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塞上谁寄锦书来 > 第4章 来信

塞上谁寄锦书来 第4章 来信

作者:小鱼连山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8 15:30:53 来源:文学城

营垒间的校场中,黄沙漫卷,呵声震天。千人方阵将脚下沙地踏得尘土飞扬。

赵雁生穿过熟悉的营区,径直走向队正营帐。

他们这一队伍的队正名唤郑蔚,四十来岁,圆脸粗脖颈,头跟颈项结结实实地打成一片,模样十分憨厚。

队正负责指挥五十人规模的小队,算是半个百夫长,但郑蔚没有丝毫官架子,平日与普通伍卒同吃同住,最喜欢热热闹闹与人地说话。

此刻郑蔚见赵雁生来,大步上前,结实的手臂重重拍上赵雁生的肩:“雁生啊,你回来了!”

赵雁生笑着应下,“今儿早到的城,这不,马不停蹄就赶来了。”

“好好好!”郑蔚声如洪钟,震得帷布微颤,“正巧我也要去校场,雁生你随我一道,快去换甲!”

二人一同到了校场,小队的人正热火朝天地操练着。

赵雁生站进队伍,稳稳握枪,身姿挺拔如松。

操练结束,赵雁生正往回走,突然被人从后搂住肩膀。

“生哥,你何时回的西宁城,脚程真是够快的!”

赵雁生扭头看去,是与他同住一个营帐的郭造。

郭造长得黑黑瘦瘦,人也不负其名,很是聒噪,一说话就说个没完,像挑着铜匠担子,担子上挂着喋嗒喋嗒的铁片,走到哪儿都带着股吵吵嚷嚷的热闹劲儿。

没等他回答,郭造便垮着脸,委屈道:“你没在的这些日子,可给我苦死了,想寻个说话的人都寻不到。那江广胜天天来寻我的麻烦,我只好躲着他走。”

赵雁生一听这话就笑,“你总围着人家妹子转,江广胜能看你顺眼吗?”

郭造黑瘦的脸色一红,嗫嚅道:“月香也不曾与我说上几句话...我...我可真是冤枉死了!”

话说江广胜和江月香兄妹本是陇南人,父母早亡,兄妹二人相依为命。前些年陇南天灾时逃难到西宁州,江广胜参了军,妹妹留在城中绣坊做绣娘,每逢月休便到城中看望妹妹。

上月郭造和赵雁生休假,二人在城中偶遇江家兄妹,便走上前招呼,谁知向来话多的郭造竟一语不发,连江广胜都诧异地看了他好几眼。

回营后,郭造像变了个人,天天蔫头耷脑,不好好吃饭睡觉,净是长吁短叹。

有天晚上,赵雁生起夜喝水,刚站起身,看见郭造睁着炯炯的双眼盯着他瞧,两盏灯似的照亮了黑瘦的小脸,赵雁生差点把自己呛死。

赵雁生忍无可忍,拎着郭造出了营帐,寻了处草地,把他扔在地上,随后挨着郭造盘腿坐下,问道:“你这些日子到底是怎么了?”

郭造就着被赵雁生扔在地上的姿势咕蛹几下,慢慢坐起身,双手托腮,先长长叹了口气。

赵雁生看得一肚子火,正要凶他。郭造却羞答答地开了口,“生哥,我怕是害了相思病了。”

赵雁生一愣,“什么?”

郭造慢吞吞道,“我那日一见江家小妹,便觉脑袋晕乎乎的,回来之后也总想着她。听说这就是心悦一个人的表现,那我定是心悦江小妹了。”

没等赵雁生反应过来,便听郭造继续说道:“我爹娘生前给我留下一笔银钱娶媳妇用,我一直带着不敢离身。既然如此,那我明日就去找江大哥提亲!”说着站起来,还不忘道谢:“多谢你,雁生哥!”

