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悄盯着手机屏幕,手指一点点冰下去。
甲方凌晨发来的那句——
【我们内部讨论,决定整套推翻重来。】
刺得她眼睛发疼。
她吸口气,把手机放到桌上,强迫自己冷静。
但指尖还是抖了一下。
重来。
意味着——
色彩推翻、线稿推翻、构图推翻。
意味着她过去一周的两百多张草稿,全都归零。
意味着他们根本没有自己说的“明确方向”。
而她之前几次追问风格标准,对方只是轻飘飘一句:
【你自由发挥就好呀~】
自由发挥?
现在来一句“推翻”,就能把艺术家当AI用?
江悄捏住眉心,用力按了一下太阳穴。
她不是没遇过要求高的客户,
但第一次遇到——
需求不明确,却自信地给画师背锅的团队。
她深吸口气,把电脑打开。
文件夹里满满当当的草图摆在屏幕上,每一张她都花了心血。
她把所有窗口最小化。
然后,点开合同。
第一次通读时,她只注意了价格、交期和版权归属。
现在重新打开,才发现几个细节让她背脊发凉。
【甲方有权要求乙方重新修改至满足需求】
【风格最终解释权归甲方所有】
【乙方需在不额外收费的情况下完成调整】
她盯着这几行字,胸口一窒。
有问题。
有大问题。
——这是典型的“无限修改条款”。
她闭上眼,慢慢吐口气。
怪不得他们敢这么轻松地一句“推翻重来”。
因为合同里没有数量限制,也没有版本边界。
她之前忙着赶第二家品牌的稿,没仔细盯,
现在才意识到——
这就是第一颗真正意义上的炸雷。
她拿起笔,在纸上写下:
确认需求标准
确认修改次数
限制版本边界
明确风格参考图
她写得很快,像是要抓住什么。
写完,她把笔丢到桌上,靠在椅背上,闭着眼沉了三秒。
——不能再这样下去。
她不是小白,也不是随便糊弄的画手。
她靠实力吃饭,不靠被揉捏。
十分钟后,她给甲方发了长消息:
【为避免重复修改影响交期,我需要确认以下内容:】
【1.请提供最终参考的风格图样】
【2.请确认色系与笔触方向】
【3.请明确修改次数(建议不超过三次)】
【4.若推翻前稿件属于方向性修改,需额外报价】
字字专业、冷静、无可挑剔。
发出去后,她盯着聊天界面。
一分钟。
两分钟。
五分钟。
对方回复来了。
【先不用那么复杂啦~我们这边就是想要更温柔一点嘛~】
江悄眼皮抬起,目光瞬间冷了。
温柔一点?
你倒是明确个“温柔”的定义。
这种回答,她在画师圈见得太多——
模糊要求配上自信语气,
永远是压死画师的第一把刀。
她忍下来,继续写:
【请问“温柔”对应的是线条柔和还是色调清淡?】
甲方秒回:
【我们也不太会说,你就看着感觉来!】
江悄手指停住。
她的耐心像被一点点刮掉。
她再敲下一句:
【抱歉,我需要明确方向。如果无法提供,我会按照原合同核算修改费用。】
对面果然不乐意了。
【你怎么这么不配合呀?我们之前的画手都很听话的。】
——听话?
这一瞬间,她是真的火了。
但火归火,她把所有情绪压进喉咙,
用最冷静的语气回:
【我提供的是专业服务,不是情绪安抚。】
【若没有明确需求,我无法高质量交付。】
对面沉默了一会儿。
然后发来一个冷冰冰的:
【那我们再想想。】
对话窗口彻底安静。
江悄放下手机,喉咙里有种压抑的堵。
她不是怕丢单。
她是气——
气自己明明做得不错,却依旧要被这样对待;
气她努力了这么多年,仍然要面对这些“把画师当外包工具”的团队;
气画师这个行业的规则,从来不是公平的。
房间安静得能听见她呼吸。
她靠在椅子上,缓慢吐出一口气,把杂乱情绪压下去。
过了几分钟,她站起来,去倒了杯水。
喝到一半,才发现自己手心竟然有点发冷。
就在这时——
手机亮了一下。
她本能地以为是甲方,又一紧。
但点开一看,是沈苒。
只有一句。
很克制,也很简单:
【今天顺利。】
四个字,不提工作,不提情绪,不提任何需要回应的东西。
却像有人在她炸裂的情绪边缘,轻轻替她搭了一块稳住的石板。
江悄盯着那句。
心跳渐渐放缓。
她指尖停了停,只回:
【你也是。】
两人的对话到此为止。
再无别的。
但那份“互不打扰,却彼此知道彼此在努力”的感觉,
像一股温度在胸口散开。
关掉手机,她重新坐回桌前,打开合同,
把所有风险条款一条条抄下来,准备今晚完善版式。
她不是要硬刚甲方。
她是要把自己未来所有合作的流程标准化。
这是她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把画画当做“事业”来看。
不是兴趣,不是约稿。
是职业。
她拿起笔,继续写:
商稿标准确认书(模板)
修改次数上限(合同预设)
风格参考必备条款
指南邮件模板
越写,她越冷静。
越冷静,她越清醒。
今天踩雷,只能算第一颗。
她要做的是——
把雷拆开,把经验留下,把专业系统搭起来。
她忽然意识到一件事:
这大概是她成为“真正的职场人”的第一步。
不是在艺术里沉浸,而是在现实里站稳。
写到中午,她才突然想起还没吃饭。
外卖到了,她手腕酸到端不稳。
但她没有停。
很多事情,她不能再拖了。
她把“确认文档”编辑成 PDF,又做了一份通用模板,把自己的 LOGO放上去。
然后,她敲了一句话发给甲方:
【请根据本确认表填写具体方向。】
【收到后我会给出新版本的草图。】
这次,对方沉默了比以往久得多。
直到十分钟后,才回复一句:
【……行,我去问我们主编。】
江悄把手机扣下,
肩膀在此刻才慢慢松下来了一点。
这不是胜利,只是一点点的边界被划出来。
但这是她第一次,
真正用“职业人的方式”去守住自己的底线。
她揉了揉肩,深吸口气。
窗外阳光照进来,把桌上散落的草图照得微微发亮。
她低头继续写文件时,
手机又亮了一下,是银行转账提醒。
第二家品牌预付款到账了。
她怔了两秒,忽然笑了一下。
像是熬了一夜之后终于喝到一口温热的水。
只是笑出来的下一秒,她又想起沈苒那条消息。
悄悄拿起手机,点开对话框。
她犹豫了几秒,还是把键盘收起。
没必要说什么。
两个人此刻都在自己的世界里努力着,
已经够了。
她把手机扣回桌面,再次坐直——
今天的稿,她还得重画。
模板也要继续完善。
下周要准备新的课程上线。
工作永远做不完。
但她第一次觉得:
自己不是被动挨打。
她在成长。
她在变强。
而某个地方,有一个人正像她一样——
为了自己的事业在顽强前进。
不依靠、不示弱、不逃避。
只是静静地,在各自的方向上变得更好。
下午五点。
江悄刚收拾好文件,准备去买咖啡。
手机震了一下。
沈苒发来——
【供应链那边出事了。晚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