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山河昭 > 第4章 灯下黑

山河昭 第4章 灯下黑

作者:汩紊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7 12:52:25 来源:文学城

沈澈依约踏入“听雪”茶舍时,窗外正飘着细雪。云知意已端坐室内,素手烹茶,氤氲水汽模糊了他清冷的眉眼。

“将军请看。”云知意将一盏茶推至沈澈面前,澄澈茶汤中,几片嫩芽缓缓沉浮,“这是江南新贡的‘雪芽’,初品清甜,然产量稀少,今年宫中份例,大半入了宁王府。”

沈澈端起茶盏,并不急于饮用:“国师邀我前来,不止为品茶吧?”

云知意唇角微扬,取出一枚小巧的象牙令牌,推至沈澈面前。令牌上刻着繁复的云纹,正中一个“宁”字赫然在目。

“三日前,一名巡夜更夫死于永巷,尸身旁落有此物。更夫喉间一道细痕,乃江湖罕见的‘丝刃’所致。”

沈澈心头一凛。“丝刃”是杀手组织“暗夜”的独门武器,而“暗夜”素传与宁王府关系匪浅。他想起姐姐沈丹青去世前,曾无意中提过宁王萧承稷府中养着些“来历不凡的江湖客”。

“陛下知晓此事否?”

“知晓。”云知意垂眸,指尖轻抚杯沿,“但更夫之死已被定为流寇劫财。陛下近来……越发倚重宁王处理此类‘琐事’。”

一阵沉默。茶香袅袅中,沈澈感到一股寒意自脚底升起。宁王的手,竟已伸得如此之长,连京城治安这等要务,也能一手遮天。

云知意忽然转移话题:“将军可听说过‘灯下黑’?”

沈澈颔首:“油灯照亮四周,唯独灯座下方一片黑暗。”

“正是。”云知意执壶为沈澈续茶,声音压低,“那更夫死前,正在查探一桩小事——几家与北境有贸易往来的商号,近月来账簿接连失窃。而这些商号,明面上是寻常商户,暗地里却与军械转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沈澈立刻警觉。北境军械补给是他最关心的事,任何风吹草动都非同小可。“有人想从账目上做文章?”

“或许不止。”云知意自袖中取出一张残破的货单,边缘焦黑,似是从火中抢出,“这是在更夫尸身不远处发现的,上面记录了一批‘特制铁料’的转运路线,目的地并非北境大营,而是京郊一处皇庄。那皇庄,恰在宁王名下。”

线索若隐若现,指向一个令人不寒而栗的可能——有人正利用北境军需渠道,暗中转运物资,图谋不轨。而宁王,似乎深陷此局中。

“将军回京后,可曾察觉北境军报传递有异?”云知意忽然问。

沈澈沉吟片刻:“确比往年迟缓数日,驿使皆称路途不畅。”现在想来,那些“不畅”,或许并非天灾。

“这便是了。”云知意目光锐利,“有人不想让将军太快知晓北境真实情况,也不想让北境太快得知京中动向。截断消息,是为更大的图谋铺路。”

窗外雪势渐大,扑簌簌地敲打着窗纸。茶室内,两人对坐,心中皆如这天气般,寒意弥漫。云知意提供的线索,像一块块拼图,渐渐显露出一个庞大阴谋的轮廓。这阴谋关乎北境安危,更关乎姐姐沈丹青的真正死因。

“国师为何对北境军务如此关切?”沈澈直视云知意,问出心中积存已久的疑惑。

云知意静默片刻,缓缓道:“我曾有位故人,毕生之愿便是北境安宁,边民不再受战火流离。她志未酬而身先死,此愿,我当替她续之。”他语气平静,沈澈却听出一丝深藏的痛楚与决绝,便不再追问。

离了茶舍,沈澈独行于风雪中。云知意最后的话语在他耳边回响:“将军,敌暗我明,唯有比他们更耐心,方能窥见灯下之黑。”他抬头望向灰蒙蒙的天空,雪花落于眉眼,冰冷刺骨。这京城,果然每一步都是深渊。

————

是夜,沈澈换上夜行衣,悄然潜出将军府。他决定亲自去那京郊皇庄一探究竟。若真如云知意所言,那里藏匿着未经朝廷许可转运的军械物资,便是扳倒宁王的重要突破口。

皇庄位于西山脚下,戒备森严。沈澈凭借高超的身手,避开几队巡逻守卫,潜入庄内。庄内仓库林立,他依着云知意提供的简图,摸到位于庄园最深处的几间库房。此处守卫明显增多,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硫磺与铁锈混合的气味。

沈澈屏息凝神,如狸猫般悄无声息地绕到库房后窗,用匕首撬开一道缝隙。借着远处灯笼的微光,他看清库房内景象——并非预想中的刀枪剑戟,而是一堆堆用油布覆盖的条形重物,堆放整齐,绵延至库房深处。他小心地用匕首尖端挑起一角油布,心下猛地一沉。那下面露出的,竟是打造攻城槌和大型弩机专用的硬木!旁边还有数堆显然是铁锭的物事。

这些物资,绝非寻常护卫或剿匪所需,分明是用于攻城略地!宁王私藏如此规模的攻城器械材料,其心可诛!

