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书签落处,你在页间 > 第160章 160. 光影下的少年

书签落处,你在页间 第160章 160. 光影下的少年

作者:风起长安暮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02 13:31:22 来源:文学城

几天后的周末傍晚,暮色刚漫过 UCCA 北京的落地窗,展厅里的灯已率先亮起。刷着哑光白漆的高挑穹顶在顶光下显得格外空旷,连空气都透着几分肃穆的冷;沿墙排布的轨道灯从高处以近四十五度角斜斜倾泻,把每幅作品都框进独立的暖白光晕里 —— 画框边缘的阴影被拉得窄而清晰,像给影像镶了道沉默的边,将观者的目光牢牢锁在画面上。

四壁是近乎无痕的留白,浅灰色石质地面泛着冷润的光,来往观者的身影被灯光拉得纤长,脚步轻得几乎不扰空气,只偶尔听见衣料摩擦的细碎声响。展签被压缩到极致:只用细黑字体印在透明亚克力板上,贴着作品下方的墙根,不仔细看便会与留白融在一起,连指引牌都选了浅灰哑光材质,刻意弱化存在感 —— 仿佛整座空间都在 “后退”,只为让影像成为唯一的主角。

等夜色完全沉下来,窗外的霓虹被厚重玻璃滤成模糊的光斑,展厅里的冷意更显分明。整座空间像被夜色浸过的瓷器,成了个通透又静谧的容器:白墙是素净的胎,轨道灯是薄暖的釉,裹着满室沉默,却让人目光无法移开。这恰是卡尔?诺瓦克的影像哲学 —— 用极致的极简剥去所有干扰,让观者在空旷里直面画面的内核:有街头流浪汉的粗粝锋芒,有菜市场摊主的掌心老茧,也有深夜地铁里的疲惫眼尾,那些藏在平凡里的人性深度,都借着光影落在冷润的石面上,在沉默中撞进人心。

就在这冷润石面与素白穹顶织就的静谧里,两道身影循着轨道灯的光晕缓缓入场。软底鞋轻叩石面,声响被空旷的空间滤得极轻,像落在留白处的细墨。

刘奕羲穿了件月白色改良中式长礼服,立领收得利落,衣襟上绣着几缕浅兰——不是浓墨重彩的显形,而是丝线里藏着的暗纹,随她迈步时轻轻晃动,在冷白灯光下时隐时现,竟像水墨在光影里漫开的痕。她垂着眼扫过墙面的影像,神态清静得没带半分纷扰,连灯光落在肩头都似有了偏爱,绕着她拢成一道柔而不晃的光圈,让她在极简的展厅里,成了不刻意却难忽视的焦点。

身旁的王瑛子则是一身暗红礼服,缎面材质泛着温润的光,衬得她笑意明丽。她刻意收了平日里的爽朗,步子跟着刘奕羲放缓,连说话都放轻了声线 —— 那抹沉色像为素白画卷添的一笔暖调,既衬得自己端庄,更让刘奕羲的月白身影愈发清透,像浸在冷泉里的玉,亮得沉静。

原本凝着冷意的展厅,因这两道身影添了几分鲜活:是衣料摩擦的细碎响,是王瑛子偶尔递来的轻笑,悄悄揉软了空间里的肃穆。

展厅中央的留白墙前,唯独挂着幅比旁的作品大出一圈的影像。黑白画面里,老人孤挺地立在荒原上,脊背不算笔直,却透着股没被风摧垮的韧。远处的天际线压得低低的,几乎要与荒原融成一片灰,大片留白像要将那道单薄的身影吞没,可他的肩膀仍微微绷着,像在天地间钉下的一个注脚 —— 沉默,却带着撞人心的锋锐。

这是卡尔?诺瓦克亲手定的开篇作,没配多余的展签,只凭画面就把他的艺术气质摊开:用孤独织网,用坚韧作骨,逼着观者在空旷里接住生命的重量。

刘奕羲在画前站定,原本轻缓的呼吸似慢了半拍,眼神不自觉沉了下去。她望着那道与荒原对峙的背影,指尖悄悄蜷了蜷 —— 心底某种熟悉的力量正与画面暗合:是她改剧本时不肯妥协的执拗,是面对市场杂音时守住创作本心的坚守。冷白灯光落在她的礼服上,衣襟的兰纹暗得更显,竟与画面里荒原的灰调隐隐呼应,让她立在画前的模样,像从作品里走出来的一部分,连气息都与那道背影的坚韧缠在了一起。

