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仙侠玄幻 > 师妹演我千百遍 > 第5章 移花木

师妹演我千百遍 第5章 移花木

作者:有恨生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5-27 11:00:43 来源:文学城

天衍学宫岁朝共给假一月,顾峥回春风堂的日子就在爆竹声中一连串烧下去,转眼就尽了。

顾峥回天衍学宫了,留在春风堂的江菀之日子还得继续。

兴许是看在顾峥的面子上,卫四长老那日只深深打量了她一眼,并未多言。

但自那日后,钱先生是清净多了,江菀之却在应付完乡塾教书的夫子后,又多了位要应付的教画的女师。

女师哑不能言,每月至春风堂都只是静静地给江菀之演示一些基础的技法,而江菀之只需要仿着就可以。

钱先生认为江菀之修行不通,有个一技之长在凡间也好安身立命;顾峥认为符与书画之道有异曲同工之妙,他日总有用处。

虽都未曾过问她的意愿,到底本意还是替她着想的。

至于那位苍梧卫家四长老,在江菀之眼中心思太多。

换旁人怕是看不出来,但那位女师的笔法她是再熟悉不过——出自太岳江氏,一个极富盛名的画道世家。

*

江菀之漱洗完后,只浅浅将乌发束起,挽出一个髻来,用简朴的木簪加以固定,便当是梳好发了。

正逢秋冬交替之际,乡人时有咳嗽,钱先生诊金太贵,听竹箬说,钱先生有个称号叫“三金先生”——无论贵贱,凡请钱裕医治的都要先献上三两黄金作礼,且要是成色不佳,重量有差分毫,皆一律不见。

因而春风堂内平日里也不过是其弟子坐诊,很少见钱先生亲自问诊。

春风堂内人来人往,事务繁忙,江菀之便照旧守着自己的小院度日。

旭日初升,朝晖懒懒地洒在庭院内,衬着洒在地上还未作完的纸卷宛若一片雪亮的云。江菀之便立在那云里,执笔沉思,引着纷繁的思绪汇入一处,久久未动,终滴落在空白画卷上。墨色晕染开来,方惊醒这个画外之人。

小院中植有一树亭亭如盖,江菀之常在此树下作画。

钱先生知道她如今颇好丹青之道,闲时也会替其寻些颜料,如群青那般昂贵之物便直接管棠侯府要。同年某日,还从棠侯府讨得了一株上好的幽兰,用白玉盆培着,正借给江菀之作画。

棠县的人都已渐渐忘了,原来棠侯膝下有二女。

而钱先生和苍梧卫氏多半也不想还有人记得江菀之本为棠侯之女,替江菀之采买画纸之类的开销虽一律由棠侯府报销,面上却一概由钱先生的侍从包揽。

“你是哪家的孩子?”

江菀之循声看去,只见一人头戴帷帽,衣着朴素,通身气质不凡。

微弱至极的灵气波动,几乎只能勉强与现在的江菀之比比修为,在到访钱先生的春风堂有修士中从没这般境界低微的。

然而此时她本就在细心描绘兰花清姿,且竹箬叮嘱她莫要与生人搭话,以免给钱先生惹麻烦,她不接话合情合理。

那人见江菀之不理睬她,也不气恼,只拿起用石头压在一旁的草纸,自顾自的观摩道:“焦、浓、重、淡、清,一墨即远胜着色,寥寥几笔而意远。”

江菀之跟哑女学画已满三年。

画法与哑女略有差异,但仍能看出大概是出自一脉。

待翻得一卷近乎全由淡墨写出,独花蕊墨色略浓的幽兰之作,一时赞不绝口——其笔法刚健,笔势古朴,运笔流畅婉转,所撇兰叶刚柔兼备,自成一派清逸儒雅君子之风,隐隐若清香盈袖,问江菀之可愿割爱。

江菀之看出此人不似凡尘中人,本不愿惹是非。

那人却像是看出她为难之处,笑道:“我看你虽年幼,钱裕却请人教你习画,想来是个惜画之人,我若拿画相换,不知可愿考虑一二?”

