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谁家王妃是从诏狱现提的? > 第4章 流言为刀

谁家王妃是从诏狱现提的? 第4章 流言为刀

作者:大只和平鸽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21 19:56:02 来源:文学城

一向混不吝的陈络可不是任人搓扁捏圆的软柿子,太子这般针对,他自然是要好好回应一番的。

他任由流言又传了两日,真可谓“忽如一夜流言来,街头巷尾都刮遍”,待到连路边的野狗都能对着楚王府叫唤两句之后,所谓内幕终于被几个“知情人”抖落了出来。

街边馄饨摊上,一个穿着寻常、相貌毫无特点的中年汉子,正与同伴高声谈笑,“喂,听说了没?就那事儿!”

“哪件?是锣鼓巷王老爷纳第五房小妾,结果被亲儿子截胡那事儿,还是芝麻胡同的花寡妇勾搭了三个汉子,惹得人为她争风吃醋,在她院里打得头破血流那事儿?”

四周的食客不约而同地竖起了耳朵,连摊主都悄悄挪近了锅灶。

“嗐,都不是!是前几日传的……楚王好男风那档子事儿嘛!”

“楚王?五殿下是吧?他呀——”

“他干啥我都不稀奇!记得去年还是前年不,他手欠非要摸人家小狗崽子,被狗娘追着撵了三条街!”

“我可见过真的!”另一人抢着说,“那天我带着孙子买糖画,就瞧见他在糕点铺子里跟老板掰扯。”

“店家看他穿得富贵,想多收五个铜板,你猜怎么着?这位爷硬是吵了半个时辰,最后反倒让老板倒贴了两个铜板!”

楚王的名号在市井间,向来是说不尽的笑谈。这下可好,你一言我一语,真的假的混作一团,热闹得如同炸开了锅。

那貌不惊人的汉子见火候已到,便清了清嗓子,压着声音,却让周围人都能听个大概,“谁家还没个不成器的子孙了?就算是当今天子家里也逃不脱啊!”

他话锋陡然一转,拖长了调子,“可这回楚王断袖的传闻,里头另有文章……听说,跟东宫有关!”

四周顿时静了下来,摊主也机警地四下张望,生怕撞见巡街的官兵,把这一摊子人连锅端了。

“快说!有什么隐情?”

“别急嘛,”汉子故作神秘,“诸位想想,楚王平日里虽说招猫逗狗没个正形,可杀人放火、欺男霸女的事,他可曾干过一件?”

“这说明什么?说明楚王殿下本性不坏!就是年纪小贪玩,还没开窍罢了。”

“那跟太子有什么相干?那可是未来的皇上!胡乱编排,你有几个脑袋?”

“我这可不是瞎说!”汉子信誓旦旦,“我邻居家三舅的小舅子的儿子的大舅子就在楚王府当差。你们知道楚王那男侧妃是怎么来的吗?”

“自家娶的婆娘,就算是男的,也是他自己乐意的吧?”

“错!”汉子斩钉截铁,“是太子殿下亲自赐的婚!”

他声音压得更低,却依旧字字清晰,“诸位再想想,皇上在位这么多年,现下太子监了国,楚王怎么早不娶、晚不娶,偏偏这时候娶个男人?以往满城风雨,可曾听过半句说他好男风?”

“我明白了!”有人恍然大悟,“娶个男的,生不出娃娃,没子嗣,自然就断了争皇位的心思——”

“对了一半!”汉子猛地一拍大腿,“更要紧的是,经太子这么一闹,那些个高门大户,谁还乐意把自家金尊玉贵的闺女嫁给他?”

“真毒啊!”

“还不止呢!”正所谓集思广益,人群中立刻有人补充,“我三叔家二儿媳妇的大姐家小叔子,常往东宫送菜。听里头的仆妇说,太子的这个妃是国公千金,那个妃是尚书之女,最次的才人也是四品官家的小姐,个个都是祖宗,难伺候得很!”

“他们兄弟俩年岁相当,能娶的姑娘自然也是同一批的。太子这招绝了楚王联姻高门的路,自然能把所有贵女揽进东宫。到时候,满朝文武,这个是他的老丈人,那个是他的大舅哥——这朝政还不好办?”

眼看众人思绪已然朝着“正确”的方向奔去,那挑起话头的中年汉子与同伴,早已悄无声息地消失在人群之中。

一日之间,相似的戏码在京城各处不断上演。

而流言的可怕之处,便在于它会自己生长。

传到后来,竟成了“太子借联姻笼络朝臣,意图架空圣上”。

太子见势不妙,虽以雷霆手段强行压制,然而有些事,越是禁止,越是引人猜疑。

明面上无人敢提了,暗地里却传得更凶。不过两日功夫,已如野火般烧到了京郊及邻近二府——

而此时,太子正跪在宫中正阳观前请罪。

他从清晨跪到日头偏西,滴水未进,面色苍白,连袍角都沾了尘土,显得颇为狼狈。

观门终于开启,出来的却并非传旨的内侍。

一位身着素灰交领道袍的女子缓步而出,正是陈络儿时颇为喜爱的那位韩才人,如今的韩嫔。

她身上早已寻不见半点往日的活泼模样,整个人沉静得如同一潭深水。

“太子殿下,”她声音平和,“陛下说,既许你监国之权,凡事自己拿主意即可。若有拿不准的,也可与老臣商议。唯有一句劝诫,争强好胜,过则为灾。”

太子眼眶微红,抬头问道,“韩嫔娘娘,父皇不愿见我吗?”

