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山河昭 > 第3章 人心如奕

山河昭 第3章 人心如奕

作者:汩紊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7 12:52:25 来源:文学城

戌时的梆子声刚敲过,沈澈一身玄色常服,悄然出现在城南青莲药庐门前。药庐隐在深巷,门前只悬一盏昏黄灯笼,在秋风中微微摇曳。

秦子攸早已候在院内,正在晾晒药材。见沈澈来了,他放下手中药筛,引他进入内室。

“将军请看这个。”秦子攸从药柜暗格中取出一本陈旧脉案,翻到一页指给沈澈,“这是下官偷偷抄录的沈娘娘病重前三个月的用药记录。”

沈澈接过脉案,目光骤然凝固在“梦陀罗”三字上。这味药在姐姐病重前两月,出现的频率异乎寻常的高。

“梦陀罗少量可安神,长期微量服用却会令人心神涣散,体质日渐虚弱。”秦子攸声音压得极低,“更蹊跷的是,这味药并非太医院常备,每次都是贵妃宫中的内侍特意送来。”

沈澈拳头蓦地握紧,指节发白。他想起姐姐最后一封家书中那句“偶感风寒,料无大碍”,如今看来竟是这般刺眼。

“还有一事,”秦子攸从袖中取出一枚小巧的银铃,“这是在沈娘娘旧宫苑的合欢树下发现的,像是娘娘身边侍女紫苏之物。那侍女在娘娘去后第三日,便‘失足’落井而亡。”

沈澈认得这银铃,紫苏自幼服侍姐姐,这银铃还是姐姐赐她的生辰礼。他接过银铃,在掌心摩挲,铃舌已被取出,里面藏着一小卷纸。展开一看,只有两个字:“宁王”。

这时,门外传来三声叩门声,两重一轻。秦子攸神色一凛,迅速将脉案收起,低声道:“国师的人来了。”

进来的是个身形瘦小的药童,对秦子攸行了一礼,转身向沈澈递上一枚黑木令牌:“国师请将军子时往望江楼一叙。”令牌上刻着云纹,正是云知意随身信物。

沈澈接过令牌,心中疑云更甚。云知意刚在朝堂上助他脱困,此刻又暗中约见,这位国师究竟是何立场?

“告诉国师,沈某必准时赴约。”

药童离去后,秦子攸才又道:“国师虽深不可测,但下官以为,他对将军并无恶意。只是这京城步步杀机,将军还需万分小心。”

沈澈颔首,将银铃收入怀中。走出药庐时,夜风正急,卷起满地落叶。他回头望了眼药庐匾额,心中已有决断——无论前方是深渊还是刀山,他都要将这浑水趟到底。

————

子时的望江楼临江而立,沈澈推开顶楼雅间的门时,云知意正临窗独弈。

“将军请看这局棋。”云知意执白子落下,棋盘上白棋看似被黑棋围困,却因这一子而现生机,“黑棋势大,却过于急躁,反露破绽。”

沈澈在他对面坐下,目光扫过棋盘:“国师邀沈某前来,不只是为品评棋艺吧?”

云知意轻笑,从棋盒中取出一枚白子把玩:“将军可知,今日朝堂上,宁王为何急于发难?”

“请国师明示。”

“因为将军回京,打破了一个微妙的平衡。”云知意将白子置于棋盘天元位,“宁王与贵妃一党,原本计划在陛下寿宴上废太子,改立贵妃幼子。而将军手握北境兵权,又是已故沈娘娘胞弟,你的立场至关重要。”

沈澈瞳孔微缩:“国师如何得知?”

云知意从袖中取出一封密信推至沈澈面前:“这是三日前,宁王府长史与贵妃兄长密会的记录。他们计划在陛下药中做手脚,嫁祸太子,一石二鸟。”

沈澈展开密信,越看越是心惊。信上详细记录了宁王党羽如何收买太医院院判,准备在陛下日常进补的汤药中加入慢性毒药,待陛下病发,便诬陷太子毒杀君父。

“国师为何将此等机密告知沈某?”

“因为,”云知意抬眼看他,眸中映着烛光,深邃难测,“我想与将军下一盘棋。一盘关乎大雍江山社稷的棋。”

江风从窗口涌入,吹动云知意白衣胜雪。他起身走至窗边,望向漆黑江面:“将军可知,我为何选择在此时出手?”