王瑛子没上前打扰,只站在几步外的光晕里,看着刘奕羲与影像相峙的模样,眼底漫开笑意 —— 原来好的作品与懂它的人,从来都是彼此的镜子。

稍作停留之后,两人并肩穿过铺着素色台布的签到处,在工作人员的微笑指引下,朝着观众席缓步走去。展厅中央早已排布好一排排浅灰色座椅,行列齐整得透着利落的秩序感。

刘奕羲与王瑛子寻了位置落座的瞬间,四周原本细碎的交谈声便如潮水般渐渐褪去,只剩低回的乐声在开阔的空间里轻轻流淌,裹着几分静谧的期待。冷白色的顶光自上而下漫落,恰好落在刘奕羲身上那件浅色礼服上 —— 面料的柔润感被灯光衬得愈发明显,也让她本就清明的气质更添了几分通透。她端坐着,那份自洽的从容浑然天成,不知不觉间,便成了周遭目光悄然汇聚的焦点。

灯光缓缓收束,像无形的手拢住焦点,稳稳落在舞台中央。背景幕布上渐次浮现出展览标题与大师之名,简洁的黑白字样在暗调里格外清晰,与展厅冷峻克制的氛围严丝合缝,浑然天成。

主持人身着笔挺的深色西装步入舞台,声音透过麦克风传开,沉稳中带着恰到好处的暖意:“各位来宾、各位媒体朋友,晚上好。欢迎大家来到 UCCA 北京,共同见证卡尔?诺瓦克摄影大展《时间的回声》 的开幕。”

寥寥数语落定,场内原本残存的细碎交谈声便被悄然收尽,只剩呼吸般的轻浅安静,将注意力尽数引向舞台。

随后,UCCA 策展人拾级登台。他指尖轻搭讲台边缘,目光扫过台下,缓缓展开诺瓦克的艺术历程 —— 自上世纪七十年代起,这位摄影师便以纪实为刃,四十余载辗转于硝烟未散的战地、风卷草低的旷野,亦或是霓虹照不进的都市边缘;他的镜头从不含糊,始终执拗地捕捉着人间最深的孤独,与那些锋利到近乎刺眼的真相。

“他的作品始终在提醒我们:影像从来不是瞬间的凝固,而是沉甸甸的时代注脚。” 策展人话音落下的瞬间,台下的掌声像细密的雨,轻轻漫过整个展厅,带着对艺术家的敬意。

待掌声渐歇,主持人再次上前,笑容温和却掷地有声:“接下来,让我们用掌声有请本次展览的主角 —— 卡尔?诺瓦克先生。”

全场瞬间落针可闻。一束聚光灯骤然转向侧台,在黑暗里劈开一道光径。诺瓦克循着光缓步走上舞台,身形虽略显清瘦,银白的发丝在灯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眼神却亮得惊人,一举一动间透着矍铄的精神气。他抬手向观众轻轻致意,身旁的翻译早已肃立就位,姿态严谨。

诺瓦克微微俯身,对着麦克风开口,声音低沉得像陈年的木调,语速缓慢却字字清晰:“摄影从不是为了定格某一刻,而是为了让时间,能在影像里继续呼吸。”

翻译即刻以清晰的中文逐字传达,话音刚落,掌声便如潮般涌起,又在片刻后缓缓退去,将空间重新交还给舞台上的老人。

他抬手轻轻按了按胸口,语气里多了几分沉缓的温度:“这次展览的核心,依旧是我数十年来始终牵挂的命题 —— 人与时间的纠缠。无论是炮火过后只剩断壁残垣的废墟,还是在城市洪流里独行的孤独身影,我始终在试着做一件事:让每一位观者,能在这些影像里听见‘时间’的声音。它或许是沉默的,或许是喧嚣的,但它从未从任何一个画面里缺席。”

“能在中国展出这些作品,我感到非常荣幸。” 他的目光缓缓扫过台下,带着跨越山海的真诚期许,“我希望大家站在这些影像前时,不只是看见光影的交织,更能触碰到我们彼此共通的命运脉络。”

