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盛唐医缘:穿越女医的锦绣情路 > 第21章 春桃闹小病,林薇照料显姐妹情

秋日的晨光温柔地洒在仁心堂的庭院里,晾晒架上的艾草、蒲公英被镀上了一层金边。微风拂过,细碎的叶片轻轻颤动,散发出淡淡的草木清香。林薇正蹲在青石板上,面前铺着一张泛黄的麻纸,纸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昨日从赵家村收回的急救包反馈。她握着一支狼毫笔,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将猎户们口述的“进山遇熊抓伤,三七粉止血快,敷后半个时辰便不再渗血”“淋雨头痛,艾草团裹着粗布热敷额头,半个时辰后头晕减轻”等反馈一一标注。偶尔,她还会停下来,在空白处补充几句使用注意事项——比如“毒蛇咬伤需先在伤口上方用布条捆扎,减缓毒液扩散,再挤出毒液敷蒲公英,不可直接包扎”“生姜片热敷仅适用于风寒头痛,风热头痛用则加重咽喉肿痛,需改用薄荷水擦拭太阳穴”。

“林薇姐,我来帮你!”清脆的声音从院门口传来,却带着几分往日没有的虚弱,仿佛被秋风揉碎了一般。林薇抬头望去,只见春桃背着半篓新鲜采摘的野菊花,正踮着脚推开医馆的木门。野菊花的淡黄色花瓣沾着晨露,在阳光下亮晶晶的,但春桃的脸色却泛着淡淡的苍白。原本总是蹦蹦跳跳的脚步,如今也慢了许多,每走一步都像是在刻意支撑,竹篓的背带勒得她肩膀微微发红。

林薇连忙放下手中的纸笔,快步迎上前:“春桃,怎么今天回来这么晚?往常这个时辰,你早就把野菊花分拣好,放在通风处阴干了。”她伸手想去接春桃背上的竹篓,指尖刚触碰到春桃的手腕,就明显感觉到一丝异常的灼热——那温度远超常人的体温,像是揣了个小火炉,连手腕处的血管都在微微发烫。

“采了不少呢,你看,这篓子都满了,够咱们做三批清热茶了。”春桃勉强扬起嘴角,露出一个浅浅的笑容,抬手擦了擦额角的虚汗。汗珠顺着她的鬓角滑落,浸湿了耳边的碎发,黏在苍白的脸颊上,“就是早上起来的时候头有点晕,走路没力气,在山里歇了好几回,耽误了时辰。本来想着到医馆歇会儿就好,不想让你和师父担心。”

林薇的眉头瞬间紧蹙,拉着春桃的手腕径直走向院中的石凳:“傻丫头,头晕还硬撑着去采药?这野菊花晚几天采也无妨,你的身体才最要紧。快坐下休息,别再走动了。”她腾出一只手,轻轻探向春桃的额头——滚烫的温度让林薇的指尖微微一颤,心中也随之紧绷。“你这是发烧了!烧得还不轻,至少有三十八度多,怎么不早点说?”她又俯下身,仔细查看春桃的舌苔,舌尖泛红,舌苔薄白,再结合方才诊脉时感受到的浮数脉象,心中已有了判断,“这是风热感冒,应该是昨天去山里采野菊花时淋了露水,回来又吹了晚风,寒气入体后化热,郁在肌表才引发的发烧。”

春桃的头垂得更低了,手指不安地绞着衣角,布料被她捏得皱巴巴的:“最近医馆这么忙,每天都有好多病患来,昨天还有从邻村赶来的老人,师父要诊脉开方,忙得连午饭都没顾上吃。张婶要做饭打理杂事,还要帮着煎药。你还要整理医案、调配药材,有时候还要去驿站送急救包。我要是病了,大家的担子就更重了,我想着忍忍就过去了,没想到越来越严重,现在连抬手都觉得没力气。”

“生病了哪能忍?”林薇轻轻揉了揉春桃的头发,语气中透着心疼,还有几分嗔怪,“你要是硬扛着把病情拖重了,比如转成肺炎,不仅帮不上忙,还要让大家分心照顾你,那才是真的添麻烦。你先在这儿坐着,我去给你拿退热的草药,再煮点清热的粥。粥里放些梨块,梨能生津润燥,正好缓解你可能出现的咽喉不适——你现在咽口水的时候,是不是觉得嗓子有点疼?”