沈澈沉默片刻,道:“因为国师也成了某些人的眼中钉。”

“不错。”云知意转身,唇角勾起一抹似有若无的弧度,“三日前,我截获了一封密信,信上将我与北境王赫连绝往来之事添油加醋,直指我通敌叛国。而这封信的笔迹,与当年诬陷林阁老的那封,如出一辙。”

沈澈猛然抬头:“林阁老?可是十五年前因‘通敌’被满门抄斩的林清源阁老?”

“正是。”云知意声音渐冷,“林阁老于我有知遇之恩,我入朝为官,一为天下苍生,二为查清此案。如今看来,当年构陷林阁老的,与如今欲除你我而后快的,是同一伙人。”

沈澈久久不语。他想起姐姐生前最后一次省亲,曾私下对他说:“朝中水深,林阁老之死恐有冤情。”如今看来,姐姐当时或许已察觉什么。

“将军,”云知意走回棋案前,执起那枚天元白子,“白棋虽暂处劣势,但若能抓住黑棋破绽,未必不能反败为胜。就看你我敢不敢赌这一局。”

沈澈与他对视片刻,突然伸手取过黑子,在白棋腹地落下一着:“既然如此,沈某愿与国师赌这一局。只是,”他话音一转,“若查出害我姐姐的真凶,无论他是谁,我必手刃之。”

“可。”云知意颔首,“不过将军需答应我,谋定而后动,勿因一时之愤,毁了大局。”

窗外江水东流,楼内一局新棋刚刚开始。

————

两日后,宫中设宴为北境将士接风。沈澈作为主将,席位被安排在太子下首,正对面是宁王萧承稷。

酒过三巡,贵妃苏玉柔突然笑道:“沈将军年少有为,至今却尚未婚配,实在可惜。本宫娘家有一侄女,年方二八,品貌端庄,若将军不弃,本宫愿做这个媒人。”

席间顿时安静下来。谁不知贵妃兄长苏慕谦是宁王党中坚,此举拉拢之意明显。

沈澈起身一礼:“多谢贵妃娘娘厚爱。只是家姐新丧,臣守孝未满,不敢谈婚论嫁。”

贵妃笑容微僵,随即叹道:“是本宫考虑不周了。丹青妹妹去得突然,莫说是将军,就是本宫如今想来,也觉心痛。”说着,竟拿起帕子拭了拭眼角。

宁王见状,举杯道:“沈将军忠孝两全,实乃我大胤栋梁。来,本王敬将军一杯。”

沈澈举杯回敬,目光不经意扫过云知意。只见他独坐一旁,正与身旁的瑞王低声交谈,仿佛全然未察觉席间暗涌。

这时,一个内侍匆匆上前,在贵妃耳边低语几句。贵妃脸色微变,随即恢复如常,笑道:“陛下有些乏了,诸位尽兴。”说罢起身,在宫女簇拥下离席。

沈澈注意到,云知意在那内侍进来时,执杯的手微微一顿。而宁王则与身旁的陆擎苍交换了一个眼神。

宴席散去时,沈澈在宫门外遇等候的马车旁,遇见云知意的车驾。擦身而过时,云知意袖中滑落一枚蜡丸,正落在沈澈脚边。

回府后,沈澈捏碎蜡丸,里面是一张字条:“三更,老地方。”

————

子时三刻,沈澈悄无声息地潜入太医院。根据云知意字条上的信息,他很快在档案室找到了存放历年脉案的柜子。

正当他翻到沈丹青的脉案记录时,门外突然传来脚步声。沈澈闪身藏入帷幕后,只见两个黑影溜进来,径直走向他刚才查看的柜子。

“快点,贵妃吩咐必须在天亮前销毁。”一人低声道。

另一人开始翻找,突然惊呼:“奇怪,沈皇后的脉案不见了!”

就在这时,窗外射进几枚银针,精准地没入两人后颈。他们一声未吭便软倒在地。

云知意从窗口跃入,白衣在月光下格外醒目:“将军动作比我想象的快。”

沈澈从帷幕后走出:“国师早知道今晚会有人来销毁脉案?”

