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盛唐医缘:穿越女医的锦绣情路 > 第22章 听闻长安趣事,了解风土人情

清晨的阳光透过仁心堂的窗棂,在地面上洒下斑驳的光影。经过两日休养的春桃,已完全恢复了往日的活力。天刚蒙蒙亮,她就起床,帮着张婶打扫庭院、整理药材,清脆的笑声在院子里回荡。林薇坐在桌边整理医案,听着春桃的笑声,嘴角也不自觉地扬起——看着身边的人重焕生机,这份简单的温暖,让她在这个异世愈发有了归属感。

“林薇姐,你快来看!”春桃突然举着一个彩色的纸鸢从门外跑进来。纸鸢上画着一只展翅的雄鹰,色彩鲜艳,做工精巧。“这是昨天赵家村的二牛送我的!他说这是他爹特意为他扎的。长安城最近特别流行放风筝,咱们今天要是不忙,也去城郊的河滩放风筝好不好?”

林薇放下手中的笔,接过纸鸢仔细端详。纸鸢的骨架由轻薄的竹篾制成,糊着一层坚韧的桑皮纸,雄鹰的翅膀上还涂着亮晶晶的桐油,既能防水,又使色彩更加鲜亮。她忍不住赞叹:“这纸鸢做得真精致,二牛的爹手艺真好。”

“那是当然!”春桃得意地扬起下巴,“二牛他爹以前在长安城的纸鸢铺做过学徒,扎的纸鸢不仅美观,还飞得高!他还跟我说,长安城每年春天都会举办‘风筝会’,到时候整个曲江池边全是放风筝的人,各种各样的纸鸢满天飞,有龙形的、凤凰形的,还有能发出声音的‘响鸢’,场面可热闹了!”

“响鸢?”林薇好奇地问道,她只在现代见过普通的风筝,从未听说过能发出声音的。

春桃连忙解释:“就是在纸鸢的翅膀上系上竹哨,风一吹就会发出‘嗡嗡’的声音,像蜜蜂飞一样!去年我跟着村里的人去长安城看风筝会,有个大户人家的公子放了一只三丈长的龙形响鸢,飞得最高,声音也最响,所有人都围着看,可威风了!”她说着,还手舞足蹈地模仿起当时的场景,逗得林薇忍不住笑了起来。

这时,苏景提着药箱从里屋走出来,看到两人笑得开心,也笑着问道:“什么事这么高兴?老远就听到你们的笑声了。”

“师父,春桃在说长安城的风筝会呢,听起来可热闹了!”林薇笑着说道,“二牛送了春桃一只纸鸢,我们还想着今天去河滩放风筝呢。”

苏景点了点头:“长安的风筝会确实是一大盛事,不仅有放风筝,还有斗风筝的游戏——两人的风筝线缠在一起,谁的线先断,谁就输了。不过今年的风筝会已经过了,要等明年春天才有。不过城郊的河滩倒是个放风筝的好地方,今天要是病患不多,你们可以去玩玩,放松一下。”

春桃一听,眼睛瞬间亮了起来:“真的吗?太好了!师父,那我今天一定快点把活干完,争取早点去河滩!”

早饭过后,医馆的病患比往常少了些,大多是来复诊的老病患。有位住在城郊的老妇人,之前因风寒咳嗽来就诊,林薇为她推荐了百合梨粥的食疗方,这次来复诊时,精神好了许多,还特意带来了自己做的枣泥糕,分给大家品尝。

“苏大夫,林姑娘,真是太谢谢你们了!”老妇人紧握着林薇的手,笑得合不拢嘴,“我依照林姑娘的建议,每天坚持喝百合梨粥,仅仅五天,咳嗽就彻底痊愈了!这枣泥糕是我亲手做的,你们尝尝,聊表心意。”

林薇接过枣泥糕,轻咬一口,甜而不腻,枣香浓郁,口感软糯。她连忙回应道:“大娘,您太客气了,这枣泥糕真是美味!您身体康复就好,以后若有什么不适,随时来医馆找我们。”

老妇人点点头,话匣子又打开了:“说起来,再过半个月就是长安的‘中秋灯会’了,届时朱雀大街上将会挂满各式灯笼,有走马灯、宫灯、兔子灯,还有猜灯谜的活动,猜对了还有奖品呢!我每年都会带着孙儿去看,热闹非凡!”

“中秋灯会?”林薇好奇地问道,她虽知中秋节是传统节日,但对盛唐时期的中秋习俗却知之甚少。

“是啊!”老妇人兴致勃勃地继续道,“中秋这天,家家户户都会摆上月饼、石榴、葡萄,晚上一家人围坐在院子里赏月。长安城的大户人家还会在自家院子里搭建赏月台,邀请戏班子来唱戏。最热闹的莫过于朱雀大街,从黄昏时分起,灯笼便一盏盏点亮,直至深夜才熄灭。去年的灯会上,有个巨型灯笼,高达一丈,造型是嫦娥奔月,里面点着蜡烛,照亮了半条街,吸引了无数人围观,挤都挤不进去!”