说罢,蹦蹦跳跳回营帐睡觉去了。

第二日天不亮,郭造抱着他的宝贝铜罐去寻江广胜,不知与他说了什么,反正赵雁生只见到了一个鼻青脸肿的郭造,苦哈哈地抱着他的罐子回了营帐。

自此,江广胜每见郭造便要围上来找茬,人少时动手,人多时不便动手,就开骂。江广胜说话难听,骂人的话也不重样,回回都把郭造骂得吭哧瘪肚不敢张嘴。

但郭造偏不死心,一到休沐便进城寻江月香,十次有九次碰上江广胜,被打骂一顿赶走后,眼泪汪汪地回来找赵雁生吐苦水。

两人这边正说着话,只听见身旁传来一声怒呵,“你达滴袍子,郭造你给额站住!”正是江广胜,他身材魁梧,手里还拎着半截枪杆,阔大的脸上此刻布满怒意。

郭造一见江广胜就双腿发软,抱头跑得飞快:“江大哥,我今日可没招你惹你啊!”

江广胜横眉竖眼:“亏你达,谁让你今日左脚先出的门!”

抱头鼠窜的郭造,身后跟着怒气冲冲的江广胜。

校场上众人见状,都见怪不怪。虽不知缘由,却也都看得津津有味。

过了立冬,清陵城似乎变成了青色,石子的青色,晨霜上人影的青色。

祝晓山抬头看看天色,月白绫裙在石凳上铺开。她边垂首剥着栗子,边听陈烜背书。

只听“啪嗒啪嗒”,金黄的果仁就露了出来,玉色的手指捏起栗仁放在瓷盘中,给陈烜备着读完书了吃。

她正剥得起劲,却听见耳边的读书声停了,祝晓山纳罕,抬起头瞧他,陈烜脸有些红,“今日课文我已温习完了。”

祝晓山与陈烜相处了大半个月,他已不像初来陈府时那么拘谨,却仍端着成熟稳重的架子。

见她没什么反应,陈烜又清了清嗓子,“我已背完书了。”

祝晓山福至心灵,笑着把瓷盘推到他面前,“早说你想吃嘛!”

陈烜却不乐意了,“我只是看你剥得辛苦,若不尝几个,怕你躲起来哭鼻子。”

经过这些日子的观察,祝晓山早摸清了陈烜的骄矜性子,她拢了拢袖口,有意取笑他,“初见你时那般秉节持重,原都是装的。”

陈烜有些脸红,“若非祖父要我进陈府后稳重端庄些,我才不会那般作态呢。”他顿了顿,又含混道:“本也轮不到我,挑中的是我那嫡出的弟弟陈焕,只是嫡母不愿,日日去父亲面前哭诉,这才换了我来。”

陈烜语气轻松,往嘴里送栗子的速度却越来越快,嘴里囫囵得快要听不清楚说话,“我在这儿可比在建州过的好多了,起码在这吃喝不愁,往后在府里,也没人能欺负我母亲,也算我不白来。”

祝晓山想出言安慰,又是怕伤了陈烜自尊,轻声道,“你祖父肯送你来,定是觉得你是个聪慧的好孩子——这地方也不是什么人都能来的。”

陈烜塞了满嘴的栗子,好不容易才把泪意逼下去,听祝晓山说了这话,倒不谦虚,鼻子里一哼气,“那是,我入了学堂后,便处处压那陈焕一头,夫子都说我以后是夺得魁首的好苗子。”

祝晓山听了他这话,乐不可支,顺着他说:“那,我们的小魁首,近日可有什么想要的奖赏?”

陈烜两眼放光,平日里再稳重端庄,终究是个九岁的孩子,期期艾艾道,“你...你明日来接我下学好不好。”

祝晓山自然答应,笑着点了点陈烜的头。

第二日,祝晓山应约去接陈烜下学,两个轿夫抬着轿,轿上赫然写着“陈”字,带着十足的气派。

走到半路,祝晓山掀开帘,看见个蓄着大胡子的男人从一旁的布匹店走出来,他穿着灰色素缎直裰,眼窝很深,一副标准的吐蕃人相貌。

祝晓山好奇地瞧了几眼,那人对上她的视线,又瞥见轿子上的“陈”字,微微一愣,朝轿子走来,“可是清陵城陈家夫人?”

他说话口音很重,祝晓山皱了皱眉,走下轿子,“我是,阁下有何事?”

