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盛唐医缘:穿越女医的锦绣情路 > 第28章 为铁匠诊伤,见证民间疾苦

腊月的寒风裹挟着残雪,在仁心堂的窗棂外呼啸不止。林薇刚将新制的止咳化痰丸分装完毕,便听见前堂传来一阵沉重的脚步声,伴随着金属碰撞的清脆声响。她抬头望去,只见一位身材魁梧的中年男子推门而入,身上穿着沾满铁屑的粗布短褐,左手紧握铁锤,右手却无力地垂在身侧,脸上写满了隐忍的痛苦。

“请问……苏大夫在吗?”男子的声音沙哑低沉,仿佛被炉火熏烤过一般,每吐出一个字,眉头都不由自主地紧皱,“我是城西的铁匠周老三,最近这胳膊疼得抬不起来,连锤子都快握不住了,想请大夫看看。”

林薇连忙迎上前,扶着周老三在长椅上坐下,注意到他右手手腕处肿得如同馒头,皮肤呈现出不正常的暗红色,袖口还渗出些许血迹。“周大哥,您先别急,师父去城郊送药了,我先帮您看看。您这胳膊疼了多久了?是不是经常又肿又麻?”

周老三叹了口气,将右手轻轻放在桌上:“快有半个月了。一开始只是觉得手腕发麻,以为是天冷冻的,没太在意。可后来越来越疼,夜里疼得睡不着觉,昨天打铁时不小心砸到了手,现在连握东西都费劲。”

林薇小心翼翼地卷起周老三的衣袖,只见他的手腕处不仅红肿,还赫然显现出几道深浅不一的疤痕,肘关节处也明显变形。她用手指轻轻按压手腕周围,周老三立刻疼得龇牙咧嘴,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周大哥,您这是长期打铁劳损导致的‘腱鞘炎’,再加上昨天的外伤,炎症已经加重。如果再拖延下去,可能会影响手腕的活动,以后都没法打铁了。”

“没法打铁?”周老三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声音也带着颤抖,“那可不行啊!我家里还有老母亲和两个孩子要养,全靠我打铁挣钱糊口。要是不能打铁,我们一家人可怎么活啊!”

林薇心中一酸,连忙安抚道:“周大哥您别担心,只要及时治疗,好好休养,还是能恢复的。我先给您处理外伤,再开一副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药方,配合针灸治疗,很快就能好转。另外,我再教您一个热敷的方法,每天用艾草和生姜煮水热敷手腕,能有效缓解疼痛和肿胀。”

说着,林薇转身去药柜取来消毒用的酒精(她之前用现代方法制作的简易酒精)、纱布和草药。她先用酒精仔细擦拭周老三手腕上的伤口,清除残留的铁屑和污垢,周老三疼得浑身紧绷,却咬牙一声不吭。林薇动作轻柔地为伤口敷上捣碎的蒲公英和马齿苋(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再用纱布仔细包扎好。

“周大哥,您这腱鞘炎是由于长期劳损所致,以后打铁时务必注意劳逸结合,每隔一个时辰就休息一刻钟,活动一下手腕和胳膊,避免肌肉和关节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林薇一边为周老三诊脉,一边耐心解释道,“您的脉象沉涩,气血不畅,除了外用药物,还需内服中药调理。我给您开一副当归、红花、川芎、牛膝、独活,这些药材能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您每天煎服一副,早晚各一次。”

周老三接过药方,看着上面的药材名称,眉头不禁皱了起来:“姑娘,这些药材贵不贵啊?我最近手头紧,要是太贵,我……”

林薇连忙宽慰道:“周大哥您放心,这些都是常见的草药,价格不贵。您要是不方便抓药,也可以在我们医馆抓,我们会给您算便宜些。另外,热敷用的艾草和生姜,我们医馆还有很多,您可以拿一些回去,不用给钱。”

周老三感动得眼圈泛红,紧紧握着药方:“姑娘,真是太谢谢你了!之前我去别的医馆,大夫说我这病要花很多钱,还不一定能治好,我都快绝望了。没想到你们仁心堂不仅医术高明,还这么体谅我们老百姓。”

林薇微笑着摇了摇头:“周大哥,您别客气,治病救人是我们的职责所在。您先在这儿休息片刻,我去给您抓药,再拿些艾草和生姜。等会儿师父回来,还能为您进行针灸治疗,效果会更佳。”

就在这时,苏景提着药篮从外面归来,见到周老三,急忙问道:“这位是?”

