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山嵬水濯 > 第7章 乐极

山嵬水濯 第7章 乐极

作者:手捣芋头红茶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3-31 16:44:12 来源:文学城

宋母保养得极好,现年还未至不惑。举手投足之间俨然一副大家闺秀的样子,行为言语极为得当。也是难为有宋明昭这样乖张的性子了。

“小昭近日可有好好习书”。宋母示意她坐近些,车内只有她们二人。她们却坐得极远,在外人看来甚为生疏。

“啊,自然是有的”,她靠近,看着眼色地挽着宋母的胳膊,道:“母亲为何突然想要来上香礼佛啊”。她不着痕迹地转移话题,在她看来,宋母是一个腹有诗书气自华之人,在这方面可是很难敷衍的。

宋母轻轻敲了敲她的头,“你这孩子,还不是为了你,我与你父亲近日总是觉得你不太爱笑了,显示有什么心事闷在心里一样。问你定是不会说,这不想着趁羡王回来了,一来让你们好好接触接触,二是让你散散心”。

她似是有些哽咽的样子,抚着她的头柔声道:“往事已矣,莫要纠结,前路坦坦,纵使坎坷,也是有你父母亲和几个哥哥在前面为你挡着的”。

“女儿明白”。

宋明昭一直以来最讨厌的就是自己共情能力太强,别人只要对她好一点,她便想要把自己掏空赠与他人。她们说她这是一大缺点,特别容易伤到自己。她也不是傻,她倒是觉得这样挺好,感情丰富,对于世间万物有着更深的感悟。若是真的遇人不淑,那便自认倒霉,下次还这样干。

只是她也是一个决绝之人,若是有人真的背刺或是伤害了她,她一定是会很迅速斩断与那人的一切。说来也矛盾,可人嘛,心肠总是软的。

昭觉寺的香客不少,马车一般只能停在半山腰处。一下车就可见熙熙攘攘的人群,现下已接近年关,很多人皆想来寺里给家里人求个平安。

或许是来的人不少,通往山上的路都修葺了一番,沿路还有商贩在不停地吆喝着。女眷走在前方,男的则在后方慢悠悠的。宋明昭挽着宋母,时不时往后探着头,这小动作看得宋母不禁说道:“别看了,等到了地方,你们自是有机会的,走路要看好前方的路,莫要东张西望的”。

说着抬头看到昭觉寺的大字,喉中的话也吞了下去。说话最是怕一语成谶,更何况这还是在佛门重地,以免被菩萨们听了去。

“不是的”,她一转头就听见旁边一道哀求声。低头一看,不足半米的石狮旁半躺着几个乞儿。两三个极有眼力见,看到她们连连乞求;倒是石狮旁的那个乞儿,一声未吭,只是看了一眼,很快低着头。似是许久未进食,身体看起来很是虚弱。

她看了一眼宋母,她点点头。于是示意静儿给他点银钱,平生最是不喜这些好手好脚之人,天天总是想着不劳而获。拿着钱的几个小乞儿跪着不停地道谢,说着祝福的好词,准备走时,只听旁边的那个说:“我不是乞丐”。随即将那银子扔在一边。

见状的几个小乞儿连捡起,几人看了一眼躺在那的那人,迅速跑离了。

这时后方的人也已走近,萧瑾瑜上前道:“莫不知好歹,莫是嫌少”,随即想要多扔点给他。宋明昭见状阻止道:“诶,他说不是,那就不是,咱们走吧”。

一早上不是在跪就是在跪的路上,宋明昭本就只想拜拜财神爷和弥勒佛,别的就算了。没想宋母拉着她一个不落地拜了个遍。

午膳寺里准备好了给他们送往房中。宋明昭与宋母所在的禅房外有一棵大树,高大挺拔,她觉得它一定经历了很多,看透了无数的痴男信女及人世无常吧。

上面的布条已经挂满了,用完膳,她也取了一条绑了上去。上面什么也没写,想着等到时候有了愿望再许过。

她其实不是一个虔诚的信徒。

宋母本是想要陪着她在山上多待些时间,但府中突然来人,似是出了什么事。她没有说什么,只是嘱咐宋澄他们好好照顾宋明昭。看样子,应不是什么大事儿。也是,长辈在的时候,晚辈多少也是拘束着的。毕竟也是有婚约在的人,也就没有那些繁文缛节捆绑着了。

两人接触的最多的其实也就是幼时羡王在府中住的那一段时间,之后其实两人并未有机会接触。所以当他请旨求婚的时候,宋隐也是大为惊讶。他也是跟了他有四载了,说来两人若没有职别之分,也是关系匪浅,对他也是极为了解。

脱去皇家的身份,他不失为一个好去处,但是想到皇家的深宫高墙,他时常也是揪着心。

今日休沐,私下就算是朋友,宋隐趁着宋澄拉着萧瑾瑜在一旁,问道:“殿下当日所说可还算数。”

萧清羡一滞,看了一眼面色严肃的宋隐,很快就意识到他所说为何。回道:“自然。宋兄,你猜今晚会不会下雪。”

“今日阳光甚好,昨夜已下过,今日应是不会再下了。殿下怕是看错了。”

“我从未看错过,当然,也是说到做到”。

不知为何,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宋隐突然知道了为何这两年他会这么激进地打那些胜算不高的仗,还都是亲自上阵,看来是早有预谋的。也是,早日稳定边境,他就能早日回来与之成亲。从上次出征时就可知小昭的态度。

“行,没做到的话,我可不答应”。宋隐回道。看着面露忧思的萧清羡,他看了一眼旁边的人问道:“昨日那人,你确定是中原来的奸细吗?如若真如你猜的那般,那中原的胃口是否太大了些,果真不怕撑坏?!”

