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如果有宋三志[大宋少年志同人] > 第23章 宽辛被囚岭南溶洞

见在场众人都被自己的举动吓得一个激灵,韦原赶紧扶案落座,清了清嗓子,尴尬改口道:

“我的意思是,不妥,哈哈哈。薛映他已经有家室了,我想覃小姐既是酋长的掌上明珠,酋长定然不会让覃小姐为人妾室吧。”

覃念法有些惊讶:

“倒真看不出来,薛公子这般年轻,竟然已经成家了。”

“可不是么!”

韦原挺直腰板理了理衣襟,面不改色心不跳地胡诌:

“而且小薛那个娘子性子泼辣、十分善妒,她出身商贾世家,家财万贯。你们瞧见小薛那刀没有?那是他娘子送他的定情之物,价值两千两银子呐!你说是不是呀,小薛!”

韦原把薛映拽得一个踉跄,扭头避开覃念法和覃尚茵的视线,一个劲地朝薛映使眼色,压低声音急道:

“难道你还打算留下来入赘不成?”

薛映瞧着他急得眼睛抽筋的样子,心下了然——这醋坛子怕是又翻了。为了避免回去之后屁股遭罪,薛映忙不迭地点头:

“是的,确实如爵爷所言。”

覃尚茵本来还抱着一丝希望,听到薛映亲口承认,她眼中的期盼碎成了晶莹的泪花。覃念法望着女儿泫然欲泣的脸,只能长叹一声:

“唉——,看来小女跟薛公子是有缘无分了。”

见覃念法打消了结亲的念头,韦原心中的大石头总算落了地:

“覃小姐年纪还小,又如此出众,还怕以后觅不得佳偶吗?酋长不必着急。”

虽说婚事告吹,可覃尚茵的目光仍像春藤缠树般绕在薛映身上,那副委屈巴巴的神情,仿佛在看一个始乱终弃的负心汉。七斋六子就在这样诡异尴尬的气氛中欣赏了溪峒歌舞,又用了午膳。

酒过三巡,韦原实在坐不住了。他站起身来掸了掸衣袍:

“我等该去拜会知寨大人了。”

可覃尚茵却执意要带众人去山中的溶洞游玩:

“阿爹好不容易答应,让我今天下午带你们去溶洞玩!那里面有好多钟乳石,可漂亮了,你们中原人一定没见过那般奇景!”

“可我来横山寨却不去拜访知寨,实在有失礼仪。”

韦原婉拒道。可是覃尚茵依旧不依不饶:

“那你们晚上或者明天再去拜访知寨也不迟嘛。”

“我今晚还有事,得赶回邕州城……”

“那让王公子和他的书童陪我去就好啦!”

覃尚茵干脆截断韦原的话头,歪着脑袋看向静立一侧的元仲辛和王宽。韦原心中犯起了嘀咕:奇怪,覃尚茵不是喜欢薛映吗?什么时候对王宽和元仲辛也这么感兴趣了?他瞥了眼宽辛二人,元仲辛挑了挑眉,与他交换了一个眼神。王宽则面带笑容,欣然应道:

“如此,便由我二人相陪。韦爵爷,你就先去忙吧。”

覃尚茵一听,顿时笑靥如花,拉着王宽和元仲辛就要出发。小景站在一边,担忧地望着王宽,手指不安地绞在一起。察觉到小景的顾虑,王宽在宽大衣袖的遮掩下,迅速地捏了捏她的柔荑。虽然只是一个小动作,小景却觉着心中宽慰不少。

覃尚茵带着两个寨丁,引领王宽和元仲辛进入森林。她一路兴致勃勃,时而采撷野花插在发间,时而赤脚去小溪中踩水,惊起几只白鹭。

山中溪水潺潺,栈道崎岖难行,山林簇叶密层层,枝梢交错蔽上空。几人走了约有一炷香的时间,林间渐渐起了云雾,浓雾弥漫,仿佛能遮蔽天日。仲辛暗中扯了扯王宽的袖口——前方栈道早就断在荆棘丛中,唯有一条兽径般的窄路没入浓霭之中。

片刻后,覃尚茵忽然停住脚步,元仲辛好奇地问道:

“怎么了,覃小姐?还有多久才能到溶洞?”

