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仙侠玄幻 > 师妹演我千百遍 > 第3章 纳须弥

师妹演我千百遍 第3章 纳须弥

作者:有恨生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5-27 11:00:43 来源:文学城

熹平三年秋,百草丰茂。

江菀之坐在房间里,一手支着脑袋,百无聊赖地翻阅着钱先生给她挑选出来的功法。竹箬按照钱先生的吩咐,一直守在江菀之身旁,监督她逐字学习,等看完这一篇,竹箬还得盯着她静坐入定。

钱先生现在为了江菀之修行的事已忙得焦头烂额。

*

一年前,顾峥年满十五。

随着年岁渐长,江菀之睡得也越来越浅。

熹平三年春的一个再平常不过的晚上,夜深人静,久未入眠的江菀之感知到春风堂有陌生的灵气的波动,这个时间不会是苍梧卫氏给顾峥请的仙师来访。

江菀之从窗缝悄悄望去,只是一只青鸟,衔着一枚玉令落在顾峥的窗前。

第二日,江菀之就得到顾峥要去天衍学宫的消息。

天衍学宫乃是当今第一仙门,涵盖百家,是修道者们挤破脑袋都想进入的地方。

相传天衍学宫中有一天书,所有与仙道有缘的人自诞生后都被记录在上面,只有全然身死道消后才会被除去。

与其他仙门会遣使者到凡间召有仙缘的弟子不同,天衍学宫从不主动招收弟子。

“四合八方,十洲三岛,天衍学宫每年只招二十四个弟子……”

这是顾峥离开春风堂后钱先生最常对江菀之念叨的话。

往往这时候,江菀之就会扬起小脸,望着钱先生,认真道:“我一定会刻苦修炼,进天衍学宫,学最厉害的仙法,让先生当天底下最威风的先生!”

钱先生听到这话,许多想说的便一时说不出口了,只能摸摸江菀之的脑袋,让她回去再好好参悟一二。

回到自己房间的江菀之,托腮思索:天衍学宫地处天衍山,师兄的道宫就在天衍山。

江菀之想起自己前世在白玉京修习时,确实一直都是由师兄传她术法。

那是天尊的命令,让师兄代师授业。

师兄能教给她的,都是天尊允许她可以接触到的仙法。

细细想来,在她初到白玉京的那一刻,天尊对她就已有所忌惮。

*

钱先生对江菀之算不上热切,但也绝未有所亏待。

江菀之三岁后钱先生就对她多嘱以浆露为饮,平日她和顾峥一样食的都是仙果灵丹。

在灵丹妙药上钱先生从未吝啬过,不少压箱底的天材地宝也拿出来用过,这般开销,即使是个废人也该堆出成效来了。江菀之屋内的桌案上已摆了一排排的小瓷瓶,都是钱先生为她炼制的朝元丹。

朝元丹,凝诸多药草之灵而成。

顾名思义,有固本朝元、汇神聚气之用,小小一粒便可顶寻常初级修士一年苦修。

石沉大海尚且还能听个响声,偏在江菀之这见不着一丝成效。

顾峥来春风堂仅一月有余,就在钱先生的帮助下完成引气入体,一年后进入筑基境。

早从出生时,修士身周少许灵气便会在无意中纳入奇窍,涵养体魄。资质上佳的,入仙门前多已自行进入炼气,说到底,进入炼气一境界,是踏入仙途的基本要求。

大致从九岁到十五岁,顾峥都一直在筑基一境夯实道基。

而同一时间段的江菀之却迟迟连引气入体都完成不了。

钱先生从来不觉得是江菀之“朽木不可雕”的原因,他是看着这个孩子长大的。

乡塾里的夫子也同他说过,江菀之虽学得慢,但最终还是能学会。尽管炼气涉及的心经法门并不高深,钱先生还是一一替江菀之仔细做了批注,隔三差五也会抽查江菀之的掌握情况。

得出来的结论就是,理论上的知识江菀之都已具备,但实践上几乎没有任何成效。

更奇怪的是钱先生发现江菀之的奇经八脉先天就是通顺的,按理说即使是天生剑骨的顾峥用灵气运转小周天淬体也不会快过江菀之。

顾峥十五岁时,已将境界压在筑基境多时了,江菀之也还在炼气原地打转。

*

“在下才浅智薄,教不了她,有负仙子重托。”

这是碧玉仙子出关后,钱裕谈及江菀之时说的第一句话。

“碗有漏,盛不住水;她后天有损,留不住五行灵气。”

有关那朵道德金莲的事,碧玉仙子并没有告诉钱先生,因此钱先生也只能推测到这一步。

碧玉仙子叹江菀之生不逢时,她得道时,沛州宣山一带尚是有名的钟灵毓秀之地,约自近五百年前日渐荒芜。

对于这种天地异变,棠县百姓历来都流传着一个说法,以为是万千灵秀之气独钟于一人之故,必铸伟才。待伟人完成上天交予的大任,得道飞升,与尘世相别,自会将造化归还。然转眼百年已过,声名鹊起之辈确实不少,却都算不得惊天动地的伟人。

