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山门符术第一收你们来了 > 第5章 掩面

山门符术第一收你们来了 第5章 掩面

作者:挽氵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21 22:13:37 来源:文学城

清早起身,要先练一套道法,这是国师的习惯。

明兆和明京跟在杜去江身边有一段时间了,师兄弟四个也都习惯每日一同起身修炼。

过去几年还在扶荆山上,那时候他们还叫师祖作师父。

师祖对初初迈入道途的四人要求极为严苛:清早早起引灵,午间注气写符,晚上还要将所学道法一一现给师祖看。明兆虽然天生通透,无需引灵,但也需一同打坐静心,过了午后,则一同写符。比起杜去江和斐之何,还有后头来的邓正思,明兆他们四个并不是正式收入扶荆山门下的弟子,而是被捡回山上养着的。师祖除了道术,似乎也想不出来别的,就只好也领他们入道。

就这么在山上呆了几年,四个人都长过了八岁的时候,师父摇身一变成了师祖,说要把他们送到去江师兄那,认去江师兄为师父。四个小孩面面相觑,和师祖下了山,驾着牛车就这么一路去了都京。

四人也算年纪尚小时上的山,因着行进道门并没几年,未在人世行走,一路所见都觉着十分奇异。一行五人进了国师府讲了几句话,师祖就说孩子已经大了,不要妨着老人如此之类的话,驾着牛车就走了,只是看着也并不是要回扶荆山去。

彼时杜去江与斐之何面色不变,在国师府门口遥遥挥手送别师祖,正思师叔和他们一样茫然,看一眼国师和之何师叔,又看看师祖远去的背影,再低头看看他们,一脸无措。

之何师叔从正思师叔开始,一个个地按了按每个人的肩,对着他们四个说道:“好啦,从今天开始,你们就跟着国师了。”

斐之何挽着臂间的披帛,神色认真地叮嘱他们:“每日要卯时起身,写黄符一百张,五行灵属各写二十张,都交给师叔我,知道了吗?”

邓正思的眼睛睁得更圆了。

四个小孩呆呆点头,杜去江也伸手按住斐之何,向着他们说:“好了。不用写一百张,也不用给之何,都进来吧。”

那也才过了不足一年的光阴。

--

练完一套道法,明兆与明京回房漱洗过,往侧堂去用早饭。

斐之何今日不在自己屋内用饭,穿着也较往常仔细了些,身上着藕色缎面出风毛长比甲,内穿青绸竖领夹袄,下着厚棉月白马面裙,发髻是明扬梳的,前簪钗、后束带,难得端正。

斐府的早膳向来不说奢靡,但也精细,多是因着斐之何的缘故。斐之何不大嗜甜,偏好一些坊间吃食,也是幼年随师父外游留下的习惯。自斐之何来了渭城,斐程便嘱咐厨房多以斐之何的口味为先,因着杜去江也曾向斐程告过状,从前外游时师傅师兄都顺着她,因此,若吃食中无对心意的,斐之何此人便只敷衍了事。

正巧斐之何的口味又正对明兆明京这个年纪,一顿早膳吃得三人是顺心顺意。

用过了早膳,府中下人端来水盆,又有人来收拾碗碟,秀秋便在这时捧着两套衣服入门,是给明兆与明京的。

昨日二人在城门设下灵阵后,城中虽不再受冰属影响,取水也不再受困,但渭城内的寒意却并未因此消减几分。斐之何让秀秋准备的衣物,也是以保暖为先,不过用料更好些。

明兆擦净了嘴,扭头瞧瞧秀秋手上的衣物,又转头来瞧瞧斐之何,“师叔,今日是要出门嘛?”

斐之何净过手,正饮茶清口,没空答他。

见状,秀秋便接过话:“是。姑娘嘱咐了,让你们换上衣物去。”

明京接过衣服瞧了瞧,不免有几分讶异,“这是要去哪?”衣物触手温润,是一件宝蓝色绸面出风毛直身,用的是兔毛,衣纹生香,他看向斐之何,“师叔,这料子也太过讲究了。”

斐之何不紧不慢地擦手,扫他一眼,“冰妖在驿馆落脚,却不动身,想必是被玄楼外的法阵所慑,但终究是不会坐以待毙的。”

早起时,府上的管家便来报过,说是水缸上的符纸落了。她用的是阻灵符,特地在上头添过几笔,若是冰妖的灵属灵力增强,便会脱落示警。

城门处虽有明兆与明京布过了法阵,但冰属这般外泄,光是城中作了防护,城外又该如何是好?更何况,冰妖待得再久些,冰属外泄更严重,不论是动身向渭城而来,或是中途向着别的方向而去,只要不解决冰属的源头,就只是饮鸩止渴而已。

斐之何瞧了一眼两人,“如今城内因着灵阵的缘故已不受冰属影响,但城外还需尽早解决才行。”

还有几句话没说出口,她有着最坏的打算,怕就怕冰妖如今道限难抑,灵属骤长,生成道限潮。

“我们去和冰妖打个照面,迎她入城。”

明兆正拎着衣服往身上比划,听斐之何这么说,当即就起了兴头,“我们是要隐藏身份去吗?那我和明京穿这么好,是要扮作小公子了?”