正当沈澈欲进一步探查,远处忽然传来一阵脚步声与交谈声,由远及近。他立刻缩身隐于阴影之中。

“……这批货须尽快运出,王爷催得紧。”一个粗哑的声音道。

“放心,漕帮的人已打点妥当,三日后走水路,保准神不知鬼不觉。”另一个尖细的声音回应,“只是北边近来查得严,还需打点。”

“哼,沈澈那小子回了京,北边群龙无首,能掀起什么浪?王爷自有安排,让那姓沈的永无归期!”

沈澈心中怒焰骤起,指甲深深掐入掌心。他们不仅暗中运作,竟还谋划着对他不利!他强压下立刻出手的冲动,继续聆听。

那两人行至库房门前,检查了锁具,便又闲聊着走开。沈澈待他们走远,才小心翼翼地从原路退出皇庄。这一趟探查,虽险象环生,却证实了云知意情报的准确性,也让他对宁王的野心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然而,就在他即将离开皇庄范围,经过一处看似废弃的院落时,异变陡生!一道凌厉的掌风毫无征兆地自身后袭来,速度之快,力道之狠,远超方才所见的那些普通守卫!

沈澈心下大惊,仓促间回身格挡。砰的一声闷响,他只觉一股阴寒内力透体而入,整条手臂瞬间酸麻。袭击者一身黑衣,面覆黑巾,只露出一双精光四射的眼睛,招式诡谲狠辣,招招直取要害。

两人在狭窄的院落中激斗数招,沈澈心下骇然。此人武功极高,内力阴毒,自己竟一时难以取胜,且对方似乎有意将他逼向院落深处。沈澈心知不宜久战,若引来大批守卫,后果不堪设想。他虚晃一招,拼着硬受对方一掌,借力向后飞退,迅速没入山林黑暗之中。

那黑衣人并未追击,只是立于原地,望着沈澈消失的方向,眼中闪过一丝难以捉摸的光芒。

沈澈强忍着胸腹间气血翻涌,一路疾驰回府。肩头中掌处传来刺骨寒意,显然对方内力带有阴毒属性。他回想起那双眼睛,总觉得有几分熟悉,却又一时想不起在何处见过。今夜之行,虽有所获,却也打草惊蛇,更凭空冒出这样一个武功高强的神秘对手。局势,似乎比他预想的更为复杂凶险。

次日清晨,沈澈强压下内伤不适,依例前往兵部衙门议事。他刻意放慢动作,掩饰肩头的不适,却敏锐地察觉到,端坐于主位的兵部尚书陆擎苍目光如炬,几次扫过他的右肩。

议事间隙,陆擎苍状似无意地踱至沈澈身旁,呵呵一笑:“沈将军昨日归京,可是旅途劳顿?本官观你气色似有不佳,右臂动作也稍显凝滞。北境风寒,还需多保重身体啊。”说着,竟伸手欲拍沈澈右肩,看似亲切,实则快如闪电,指尖隐含劲风。

沈澈心中警铃大作,陆擎苍此举,分明是试探!他昨夜遇袭之事极为隐秘,陆擎苍如何得知他右肩有恙?除非……那黑衣人与陆擎苍,甚至与宁王,有着某种关联!

电光石火间,沈澈身形微侧,巧妙地避开了那一拍,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疲惫与无奈:“多谢陆尚书挂心。昨日练习骑射,不慎拉伤了筋骨,确是有些不便,让尚书见笑了。”他语气坦然,将伤势归因于寻常训练,既解释了异常,又避免了直接冲突。

陆擎苍的手落空,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讶异,随即化为更深的笑意:“原来如此。将军骁勇,但仍需谨慎。如今京中……也并非全然太平。”他语带双关,目光在沈澈脸上停留片刻,方才转身离去。

这一刻,沈澈几乎可以肯定,昨夜皇庄的黑衣人,即便不是陆擎苍直接指派,也必与他脱不了干系。宁王一党,已然察觉了他的探查,并且开始主动出击,甚至不惜动用这等江湖高手。这朝堂之上的凶险,果然丝毫不逊于北境的刀光剑影。

带着满腹疑虑与肩头隐痛,沈澈于傍晚时分再次来到城南青莲药庐。秦子攸仔细为他诊脉后,眉头微蹙:“将军此伤,非寻常掌力所致。阴寒入骨,似是一种久已绝迹的邪派功夫,‘玄阴掌’。”

“玄阴掌?”沈澈从未听闻此功。

“此掌力阴毒,中者寒毒侵体,若不得正宗纯阳内力化解,轻则武功渐废,重则性命堪忧。”秦子攸面色凝重,“据医典记载,此功源于前朝一个名为‘幽冥教’的邪派,该教覆灭已近甲子,其功法怎会重现于世?”