覃尚茵没有回头,只是抬手往前一指,语气平淡地说:

“喏!那里就是了。”

引得王宽和元仲辛齐齐向前望去。

— — — — — —

— — — — — —

韦原、薛映、赵简和小景提着礼物来到知寨府上,横山寨知寨张日新听到通报,快步迎了出来。韦原跟着张日新到知寨府衙的中堂坐定,接过侍女奉上的茶盏浅啜一口,寒暄道:

“我来岭南时间不长,却也发现岭南民风民俗和官员设置管理都与中原大有不同。夷族尚武好斗不说,还部落林立、势力分散,张知寨既要在各部落酋长之间斡旋,又要守卫边境安定,实在是辛苦。”

张日新连忙拱手欠身:

“不辛苦,不辛苦,这都是下官分内之事。”

韦原指尖摩挲着盏沿,话锋忽然一转:

“可依我看,这些夷族未免也太没规矩了,竟敢光天化日之下,不顾律法在邕州城街头公然械斗。”

“爵爷有所不知,朝廷最初是想好好管控,可时间一久,却发现这是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情。夷族占据的地方大多是不毛之地,无法耕种;建筑衙署之后,他们又反复来攻打,导致很多士卒死于干戈,官吏没于王事,所以强行管理他们反而得不偿失[1]。”

张日新苦笑,

“不瞒爵爷,邕州的情况在羁縻州里已经算好的了。其他许多羁縻州,官员都是世袭,朝廷既不派官,也不收税,顶多发块牌子,有些则连牌子都没有。他们与朝廷的联系基本上就靠朝贡和回赐,官家自然也不管他们内部的事情,只有在他们袭扰汉族时,官府才会介入。”

韦原听得直皱眉头:

“那横山寨对寨内夷族的掌控也如此之弱吗?”

“横山寨地处边境,外通交趾,内达邕广。平时还会有交趾人到横山寨的博易场来做买卖,所以朝廷格外重视。寨中除了有五百寨丁,还驻扎了两都厢军[2],这些都在我的管控之下,只是寨中的峒丁只听命于土官[3]。土官通常是由夷族酋长担任,哦,方才与你一同宴饮的覃念法,就是横山寨的土官之一。按理说,土官应听命于寨官,可实际上我对他们的管控却十分有限。不过爵爷放心,横山寨峒丁的人数比寨丁少了许多,也不如寨丁和厢军训练有素,所以眼下寨内一切安稳。”

韦原闻言,内心稍微轻松了一些,他继续打探道:

“我听与我同行的书生说起,邕州城以及附近的乡镇常有山魈出没,劫掠青壮年男子,不知横山寨是否也有这种事情?”

张日新不以为意地摆摆手:

“横山寨的确也有此等传闻。爵爷从开封来,这些志怪传说自然听得少些。可岭南十万大山,自古以来就多得是关于山野精怪的传说,山魈只是其中之一罢了。岭南百姓笃信巫术,病者大多先巫后药,甚至有很多人因此丧命,还有很多人因为相信巫觋而导致无父子之亲、无君臣之节。 ”

他颇为无奈地叹了口气,

“可话说回来,也只有靠这些巫觋做法,才可以让百姓得到安抚,官府对这些事实在是有心无力呀……”

聊了一会儿,张日新提议带着韦原等人去寨里逛逛,好好体验一番夷族的风俗文化。可一行人没逛多久,就看到覃尚茵满脸泪痕、跌跌撞撞地跑了过来,一见他们就惊慌的喊道:

“不好了!韦爵爷、知寨大人!王公子和他的书童,还有跟着我的一名峒丁都被山魈给抓走了!呜呜呜……”

“什么?!”