春桃愣了一下,下意识地咽了口口水,随即点了点头:“嗯,是有点疼,早上起来的时候更明显,我还以为是口渴了。”

“这就是风热感冒的症状,热邪伤了津液,所以嗓子会疼。”林薇说着,快步走进前堂的药柜。药柜的抽屉上贴着整齐的标签,是她之前特意用毛笔书写的,方便快速找到药材。她熟练地拉开标有“金银花”“连翘”“薄荷”的抽屉,用小秤仔细称量——金银花三钱、连翘二钱、薄荷一钱,这些都是清热解表的常用药。金银花清热解毒、疏散风热,连翘能清心火、散上焦风热,薄荷轻清上浮,能宣散风热、清利头目。三者搭配在一起,既能退热,又能缓解头痛、咽喉痛的症状。她将药材放进一个干净的陶碗里,又取来一块纱布,将药材包好,防止煎药时药渣散在汤里。

转身走向灶房时,正好遇到从里屋整理医案出来的苏景。苏景手里拿着一本厚厚的医书,书页间夹着几张写满批注的纸条。看到春桃坐在石凳上精神不振,不像往常那样围着他问东问西,连忙快步走上前:“春桃,怎么坐在这儿不动?是不是哪里不舒服?脸色怎么这么差?”

“师父,春桃发烧了,我已经给她配了金银花、连翘、薄荷,正准备去煎药。”林薇端着药包走过来,一边解释,一边将春桃的脉象、舌苔情况详细告知苏景,“脉象浮数,舌尖泛红,舌苔薄白,是风热感冒,应该是昨日采菊时淋了露水,回来又受了风所致。我还在灶房淘了小米,准备熬小米梨粥,等会儿让她先喝点粥垫垫肚子,再喝药——空腹喝清热的药,怕伤了她的脾胃。”

春桃听到苏景的声音,连忙抬起头,眼眶微微泛红,像是受了委屈的孩子:“师父,对不起,我又给医馆添麻烦了。本来想自己扛过去的,没想到还是让你们担心了。昨天您还说,这几天风寒的病患多,要多准备些桂枝、麻黄,我却在这个时候病倒了。”

苏景笑着摇了摇头,在春桃身边的石凳上坐下,拍了拍她的肩膀:“说什么傻话?谁还没个生病的时候?我年轻时在山里采药,还曾淋了大雨发高热,躺了三天才好呢。医馆是咱们的家,家人之间互相照顾是应该的。你安心养病,医馆的事有我和林薇呢,张婶也说了,杂活她多担待些没问题。林薇,春桃的病情你多盯着点,要是体温降不下来,或者出现咳嗽、咽痛加重的情况,咱们再及时调整药方,比如加些桔梗、牛蒡子,桔梗能宣肺利咽,牛蒡子能疏散风热、解毒利咽,增强药效。”

林薇轻轻点头,转身步入灶房。灶房内尚存柴火的余温,那是今晨张婶煮早饭时留下的。她添上几块木炭,用吹火筒轻吹,火苗迅速旺盛起来。将药包放入陶罐,加入适量清水——水量需没过药材两指,以确保药效充分煎出。先以武火煮沸,见陶罐内冒出细密气泡,再转小火慢煎,让药材的有效成分缓缓融入水中。

接着,她仔细淘洗小米,放入另一陶罐,加入切好的梨块——梨块去皮去核,切成小块,以便炖烂,并使梨的清甜融入粥中,掩盖小米的平淡。她还特意加入一小勺冰糖,冰糖性平,能补中益气、和胃润肺,不像红糖那般温热,正适合患风热感冒的春桃食用。

料理妥当后,她才坐在灶房的小板凳上,不时起身查看药和粥的进展。煎药时需注意搅拌,防止药材粘底糊化;熬粥时则需不时搅动,使小米受热均匀,粥方能浓稠软糯。灶房内热气渐浓,夹杂着草药的清香与小米的香气,令人倍感温暖。

半个时辰后,药已煎好。林薇用纱布仔细过滤药渣,将黄褐色的药汁倒入粗瓷碗——药汁需过滤两次,确保无残留药渣,饮用更为方便。她又将粥盛出,置于灶台晾凉,轻触碗沿,感觉温度适宜,才端着药碗和粥碗走向庭院。

