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书签落处,你在页间 > 第161章 161. 聚光灯下的唯一

书签落处,你在页间 第161章 161. 聚光灯下的唯一

作者:风起长安暮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02 13:31:22 来源:文学城

诺瓦克指尖轻轻抵在身侧,指节微蜷,停顿了片刻,目光缓缓落向身后的大屏幕,声音缓慢得像淌过时光的河,清晰里裹着回忆的厚重:“十几年前,他还是个裹着宽大校服的中学生,跟着一支志愿者团队走进了群山深处 —— 那时的他,和队伍里其他少年没什么不同,普通得像山间刚冒芽的小树。”

话音刚落,舞台后的屏幕骤然亮起,一束黑白影像稳稳投在幕布上:土墙斑驳的简陋教室,桌面坑洼、钉着补丁的破旧课桌,几缕阳光从糊着旧报纸的窗缝里斜斜切入,刚好映出角落里那个少年侧身凝望的模样,连他垂在身侧的衣角,都沾着点山间的尘意。

“我就在那间教室里,按下了快门 —— 拍的就是这一张。” 诺瓦克嘴角牵起一抹浅淡的笑,指尖轻轻点向幕布上的少年,“他的眼神太清澈了,亮得像能穿透山间的晨雾。就那一瞬间,我记住了这个孩子。”

翻译的声音跟着逐句漫开,轻得像怕惊扰了这段旧时光,原本还带着细碎议论声的观众席,瞬间落得一片静默,只有光影在人们眼底轻轻流动。

“后来整理早年作品时,我把这张照片收进了我的摄影集。” 诺瓦克的声音继续传来,带着点世事流转的感慨,“那时谁也想不到,这个连名字都不知道的少年侧影,会成为祁祺留在我镜头里,最早的印记之一。”

诺瓦克指尖轻轻落回身侧,稍稍停顿,目光再次扫过台下,语气里浸着几分温温的欣慰:“后来他在行业里站稳了脚跟,渐渐有了名气,却依旧没放下对公益的热情 —— 不管是去偏远地方陪留守儿童读书,还是为环保项目跑前跑后,凡事都要亲力亲为,从不只是挂个名。”

诺瓦克的声音里掺了点微微的停顿,尾音轻轻拖开,像是在翻找记忆里的片段:“几年前,机缘巧合下,我们在一场公益影像项目上又见了面。”

大屏幕的光影缓缓流动,画面轻轻切到另一场景 —— 那是几年前一次海外公益影像展的现场。祁祺半蹲下身,正和几个肤色各异的孩子说着话,眉眼里裹着全然的专注与耐心,嘴角弯起的笑意干净得像晒过太阳的棉花,和少年时的模样没半分差别。

“我还是一眼就认出了他 —— 因为那双眼睛里的光,一点没变。” 诺瓦克指尖朝着屏幕上的祁祺虚点了点,微微一笑,语气里多了层浅浅的感慨,“在这繁华又容易让人迷眼的喧嚣里,能守着初心、留住眼底那份清澈的人,太少了。”

观众席里先是飘起几声低低的惊叹,细碎地散在空气里。

“他当时愣了一下,带着点意外,却笑得很真诚,说:‘我一直没忘您当年跟我说过的话。’”

翻译的声音跟着逐字漫开,展厅里静得能听见呼吸声,短暂的停顿后,掌声才慢慢涌起来,一潮叠着一潮,久久没歇。

诺瓦克朝着台下微微颔首,声音里添了点轻缓的暖意,继续说:“从那以后,我们偶尔会借着书信、邮件聊几句。跨过了年龄的差距、身份的界限,倒成了种很特别的朋友 —— 是真真正正的忘年之交。”

诺瓦克稍稍侧过身,目光重新落回身边的祁祺身上,眼底淌着几分不加掩饰的欣慰,语气也软了些:“这些年,我跟身边不少人提起过他。”

翻译的声音紧跟着在会场里漫开,每一个字都落得清晰,裹着与诺瓦克一致的温度。

“在影视圈这样一个容易让人迷了方向的名利场里,能一直守着少年时的那份清澈与真诚,太不容易了。” 诺瓦克指尖轻轻动了动,语气里多了层郑重,“不管是对待工作,还是过自己的生活,他从来没丢过当初的那份心 —— 这也是我心里,对他最深刻的印象。”

大屏幕上的光影悄然定住,画面停在祁祺与孩子们的合影上:他半弯着腰,胳膊轻轻搭在身旁孩子的肩上,眉眼弯成柔和的弧度,笑意里没有半分疏离。台下的观众被这份不加修饰的真诚勾动了心,先是飘起细碎的议论,紧接着就响起了由衷的掌声,轻轻裹住整个展厅。

诺瓦克嘴角牵起一抹浅笑,语气里满是笃定:“也正因为这份难得,这次国际影展开幕式,我特意邀请他来做我的开幕嘉宾。我始终相信,他站在这里,能让大家重新看见,影像和真诚之间本该有的那份联结。”

话音落下的瞬间,舞台上方的灯光跟着缓缓收拢,暖白的光束稳稳裹住中央的两人,将周遭的暗衬得更柔。掌声再度如潮水般漫上来,一波叠着一波,带着愈发浓烈的认可,把现场的气氛稳稳推向了**。

这时,主持人给祁祺递过一支话筒,祁祺指尖轻轻扣住话筒边缘,原本萦绕会场的掌声渐渐平息。他神色依旧是惯常的沉稳,可舞台顶光柔和地落在眉眼间时,又漫出几分藏不住的少年气,冲淡了些许场合的严肃。