韦原一行人和张日新齐齐变了脸色,韦原更是急得连声调都拔高了:

“那还不赶紧派人去找啊!”

覃尚茵头发凌乱,鬓间银梳斜挂半坠,裙摆上还沾着几点刺目的血迹。她用手背抹了把眼泪,勉强喘匀了气息,哽咽着说:

“我已经让人去通知我父亲了,咱们现在就进山救人!”

张日新不敢耽搁,火速召集了一队寨丁。韦原一行人跟着覃尚茵来到山林边缘时,覃念法也心急如焚地带着一队峒丁赶了过来。

覃尚茵带头踩着湿滑的苔藓钻入密林,众人沿着曲折的栈道一路前行。走到一处岔路时,赵简忽然开口叫住覃尚茵:

“覃小姐,你确定是走这边吗?”

覃尚茵回头,上下打量了一番侍女打扮的赵简,一脸天真地说:

“当然了,我们今下午走的就是这条路,姑娘有什么疑问吗?”

赵简笑了笑:

“啊……我看那条路是通到树林深处的,里面雾气弥漫、光线昏暗,所以有点害怕。”

覃尚茵安慰她道:

“姑娘不必害怕,咱们这么多人一起,山魈不会轻易过来。”

众人继续跟着覃尚茵向前走了一柱香的时间,她指着前方不远处对众人说:

“他们就是在那里被山魈抓走的!”

张日新和覃念法急忙上前查看,发现四周有零星滴落状血迹,附近几处树枝和灌木被压断,似乎发生过打斗。覃念法见此情景,一脸悲痛:

“怎么会这样?看样子,王公子和他的书童怕是凶多吉少啊!”

张日新连忙打断他的哭嚎:

“还没有找到人,覃酋长莫要妄言。”

随即下令让带来的寨丁和峒丁以此处为中心,分散开往周围搜寻。

可惜,直至暮色初临,众人仍然一无所获。由于浓密的叶片遮挡,树林很快便被黑暗笼罩,空中传来群鸟归巢的声音,还夹杂着不知名野兽的嚎叫,听得人毛骨悚然。张日新上前劝道:

“爵爷,我知道王公子是您的好友,您心中着急。可是这天就快黑了,您继续留在这里着实不安全。不如咱们先回寨子,我让寨丁明日一早继续寻找,一旦有了消息,立刻通知您。”

韦原和赵简交换了一个眼神,同意了张日新的提议。

不料众人刚进寨门,就有一个厢军打扮的士兵急匆匆冲到张日新面前回禀:

“禀知寨大人!斥候刚刚来报,侬志高兵败,正率领残部往我寨方向的山林撤退[4]!”

张日新大惊,连忙吩咐那传令兵去叫都头前来商议防御相关事宜,又通知斥候再去探查。安排完一切后,张日新转身对韦原恳切地说道:

“爵爷,侬志高兵败,难保不会在交趾军的劲逼下逃到邕州境内。届时局势混乱,刀枪无眼,爵爷还是立马启程回邕州城吧。王公子的事就交给我,如果有消息,我马上派人去邕州城给您报信。”

事已至此,七斋几人只能用暗语给王宽和元仲辛留下一封信,托付张日新保管后,即刻启程返回邕州城。

— — — — — —

— — — — — —

“滴答,滴答”——钟乳石滴落的水声在幽深的洞穴里回荡,王宽在这单调的声响中渐渐从昏迷中醒转。他眨了眨眼睛,才看清自己正身处一个溶洞中的囚牢里,手脚都被被锈迹斑斑的铁链锁在冰冷潮湿的洞壁上。不远处的囚室外,元仲辛手脚被锁,躺在地上还未醒,但周围并没有人看守。