此时,春桃正靠在石凳上打盹,头不时点动,似随时会栽倒。她脸色依旧苍白,但呼吸较之前平稳,不再那般急促。林薇轻推春桃的胳膊:“春桃,醒醒,先喝药再喝粥,喝完药睡一觉,病才能好得快。”

春桃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眼神尚显涣散,见到碗中药汁,不禁皱了皱鼻子——草药的苦涩气味扑鼻而来,使她下意识退缩。但她并未犹豫,接过药碗,深吸一口气,仰头将药汁一饮而尽。苦涩在口中蔓延,如同吞下黄连,让她忍不住龇牙,眼泪几欲夺眶而出。

林薇见状,连忙将盛着粥的碗递过去:“快喝点粥,粥是温的,能缓解药的苦味。你尝尝,这里面有梨块和冰糖,是甜的。”

春桃接过粥碗,用勺子舀起一勺粥,慢慢送进嘴里。小米的软糯与梨块的清甜相得益彰,温热的粥滑过喉咙,不仅减轻了药汁的苦涩,还让干燥的咽喉感到舒适,原本昏沉的头脑也清醒了许多。“真好喝,林薇姐,你熬粥的手艺越来越棒了,比张婶熬的还甜。”她小口小口地喝着,一碗粥很快见了底,连碗底的梨块也吃得干干净净。

林薇坐在春桃身边,从怀里掏出一块干净的帕子——这是她穿越时带来的现代棉质手帕,比古代的麻布手帕柔软得多,她一直舍不得用,这次特意拿来给春桃擦嘴。“喜欢喝就多喝点,锅里还有,等会儿要是饿了,再给你盛。”她帮春桃擦了擦嘴角的粥渍,又说道,“等会儿我再给你做个薄荷香囊,薄荷能清凉开窍、疏散风热,挂在身上能缓解头晕。之前咱们用薄荷蒸馏制作的简易精油还剩些,我滴几滴在纱布上,你放在鼻尖轻嗅,头晕的症状能缓解不少。”

春桃点了点头,靠在石凳上,闭上眼睛休息。林薇没有离开,就坐在她身边,时不时用手背探探她的额头,观察体温的变化。阳光渐渐升高,透过庭院里的老槐树,在地上洒下斑驳的光影,微风拂过,带来阵阵清凉。

接下来的大半天,林薇几乎寸步不离地守在春桃身边。每隔一个时辰,她就会用手背探一次春桃的额头,记录体温的变化——从最初的滚烫,到中午时的微微发热,再到下午时的基本正常。春桃说口渴,她就及时递上温水,还特意在水里加了少量蜂蜜,蜂蜜能补中润燥、止痛解毒,既能补充水分,又能润喉,缓解咽喉不适。春桃偶尔想咳嗽,她就轻轻帮春桃拍背,从下往上,力度适中,帮助春桃咳出喉咙里的痰液。

张婶也格外上心,中午特意炖了一锅冰糖雪梨汤。她端着汤碗走进庭院时,春桃正靠在林薇肩上闭目养神,脸色比早上好了些,泛起了淡淡的血色。“春桃姑娘,快喝点雪梨汤。这汤我炖了一个时辰,雪梨炖得入口即化,冰糖也放得适量,既能润肺止咳,又不会太甜腻,对你的感冒有好处。” 张婶将汤碗递到春桃面前,语气格外温和,“你放心,医馆的活有我呢,前堂的地我扫了,药材也整理好了,上午来的几个病患,苏大夫也都看完了,你就安心养病,别操心别的事。”

春桃接过汤碗,眼眶瞬间红了。她小口喝着雪梨汤,清甜的汤汁顺着喉咙滑下,温暖了肠胃,也温暖了她的心。“谢谢张婶,也谢谢林薇姐。以前我在村里的时候,生病都是自己一个人扛着,我爹娘去世得早,没人照顾我。自从来到仁心堂,我才知道被人关心是什么感觉,你们就像我的家人一样。”

“咱们仁心堂就是一家人,互相照顾是应该的。” 张婶笑着揉了揉春桃的头发,“你好好养病,等病好了,张婶给你做你最爱吃的艾草糕,里面放些芝麻和花生,香得很。”

