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盛唐医缘:穿越女医的锦绣情路 > 第23章 尝试制作肥皂,改善医馆卫生

中秋佳节即将来临,仁心堂的庭院里弥漫着淡淡的桂花香气,那是张婶从城郊的桂树上采摘下来,晒干后放在窗边熏香的。林薇正坐在桌前,细心整理病患的复诊记录,笔尖在麻纸上划过,留下清晰的字迹。春桃则在一旁分拣刚采回的草药,不时抬头望向窗外,眼神里洋溢着对中秋灯会的热切期待。

“林薇姐,你说咱们做什么样的灯笼去灯会啊?是做兔子灯,还是做荷花灯?”春桃一边轻吹蒲公英的绒毛,一边兴致勃勃地问道。

林薇放下手中的笔,微笑着回应:“都可以啊,只要是咱们亲手制作的,肯定都美观。不过,在动手做灯笼之前,咱们得先解决一个重要的问题。”

“什么问题啊?”春桃好奇地抬起头,停下了手中的动作。

林薇指了指前堂的药柜和诊桌:“你看,咱们每天给病患诊脉、抓药,手上很容易沾染药材的残渣和细菌。之前都是用清水洗手,根本洗不干净。尤其是处理外伤病患时,如果手上的细菌带入伤口,很容易引发感染。我想尝试制作一种‘肥皂’,用它来洗手,能彻底清除手上的污垢和细菌,这样既能保护咱们自己,也能保护病患。”

“肥皂?那是什么东西?”春桃疑惑地问道,她从未听说过这个名字。

林薇解释道:“肥皂是一种清洁用品,由油脂、碱和水制成,能产生泡沫,有效去除手上的污垢。在我原来的时代,每个人都用肥皂洗手,这样可以大大减少疾病的传播。咱们医馆每天要接触众多病患,保持手部卫生尤为重要,制作肥皂无疑是最好的办法。”

这时,苏景从里屋步出,听到两人的交谈,便也凑上前去:“林薇所言极是,我们行医之人,推崇‘治未病’之道,保持卫生正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手段。此前处理外伤时,你让大家用烈酒消毒,效果显著,但烈酒成本高昂,不宜每次洗手都使用。若能如你所说制作出‘肥皂’,确实能解决一大难题。”

张婶也端着一盘刚出炉的桂花糕走过来,笑盈盈地说道:“没错,我每日洗碗、打扫,用草木灰水洗手,手都变得粗糙了,还总觉得洗不干净。若有林姑娘提及的肥皂,那就方便多了。林姑娘,制作肥皂需要哪些材料?咱们医馆里是否备有?”

林薇略作思索,答道:“制作肥皂需用到油脂、碱和水。油脂方面,我们可以选用猪油或牛油,这些在集市上极易购得;碱的话,可用草木灰和水熬制,草木灰中富含碱性物质,这是制皂的关键。此外,还需一口大铁锅、一根木搅拌棒及若干模具,用于肥皂的定型。”

苏景点了点头:“这些材料都不难找。我这就去集市上买些猪油和牛油回来。张婶,你去收集一些干燥的草木灰,最好是梧桐木或桑木的,这些树木的草木灰碱性更强。春桃,你去库房里找找有没有合适的模具,要是没有,就用陶碗代替。咱们今天就开始尝试制作肥皂。”

大家立刻行动起来。苏景提着钱袋前往集市,张婶拿着竹筐去后院收集草木灰,春桃则钻进库房翻找模具。林薇则留在医馆里,准备制作肥皂的工具。她将一口大铁锅清洗干净,找了一根光滑的木搅拌棒,还特意用烈酒将工具都消毒了一遍,确保制作过程干净卫生。

没过多久,苏景就从集市上回来了,手里提着两个油纸包,里面分别装着猪油和牛油。“我问了集市上的屠夫,他说猪油和牛油都是新鲜的,用来制作肥皂正好。我还买了一些红枣和桂圆,给大家补补身子。”苏景笑着说道,将油纸包递给林薇。

张婶也收集了满满一筐草木灰,她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后院的梧桐树下有很多干燥的草木灰,我都收集起来了,还筛了一遍,把里面的杂质都去掉了。”

春桃则抱着几个大小不一的陶碗跑出来,兴奋地说道:“林薇姐,库房里没有专门的模具,但这些陶碗很干净,咱们可以用它们来定型肥皂!”