秦子攸一边为沈澈施针通络,一边沉吟道:“更奇的是,将军体内似有一股温和醇正的内力护住心脉,抵消了部分寒毒,否则伤势恐更重三分。这股内力……颇为奇特,非佛非道,却中正平和,对疗愈此等阴毒损伤有奇效。”

沈澈闻言一怔。他自身内力刚猛,并非这般温和属性。这护住心脉的内力从何而来?他猛地想起,昨日在茶舍,云知意为他续茶时,指尖曾无意间与他相触,当时只觉一丝暖意流过,并未在意。难道……

他立刻排除了这个想法。云知意虽神秘,但那般清冷孱弱的样子,怎会身负如此精深内力?定是自己在受伤后运功调息时不自觉产生的变化。

秦子攸也未深究,仔细为沈澈敷上特制的膏药,又包好几副内服的汤剂:“将军需按时用药,十日之内,切忌与人动武,尤其不能再受阴寒内力侵袭,否则寒毒反噬,后果严重。”

离开药庐时,华灯初上。沈澈肩头敷了药,清凉之感暂压了寒意,但心中的迷雾却越发浓重。幽冥教、玄阴掌、护体内力……这些江湖久远的传闻,竟与眼前的朝堂争斗交织在一起。他感觉自己仿佛踏入了一张巨大而无形的网,每走一步,都可能触动更多的杀机。

夜色深沉,风雪更骤。沈澈裹紧披风,行走在寂寥的街道上。靴底碾过积雪,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在这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行至一处巷口,他忽觉身后似有若有若无的脚步声,与风雪声几乎融为一体,却逃不过他征战沙场磨练出的敏锐感知。

有人跟踪!

沈澈不动声色,故意拐进一条更僻静的巷道,身形一闪,隐于墙角阴影之中。片刻后,一道纤细的黑影悄然尾随而入,在巷中驻足四顾,似在寻找失去的目标。

就在那人警惕张望之际,沈澈如猎豹般骤然出手,一把扣住对方手腕,反手将其制住,按在冰冷的墙壁上。“何人派你来的?”沈澈低声喝问,手中力道加重。

那黑影吃痛,却未挣扎,反而传来一个略显耳熟的、带着惊惶的年轻女声:“将军恕罪!奴婢……奴婢是瑞王府的人!”

沈澈一愣,借着远处微光,看清被自己制住的竟是一名作侍女打扮的年轻女子,容貌清秀,此刻脸色煞白,眼中满是恐惧,却不似作伪。他略微松开力道,但仍未放手:“瑞王府?为何跟踪本将?”

侍女急促喘息几下,颤声道:“奴婢……奴婢奉王爷之命,将此物交与将军。”她未被制住的另一只手艰难地探入怀中,取出一枚小小的、用蜜蜡封存的丸子,递向沈澈,“王爷说……说将军近日或有不妥,此药或可缓解……王爷还让奴婢传话,‘灯下黑,亦需烛火明。望将军慎之。’”

瑞王萧承泽?那个在朝堂上总是沉默寡言、看似庸碌的闲散王爷?他为何会派人送来丹药?又为何会说出与云知意意思相近的警示?“灯下黑,亦需烛火明”……这是在暗示他需要盟友,还是另有所指?

沈澈接过蜡丸,心中疑窦丛生。他仔细审视那侍女,确有些眼熟,似乎在某次宫宴上见过她侍立在瑞王身侧。“瑞王还说了什么?”

“王爷……王爷只让奴婢务必亲手交给将军,还说……京城风雪大,将军保重。”侍女怯生生地道,眼神躲闪,似乎还知道些什么,却不敢多言。

沈澈沉吟片刻,放开侍女:“回去禀报王爷,沈某谢过王爷赠药之情。今日之事,勿对外人言。”

侍女如蒙大赦,连连点头,匆匆敛衽一礼,便快步消失在风雪之中。

沈澈捏着那枚小小的蜡丸,立于风雪巷中,只觉得这京城之局,愈发波谲云诡。宁王锋芒毕露,国师云知意高深莫测,如今连一向低调的瑞王也主动递来橄榄枝。各方势力似乎都在这场愈演愈烈的风雪中蠢蠢欲动。

他回到镇北将军府书房,屏退左右,才捏碎蜡丸。里面并非丹药,而是一张卷得极细的纸条。展开一看,上面只有寥寥数字:“小心身边人,影非影。”

字迹娟秀,并非瑞王平日奏章上的笔迹。这“身边人”指的是谁?“影非影”又是何意?是指影子并非真实的影子,还是暗示……“影”卫或类似的存在?沈澈想起姐姐生前也曾说过类似晦涩难懂的话,提醒他提防“画皮”。彼时他只当是闺阁戏言,如今想来,或许另含深意。

将纸条凑近烛火,看着它蜷曲、焦黑、最终化为灰烬。沈澈目光沉静。无论前方有多少迷雾,多少陷阱,他既已踏入这棋局,便没有回头的道理。姐姐的冤屈、北境的安危、沈家的存续,都系于此。他需要更冷静,更耐心,在这片“灯下黑”中,找到那缕能照亮真相的微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