是看得,就想着万一这次就批了呢?”
这种事情终归还是因为没钱,要是国库充盈怎会有这样的纠结。
今朝的赋税比前朝高,按理来说国库应当充盈才是。
可自打靖建国以来天灾**就没断过,为沉重的赋税所逼迫,各地都有起义动兵镇压需要钱。
西大营连年打仗,每一场仗也都需要大量的银子,这些有多少用于军中谢琮不知道。
但权玟逐渐长大,上将军往京城渗透的人已然不少,她逐渐不愿意在小事上被西门邕把控。
西门邕也不敢跟她撕破脸,只能花钱消灾。据明蔚说不只是国库就连皇家的私库都会拨出来一部分给大将军赵毓。
赵毓,大将军兼太尉,本身就领着两份俸禄,又是不是的在军饷中扣出来些。
这些年大将军的胃口越来越大,西门邕也越来越胆怯,逐渐耗空了国库。
送走曹大人,谢琮出去转转。
不想碰到了军中两名将士在互相述说爱慕之情,谢琮转头就走,相邦说过这种事情管不了,管了也没用。
她想等博阳匪患解决之后,就去北大营,母亲说那里真的很好。
泽渔县在博阳的边上,附近山中便有骑虎帮的人,他们常年下山却因为谢琮带着大军过来安生了一段时候。
据说山中因着今年淹了,想来那些人也快下山了。
等到谢琮走后。
骑虎帮其中一个当家便开始带人下山。
一听说,水库这边有朝廷刚过来的大官,三当家觉得这不抢白不抢。
毕竟被抢了那些个大官,他们为了面子还能将这事宣扬出去不成?
三当家手底下的人也跟着附和,以至于他觉得这是千载难逢能大赚一笔的好机会。
浩浩荡荡的领着百来号人下山,泽渔县的百姓知道这又是来抢劫了,赶忙在附近找个地方躲好生怕他们找到自己。
更大的诱惑当前三当家哪还看得上这些小鱼小虾,骑在马上微微弯腰伸手捞起躲在路边草丛的一个人,举着给身后的看。
底下人也识趣,纷纷夸赞他英勇。
三当家高兴,将人扔了出去便接着策马朝着水库那边去。
他们一早便打听了,博阳驻军上午训练下午才是巡查的时候,他们赶在未时之前办完事就赶不上巡逻。
权柏跟在曹大人身边,听他越讲越兴奋也不好出言打断,隐约听到有动静传来。
分出心神,用手比划了一个手势,部曲的小首领示意带着人将这边团团护住。
曹大人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感觉有些闷还特意问权柏一句:“这是不是又要下雨了?”
权柏摇头,曹大人也没在意。
直到被一帮身上打着补丁凶神恶煞的人围住,才感到慌乱。
权柏扶住他老人家,小声安慰:“没事,这些人伤不到大人。”
话说权柏也挺意外,谢琮说骑虎帮的人在她离开后可能会下山,他虽然也认同,但直接打劫到自己身上还是很意外的。
谢琮也没想到,那些山匪能胆大到这种地步,直接去动朝廷官员。
实在是之前没有听说过他们动官员的案例。
不过好在离得不远。
谢琮思来想去还是觉得,直接因为功夫好就提拔成了伍长、百夫长什么的还是太儿戏了。
所以那些被挑出来的人,无一例外都被她带了过来,这次剿匪就是军功依着军功往上提。
这些人会审时度势,知道如今军营职位空缺,也清楚这一次是谢琮给他们的机会。
博阳军其余人被舒铁柱带着回了军营。
“把身上的钱财都交出来,不然的话可别怪我们当家的刀剑无情。”
曹大人那个官职,汉朝确立的地位很高。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5章 谢琮要剿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