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少卿你离我太近了 > 第13章 寻名三

少卿你离我太近了 第13章 寻名三

作者:青瑆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21 16:02:34 来源:文学城

愤慨过后,明昭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情绪平复下来。

一堆问题还挤在脑海中,他现在还不能被猜测的真相给带偏。

平复之后,他立马意识到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谢瑕的命……有可能是拿他的命换的啊!

什么都不做,就等着血月案发生,那谢瑕岂不是死定了!

明昭设想了一下原著的情节——元青受托保护或恰遇谢瑕,忽出歹人,与之搏斗,但中途失利。后再寻线索,寻到谢瑕,又遇歹人,再次决斗,仍不敌对方,被丢下悬崖,谢瑕趁机逃脱。谢瑕出现引出各方势力,谁都不想他在自己地盘上出事,然后赶紧推一个凶手出来。寻找线索,找到悬崖下的尸体,结案。

按流程来讲很合理。

明昭边想边点头,人也不自觉地在河岸边踱起步来。

只是,几个明显没办法解释的问题依旧萦绕在脑海。

比如,各方势力集体出动,一个只有文书证明身份的凶手,真的能说服所有人?

“难道是找到了他的藏身之处?那里还有尸体?悬崖……”说着,明昭抬头望向城西北。

芝兰县西高东低,有悬崖的地方大概只有那里了。只不过,刚刚探查的情报中,关于那座山的情报,真的是寥寥无几。

“嗯,很少,少得有点显眼了。”

情报有限,明昭决定再打听打听。

紧接着,就是原身身上的问题了。

如果身上的衣服是吴大力的,他穿着对方的衣服跑去找人……呃,脑子多少有点问题了。

“难道人并不在那里,而是想通过这场招工去什么地方?或者是庄远致……”

庄远致肯定知道些什么,跟掌柜的对话怕是也有目的。不过,原身想找他问话,天黑在路上截他岂不是更方便。

“……应该是相关的两件事。”总结一句,明昭暂时将客栈和庄远致的事暂时放下了。

只不过,他心里对庄远致的调查优先级却是一点都没有降低,隐隐还有升高的迹象。

他心里一直有一个声音,那个声音不知道为什么,一想到庄远致,就不自觉地在脑海中发出预警。

最后就是吴大力。

他哪来的自信可以冒名顶替一个大活人。又为什么追着谢瑕杀?

多动手一次,暴露的风险就提高一分。万一暴露了,那冒名顶替的意义何在。

哪怕谢瑕如今魂魄离体不一定知道他长什么样子,但其他人呢。

原身并不是孤儿,只是少小离家……

吴!

容貌相似!

少小离家!

十三拜师,十六入观,十九从军,二十旅帅,二十一校尉,二十二……

一年一升的何止谢瑕。

还有吴王那句:别忘了本王对你这二十几年的栽培。

吴王赐封号“吴”字为家奴姓。

原著中吴王和元青的一次莫名其妙的对话,忽然就有了缘由。

元氏一族朝中为将者众多,且先祖还是开国元勋,是深受圣人器重的家族,何须他一个王爷来栽培二十几年。

除非……元家并不想栽培这个孩子。

但原著里的元青并没有什么狗血的身世。因其是家中幺子,本就深受长辈们的疼爱,后又代替堂兄入观三年,更是让长辈们夸赞不已,每逢节假都要给他寄上不少驻扎地的特产。

父母疼爱,长辈照拂,他的仕途仅是本族长辈一人推一下就能上去,哪里需要假借别人之手。

除非那个人不是元青。

原来他叫吴大力啊。元家那个流落在外的孩子。

元青的堂……表兄?

“都是元家子,同人不同命。呵,原来这句话是这个意思!”明昭理清了这其中关系,顿时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他也突然理解原著中只要元青被议论,那些人都要提一嘴吴王府的原因。

但元家和吴王府他们都得罪不起,这些人虽然嘴碎,但也没人敢挑明。

并且元青的事迹大都是出自他人之口,都是元青做了什么事,然后经过旁人的交谈,将情报传到主角团耳中。

听表面意思,也就是元家在外面有个孩子。

家里的孩子肆意嚣张,外面的孩子不知所踪。

明昭作为读者,一眼扫过去,只当这些配角是在发牢骚,拉踩,通过比较来展现元青的飞扬跋扈。他们话那么多,不去深挖,谁会关联到全书出现不到三次的吴王身上。只当后半部分吴王府的事,是在给主角团提供情报。

“你这是想起了什么?”谢瑕见他在梳理线索,本不想打扰,但听他提到元家,还是忍不住接了一句。

“倒不是记忆恢复了,而是我的身份,大概可以确认了。”明昭自信道:“我一定就是元威将军之子,元青。袭击我那人叫吴大力,疑似来自吴王府。”

没等谢瑕开口,明昭抢先问:“你任职大理寺,想必知晓不少吴王府的事吧。最起码比百姓知道的多吧。”