“是啊。”斐之何挑剔地瞧了瞧,向着秀秋道:“现在还算合身,过几个月就有些小了。”

秀秋点头应下来:“是外边现买的,特地定了两件都京盛行的纹样。自家铺子做的自然会留大些,师傅和姑娘们都记着呢。”

听这意思,又是要给他们做新衣裳了。

明兆连忙摇头,“这可不行。之前新帽子送来,国师虽然嘴上没说什么,但心里指不定怎么想呢。”

斐之何失笑,接过他手上的杏仁黄直身,亲自给他对着身量比划,“师兄只在吃食上宽待你们几个?没事,年纪小就要多穿些新衣服,铺子里样式多得很,都京中更是数不尽,过往几年我都挑着好看的选入国师府,你正思师叔还好,都收下了,就是师兄不大喜欢。”说到这,她左右瞧了瞧,压低了声音,一副要说人坏话的模样,“他是和师父学的。我与师兄年少贪玩,总磨坏了衣裳,师父并不精通针线活,到了后头,都是拣着耐磨的料子用。这几年在都京,也算好许多了。你们就不必担心了,这些左不过是我送的,师兄不会多话的。”

她狡黠地眨眨眼。

国师待之何师叔,确实是不能再好、底线是不能再低。不过想来也是,一同长大结伴修道的师兄弟,就连他们四个才进了山门几年,不也是如此么。两人抱着衣物对视一眼,明京识趣地拉上明兆换衣服去。

两人刚出门,就碰上明扬正巧要往里走,身后还领着一张生脸。

明扬向着斐之何道:“已经备好了,这是下边铺子里找的人,叫肖谊。”

肖谊的年岁与杜去江、邓正思差不多,在铺子里是管事的,心思比较细,做事亦周全。

明扬还是不放心,又问了一遍,“真不让我们跟着吗?”

斐之何摇摇头:“做戏要做全套,我们昨夜不是定好了么。冰妖能避开玄楼,也许对我与师兄也有几分熟知。要引她上钩,自然要有足够的饵。”说到这里,她不忘问:“昨夜的信发出去了吧?”

明扬点点头,“想必洪姑娘午时就能收到消息,脚程快些不出一日便能赶到。”

斐之何满意地点点头,“那就走吧。”

--

细碎飞雪压矮枝丫,竹枝几近栽落雪地。

雪色间敞露一截宽道,此处的雪与他处堆积得不同,被人力扫去了一些,指引向尽头的院落。

此间院落是邮驿所在,院子宽敞,以停放车架与马匹。正中为主屋,东边的屋子是管事与守卫的住所,西边则为厨房及柴房。

踩踏积雪的声响不大,院落内地面平整,将雪色掩埋在门外,两个身着青灰衣衫的守卫抱着砍好的柴入厨房来。

“你不觉得这两日冷得有些过头了吗?”

“阿嚏——是比往年冷啊。”

厨房中的水缸结着冰,两人只能将冰凿开,放在灶台上化冻取用。

“胜子,柴是不是没剩多少了?”这声响忽地自角落而来,仔细看去,才发现灶口边上还蹲着一个人影,正探出半颗头来询问。

两人中矮一些的名叫曾胜,他应答道:“还够用。但要烧来用水,估摸着也就够两天的。”

方周将怀中的柴片堆在灶口边,随口道:“若只是我们几个倒还好,前日来的那个女子,说是要寻亲的,怎么还不走?”

守在灶台边上的人,正是此间邮驿的管事罗冶。他听了方周这话,也不免叹口气:“你当我没去问过吗?前日到的时候说雪大难行,昨日又说女子独身,总之是诸多借口。”

曾胜取了几颗蔬菜,预备着切用午饭,也接过话头:“说是寻亲,却一点消息也不往外说。她刚来那日,我和方周还问过她来着,我们几个从前在南边都换过差,能帮她打听点消息,结果人家是谢过了就算了。”

方周随意抛玩着一根萝卜,“我看根本不像是寻亲的。手上有文书,此处离城门又不远,不去城内落脚,干嘛非在这鸟不拉屎的小驿馆停留两日?要不是文书齐全,真感觉有点瘆得慌。”

切菜声顿时停了,方周转头,瞧见罗冶与曾胜都盯着自己,茫然地朝四周瞧了瞧,“怎么了?”