午后的阳光渐渐变得柔和,不再像中午那样灼热。春桃喝完雪梨汤后,体温已经基本恢复正常,但还是有些虚弱,连抬手的力气都没有。林薇扶着春桃的胳膊,慢慢将她扶回房间——那是她们两人同住的厢房,房间不大,但收拾得干净整洁,靠窗的位置放着一张书桌,上面摆着她们整理的医书和笔记,还有春桃亲手绣的草药图案的手帕。

林薇将春桃扶到床上躺下,为她盖好薄被——被子是新晒过的,带着阳光的味道,温暖又舒服。她又将枕头垫高了些,让春桃的头部稍微倾斜,这样呼吸更顺畅。“你好好睡一觉,睡眠能帮助身体恢复,增强抵抗力。我就在外屋的书桌前整理医案,有什么事随时喊我,我听得见。” 她还特意将滴了薄荷精油的纱布放在春桃枕边,清凉的气息弥漫在空气中,能帮助春桃睡得更安稳,缓解残留的头晕症状。

春桃轻轻点了点头,缓缓闭上眼睛。或许是药效与疲惫的双重影响,她很快就沉入了梦乡,呼吸变得均匀,脸上的苍白也逐渐淡去,嘴角甚至泛起一丝浅浅的笑意,仿佛正沉浸在一个美好的梦境中。林薇则坐在外屋的书桌前,摊开医案,却并未立即动笔——她的目光不时投向里屋,仔细聆听里面的动静,生怕春桃有何不适。偶尔听到春桃轻咳几声,她便轻手轻脚地走进里屋,细心地掖好被角,递上一杯温水,待春桃饮毕再次安睡后,才悄然退回。

傍晚时分,春桃终于醒来。她睁开眼,看到林薇正坐在床边削苹果,空气中弥漫着苹果的清香,令人食欲大增。“林薇姐,我睡了多久?感觉像是睡了一整年。”她的声音虽略显沙哑,却比之前有力了许多,不再像早晨那般虚弱。

“睡了三个多时辰呢,睡得还安稳吗?有没有做什么好梦?”林薇将削好的苹果切成小块,用牙签插着递到春桃嘴边,“感觉怎么样?头还晕吗?嗓子还疼吗?”

“不晕了,嗓子也不疼了,就是有点饿,感觉能吃下一碗面。”春桃咬了一口苹果,清甜的口感让她精神一振,眼睛顿时明亮起来,“我现在能起来帮忙了吗?医馆肯定很忙吧?下午是不是来了很多病患?”

“饿了就好,说明身体在恢复,肠胃功能也正常了。”林薇笑着摇了摇头,伸手轻抚春桃的额头,确认体温已完全恢复正常,心中顿时松了一口气,“还不能帮忙,你现在虽然不发烧了,但身体还很虚弱,需要再休息一天,等体力完全恢复了再干活。我给你熬了蔬菜粥,里面放了切碎的青菜和胡萝卜,青菜能补充维生素,胡萝卜能补肝明目,营养丰富又容易消化,我去给你端过来。”

很快,林薇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蔬菜粥走进来。粥的颜色翠绿相间,看起来十分诱人。春桃坐起身,靠在床头,接过粥碗,大口大口地喝了起来。粥里的青菜和胡萝卜炖得软烂,散发着淡淡的香味,她一口气喝完了满满一碗,还意犹未尽地舔了舔嘴唇:“林薇姐,你做的粥太好吃了!比早上的小米梨粥还香!我感觉好多了,明天肯定能帮你整理药材,还能帮着登记病患信息。”

“别急,等你彻底康复了再干活也不迟,不差这一天。”林薇将空碗轻轻放在床头柜上,随即拿起一个苹果,开始熟练地削皮,“今晚你再好好休息一晚,明天我再给你煮一天的草药巩固一下,防止病情反复——有时候感冒刚愈,要是不注意,很容易复发。明天早上如果你感觉良好,我会教你如何辨别风热感冒和风寒感冒,再传授你几个简单的食疗方,比如风寒感冒可以喝生姜红糖水,风热感冒则适宜饮用金银花茶,这样以后无论是自己还是他人生病,都能及时应对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