“师父,这是城西的周铁匠,他手腕劳损且伴有外伤。我已经为他处理了外伤,并开具了药方,但还未进行针灸治疗。”林薇迅速回答。

苏景点了点头,走到周老三身旁,仔细检查他的手腕和脉象,说道:“确实是劳损引起的腱鞘炎,加上外伤引发的炎症。林薇的药方非常对症,若再配合针灸治疗,效果定会更好。周大哥,请随我到内堂,我为您进行针灸。”

周老三跟随苏景步入内堂,而林薇则前往药柜取药。春桃目睹周老三的模样,不禁发问:“林薇姐,这位铁匠大哥看起来真是辛苦,手上布满了疤痕。”

林薇轻叹一声:“确实如此,铁匠这行当全凭力气和手艺,长年累月握着铁锤,手腕和胳膊极易劳损。加之打铁时风险重重,稍有不慎便会烫伤或砸伤。他们所赚的每一分钱,皆是血汗铸成。”

春桃点头赞同,眼中流露出深切同情:“真是太难为他们了。往后咱们若再遇到这样的百姓,定要多加援手,减免些药费,或赠送些草药。”

林薇含笑回应:“你能有此善念,甚是难得。咱们仁心堂之所以名为‘仁心堂’,正是要秉持仁心,善待每一位病患,尤其是那些生活困苦的百姓,更需多加体恤。”

不久后,苏景便引领周老三从内堂走出。周老三的面色较先前大为好转,活动了一下手腕,惊喜地赞叹:“苏大夫,您的针灸技艺真是神妙!方才还疼痛难忍,此刻已觉轻松许多,手腕也能稍作活动了。”

苏景微笑着说道:“这只是暂时缓解疼痛,后续还需按时服药、热敷并充分休息。切记,这半个月内切莫再打铁,也不要提重物,否则病情会加重。待半个月后再来复诊,若恢复顺利,便可逐步恢复劳作。”

周老三连连点头,从怀中掏出几文钱,递给苏景:“苏大夫,林姑娘,这是药费和诊金,请勿嫌少。待我日后挣钱了,定会补上。”

苏景急忙摆手:“周大哥,这钱您还是留着,药费和诊金就免了。您家中困难,这些钱用来给老母亲和孩子买些吃的吧。待您康复,能正常打铁时,再表达谢意也不迟。”

周老三感动得无言以对,深深鞠了一躬,才提着药和艾草、生姜,一步三回头地离开了医馆。望着周老三的背影,林薇心中感慨万千——在这个时代,像周老三这样的百姓比比皆是,他们依靠双手辛勤劳作,却常因疾病和意外陷入困境。而她所能做的,便是凭借自己的医术,为他们减轻痛苦,带来一线希望。

下午,林薇和春桃依照苏景的指示,前往城西的铁匠铺附近分发预防劳损的宣传单。宣传单上详述了简易手腕保健操、热敷方法及注意事项,并配有浅显易懂的图示。众多铁匠见到宣传单后,纷纷围拢过来,向林薇和春桃咨询具体操作方法。

“姑娘,我这胳膊也常感疼痛,是不是也患上了你们所说的‘腱鞘炎’?”一位年轻铁匠边揉着胳膊边问道。

林薇仔细察看了年轻铁匠的胳膊,回应道:“你这情况还不算严重,只是轻微劳损。今后打铁时务必注意劳逸结合,每天坚持做几次手腕保健操,并用艾草和生姜煮水热敷,症状很快就能缓解。若继续恶化,就会像周老三大哥那样,影响日常工作。”

年轻铁匠连忙点头道:“多谢姑娘!我以后一定会多加留意,再也不敢硬撑了。”

在分发宣传单的过程中,林薇还发现许多铁匠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劳损和烫伤问题。有的铁匠手指烫伤后留下了大片疤痕,有的因长期弯腰打铁,腰椎和颈椎均出现不适。他们大多因舍不得花钱就医,总是勉强忍受,直到病情严重影响到日常生活,才不得不前往医馆求治。