萧清羡道:“十有**,我第一场仗就是与中原打的,他们将领惯用的招式便是那样的,还有那剑柄上的墨绿剑穗,谁人会用这种样式的,也就那中原的小将军了,那是他最喜爱的。”

宋隐听了,心里顿时揪着。对于中原的小将军他也是有所耳闻的,只是自从北梁关一战后,他就回归了朝堂,来人回的消息皆说他厌倦了战事,只想逍遥过一生。若是真是他,那他来蜀国的目的那真是司马昭之心啊。

“殿下,若真是那小将军,那这匕首于他并无用,昨夜本想引蛇出洞的,谁知蛇没出来,倒折了引子。”宋隐疑惑道。

萧清羡想了想,笑道:“无妨,虽没抓住蛇,但是蛇头已然现了出来,何愁抓不住”。

“什么什么,你们又背着我俩说些什么”,萧瑾瑜凑上前来。两人相视一笑。

宋澄就很看眼色,这俩人每次一有什么秘密定是不会告诉他们的,所以他每次都懒得问了。反正时间一长所有事情都会知道。

远处的宋明昭就坐在凉亭里看着他们在那儿谈笑风生的,四周暗处都是他们的人,丝毫不用担心会有什么危险。

这里的风景甚好,虽说没有岭南的绿意盎然,阳光洒下,微风习习,摇曳的枝桠随意飘舞,别有一番风味。只是景色再好,看久了还是有些单调。

他们聚在一块,她也没找着机会问萧清羡官考的事宜。

有人看出了她的不惬意,想着做些什么逗逗趣。见不远处似有来人,还是他们熟识之人。萧瑾瑜立马明了他的意思,几人往宋明昭旁走去。

宋澄连说道:“今日应该叫上扶家姑娘和你一起的,也怪我做得不周到,让妹妹这般无趣了”,他身旁的萧瑾瑜瞥了一眼远处,笑道:“等着啊,等会就有好戏看了”。

“嗯?什么好戏”,宋明昭一头雾水,说着望了一眼静儿,静儿连摇头,待人走近,萧瑾瑜喊了声,“王家就是这般没有规矩的啊”。

静儿连附耳说道:“姑娘,王家公子王恒,早些年在宋家有难时与您有点矛盾,您当时踢了他的命根子”。宋明昭顺着声音看了过去,竟是一个颇有一番姿色的男子,肤色细腻,生得一双含情眼,殷红小嘴,这在一男子脸上竟也不甚突兀,反倒还有一点惹人心生爱慕的感觉。

“他没事儿吧”。

“所幸,没有大碍,不过宋家与王家结下了梁子”。

只见王恒面露难色,很快又恢复了镇静,听了声赶忙上前行礼致歉:“不知羡王、三殿下在此,在下眼拙,望羡王、殿下恕罪”。

“赔罪怎的不跪下”,萧瑾瑜呵斥道,话语间透露着某种威严,不容置疑。

王恒及身旁陪同之人齐齐嘭地跪在原地,宋明昭看得出,他的眼中明明就有不甘及羞愤之意,但在看向萧清羡的时候很快又换上了温和谦恭的面容。

她觉得这种人还是少惹为妙,这就是典型的笑面虎,现下有权有势还好,若是哪天天落在这人手里,他定不会轻易放过。于是连上前打圆场,“诶,三殿下,方才你不是说想念宋家的板栗鸭了嘛,我们还不快些回去,这天看着就要下雪了,若是雪下大了就不太好了。”

昨夜本就积了些雪,若是再赶上一场雪,那么这山定是难下。

“你说的都有些饿了”,他看了眼跪了一排的人,嫌弃道:“下次见到本殿下,识相些,莫要凑向前碍了眼”。

众人低头回道:“是”。她看得清楚,王恒的嘴未动片刻,还真是一个胆大之人。

下山时,萧瑾瑜不时看看天,觉着阳光甚好的,哪会下什么雪。凑到宋明昭身旁问道:“适才说的下雪是真的还是假的?”

“真的啊”,宋明昭回道。

“为何如此笃定。”

“感觉”。

宋明昭也不知为何,天边的云层变化异常,温度也比平日里降得快。前段时日下的雨水也足够下雪的条件了,这算日子,这也该到初雪的时候了。说到底她也只是随口一说,只是想救个场而已。人生在世,莫要把路堵死了。

刚出了寺门,天色就暗了下来,风也吹得枝叶乱颤。宋明昭见状心里莫名有一种不安感,不觉攥紧了袖子。静儿也将随身带着的大红斗篷给她披上了,也不知谁将一个汤婆子塞到她的手中。

正要看过去的时候,只见身边人皆将她护着,如临大敌般看着前面。一阵狂风后,十足的静谧。四面八方的黑衣人飞跃而来,刀剑在这灰蒙蒙的天下竟晃了宋明昭的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