春桃也凑过来插话道:“我也去过中秋灯会!去年跟着赵虎哥去的,看到了许多精美的灯笼,还猜中了一个灯谜,奖品是一个小兔子灯,我现在还珍藏着呢!灯谜特别有趣,比如‘画时圆,写时方,冬时短,夏时长’,林薇姐,你知道答案是什么吗?”

林薇思索片刻,笑着答道:“是不是‘日’字?画太阳时是圆的,写‘日’字时是方的,冬天白昼短,夏天白昼长。”

春桃惊讶地张大了嘴巴:“哇!林薇姐,你太厉害了!我去年想了半天都没猜出来,还是赵虎哥告诉我的!”

老妇人也笑着说道:“林姑娘真聪明!这灯谜要是猜不出来,可就拿不到奖品了。对了,中秋时节,长安的酒肆还会售卖‘桂花酒’,那是用新鲜桂花酿制的,香气扑鼻,口感甘甜,连女孩子也能小酌一番。我每年都会买上一壶,赏月时品尝,既解腻又舒心。”

林薇听得入了迷,她从未想过盛唐的中秋节会如此热闹。在现代,中秋节大多是家人团聚,吃月饼、赏月,而在大唐,竟有如此丰富多彩的活动,这让她对即将到来的中秋节充满了期待。

送走老妇人后,春桃仍兴奋地谈论着中秋灯会的趣事:“林薇姐,到时候咱们一起去长安看灯会怎么样?我带你去品尝长安最有名的‘胡饼’,还有‘酪樱桃’——那是用奶酪拌着新鲜樱桃,甜丝丝的,特别美味!还有‘羊肉羹’,冬天喝一碗,全身都暖和,不过现在是秋天,喝着也很舒服。”

“胡饼?是像现代的烧饼吗?”林薇好奇地问道。

春桃摇了摇头:“不一样!长安的胡饼是从西域传来的,饼上撒着芝麻和葱花,有的还会夹着羊肉末,放在炉子里烤得金黄酥脆,咬一口满口生香!城南的‘李记胡饼铺’做得最地道,每天都排着长队,去晚了就买不到了。还有‘酪樱桃’,只有中秋前后才有,因为樱桃是当季的,过了这个季节就没有了,所以特别珍贵。”

苏景在一旁听着,也补充道:“长安的美食确实不少,除了胡饼、酪樱桃,还有‘汤饼’(类似现代的面条)、‘蒸饼’(类似馒头)、‘毕罗’(一种带馅的点心)。不过长安的物价较高,这些美食也不便宜,胡饼一文钱一个,酪樱桃要十文钱一小碗,普通百姓很少舍得品尝。”

林薇点了点头,她之前去西市采买时,已经深切感受到了长安物价之高。她不禁怀念起现代的各式美食,但内心更多的是对大唐美食的好奇——她非常想尝尝春桃口中的胡饼、酪樱桃,看看它们与现代美食有何不同。

下午,医馆的病患渐渐散去,春桃迫不及待地拉着林薇前往城郊的河滩放风筝。河滩上已有不少人,大多是带着孩子的家长,还有几位年轻人在比赛放风筝。春桃手持纸鸢,兴奋地跑向河滩中央,林薇紧随其后,看着她熟练地迎风奔跑,手中的线逐渐放出,纸鸢缓缓升空,越飞越高,雄鹰的造型在蓝天之下格外醒目。

“林薇姐,你看!飞得好高啊!”春桃激动地喊道,手中的线仍在不断放出。

林薇笑着点头,心中也跟着欢腾起来。她仰望天空中各式各样的纸鸢,有蝴蝶形、兔子形、鱼形,五颜六色,仿佛在空中举办了一场盛会。河滩上的孩子们欢笑嬉戏,大人们聊着天、晒着太阳,一片温馨祥和的景象。

“林薇姐,你也来试试!”春桃跑过来,将手中的线轴递给林薇,“很好放的,只要迎着风跑,慢慢放线就行。”

林薇接过线轴,依照春桃的方法,迎风缓缓跑动。手中的线传来轻微的拉力,纸鸢在天空中稳稳飞翔,随着她的动作,逐渐升高。她从未在古代放过风筝,这种新奇的体验让她格外兴奋,忍不住像春桃一样,笑着奔跑起来。