明昭怕谢瑕双耳不闻窗外事,在话里留了条后路。

问,就是刚才的姐姐们说的。嗯,她们全知道。

但紧接着,谢瑕却点了点头,道:“确实略知一二,不过,就算那人来自吴王府,但跟你的身世……”

说着,谢瑕突然就停了下来,像是想到了什么,很快他恍然大悟道:“与你交换衣物那人是吴王府的那个……”

谢瑕一副不知道该怎么称呼那人的模样,说了一半就纠结住了。

话虽未说完,但真相却更加明了。

元家流落在外的孩子,就是出于吴王府。

明昭赶忙点头:“没错,应当是我二叔跟我……亲姨母生的那个孩子?我听别人说,是我二叔爱慕我母亲,一次吴王府设宴,他醉酒见到了我母亲的同胞姐妹,认错了人,然后……”

“倒也未必与你母亲有关。”谢瑕听着这逐渐离谱的风流韵事,忍不住开口打断。

明昭疑惑:“是吗?我怎么听说……”

谢瑕道:“坊间乱传罢了,大抵是吴王有意为之。吴王觊觎元家兵权许久,或想借此子作为突破,所以元家才执意不肯认那个孩子。我听母亲说,当年的徐氏姐妹本是要入宫的,后元威将军以战功求赐婚姐姐,吴王闻之,则向圣人讨了妹妹。不为妻,不为妾,仅以奴婢身份安置。想来那时吴王就有了挑拨之意。”

明昭郑重点头道:“嗯,有可能。”

表情郑重,但心里却乐开了花。他哪里知道那些风流事,左右都是坊间绯闻,随口瞎编,怎么说怎么是。

孩子是他二叔的,这点人尽皆知。长得跟他像,双方母亲若不是亲戚,多少有点不合理了。

由果推因,歪打正着。

经过谢瑕这半个皇家人的确认,明昭现在已经笃定了自己和吴大力的身份。

他们是亲兄弟和亲姐妹所生的孩子。既然不能认祖归宗,那就来个偷天换日。

至此,真相也算大致明了。

芝兰县几任县令横死,说白了,就是吴王和摄政王在争夺此地的管理权。有争夺,势必会涉及到站队问题,杜家作为百官代表,又与此县大族是姻亲,站谁更是重中之重。

而杜县令与郝掌柜交好,明显就是偏站摄政王。

此举无疑为他惹来了杀身之祸,他还不能死得太轻松,失了对杜家的警示。

想让人惨死,那下手的人必然是狠辣之辈。

而幕僚、军师向来又喜欢制定什么一箭双雕,一箭几雕的计谋,来彰显其聪明才智。

宫中皇帝尚在,怎会不知此案是双王博弈,查案之人必然需要避开这两方,以防双王趁机铲除异己,失了此地平衡。

元谢不睦,外加元家上一代的恩怨。就这样,一番操作下来,互有关联的几人在此地相遇。

书中虽未记载元青所入道观,但既能被诱来此地,想必不远。

明昭将自己的猜测说给谢瑕,随后笑道:“你这次可是接了个苦差事呢,一不小心,怕是要搭上小命。也是奇怪,圣人难道就你一个亲信可用吗?你这样的身份就非要来办这样凶手已定的小案吗?”

闻言,谢瑕眉头皱成一团,疑惑道:“此地恩怨,我也略有耳闻,出京前,圣人还曾玩笑,说凶手怕不是早在狱中等我。既然大家心知肚明,那我折在此地对他们又有什么好处。除了招来圣人震怒……难道不该找个替罪羊,先打发了我才对?”

“是啊,他们就是这般做的。”明昭道,而后伸手指向自己的脸,“只是……替罪羊不愿意,且命大啊。你忘了我刚才说的一箭双雕?那日凶手诱你出县衙,又将我引到你船覆之处,那里早已布好陷阱,他将计就计,你们先后落水。届时再将我杀害抛入水中,来个移花接木。你亲眼见凶手落水,浮尸现世,凶手既定,皆大欢喜。”

是的,说到现在,明昭才反应过来——吴大力不是追着谢瑕杀,而是追着他杀。

所以谢瑕才能“成功”逃脱。

互换衣物也是计划之内,而不是临时起意。

至于吴大力有没有要杀谢瑕的心思,明昭猜有。毕竟,命令归命令,执行归执行,那刻在骨子里的狠毒,不可能说摆脱就能摆脱。

谢瑕应当也出事了,但没人能担这个责,所以只能让他“失踪”。

而命大的他,如今还处于“沉江”阶段,只等浮上来,然后结案。

原著之后的事情也就不难猜测了——元青被做局,他本人可能并不知情,只当是有人要害谢瑕。谢瑕出事,兹事体大,他带伤寻人。落水的‘凶手’未出,吴大力知他未死,再次出手。

所以,元青现在应该处于寻找谢瑕阶段。

只可惜,他失忆了。

原著剧情就这样生了变数。

想到自己放出去的那些消息,明昭都不敢想象今夜会有多少人彻夜难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