林薇望着大家准备好的材料和工具,心中洋溢着信心:“太好了!我们现在就开始制作肥皂。首先,我们要熬制碱水,将草木灰和水按1:3的比例混合,然后用文火缓缓熬煮,直到水面上浮现出一层白色泡沫,碱水就算熬制成功了。”

张婶依照林薇的指示,将草木灰和水倒入大铁锅中,随后点燃柴火,用文火慢慢熬煮。她一边搅拌,一边留意火候,唯恐火势过猛将碱水熬糊。林薇则在一旁悉心指导,不时提醒张婶调整火候。

约莫一个时辰后,碱水终于熬制完成,水面上漂浮着一层白色泡沫,散发出淡淡的草木清香。林薇用一根干净的木棒蘸取少许碱水,轻放在嘴边尝了尝——碱水味道苦涩,这表明碱水的浓度恰到好处。“张婶,碱水熬好了,我们可以开始融化油脂了。”

苏景将猪油和牛油倒入另一口铁锅中,置于火上缓缓融化。猪油和牛油很快化作淡黄色的液体,散发出浓郁的油脂香气。春桃在一旁观看,忍不住感叹道:“这油脂闻起来真香,若用来炒菜定是美味,没想到还能用来制作肥皂。”

林薇微笑着说道:“油脂不仅能用于炒菜,还是制作肥皂的重要原料。待会儿我们将融化的油脂倒入碱水中,然后持续搅拌,使油脂与碱水充分混合,这个过程被称为‘皂化反应’。只有搅拌得恰到好处,才能制作出合格的肥皂。”

苏景缓缓将融化的油脂倒入碱水中,林薇立刻拿起木制搅拌棒,开始快速搅拌。起初,油脂和碱水仍呈分层状态,油脂漂浮在碱水表面,宛如一层黄色的薄膜。林薇不停地搅拌,手臂酸痛时便换苏景接替,苏景累了则由春桃继续,大家轮流操作,毫无怨言。

张婶在一旁忙着准备模具,她将陶碗仔细清洗,并用热水烫过,随后在碗底铺上一层干净的纱布,以便日后取出肥皂。“林姑娘,模具都已备妥,待会儿搅拌好的肥皂液就可以倒入了。”

经过大约两个时辰的搅拌,肥皂液终于变得浓稠,颜色也从淡黄色转为乳白色,用搅拌棒挑起时,能拉出长长的丝状物。林薇欣喜地说道:“太好了!皂化反应已完成,我们现在可以将肥皂液倒入模具了。”

大家小心翼翼地将肥皂液倒入陶碗中,每个陶碗都盛得满满当当,随后将陶碗置于阴凉通风处,让肥皂液缓缓凝固。林薇提醒道:“肥皂需凝固三天才能成型,这期间切忌移动陶碗,亦不可让灰尘沾染,否则肥皂会变形或被弄脏。”

接下来的三天,众人每日都会检查肥皂的凝固进展。第一天,肥皂液仍处于半凝固状态,触感柔软;第二天,肥皂液基本凝固,颜色愈发洁白;到了第三天,肥皂彻底凝固,从陶碗中取出时,形状完好,表面光滑,散发着淡淡的油脂香气。

“太好了!肥皂制作成功了!”春桃激动地拿起一块肥皂,凑近鼻子嗅了嗅,“这香味真宜人,比草木灰水强多了!”

林薇微笑着说:“咱们来试试肥皂的效果吧。”她端来一盆温水,拿起一块肥皂在手上搓揉,很快便泛起丰富的泡沫。她细致地清洗双手,连指缝、手腕等易藏污垢的部位也洗得一尘不染。洗净后,她用毛巾拭干双手,不仅药材残渣全无,手部肌肤也变得光滑细腻,彻底摆脱了使用草木灰水后的粗糙感。

“真是太神奇了!”张婶也忍不住试了试,洗完手后,她惊喜地赞叹道,“这肥皂真不错,手洗得既干净又舒适,比用草木灰水强太多了!以后洗碗、打扫卫生,再也不用担心洗不干净了。”

苏景也试着用了用肥皂,满意地说:“林薇,你真是太有办法了!有了这肥皂,咱们医馆的卫生条件能得到极大改善,处理病患时也能有效降低感染风险。咱们不仅可以自己用,还能送给村里的百姓,帮助他们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预防疾病传播。”

林薇点头赞同,心中洋溢着成就感:“是啊,肥皂的制作并不复杂,成本也低廉,咱们可以多做一些,分发给赵家村的猎户、城郊的百姓,还有驿站的商贩。这样不仅能帮助大家改善卫生状况,还能让更多人了解仁心堂,认同咱们的理念。”

接下来的几天,大家又制作了大量肥皂。林薇还特意在肥皂中添加了晒干的桂花和薄荷,使肥皂散发出淡淡的清香,既能提神醒脑,又能驱蚊。春桃则主动请缨,要将肥皂送往赵家村和驿站,“我去送肥皂的时候,还可以顺便教大家如何使用,让他们明白勤洗手的重要性。”

春桃送肥皂那天,赵家村的百姓都十分高兴。赵虎拿着肥皂,好奇地问道:“春桃姑娘,这肥皂真的能把手上的脏东西都洗掉吗?”

