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书签落处,你在页间 > 第11章 十一. 暗格与柔光

书签落处,你在页间 第11章 十一. 暗格与柔光

作者:风起长安暮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7-02 12:59:55 来源:文学城

她看着窗外的光影晃动,像是终于挣脱了某种无声的禁锢,忽然低声问道:

“瑛子。”

“嗯?”王瑛子正低头剥着虾,头也不抬。

“如果一个男人答应了你一件事……但他迟迟没有兑现,你觉得……那会是什么原因?”

王瑛子顿了一下,抬头看了她一眼。王瑛子一下就听懂了。

她微微一怔,筷子顿在碗边,眉头几乎不可察地皱了皱。

不是因为那句话里透露出的情绪太明显,而是因为——她太了解刘奕羲了。

这几年,她几乎是看着刘奕羲一路走来的人,从最初那个会为一段关系倾注全部、毫无保留的女孩,到后来逐渐收敛、逐渐学会“退一步自保”的创作者。

刘奕羲的感情经历并不多,却每一次都全情投入。只是……每一次的结局,都是一场冷却过后的独自收场。

她从没说过“自己被伤过”,但王瑛子知道,她从那之后,就不再轻易提起“喜欢”。

也正因为如此,刘奕羲的文字从来沉静、克制,哪怕写人写事写城市,字字句句都有力量,可她始终不写情感——

不是不会写,而是没底气去相信:爱与被爱,真的能善终。

所以她才一直绕开那个题材,像是小心绕过一处旧伤,既不揭开,也不碰触。

“不是不相信世界上有爱。”王瑛子想起刘奕羲曾经说过的话“只是没发生在我身上而已。”

王瑛子望着刘奕羲的侧脸,眼底有一点说不出的心疼。

她知道刘奕羲不是脆弱的人,但有些人,越是看起来什么都懂,心底才越安静——不是因为不想被爱,而是怕再一次用尽力气之后,仍然什么都留不住。

王瑛子沉默了片刻,终于开口,语气比刚才低了些许:

“你知道我不是那个轻易否定别人的人。”

她顿了顿,眼神认真地看向刘奕羲:

“但奕羲,你是不是太容易相信人了?”

“你刚才说的那个‘男人’,就因为一个没兑现的承诺,你就已经在等、在想、在牵挂……”

她轻轻叹了口气,语气多了几分清醒的分析:

“我不是要泼你冷水。只是你要知道,旅行这件事,本身就会放大情绪。”

“那种短暂的相处、突如其来的情境变化,会让人觉得好像遇到什么特别的事,或者特别的人。”

“但回到现实之后,你就会发现,那些被放大的情绪,很多时候都是一时的。”

“更何况……都什么年代了?”

“科技这么发达,真要找人,哪会真的找不到?”

“失联只是表象,不主动,才是真实。”

“我不认识他,但单凭这件事,我很有理由担心他不是个有责任心的人。”

“一个答应你的事都做不到的男人,凭什么配得上你?”

她的语气不是苛刻,只是清醒得像一个替朋友把伤口提前包扎的人——怕她又一次受伤,所以宁愿先说破,也不愿她再陷太深。

“你可以写书。”她最后说,“但你要知道,你写这本书,是为了告别,不是为了开始。”

王瑛子的话落下时,餐桌边忽然安静了。

热茶的蒸汽缓缓升起,又无声散去。刘奕羲看着杯中的涟漪,心底像被什么重重拂过,说不出是心虚,还是疼。

她确实被泼了一盆不小的凉水。

她想起了祁祺。

那天在修道院外排队时,他主动问了她要邮箱。当时她觉得这个方式挺有礼貌,也很符合他的性格,可现在想来——

他为什么没要微信?为什么没有互加联系方式?甚至连最基本的电话号码都没有交换?

只是邮箱。

一个可以随时失联、毫无即时回应的联系方式。就像是一扇她以为可以通往某段真实关系的门,其实从一开始就只是半掩着,等风一吹就会关上的那种。

难道真的如王瑛子说的那样?是旅行中被无限放大的情绪?是一场短暂的相遇,被她当成了某种特别?

她忽然不知道了。

原本那些被小心安放在心底的回忆,此刻却像一堆散落在桌边的纸片——还没来得及归类,就被现实的风轻轻一吹,再也抓不住方向了。

菜凉了,茶也淡了。

两人没有再多说什么,像默契地将那一段未完的对话,藏进了各自心里。

饭局散去时,风起了。

刘奕羲拉了拉外套,朝王瑛子点了点头,什么都没说,便一个人走进了街道深处。

街灯将她的背影拉得细长又轻柔,一如那场不动声色的心事——被风吹过,却没有消失。

周末,她将那件西装轻轻折好,准备送去干洗。

她没有告诉任何人这件事,只是默默打包好,打算洗干净之后,再想办法还给他——也许寄回公司,也许交给某个剧组相关的人。

干洗店的灯光暖黄,空气里是淡淡的蒸汽味道。店员接过衣物,例行检查着口袋,忽然抬起头来问:“这个还要吗?”

她一怔,低头看去。

是一枚书签。

那枚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金属书签——细细的羽毛坠子在光下微微晃着,“ROMA”两个字,在银色的底纹里清晰可见。

刘奕羲怔在原地,好几秒没动。

她本以为那只是自己一个人的心思,本以为那枚书签只是她一个人的选择。可现在,它竟然从祁祺的衣兜里被翻了出来——她送他的那一枚,明明还夹在那本书里。

那么这一枚,是他自己买的。

他们竟然,在同一个城市、同一家店,选中了同一张书签。

老天怎么会这么爱开玩笑?