“贵妃生性多疑,那日在宴席上试探你后,定然担心脉案留下把柄。”云知意蹲下身,在其中一人怀中搜出一枚令牌,“看,宁王府的通行令。”

沈澈皱眉:“他们未免太过大意。”

“不,”云知意摇头,“他们是故意留下这令牌的。若事情败露,便可推说有人盗用宁王府令牌,嫁祸宁王。”

好一出贼喊捉贼。沈澈心中冷笑,却见云知意从袖中取出一本册子:“这才是真正的脉案原件。柜子里那本,是我准备的仿本。”

沈澈接过册子,借着月光快速翻阅。在姐姐病重前三个月记录里,果然多次出现“梦陀罗”字样,而开具药方的太医署名,竟是如今已升任院判的周太医。

“周太医是贵妃的人?”

“不止如此,”云知意指向另一处,“看这里,每三日一次的诊脉记录,签字核查的是太医院院使。而当时的院使,是已故的杜太医。”

沈澈想起来了,杜太医在姐姐去世后不久,便告老还乡,途中遭遇山匪,全家无一生还。

“好一个杀人灭口。”沈澈合上册子,眼中寒光乍现。

云知意却道:“将军稍安勿躁。杜太医之死看似天衣无缝,但我近日查到,他有个私生子尚在人世,如今就在京城。”

“在哪?”

“瑞王府。”云知意微微一笑,“说来也巧,正是那日你在青莲药庐见到的药童。”

沈澈蓦然想起那药童的眉眼,确与记忆中的杜太医有几分相似。

离开太医院时,云知意突然问:“将军可还记得林阁老?”

沈澈点头:“林家满门忠烈,当年蒙冤之事,朝野皆知。”

“林阁老被诬通敌,关键证据是一封与北境王往来的密信。”云知意声音低沉,“而那封信的笔迹鉴定,正是由当时的刑部侍郎,如今的宁王岳父完成。”

沈澈怔在原地。原来这一切,早从十五年前就开始了。

————

接下来的几日,京城表面平静,暗地里却波澜暗涌。

先是御史台突然上书,弹劾靖安侯陆擎苍在军中安插亲信、克扣军饷。接着又有传言说北境王赫连绝派使者秘密入京,疑似与宁王府接触。

沈澈按照云知意的安排,按兵不动,每日除了上朝,便在府中研读兵书,仿佛真只是个回京休整的边将。

这日午后,他正在庭院练剑,亲兵来报:“将军,瑞王府送来请柬,邀将军明日过府赏菊。”

沈澈接过烫金请柬,心知这绝非普通的赏花宴。瑞王萧承泽一向深居简出,突然相邀,必有深意。

他想起云知意曾说:“瑞王看似庸碌,实则胸有丘壑。这盘棋,他或许是你我意想不到的助力。”

次日,沈澈准时赴约。瑞王府菊花开得正好,宾客却不多,除了几位清流文臣,便是云知意。

瑞王亲自迎出来,笑道:“久闻沈将军大名,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宴席设在花园水榭,酒过三巡,瑞王忽然叹道:“今日菊花虽好,却不及当年林阁老府上的十之一二。可惜林府如今荒废,再无人打理。”

在座众人皆沉默。林阁老曾是文臣领袖,门下弟子无数,却在巅峰时蒙冤而死。

一位老臣拭泪道:“林阁老若在天有灵,见如今朝局,不知该作何想。”

瑞王看向云知意:“听闻国师近日在整理旧籍,可有什么发现?”

云知意放下酒杯:“确有一事。我在整理林阁老遗物时,发现他生前最后一本奏折的草稿,内容关乎边关军务改革,其中提到北境防线有重大隐患。”

众人屏息。沈澈突然想起,姐姐去世前一个月,也曾忧心忡忡地提起北境防务,说“若不尽早整治,恐生大患”。

瑞王与云知意交换了一个眼神,又道:“说来也巧,前几日我府上新来个花匠,手艺极好。一问才知,他原是林府旧人,因府上变故,流落江湖多年。”

沈澈心中一动,看向云知意。云知意微微颔首,示意他静观其变。

宴席散后,瑞王独留沈澈和云知意至书房,屏退左右。

“沈将军,”瑞王神色凝重,“本王就直说了。近日得到密报,宁王与北境王赫连绝往来频繁,恐有异动。”

沈澈皱眉:“王爷是指?”

“陛下寿宴在即,宁王恐怕会在那时发难。”瑞王取出一封密信,“这是赫连绝亲笔信,承诺若宁王登基,便割让北境三城。”

沈澈接过密信,笔迹确与当年战场上缴获的赫连绝手书一致。

云知意道:“宁王已布下三重棋:一重是在陛下药中下毒,嫁祸太子;二重是勾结北境,外通敌国;三重嘛,”他看向沈澈,“便是找机会除掉将军,夺取北境兵权。”

“如何除?”