“非常感谢诺瓦克先生。” 他微微颔首,声音温润里裹着点低沉的磁性,落在安静的展厅里格外清晰。

“第一次被诺瓦克先生的镜头捕捉时,我还只是个连名字都没被记住的少年。” 他垂眸顿了顿,像是在回想当年的画面,“那时我根本不懂什么是摄影,只觉得那枚镜头像面安安静静的镜子,能把某个转瞬即逝的真实,稳稳留进画面里。”

话音稍歇,他抬眼,目光慢慢扫过台下的观众席,待落在那个早已刻进心里的熟悉位置时,悄悄顿了半秒,才接着往下说:“后来走了很多路,才慢慢懂了 —— 摄影从来不是把时间钉在某一刻,而是让它在影像里接着流动。就像诺瓦克先生总说的,影像是活着的呼吸,是能触到的温度,是藏着故事的记忆。它会一直提醒我们,别弄丢最初的那个自己。”

祁祺的唇角轻轻往上弯了弯,笑意从眼底漫出来,干净又真诚:“我很幸运,当年有人替我记下了最初的眼神;也很幸运,这么多年过去,还有人会提醒我 —— 别丢了眼底的那份清澈。”

话音刚落,全场的掌声又一次涌起来,层层叠叠裹住舞台,连空气都透着认可的暖意。所有人的目光都黏在台上的身影上,可刘奕羲却像隔了层透明的膜,喧嚣怎么也钻不进她心里 —— 只有祁祺那句话,在耳边反复打转。

——“我还能有人提醒我,不要丢掉那份清澈。”

心口猛地一颤,指尖下意识往膝头收,指腹轻轻掐进了布料里,连呼吸都跟着顿了半拍。旁人听来,这是谦逊的回应,是对诺瓦克前辈的感念,可她心里像揣着块温玉,清楚这字句里藏着的另一重分量,是旁人读不懂的私语。

她没忘祁祺方才望过来的那一眼 —— 目光在她身上停驻的瞬间,像带着温度的光,穿过舞台的追光、台下攒动的人群,直直扎进她心里。她分明能接住那眼神里的话:他是在说,自己能守住少年时的清澈,从不是凭空坚持;更在说,就像守住这份清澈那样,他对她的那份认真,那份从遇见就没松过的心意,也从来没动摇过。

如今他站在万众瞩目的台上,把这份藏在字句里的真心,半明半暗地铺在众人面前 —— 旁人只当是晚辈的感恩,只有她能读懂那字句背后的告白。他把话说给全世界听,却只让她一个人接住了核心的重量。

刘奕羲的呼吸轻轻乱了,指尖的力道慢慢松下来,唇角却忍不住往上弯,连眼底都浸了点软乎乎的笑意。她望着台上的人,忽然觉得舞台上的祁祺,和大屏幕里那个穿宽大校服的少年,慢慢叠在了一起 —— 一个西装挺括,眉眼间藏着沉稳;一个稚气未脱,眼神里裹着倔强,可眼底的清澈、那份认准了就不松的笃定,却一模一样。

那一刻,她心里忽然亮堂起来:这份只对着她的温柔目光,这份藏在光影与字句里的隐秘承诺,从来都只属于她一个人。

祁祺的发言刚落,舞台上的暖意还没来得及散,主持人便笑着走上前,声音里裹着恰到好处的轻快:“在正式开启展览之前,我们还为大家准备了一个特别环节 —— 诺瓦克先生会从今晚的观众里,选出一位幸运嘉宾。这位幸运儿不仅能拿到大师亲笔签名的摄影集,还能由诺瓦克先生亲自带队,完成展览第一段的专属导览。”

话音一落,观众席间立刻漫开窸窸窣窣的议论声,像细密的雨落在草地上。有人指尖捏着请柬边角,低头小声念着自己的座位编号;有人把请柬稳稳托在掌心,指腹反复摩挲着边缘,眼底的期待藏都藏不住,连坐姿都不自觉坐直了些。

很快,工作人员抬着一个透明的号码箱走上舞台,箱里的号码牌轻轻晃着,映着台上的光。观众们瞬间屏息,目光紧紧锁着箱子,可诺瓦克却只是倚着舞台边缘淡淡一笑,手都没往箱子方向伸。

“我从来不是个喜欢按固定模式做事的人。” 翻译的声音裹着他特有的低沉,在安静的展厅里散开,尾音还带着几分耐人寻味的调调,“所以今天,我想用自己的幸运数字,来选出今晚的嘉宾。”

全场瞬间静得能听见呼吸声,所有目光像被磁石吸住,齐刷刷钉在舞台中央的诺瓦克身上,连空气都透着紧张的期待。

就在这时,王瑛子眼疾手快,没等刘奕羲反应,已经伸过手,先一步翻开了她攥在掌心的请柬。指尖刚触到请柬上印着的数字,动作忽然一顿,下一秒眼睛 “唰” 地亮了,像突然撞见了光。

“在这里!奕奕,是你!” 她攥着请柬的手都在轻轻抖,压着嗓子惊呼,语气比刘奕羲本人还激动几分,连声音都带着点发颤的雀跃。

周围的人立刻循着声音望过来,目光里裹着好奇,还掺着藏不住的艳羡,密密麻麻落在刘奕羲身上。紧接着,一束聚光灯 “唰” 地从舞台扫过来,稳稳落在她身上,暖白的光把她整个人牢牢裹住,连周围的人影都成了模糊的背景。

刘奕羲心口猛地一紧,脑子里还没来得及理清思绪,身体已经被周围投来的目光推着,慢慢站了起来。掌声紧跟着涌上来,裹着场内的热度,在光与声的交叠里,她深吸一口气,脚步慢慢往前,朝着舞台的方向走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