她原本以为自己已经够清醒,饭局之后,她告诉自己,是时候放下了。

可那一瞬间,所有“放下”的理由,忽然都动摇了。

仿佛命运不甘心让她就此抽身,非要在某个她转身准备离开的角落,偷偷递给她一个回头的信号。

她没有说话,只是低头把那枚书签接了过来,轻轻握在掌心。

指尖有点热,像握着一个还没冷却的念头。

在不同的城市,两个怀着各自心事的人,终究又被生活卷进了各自的轨道。

一个在横店清晨的剧组车上,一个在北京暮色未散的会议室里,隔着数百公里的距离,却踩在同一个时区的时针上。

他们没有再提起那段短暂的相遇,却都在某个时刻,悄悄想起过那张照片、那张书签,还有那个始终没有被拨出的号码。

可无论心里藏着什么,现实的节奏并不会为谁暂停片刻。

于是他们各自收起了情绪,像往常一样,继续做着那些该做的事。

剧组进驻的第二天一早,祁祺正式进组。

围读会安排在制片方预定的一处安静工作室,墙上贴满了角色表、分场流程图,以及项目的整体风格视觉板。

导演、编剧、主演全员到场。几位副导分坐两侧,随时记录与调度。资深制片坐镇后排,负责全程资料备份与流程掌控。

祁祺作为男主角,坐在最中间的位置。

他的剧本早已提前拆分装订并做了标记,封面处写着“第三版修订”,侧边用色签标出了人物情绪高变段。

围读开始时,现场安静得像考试。所有人都在听他开场的第一句——这将决定整个项目的基调。

祁祺没有多余的试探,语调沉稳,节奏精准,情绪起伏也处理得克制又到位。

导演时不时抬头看他,点头,眉间松了不少。

围读持续近三个小时,中间只短暂休息一刻钟。每位主演都被要求逐字逐句熟悉台词节奏,并现场做初步的人物理解表达。

祁祺没有一句跳过,也没有一句草率。

他太清楚这种项目的节奏——一旦进入周期,所有人都会像上紧了发条的钟,每一场戏的准备期都极短,容不得任何犹豫和松懈。

下午开始体能训练。这次的角色设定是一位藏着旧伤的退役选手,既要体能基础好,也要有细节肢体差异。

武术指导亲自上场给几位演员做动作分解,祁祺全程没说话,只一遍遍练,从关节角度到步伐稳定,像是一台缓慢启动的机器。

晚上是剧组的首次深度排练,他和女主对了两场关键对手戏,内容不多,但情绪很重。

导演对他的评价只有四个字:“情绪干净。”

那是最高的夸奖——不是用力去演,而是让人信你就是那个人。

刘奕羲的生活也重新归于节奏。

她一边修改自己新小说的构思,一边陆续接触新的合作团队,白天忙碌,夜里安静,日子就这样一点点填满。

只是她多了一个小小的习惯。

每当闲下来、工作告一段落,她会打开网页,悄悄搜一下“祁祺”这个名字。有时候是看新闻稿件,有时候是某个角色官宣,有时候只是看看网友的讨论。

她没有评论、也没有点赞,只是默默地刷,刷到最新一条微博停下——然后点进去他的主页,看看他最近有没有发什么照片,有没有出现在剧组的幕后花絮里。

那天,她犹豫了很久,还是点了“关注”。

她不是粉丝,也没想过去成为粉丝,只是……她想就这样远远地看着。

就这样看着他也好。

她忽然明白,有些喜欢并不需要被定义,不需要被叫做“关系”,也不需要被贴上“确认过的彼此”。

只要他好好的,只要他还在生活里发光、发热,她在另一座城市静静看着,也已经觉得很好。

祁祺在剧组,依旧是那个最敬业的人。

他几乎每天都是片场最早到、最晚离开的人。即使当天没有他的戏份,他也会悄悄坐在监视器后面,看别的演员演,看导演怎么调度,看现场如何调光、如何走机位。

他很少主动说话,但所有人都知道他在观察、在学习。他是那种,台词里每一个停顿、每一个眼神转换,都要来回琢磨的人。表演对他而言,不是“演得像”,而是“让人相信”。

他依旧保持着规律的生活,按部就班地训练、对戏、休息,可身边人若是细心,或许能发现他唯一的变化——

他偶尔,会拿出那本《看不见的城市》。

不是高频地翻读,而是像某种静默的仪式——某场夜戏拍完后,他坐在临时演员车的角落,翻开来;或者在排练间隙,别人刷手机,他就低头看看书页中夹着的那一枚羽毛书签。

那枚书签轻盈地嵌在纸页之间,上面刻着的“ROMA”几个字,像是在提醒他:那里,发生过一件他再也放不下的事。

有时他会想象——她发现他的外套里那枚书签,会不会也像他一样怔住?

有时他会怔怔看着书签,思绪飘得很远。他不轻易许诺自己什么,但心里知道,他在等。

他希望舒凯帮他找回那部丢失的手机,就算渺茫,只要还有一点希望,就值得去试。

他总觉得,只要不放弃——

就一定能,找到那个意外住进他心里的她。

他们身处不同的城市,过着各自的生活,表面看去,仿佛回到了起点。

可他们自己知道,有些情绪已经悄悄嵌进了习惯——

她在网页上轻轻一点“关注”,他在训练间隙轻轻翻开那本书。

没有身份,没有头衔,没有联系,可那份牵挂,安静得像某种无声的约定——等一等,不放下。

故事还没有说完,但他们早已在心里,为彼此悄悄留出了一个安静的位置——哪怕没有回应,也依然不舍放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