话音方落,女子不加掩饰,手中凭空化出一玉匣来,里面收放着一卷山水画。

当那幅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时,便在江菀之的记忆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全卷用墨浓淡干湿兼备,变化万千,苍茫浩水之中有数十峰出焉,一山一状,山上百树,一树一态,迥乎尘外,然诸般实态终又归了浩水之虚,江水滔滔,拍山而去。

其中依稀能辨得几分沛州山水之貌。

皓月冷山,孤寂肃杀,难免有凄神寒骨之意,江菀之瞻顾其迹,突然悲从中来,潸然泪下。

自她重生以来十三载,这是第一次借着外化的画道意境真情流露。

她比任何人都清楚此画究竟出自何人之手。

画宗当年作此画时,她便于一旁侍立仔细观摩。

*

春风堂的人对她的身世都避而不谈,棠侯府也不愿与她扯上关系。

几方人都在有意抹去她重生后棠侯之女的身份。

江菀之想,兴许待她十五岁时很难再按原计划去那些小门小派,卫四大概会带她去太岳玉皇顶“认祖归宗”。

苍梧卫氏和春风堂间的事,与她本无干系,她也不想插手。

但如今苍梧卫氏即然有意攀扯太岳江氏,江菀之绝不会再作壁上观。

江菀之的日子实在太单调,平时从春风堂至乡塾两点一线,学画背书,枯燥无味。只每月十五时,因替在天衍学宫修行的顾峥祈福的理由会去趟山神庙,短暂地跳脱出平淡的线性生活。

从卫四第一次让江菀之跟哑女学画后,她在山神庙的那棵巨柳下说的话就多了。

偶有经过的人见怪不怪,只当她是顾峥走后,无人倾诉心事,只能自言自语。

可江菀之的那些话都是精心设计,专说给碧玉仙子听的。

从对顾峥的思念、辜负钱先生谆谆教导的愧疚,再到亲眼见春风堂内病人的哀痛。

小到日常琐碎,大到抒发己志——或像钱先生那样悬壶济世,或如顾峥一般平天下不平事。

从头到尾都是眼见民生疾苦,独恨自己无能为力,只能空怀救世之心。活脱脱一个涉世不深,天真善良的少女形象。

碧玉仙子对尚是婴孩的她的怜悯,钱先生带她求见时眼底的一抹悲哀,足以让江菀之确信碧玉仙子不会无所触动。

她所做的,不过是再添把火罢了。

*

且说那春风堂内的条案上已然摆放着沏好多时的茶,碧玉仙子轻轻地端起茶盏,小品一口,更觉浑身暖意浓浓,茶香留齿。不禁评了句,"好茶,不愧是此地有名的碧潭雪,果真如沐春风,只是这般浅酌倒是不够畅快了。”

钱裕道:“仙子若喜欢,我叫弟子多备些送去便是。”

二人早已屏退了其余人,屋内只有绘着符文的纸人翩跹,有条不紊地煮着茶。

“何必再遣人送,欲饮此茶时,但从沧水取一瓢饮便是。”碧玉仙子嘲弄道,“先生的逸趣果然还是不及那些富贵人家。”

碧玉仙子忽然想起那团在柳树下被反复揉皱、抚平的纸,上面只书着些并不连贯的语句:

鹤鸣别云去,月坠江水寒。

风起碧玉碎,千峰尽作岛。

江菀之说那是她自己做的梦。

上面的字的确不似碧玉仙子见江菀之向前所写,反倒是有几分学子所说的笔走龙蛇之感,像是抓狂时胡乱书写。

“水天一色,白茫茫的,什么也看不真切。”