夕阳西下时,两人才依依不舍地收起纸鸢,准备返回医馆。路上,春桃依旧滔滔不绝地讲述着长安的趣事,从热闹的集市到独特的节日习俗,从街边小吃到著名景点,话题不断。

“林薇姐,你知道吗?长安的‘西市’是最繁华的地方,聚集了许多西域来的商人,出售的商品都是我们未曾见过的,比如西域的地毯、香料、珠宝,还有会说话的鹦鹉。上次我跟着赵虎哥去西市,看到一个西域商人卖的‘琉璃盏’,晶莹剔透,宛如水晶,非常漂亮,只是价格昂贵,要一百文钱一个,我们肯定是买不起的。”

“还有长安的‘曲江池’,春天时节,岸边桃花盛开,景色尤为迷人,众多文人墨客纷纷前往那里吟诗作赋、畅饮美酒。夏日里,人们还能在池中泛舟,品尝新鲜莲子。然而,曲江池畔的酒楼价格不菲,普通百姓往往只能在岸边观赏。”

林薇专注地聆听着,不时提出问题,春桃则耐心地逐一解答。她发现,通过春桃的讲述,自己对长安的了解愈发深入,对这个繁华且充满生活气息的城市也愈发喜爱。尽管偶尔会思念现代的家人和朋友,但在这个时代,有了苏景、春桃、张婶这样的亲人,有了仁心堂这样的家,她已不再感到孤单。

回到医馆时,张婶已备好晚餐,桌上摆着三菜一汤:炒青菜、炖豆腐、炒鸡蛋,还有一碗清香的冬瓜汤,虽然菜肴简单,却洋溢着家的温馨。

“你们回来了!快去洗手吃饭吧,今天特地多做了一个炒鸡蛋,给你们补补。”张婶笑容满面地说道,一边将碗筷摆放整齐。

四人围坐在餐桌前,边享用晚餐边闲聊。苏景谈及自己年轻时在长安的往事:“我年轻时曾在长安的‘太医院’当学徒,那时常去朱雀大街游玩,那里商铺林立,热闹非凡。每年中秋灯会,太医院的同事们都会相约赏灯、猜灯谜、品饮桂花酒,如今回想起来,仿佛就在昨日。”

“师父,您在太医院当学徒时,是不是见过许多达官显贵?”春桃好奇地问道。

苏景笑着摇了摇头:“我当时只是个小徒弟,鲜少有机会见到大官。不过,太医院的老御医们学识渊博,传授了我许多医术,我如今治疗疾病的方法,大多源自那时的所学。后来因家中变故,才离开长安,回到城郊开设了仁心堂。”

林薇听得入了迷,她没想到苏景还有在太医院当学徒的经历,难怪他的医术如此高明。她忍不住问道:“师父,太医院里是不是有很多珍贵的药材?比如人参、鹿茸之类的。”

“是啊!太医院的药材都是上等的,很多都是各地进贡来的,普通人根本见不到。”苏景点了点头,“不过,药材的好坏,关键还在于如何使用。有时候,普通的草药用得好,也能治好疑难杂症。就像你之前用蒲公英、马齿苋治疗外伤,效果就很好,这些都是常见的草药,却比一些贵重药材更对症。”

林薇点了点头,她明白苏景的意思——医术的高低,不在于使用多么贵重的药材,而在于能否准确判断病情,对症治疗。这也是她一直以来努力的方向。

晚饭过后,林薇坐在庭院里的石凳上,仰望着天上的月亮。月亮渐渐升起,圆润如银盘,洒下柔和的月光。她想起了老妇人提到的中秋灯会,想起了春桃说的胡饼、酪樱桃,心中充满了期待。她从怀里掏出青铜簪子,轻轻抚摸着簪子上的花纹,心中默念:“爸妈,你们看,我在这个时代过得很好,有很多关心我的人,还有很多有趣的事等着我去体验。你们放心,我一定会好好活下去,不辜负你们的期望。”

春桃端着一碗温水走过来,递给林薇:“林薇姐,你在想什么呢?是不是想家了?”

林薇接过温水,笑着摇了摇头:“没有,我在想半个月后的中秋灯会,咱们一起去长安,你一定要带我去吃胡饼和酪樱桃。”

春桃兴奋地说道:“没问题!到时候我还带你去猜灯谜,争取赢一个小兔子灯给你!对了,我还要教你做灯笼,咱们可以自己做一个灯笼,到时候带着去灯会,肯定特别有意思!”

林薇笑着点头:“好啊!我还从来没做过灯笼,正好向你学习。”

两人坐在石凳上,聊着中秋灯会的计划,聊着长安的趣事,月光洒在她们身上,温暖而美好。林薇知道,她已经渐渐融入了这个时代,融入了长安的生活。虽然未来还有很多未知,但她有信心,在这个繁华的盛唐,在仁心堂这个温暖的家里,她一定会过得越来越好,体验更多有趣的事,帮助更多的人,实现自己的医者梦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