王宽环顾四周,推断这间洞室应该是众多洞室的其中一个。这里空间不大,对面洞壁上人工开凿的凹槽里,三盏油灯正淌着浑浊的泪。

借着昏黄的灯光,他发现自己牢房的两侧还各有一间牢房,隔着木栅栏可以看到自己右侧的隔间中,一个蓬头垢面的人影蜷缩在角落,深色的衣袍已板结成块。他垂着头,蓬乱的头发遮住了他大半张脸,只露出削尖的下巴和一截苍白得近乎透明的皮肤。从他消瘦的身形和微弱到几乎快要没有的呼吸,便可看出他已经被囚禁在这里很久了。

没过多久,元仲辛轻哼一声,揉着发僵的脖子坐起身。他警惕地环视了一圈周遭的环境,目光落在身处囚牢的王宽身上,开口问道:

“怎么你在牢里,我倒在外面?”

王宽笑了一声,反问道:

“怎么,难道你想进来陪我?”

元仲辛耸耸肩:

“算了吧,待在那里面我没有安全感。”

两人话音刚落,洞口便传来脚步声。巫女领着几个凶神恶煞的打手走了进来:

“呦,你们倒是醒得挺早,省了我们泼冷水的功夫。”

她指尖抚过岩壁渗出的水珠,眼神在两人身上来回打量。元仲辛眼珠一转,换上笑脸问道:

“法师大人,覃尚茵呢?”

巫女嗤笑一声:

“你还挺关心那小丫头,放心吧,她没事。我跟她无冤无仇,已经放她回寨子了。”

“那法师大人,我和我家公子也跟您无冤无仇,您抓我们干嘛?”

巫女眼神陡然一厉,质问道:

“即是无冤无仇,你为何要偷我做法用的纸符?”

元仲辛讪讪一笑:

“哈哈,法师大人果然明察秋毫。我只是看到法师大人神通广大,想拿几张纸符保平安用,嘿嘿。”

他眼神坦荡,巫女盯着他的眼睛审视了半晌,也看不出他到底打的什么主意。所以,她虽然心中仍有疑虑,但也只能暂时当他是个喜欢小偷小摸的顽劣书童。她挥手示意打手把元仲辛带走:

“哼,不管你是何意图,想让你家公子活命,就去给我老老实实干活!若是敢有半分违抗,我就把你家公子丢去喂山魈!带走!”

两个壮汉应声上前,一左一右架起元仲辛,向着洞室外走去。看着他被押走的背影,巫女偏头向跟在身边的手下问道:

“你确定那小子昨晚在满春坊里喝了那药?”

手下连连点头:

“接待他的花娘阿翠说了,他确实把下了药的酒喝得一滴不剩。”

“那他今天中午在寨内喝了酒,为什么还能安然无恙?”

巫女皱眉思索,手下一脸讨好地宽慰她:

“小姐不必多虑。不管他发不发病,咱们都已经把人抓住了,任凭他们有什么图谋,如今也掀不起什么风浪来了。”

巫女缓缓点头,可眉宇间的疑虑仍未散去。她沉吟片刻,吩咐道:

“你再去满春坊问问那个阿翠,让她把当晚的情形仔仔细细再说一遍。但凡有半点可疑之处,立刻回来向我禀报!”

— — — — — —

马车在崎岖的路上颠簸摇晃,小景紧紧攥着手中的绣帕,脸上是化不开的担忧:

“赵姐姐,王大哥和元大哥……他们真的会没事吗?”

赵简拍了拍小景微凉的手背:

“你放心,元仲辛和王宽早就觉得覃尚茵不对劲,怀疑她就是那个巫女了,他们应该早有准备。”

“什么?!覃尚茵是巫女?!”

薛映满脸惊愕地张大嘴巴:

“这怎么可能?你们什么时候发现的?”

赵简抱臂倚在车厢壁上,解释道:

“你们救下覃尚茵的第二天早上,元仲辛吃早饭时,留意到她左手的食指和中指指尖有淡淡的黄色染色。于是,元仲辛便怀疑那是她二指经常沾姜黄粉留下的痕迹。而王宽则比元仲辛更早起疑,覃尚茵作为溪峒族酋长的女儿,不但孤身一人入城,还没有一峒丁随护,似乎过于刻意地接近你们。但是,当时王宽和元仲辛也只是怀疑,而我今天已经基本确定这个覃尚茵一定有问题。”

韦原得意地搂住薛映,骄傲地把下巴抬得老高:

“怎么样?我早说这个覃尚茵不是好人吧!”