“将军可记得前日赏给你的那坛御酒?”云知意冷笑,“酒中已下了慢性毒药,若无解药,七七四十九日后便会毒发身亡。”

沈澈背后一凉。那坛酒他确已收到,因是御赐,尚未开封。

“好一个滴水不漏的计策。”沈澈握紧拳头,“若非国师与王爷告知,沈某恐怕死都不知怎么死的。”

瑞王叹道:“本王虽不才,却不能眼睁睁看着祖宗基业落入此等奸人之手。将军,国师,此番安危,全系于二位了。”

离开瑞王府时,已是黄昏。云知意与沈澈并肩而行,忽然低声道:“将军可知,今日瑞王所言,尚有保留。”

沈澈侧目:“国师何意?”

“瑞王与北境王,也非全无往来。”云知意唇角微扬,“这盘棋,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复杂。”

暮色渐浓,两人的身影消失在长街尽头。而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暗处酝酿。

就在沈澈与云知意联手追查真相时,一个意想不到的人出现了。

这日沈澈刚从军营回府,老管家来报:府上来了一位自称来自北境的故人,要求单独见将军。

沈澈在书房见到来人,是个满脸风霜的中年汉子,穿着普通的商贾服饰,眼神却锐利如鹰。

“将军可还认得我?”汉子开口,声音沙哑。

沈澈端详片刻,蓦地起身:“你是……林副将?”

林副将林昭,曾是沈澈父亲麾下骁将,十五年前随林阁老之子林清远驻守北境,后在一次与狄族交战中失踪,世人皆以为他已战死沙场。

“没想到有生之年还能再见将军。”林昭单膝跪地,虎目含泪,“末将苟活至今,只为有朝一日能洗刷林氏冤屈!”

沈澈忙扶他起身:“林叔请起,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林昭从怀中取出一本染血的册子:“这是当年林清远将军的军务日志,记录了他发现宁王与赫连绝往来密信的全过程。阁老正是得知此事,才遭灭口之祸。”

沈澈快速翻阅日志,越看越是心惊。原来早在十五年前,宁王就与赫连绝勾结,暗中贩卖军械给狄族,以换取对方支持他夺嫡。

“当年那场战役,根本是个陷阱。”林昭恨声道,“宁王故意泄露我军布防,导致林将军孤军深入,全军覆没。末将侥幸逃生,却因知晓内情,被一路追杀,不得不隐姓埋名,流落江湖。”

沈澈合上日志,心中波涛汹涌。原来姐姐察觉北境防务有问题,是因为她可能也发现了这个秘密。

“林叔可知,我姐姐之死,是否也与宁王有关?”

林昭沉默片刻,道:“末将潜伏京城多年,暗中查访,得知一事:沈娘娘去世前半月,曾秘密召见太医院杜太医,询问一种名为‘梦陀罗’的药物。而指使杜太医在药中做手脚的,正是贵妃苏玉柔。”

虽然早有猜测,但听到确证,沈澈仍觉心如刀割。他深吸一口气,压下翻涌的情绪:“林叔如今现身,想必已有周全计划?”

林昭点头:“末将联络了林将军旧部,如今已暗中集结,只待将军号令。此外,”他压低声音,“瑞王殿下也已知情,愿助我们一臂之力。”

沈澈若有所思。看来瑞王之前对他有所保留,是因为尚未与林昭接上头。

送走林昭后,沈澈独坐书房,直至夜深。烛火摇曳中,他仿佛又看到姐姐温柔的笑脸。

“阿姐,”他轻抚桌上沈丹青的画像,“无论凶手是谁,无论他地位多高,我定要他血债血偿。”

窗外忽然飘进一片落叶,正落在画像上。沈澈拈起叶子,发现叶面上用细如发丝的笔迹写着一行小字:“明日卯时,西山枫林,有要事相商。——云”

沈澈将叶子凑近烛火,字迹遇热渐渐消失。他望向国师府的方向,眼神复杂。

这位高深莫测的国师,究竟在这盘棋中,扮演着什么角色?而他与瑞王之间,又有着怎样的默契?

夜色深沉,仿佛一张无形的网,正缓缓收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