翻译的话音刚落,展厅里的掌声便再度响起 —— 比先前更热烈,也更持久,像是要把这份跨越语言的共鸣,牢牢刻进这场与 “时间” 有关的相遇里。

席间的掌声尚未完全消散,诺瓦克却忽然再度开口,眼角眉梢凝着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将所有人的注意力重新拉回舞台中央。

“今晚,我还特别邀请了一位神秘嘉宾。”

翻译的声音刚落,现场瞬间掀起一阵细碎的骚动,交头接耳的私语像涟漪般在观众席间扩散开来,好奇的目光纷纷投向舞台,期待着接下来的惊喜。

诺瓦克微微停顿,目光扫过台下屏息等待的人群,才缓缓补充:“他是我相识多年的老朋友,一个与影像始终保持着独特联结的年轻人。”

话音落下的刹那,低声的议论声愈发清晰,期待的光芒在每个人眼中流转。下一秒,聚光灯骤然调转方向,明亮的光束如追光般落在展厅侧门,将那扇门映照得格外醒目。

门后,祁祺缓步走入众人视野。

他身着一套剪裁利落的深色西装,挺括的线条衬得身形愈发修长挺拔,每一步都走得沉稳从容,不见半分局促。舞台上方的冷白光倾泻而下,落在他的眉目间,既将平日里熟悉的温润轮廓勾勒得愈发分明,又在那双眼底添了几分不易察觉的锋锐,像是藏着星辰的锋芒。

待他走上舞台,诺瓦克立刻张开双臂,上前与他热情相拥。两人肢体间自然流露的亲切与熟稔,彻底点燃了现场的气氛,全场随即爆发出更为热烈的掌声,甚至夹杂着几声低低的惊叹。

祁祺轻轻拍了拍诺瓦克的后背,随后转身面向观众,身体微微前倾躬身致意,声音沉稳而简洁,却带着穿透喧嚣的力量:“大家好,很荣幸能在这里与各位见面。”

简短的问候结束,他直起身,目光看似随意地扫过台下密密麻麻的人群,可那双深邃的眼眸里,所有的喧嚣与光影都仿佛成了模糊的背景,最终只稳稳落在一个方向 —— 那是他早已记在心里的,属于某个人的座位。

恰在此时,灯光的光斑轻轻掠过那个座位,座位上的刘奕羲恰好抬眸望来。四目相接的瞬间,时间像是突然慢了半拍,刘奕羲的心口猛然一颤,像是被他眼底那份毫不设防的专注撞进了心底最柔软的地方,连呼吸都下意识地顿了半秒。

诺瓦克与祁祺肩线挺拔地并肩站定,忽然朝幕后工作人员轻轻点了点头。

下一秒,舞台正后方的巨幕从暗到明缓缓亮起,柔和的光逐渐铺满整面幕布。

屏幕中央,一张黑白照片清晰浮现 —— 是个青少年的半身像。少年穿着洗得微软的宽大校服,眉眼间还裹着青涩的稚气,却没半分躲闪,直直望向镜头,神情安静却透着股不服输的倔强。柔和的光线从侧面切入,将眉骨的利落棱角、瞳孔里的细碎光点烘托得格外分明。

“这是多年前,我第一次见到他。” 诺瓦克目光落向巨幕,缓缓开口,翻译的声音紧跟着在会场里清晰传出。

“那时他还只是个中学生,但我从那双眼睛里,看见了对世界敏锐的感知。”

台下,几声轻声惊叹悄然漾开,更多道目光像被磁石吸引,齐刷刷落向舞台,又悄悄掠过祁祺。

刘奕羲心头猛地一滞,瞬间怔住。

照片里的少年,她不用细看,一眼就认出 —— 是祁祺。眉眼间的线条还带着未长开的软嫩稚气,可眼底那股倔强的劲儿、藏不住的笃定,却和如今她熟悉的模样分毫不差。

她指尖不自觉往掌心攥紧,指节悄悄泛白,心头翻涌着难以言说的酸涩,又掺着满溢的骄傲。原来在她认识他之前,他早已被世界看见过。而如今,他站在万众瞩目的舞台上,眼底的光依旧未变,依旧稳稳望向她所在的位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