那人朝她倾身行礼,“我是吐蕃来的远商,新运来一批蚕丝织锦,若是得了陈家少夫人的眼,也可为我家织锦打开销路。”

随即压低声音,用只有二人能听见的声音说道,“可否借一步说话,我并无恶意,只是有些东西想转交于夫人。”

祝晓山捏了捏袖口。片刻,转头对身后的侍女说:“我进去看看布匹,你们就在此处等我。”

二人一前一后进了店铺,找了个避人的地方。那人朝祝晓山行了一礼,介绍来意:“夫人,我名阿布托巴义,是往来于塞北和江南一带的织锦商旅,你可以叫我阿布,我贸然喊住你,是有人托我将东西转交于你。”

说着,他翻出一个卷轴,包裹得很仔细。祝晓山脑海中有了一个隐隐绰绰的身影,心跳有些快,怔愣道:“是...是谁?”

阿布很快回答:“雁生,赵雁生托我将这画带给你,他知你身份特殊,这才让我转交。”说着,又从衣袖中拿出封信,“还有这个,他让我一并交于夫人。”

祝晓山道了谢,又听得阿布说,“若夫人要回寄,便明日午时之前到此处寻我便可,商队午时后启程。”

外面下起了雨,满地清白。

祝晓山牵着陈烜回府,轿夫抬着轿在身后走,陈烜显得极为高兴,他平日里端庄持重,就算开心也是克制的,但今日的情绪却很外露。

祝晓山不由得多看了他几眼。

“今日,还是第一次有人接我下学。”陈烜的声音带着与平日不同的软意,又有些闷闷的,“先前在建州没人管我,学堂里那些人我都不喜欢,才懒得与他们一道。母亲也总喜欢呆在院里不出去,所以我总是一个人。”

祝晓山能想象到陈烜一个人孤单地上下学的小小身影,摸了摸他的头,“不是喜欢。”

陈烜一愣,“什么?”

祝晓山笑了笑,“你母亲并非是喜欢呆在府中,而是她没得选。府上主母苛刻,她随意走动只会落得非议,迁怒到你身上——她定也想去接你下学,与你在路上走一走、聊一聊的。”

陈烜抬眼看她,眼里闪闪的,似有光彩。

暮色四合,窗外淅淅沥沥。

屋内只点了一盏灯,晕黄的光铺在案上,映着那只远道而来的卷筒。

祝晓山取来银剪轻轻挑开火漆,将画卷展开,一片苍茫壮阔的塞外风光也徐徐展开在祝晓山眼前。

——远处是连绵的沙丘,如凝固的金色波涛;中景一道蜿蜒长河,在落日映照下粼粼地泛着金红;天际一轮落日,将云层与沙海都染上壮烈的橘红与赭石色。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六岁的祝晓山心心念念的画,十九岁时终于拿在了手中。

她闭了闭眼,压下内心翻滚的情绪,将信笺打开。

烛火跳跃,桌前祝晓山的身影和赵雁生的身影渐渐重合。

半月前,赵雁生伏桌写字,“宁兰姑娘亲启”五个字落下,他盯着纸上的“宁兰”二字,心中微微泛起涟漪,定了定神,继续抬笔写道,

“宁兰姑娘亲启:

见信如晤。

前日托俞伯所作塞北风光图,想必已经送到姑娘手中。画中落日黄沙、长河云海,皆为西宁寻常景致,或可略慰姑娘思慕远方之心。

塞上风物与江南殊异。此处多见黄沙茫茫,胡杨成林。每至日暮,总见雁阵南飞,想必会经过清陵上空。

军中事务繁杂,诸事皆宜,望姑娘亦自珍重。

赵雁生谨拜

甲子年九月十一”

祝晓山的神色隐于阴影中,看不分明。

她垂眸片刻,合起信纸,伸手将它放在烛火上点燃,火焰跃上信纸,屋内瞬间一片亮色。火光映着祝晓山远山含黛般的眉眼,只是眼底一片平静。

“不够。”祝晓山轻轻道,“还不够...”

她等了那么多年,才等来一个转机,她必须保证万无一失。

所以,这点寄信的情意,还远远不够。

火光卷走了信笺,把祝晓山重新埋在一片昏暗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