罗冶幽幽道:“你说得对啊,是有点瘆得慌。”

曾胜转回头,接着切萝卜,“她还整日戴一个长帷帽,神神秘秘的。有没有可能是个道士?”

罗冶摇摇头,“不知道。如果是道士,留在这里不是更奇怪了吗。”

这话接得更是令人无法深思,几人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忙活着随意扯开了话头。

午饭照旧是罗冶送上楼去。

女子住在二楼第一间,敲了门好半晌才来。女子的帷帽几近及地,用的料子看起来寻常,隔着一层薄薄的帷布只能隐约瞧见个轮廓。女子轻声谢过罗冶,便接过餐食关了门。

罗冶嘟囔着奇怪下了楼,与方周曾胜一齐在大堂喝了点酒,也好热热身子。

午间的风雪声扑在窗沿,发出一些牙酸的呜咽。

外头的雪又添一层,三人在屋内享懒,预备着明日起身再扫。

罗冶的酒量不错,略饮了几杯,神志却清醒了几分。好一会儿,他没接话,似乎听见了些许动静,伸手拍了拍曾胜和方周,“似乎有人来了。”

方周晃晃脑袋起身,“有人?这么大的雪还来人啊?”

曾胜将屋门拉开,外头院子的门果然发出咚咚的响声——

寒风扑面,两人立刻醒了,高声应着去开门。

敲门的是个男子,也没管他们俩,转身引进来两驾马车。罗冶走出门来,敏锐地察觉到架势的不同寻常。三人既出身邮驿,又换过几次差,向来眼色都精细,一眼就瞧出这马车的值钱处。男子在为首的马车边抬手扶下来一个女子,容貌明丽,簪钗映映;后头马车则跳下来两个小郎君,看衣衫纹理亦是精细。

罗冶感觉自己额角微微一跳,连忙迎上去:“几位,请先进门来避避寒吧。”他使了个眼色给一旁的曾胜和方周,两人会意,一个去合院门,一个去里头擦桌扫椅,顺手将奄奄一息的炭盆添上新火。

这来的女子身上衣着并不俗,仅是外头那件莹白的斗篷,就能瞧出用料精细,隐隐的绣花更是灵动。女子打量着院落,自神色上瞧起来,似乎有点不满。

那敲门的男子微微俯着身子,姿态有些低,“姑娘,附近仅有此间邮驿,风雪太盛,还是暂且于此歇息休整吧。”虽是不满,女子却也点了头,领着两个小郎君入了门。

也是奇怪,这几人入门后,外间的雪忽而盛了起来,连着院落里头很快也积起一层绒色。

男子叫住要往里进的罗冶,从衣衫中取出荷包,摸出几两银子,“鄙人肖谊,也算是个管事。我们是自北边来的,文书暂时没有,钱管够。”

这般狂傲的话说完,肖谊默默扫了眼罗冶的神色,见这话术似乎没出什么岔子,接着道:“先来些吃食,再备上几间房,姑娘及两位小郎君各一间,我与马夫一间。”

方圆内确实仅有此间落脚之处,多是邮者留下歇脚休憩,若是着急赶路的,多走上小半日便能到渭城。

但今日雪比起昨日大得过多,也恰恰是往渭城的这段路难行。

此间仅是普通邮驿,他们领的差事却不是驿官,俸禄是城中府衙发的,隔段时间需与府衙上报过路文书,但终究管得不严,况且昨日府衙又才来过人。

罗冶眼神一转,接过银子,将肖谊所说都一一应承下来:“几位还要些什么?”

肖谊面色也有些挑剔似的,“冰雪如此,想必也没什么好的吃食。明日会有人来,届时记得迎接便是。”

罗冶有些讶异,估摸着这姑娘与小郎君应当是富家子弟,不入城,身上也无文书,若不是瞧着姑娘生得娇憨、小郎君又有**岁的模样,这阵仗都有些像私奔出逃的。

罗冶心下有些犯难,不免又多问一句:“不知明日来人几位?我们也好做足准备。”

肖谊面色倨傲:“芭蕉楼的洪姑娘,她来接我家姑娘与郎君。”他扫一眼罗冶,“你也不必担心,文书届时便到。”

芭蕉楼?

那可是民间最大的邮馆。

不同于官邮严密,民邮可做的生意多,价格亦公道;而其中芭蕉楼似与朝中有几分关系,生意更是遍布南北:传信、行商、送人,生意上达王公,下至群民。

芭蕉楼的老板,就是姓洪。

罗冶放下几分心来,既然芭蕉楼来人接,到底就不会在这里出事,他爽快应下来,去厨房一同备吃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