碧玉仙子虽时常闭关静修,可这沛州的世事变迁却少有能逃出她耳目的。

自先帝逝世,少帝即位,太后殷氏以皇帝幼冲为由临朝听政,四方进贡方物,沛州怀山村一带又难出奢靡之物,独有灵茶碧潭春声名远扬,故年年进贡。

后又因运输之费开销过大,便改为差役,富者自能以钱代之,穷者却是徒有一力。

久居于此的碧玉仙子当然知道沛州山势连绵不绝,陆路不顺,唯通水运,又水多为患。

但在她看来,像江菀之这样在春风堂庇护下,除了修行一事外本该无忧无虑的孩子,知道沛州民生之困的可能微乎其微。

碧玉仙子很快为江菀之找了个自己愿意相信的合理说法——未卜先知。

作为宣山仙君钦定的能解沛州倒悬之急的人,有些异于常人的能力实在是再正常不过了。

可江菀之知道的远超碧玉仙子能想到的。

棠县百姓长苦于为官府运送物资之差役,以为自古差役之重莫有过于此者——照律令所定,若不慎官物失陷,便以家财作赔,往往以至于民业破荡,与春冰无异。

江菀之闲来无事时,也想过法子,以八字作结便是自择水工,依时进止。

顺其自然,与民休息,无为而治自是极好,只是不知王命急宣又当何如?整个棠县又不是仅她一人明水情,不过是上有命,下难不从罢了。

上不改,自下又何以能出根解之法?

想着,甚是心烦,便将树枝一掷,恰落入潭中,水花飞溅。

且天下之事本积重难返,能得缓解之法,已实属不易。

她已想清楚——各人有各人的难处,民从小吏,小吏从大官,哪是单凭三言两语就都可迎刃而解的?

与其庸人自扰,还不如想想待去了天衍学宫后的事宜。

江菀之确信只要自己能说动碧玉仙子,即使她如今在修士中宛若一个废人,入天衍学宫也十拿九稳。

*

清风徐来,炉香静焚,钱裕望着平放在案上的木匣子,一时出神。

其中有一玉令牌,上有以云篆所刻的“有道即见,无道即隐”八字,内有光泽流转。

他原以为自江菀之筑基失败后,碧玉仙子便该歇了心思,准江菀之做个闲散人,平安顺遂一生。

说起来,今日之是也早有征兆。

碧玉仙子对江菀之可真是煞费苦心,往日的天材地宝暂且不谈,几月前,碧玉仙子一出关便亲至春风堂,正为讨这一枚玉令。

那日,她亦是这般端坐在钱裕对面,笑道:“倒是有一事相求。”说着,取出一封亲笔书信来,“还请先生将此信交予苍梧卫氏。”

“钱某若能与苍梧卫氏攀上关系,又怎会在此潦草度日?”

“先生居然不知?”碧玉仙子状似惊讶,“卫氏的四长老年年给春风堂送了不少名贵药材,原以为是因与先生旧相识的缘故,这般看来,或许仅是一片仁心,是小仙狭隘了。”

碧玉仙子虽面上以偏辟之处无名小仙自谦,钱裕却知这怀山村一带事无大小,桩桩件件,孰能逃的出她碧玉仙子的法眼?何况其后还有宣山仙君,避了一时,也逃不了一世。于是,无奈接过那信,道:“此信是……”

“你只放心交予便是,相识多年,难不成我还会坑害于你?”碧玉仙子见钱裕面上犹有迟疑之色,无奈道:“与你也没什么好遮掩的,只是叫苍梧卫氏还个人情而已。”

“仙子的意思是……”钱裕略有迟疑,但还是说了出来,“想让苍梧卫氏举荐江菀之入天衍山修行?”

碧玉仙子微微颔首,算是默认了。

双方都知道,天衍学宫从不主动招十二世家的主脉弟子。

但十二世家,因余荫之故,每五年各有一举荐名额,其所举者不论天资、修为,便可直入内门听道。

仙门十二世家,因余荫之故,各有一举荐名额,其所举者不论天资、修为,不限骨龄,便可直入天衍学宫内门。

苍梧卫氏同意举荐外姓人,在钱裕眼中是不足为奇的,几年前顾峥早开了先河。

他只不明白,碧玉仙子和宣山仙君何必为了一个孤女做到这般境地,天大一个人情就这样默默送了出去。

感谢各位小可爱的投喂,明晚加更一章,不见不散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章 移花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