他向赵简追问,

“赵简,你今天又发现了什么破绽?”

赵简反问:

“你还记得咱们经过第二个岔路时,我特意向覃尚茵确认,是否是走那条路吗?”

韦原、薛映和小景纷纷点头,赵简继续说道:

“那时我在叉道旁的树干上看到了元仲辛留下的标记,覃尚茵带我们去‘救人’的方向与元仲辛标记的方向是相反的。其次,时间也对不上。”

她问韦原:

“从覃尚茵带着元仲辛和王宽出发,到她慌慌张张跑回来报信,大约过了多久的时间?”

韦原皱眉回忆片刻:

“至少得有四炷香的时间吧……”

“但是,她带我们去找人,只走了一炷香的时间就到了所谓的‘出事地点’。如果元仲辛和王宽真的是在那里被山魈抓走,那她跑着回来报信用时不会超过一炷香的时间。如此算来,她与元仲辛和王宽在密林中至少走了三柱香的时间,与咱们找人的时间根本就对不上。”

赵简语气笃定,

“所以即便她不是巫女本人,也一定是周家的同谋。只是,咱们现在还不能确定,覃念法是否参与了这件事。”

薛映的眉头拧得更紧:

“可是,她和覃念法为什么要帮助周家呢?如果覃念法也是周家同谋,恐怕横山寨就不安全了。”

闻言,小景的一颗心更是悬在了半空中:

“那、那万一张知寨也是周家同谋怎么办?王大哥和元大哥如果逃出来,去找张日新岂不是等于自投罗网?”

赵简握紧小景冰凉的手,温声安慰她:

“这种可能性很小。因为涉及到边境安定,朝廷对寨官的选择是非常慎重的。尤其是一个寨的正官,都是由朝廷直接选拔,不仅一定要是汉人,还要清正廉洁、做事恭谨才行。况且,咱们要相信元仲辛和王宽的能力。”

赵简低头沉思片刻,忽然抬头嘱咐韦原和薛映:

“周家的目的很可能跟侬志高有关!现在侬志高兵败,周家很可能会有所动作。回到邕州城后,衙内你和薛映马上再去见一见顾观音。”

————————————————————

注释

[1] “不毛之地,既不可耕;建筑之后,西南夷獠交寇,而溪峒子蛮亦复跳梁。士卒死于干戈,官吏没于王事,肝脑涂地,往往有之。以此知纳土之义,非徒无益,而又害之所由生也。”(《宋史?蛮夷?西南溪峒诸蛮上》)。所以,大宋实际控制区域比看起来的面积小很多,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管理宽松,设羁縻州,多不管内部事,仅朝贡回赐。

[2] 北宋的军队百人为一都,五都为一营,五营为一军,三至五军为一厢。

[3] 土官是宋朝统治者给南方少数民族首领官职,而且亲自册封,授予官印,实际上就是把服从朝廷的土官作为宋王朝统治该民族地区的代理人。可是宋王朝对土官还是要防备的,所以就安排寨官监督各羁縻州县的土官。寨官不仅可以监督、控制土官,还可以震慑土官。

[4] 皇佑二年(1050年),广南西路钤辖司请于邕州罗徊峒(今广西龙州西北)置一寨,作为阻扼侬智高的屏障,得到宋廷批准。不久,交趾又发兵攻打侬智高,侬智高寡不敌众,率部遁伏山林。当广南西路转运上报这一情况时,宋朝采取防范措施,“诏本路严备之”。

很快又会有两位老熟人出现喽,我真的很喜欢让宋大志和宋二志的老熟人返场[捂脸笑哭],可能这就是情怀吧[玫瑰]……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3章 宽辛被囚岭南溶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