春桃笑着说道:“当然能!你看,只需在手上轻轻一搓,就能产生丰富的泡沫,彻底清除手上的细菌和污垢。林薇姐常说,勤洗手能有效预防疾病。以后你们打猎回来,或是做饭前,都记得用肥皂洗手,这样身体会更健康。”

驿站的掌柜也对肥皂赞不绝口:“仁心堂真是为咱们百姓着想!有了肥皂,咱们驿站的卫生条件定能大幅改善,过往的商贩们也能用上干净的肥皂洗手。我这就把肥皂放在驿站的洗手池旁,再贴一张告示,详细告诉大家如何使用。”

随着肥皂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仁心堂,也认识到勤洗手的重要性。许多百姓来到医馆,不仅是为了求医问药,还想向林薇请教肥皂的制作方法。林薇总是不厌其烦地教导大家,详细讲解制作肥皂所需的材料和步骤,并提醒他们注重卫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一天下午,曾被林薇救过的陈默来到医馆,手里提着一个布包。“林姑娘,苏大夫,我听说你们制作了一种叫‘肥皂’的神奇物品,特意来见识一下。我还带了一些自家种的蔬菜,聊表对你们救命之恩的感激。”陈默笑容满面地说道,并将布包递给张婶。

林薇拿出一块肥皂,递给陈默:“陈大哥,这就是肥皂,用它洗手特别干净。你拿去用吧,如果不够,随时来医馆取。”

陈默接过肥皂,仔细端详了一番,又轻轻嗅了嗅:“这肥皂真是精致,还散发着淡淡香气。我回去后,一定会按照你说的,勤洗手,保持卫生。对了,我最近在长安城的一家酒楼找到了活计,老板夸我干活勤快,还给我涨了工钱。等我攒够了钱,一定要好好报答你们。”

苏景微笑着说道:“你不必报答我们,只要你过得好,就是对我们最好的回报。以后若遇到什么困难,或者身体不适,随时来医馆找我们。”

陈默感动地点了点头,又寒暄了几句,才依依不舍地告别医馆。

傍晚时分,林薇坐在庭院的石凳上,手中把玩着那块肥皂,心中涌起无限感慨。她从未料到,自己只是想改善医馆的卫生条件,竟会帮助到这么多百姓。在现代,肥皂是再普通不过的日用品,然而在大唐,它却能为百姓的生活带来如此显著的改变。

“林薇姐,你在想什么呢?”春桃端着一碗桂花茶走过来,递给林薇,“张婶用新鲜桂花泡的茶,你尝尝,香气扑鼻。”

林薇接过桂花茶,轻抿一口,淡淡的桂花香在口中弥漫,温暖了整个心田。“我在想,咱们制作肥皂只是一个开端,今后还可以尝试制作更多有益的东西,比如用于消毒的酒精、治疗外伤的药膏,以此帮助更多的人。”

春桃点了点头,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是啊!有林薇姐你在,咱们仁心堂一定会蒸蒸日上。对了,明天就是中秋节了,咱们的灯笼还没做呢,今晚咱们一起动手做灯笼吧!”

林薇笑容满面地回应道:“好啊!咱们今晚就齐心协力做灯笼,明天一起去长安观赏灯会,品尝胡饼和酪樱桃。”

夜幕缓缓降临,仁心堂的灯火渐次亮起。林薇、春桃、苏景和张婶围坐在庭院中,共同制作灯笼。苏景负责削制竹篾,搭建灯笼的骨架;张婶则细心裁剪纸张,将其糊在骨架上;林薇和春桃则专注地在纸上绘制图案,她们画出了嫦娥奔月、玉兔捣药的生动画面,并在灯笼上题写了“仁心堂”三个大字。

灯笼完工后,苏景在灯笼内放置了蜡烛,点燃的一刹那,温暖的光芒透过纸张,洒满了整个庭院。春桃提着灯笼,兴奋地奔跑起来,灯笼的影子在地上欢快地晃动,宛如一个跳跃的精灵。

林薇凝视着眼前的景象,心中涌动着无尽的温暖。她深知,在这个时代,自己已不再是孤独的异乡人。仁心堂,便是她的归宿;苏景、春桃和张婶,便是她的至亲。尽管偶尔仍会怀念现代的家人与朋友,但在这里,她已觅得新的生活、新的目标和新的希望。

她坚信,在未来的岁月里,定能与众人携手,将仁心堂经营得愈发昌盛,惠及更多苍生,让“仁心”二字在长安城的街头巷尾传扬,成为这个时代最温馨的印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