林薇心中满是沉重,她对春桃说道:“春桃,咱们以后要多去铁匠铺和其他劳作场所,向百姓们普及健康知识,传授预防疾病的方法。许多疾病只要提前预防,就能避免,不必等到病情严重才治疗,既节省开支又减少痛苦。”

春桃点头应道:“好啊!我以后每天都跟你一起来,咱们可以制作更多宣传单,针对不同行业,如农夫、商贩、纺织女工,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傍晚时分,林薇和春桃才回到医馆。苏景见她们疲惫不堪,关切地问道:“怎么样?宣传单都发出去了吗?百姓们的反应如何?”

林薇点了点头,将铁匠铺的见闻告知苏景:“百姓们都非常欢迎,只是很多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劳损和伤病,却舍不得花钱就医。咱们以后若是有空,可以定期前往城郊的村庄和劳作场所进行义诊,为百姓们免费看病、送药,普及健康知识。”

苏景欣慰地说:“这个主意甚好!医者不仅要在医馆内治病救人,还应走出医馆,深入百姓,为更多需要帮助的人提供服务。等过了年,咱们就开始筹备义诊,让更多百姓受益。”

张婶端来晚饭,见三人面露沉重,关切地问道:“怎么了?是不是遇到什么烦心事了?”

林薇将周老三的情况和在铁匠铺的见闻娓娓道来,张婶听后也叹了口气:“咱们老百姓过日子真不容易啊!我年轻时在纺织厂做工,很多姐妹都患上了眼疾和颈椎病,也都是硬撑着。要是那时候有你们这样的大夫,教我们预防疾病的方法,也不会受那么多罪。”

晚饭过后,林薇坐在庭院里的石凳上,手中摩挲着青铜簪子,心中感慨万千。她想起现代社会,尽管生活节奏飞快,但人们的健康意识显著增强,完善的医疗体系和社会保障也让大多数人不再因无钱就医而硬扛病情。然而在这个时代,百姓的生活却充满了艰辛与不易,一场疾病就可能让一个家庭陷入困境。

“林薇姐,你在想什么呢?”春桃端着一碗热水走过来,递给林薇,“天这么冷,快喝点热水暖暖身子。明天咱们还要去城郊的村庄发放宣传单,早点休息吧。”

林薇接过热水,轻轻抿了一口,温暖的水流顺着喉咙缓缓滑下,驱散了身上的寒意。她微笑着说道:“我在想,我们一定要努力学好医术,多帮助这些生活困难的百姓。虽然我们的力量有限,但只要能为他们减轻一点痛苦,带来一丝希望,就足够了。”

春桃点了点头,坐在林薇身边,两人一同仰望天上的繁星,聊着未来的规划。林薇深知,未来的路途漫长,还会遇到许多像周老三这样的百姓,见证更多的民间疾苦。但她满怀信心,在苏景、春桃和张婶的陪伴下,凭借自己的不懈努力,定能为更多百姓解除病痛,让仁心堂的“仁心”传遍长安城的每一个角落,成为百姓心中最温暖的依靠。

几天后,周老三特意来到医馆复诊。他的手腕已经消肿,疼痛也显著减轻,甚至能轻轻握住铁锤了。他还带来了一把自己精心打造的小剪刀,送给林薇:“林姑娘,这是我亲手制作的小剪刀,虽然不值什么钱,但非常锋利,你平时剪药材时能用得上。多谢你们治好了我的病,以后若再有不舒适,我还会来你们仁心堂。”

林薇接过小剪刀,剪刀的手柄被打磨得光滑圆润,显然花费了不少心思。她感动地说:“周大哥,真是太感谢你了!这把剪刀我非常喜欢,以后剪药材就全靠它了。你一定要记得按时服药和热敷,不要急于干活,等完全康复了再打铁。”

周老三连连点头,又寒暄了几句,才心满意足地离开医馆。望着周老三的背影,林薇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她明白,这把小小的剪刀,不仅是周老三的一份心意,更是百姓对仁心堂的深厚信任和认可。而这份信任和认可,将成为她不断前行的动力,使她在行医之路上,始终坚守“医者仁心”的初心,为更多百姓带去健康与希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