是以碧玉仙子同钱先生断言,倘若江菀之能早诞百年,必为人杰。

与此同时,江菀之在竹箬的监督下安坐入定,缓缓吐纳着天地间的五行灵气,控制着奇窍中的灵气不增不减。

所谓“奇窍”,相传本就是一处独立的空间,不过暂且寄托在修士体内,与实实在在的五脏六腑不同——上可大至将宇宙洪荒囊括其内,亦可小至难容一草一木,因此有“奇窍”之称。而当今修士也多称其为“气府”,归根结底不过是众修士发现于大多数而言,在灵气不足的下界,究其一生,也只能开辟出一府邸大小,只是几进几出不定罢了。

古籍中曾记,当修士炼到极境之时,自可将气府从虚化实,凝聚万物,或成了仙人常居的紫府,或为天上宫阙道场,甚至能化为一界。

一般来说,资质最好的弟子先天也不过是在无边混沌中开出一室大的地方。

炼气境的修士引气淬体,便是用炼化的灵气开辟气府。

直到遇见那先天固有的“壁”,着实寸步难行,就算是大约定了一人的先天资质,步入筑基。

再往后主要依赖于个人将炼化的灵气凝为真元日夜洗濯,日积月累,水滴石穿,或能略有精进,突破桎梏;又或是求能得到些机缘,有一番不凡造化。

顾峥和钱先生有时会一齐离开春风堂,消失一段时间。

江菀之猜钱先生让顾峥将境界压制在筑基,大概就是为了有更多时间来以神识助顾峥突破先天桎梏。

尽管隐隐知晓江菀之修行的问题与奇窍有关,钱先生也未曾想过去探查她的奇窍。

古往今来,在奇窍化虚为实之前,想要进入他人的奇窍只能通过神识。

只是用神识探查气府时最忌外界干扰,尤其对于修为低微的晚辈弟子而言,即使是一丁点风吹草动,恐怕都会损伤根基。

而江菀之知道碧玉仙子和某位仙君要用自己来解沛州的劫难,钱先生至少知道碧玉仙子等留自己有重用,绝不会冒着让她真成废柴的风险。

可惜只要钱先生以神识探查江菀之的奇窍,饶是他再见多识广,也会被其中的景象所震撼——

气府浩瀚,神识置于其中便如同沧海一粟,茫然无措。无边无际,望不见半分混沌,清净真一的灵气凝结成海,缓缓流动,平澈如镜。若是想以朝元丹所蕴含的那些灵气来填满这等气府,有如衔微木而填沧海。

海下隐隐有白影拂动,似云似雾,时聚时散,如与天光共徘徊。

神识行于其上,却如履薄冰。

钱先生的判断整体没有大错,只是略有偏差。

江菀之的气府比旁人深厚太多。

如果不是有意控制,奇窍会毫无阻碍地吸纳天气灵气,不必担心灵气暴涨而亡,本是各修士都艳羡不得的资质。

问题在于,这天地万物都讲究一个“度”字。

*

怀山村的老人同江菀之说过沛州宣山曾经是何等山清水秀。

顾峥也曾陪她一起去山神庙中祈福。

山神庙位于谷中。

谷内有一巍然巨树,三人合抱,尚不能围,枝条如瀑,荫蔽数亩,每有风过则如碧浪翻涌。柳枝上更系有红绸若干,随枝摇曳,如香火不绝,皆为百姓祈福所留。

“碧玉妆成一树高”。

以及熟悉的灵气波动,眼前正是碧玉仙子的真身。

而在她从戚夫人手下死里逃生的那个夜晚与碧玉仙子商谈的,十有**就是此地山神。

江菀之再次想起自己奇窍中的泱泱灵气,奇窍依旧对外界灵气毫无排斥,如果不是强行压制,她豪不怀疑自己会将整个沛州的灵气吞去。

助她重新聚形的人一定是个疯子,否则又怎会献祭不只一州灵气?

江菀之如是想,不禁更觉危机四伏。

碧玉仙子和宣山山神都要庇护沛州一方。

江菀之毫不怀疑,如果知道沛州劫难极大可能由她而起,二者绝不会心慈手软,春风堂的钱先生也不会手下留情。

夜深人静,漏声渐断。

师兄曾告诉她修士褪凡后内炼精、气、神,灵气自生,反哺天地。

也就是说,褪凡后的修士不仅不会导致天地间灵气亏损,还会将此前炼化的灵气归还天地。凡间灵气稀薄正常,但江菀之感知到在沛州天地间的灵气仍在慢慢消逝,消逝的速度远超出正常修士在修行初阶所消耗的速率。

而她恰好知道一件有如此威能、可以号令天下灵气的神器——乾坤造化鼎。

但仙门世家岂会允许乾坤造化鼎在她身死道消后继续吞噬五行灵气?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章 纳须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