韩嫔轻轻摇头,“陛下清修,不见外人。殿下,请回吧。”

说罢,她不再多言,转身步入观中,留下太子一人,独自跪在暮色渐沉的宫苑里。

……

暮色四合,宫灯次第亮起,将太子孤独又渺小的身影在青石板上拉得老长。

他望着那扇紧闭的观门,心中最后一点希冀,终于彻底湮灭。

他撑着麻木的双膝,艰难地站起身,迈步时还踉跄了一下,身旁的内侍赶忙上前搀扶,却被他轻轻挥开。

太子早就在日复一日的沉重压力中变得偏执,那句“过则为灾”根本听不进去。

“回东宫。”

……

与此同时,楚王府内却是另一番景象。

陈络歪在暖榻上,听着亲卫首领阮恭逐条汇报着市井流言的丰硕成果,尤其是听到流言已经自行演化到“太子意图架空圣上”时,他嘴角勾起一抹混不吝的笑意,顺手将一粒晶莹的葡萄丢进嘴里。

“不错,火候差不多了。”他含糊不清地说着,还能抽空关心一下薇赫,“大胖,这葡萄不错,阿星那儿送了吧。”

“回殿下,送了三串。”

“嗯,”陈络继续问亲卫首领,“太子现下在做什么?”

“回殿下,太子今日在正阳观前跪了一整日,到天黑才起身回东宫,陛下并未见他。”

陈络闻言,坐直了身子,脸上戏谑的神情收敛了几分,眼睛微微眯起。

他料到父皇不会轻易见太子,但亲耳听闻,心中还是泛起嘀咕。

他们那位“天下第一聪明君父”,非要他那几个儿子在外斗得头破血流,自己个儿大门一关,万事不管,倒是好生落了个清静。

“知道了,”他挥了挥手,“让我们的人暂时都收敛点,扎紧篱笆。我那位好四哥,怕是还有后手。”

他最是了解太子那表面温和实则心高气傲的性子,此次受此大辱,绝不会善罢甘休。

接下来的,才是真正的硬仗。

……

太子回到东宫,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他挥退所有宫人,独自坐在昏暗的大殿中。

没想到,一向不成气候的五弟,倒是有些手段,从前倒是小瞧他了。

这背后,是否又有其他人的手笔,是齐王,抑或朝中某些见风使舵的臣子?

只要跟他作对的,都是他的敌人!

“什么争强好胜过则为灾,这不就是你想要的吗?”太子奋袖一扫,将桌面上的物件尽数拂落在地,“你想玩,孤就陪你玩到底!”

既然流言能杀人,那便看看,谁的刀更利。

次日,一道看似平常的调令从内阁发出:擢升御史台一位姓王的年轻御史为佥都御史。

七品升四品,可谓一步登天。不过在一砖头能砸死三个朝廷大员的京城,四品官也只能说是平平无奇。

重点是,王御史正是先前带头批评楚王“行为不端,有失皇家体统”的那位。

这像是一个信号。

紧接着,关于楚王往日种种劣迹的奏章,开始悄然在朝臣间流传。

不同于市井间的笑谈,这些被精心整理过的“罪证”,指向了更严重的方向,诸如“纵仆行凶”“侵占民田”“结交武将”等等不一而足,字里行间都意在指向楚王不仅品行不端,更有不臣之心。

朝堂之上,暗流汹涌。

陈络很快就感受到了这股压力。

先是王府的几名属官外出办事时受到刁难,接着,原本与他交好的部分勋贵子弟也被家中严令禁止与他往来。

“殿下,太子这是要借言官之手,给您罗织罪名!”阮恭面色凝重地汇报。

陈络却浑不在意,“怕什么?本王名声本来就不好,虱子多了不怕痒,再多几条罪名也无妨。”

“倒是咱们太子,素有贤名。”陈络意味深长道,“有时支持者众多未必是好事,人多了是非就多。”

“去顺天府尹那儿,把今年初张首辅幼子在城南强买商铺逼死店家的卷宗找出来;太子妃那个瑞国公府,听闻奴仆换得很勤,查查人都去哪了;

还有前年东宫修缮,工部那边超支了二十万两银子,去查查账目,抄录几份。”

阮恭领命正要退下,“哦,差点忘了,”

陈络补充,“因着薇赫将军,本王在河间府布了些人手,不想竟撞见一件趣事儿,他那个幕僚李什么平来着,一个月内大老远往京郊南昭遗族那儿跑了两趟,究竟是私会情人,还是……在为南昭筹谋什么复国大计?”

“都查,给我好好的查!若还有旁的,也留意着些。”

“他不是喜欢直言进谏吗?”

陈络指尖轻叩桌案,“咱们就帮那位王御史,多找些能让他名留青史的素材!”

棋局已至中盘,兄弟二人再无保留。暗巷里的流言蜚语化作朝堂上的明枪暗箭。

这一局,非要见个真章不可。

而这场风暴正中,那座沉寂的正阳观,依旧大门紧闭,仿佛对外界的一切毫无所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