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如果有宋三志[大宋少年志同人] > 第15章 山魈的诅咒

如果有宋三志[大宋少年志同人] 第15章 山魈的诅咒

作者:阿若喵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05:54:09 来源:文学城

七斋一行人顺利的在傍晚时分进入邕州城,住进了官方驿馆。经过一晚的休整,六人总算都恢复些元气。王宽和元仲辛打算去周边村子逛逛,韦原则带着其余人提着礼物,前去拜访邕州知州陈珙。

抵达知州府衙后,薛映递上拜帖,没过一会儿,就有衙差请韦原一行人入内。几人刚行至中堂前,便见一个身着官袍、身形略微清瘦的中年男人迎了出来。他生了一副翰林院最中意的相貌:脸型方正,浓眉大眼,鼻梁挺直,薄唇抿得比衙门的朱漆门槛还要平直。他叉手向韦原问好,语气中却带着一丝疏离:

“韦爵爷,下官有失远迎。”

韦原回礼:

“哪里哪里,是我叨扰了知州大人。这些都是从开封带的小礼品,不成敬意。”

陈珙的目光扫过赵简和薛映手中提着的礼品,微微皱眉,并没有伸手去接,而是引着众人往堂内走:

“韦爵爷从开封长途跋涉,来到下官治下拜访,已经是下官的荣幸了,实在无需再带礼物。”

“哎~,只不过是些小玩意儿而已,值不了几个钱,就当是我想和知州大人交个朋友。”

陈珙推辞不过,只好收下:

“不知韦爵爷前来邕州所为何事?”

韦原脸上流露出一丝哀伤:

“请问陈大人,可否认识我父亲?”

陈珙沉思片刻:

“令尊可是韦卓然大人?”

“正是。我这次来,是想去我爹当年在邕州的住处看一看,拜祭一番。”

陈珙面色微变,犹豫了一会儿,才语重心长地对韦原说:

“下官斗胆说句冒犯的话,令尊当年是被贬黜,才来到此地的,后来更是直接叛去西夏。而爵爷的爵位,又与此事关联甚大,所以爵爷还是多多爱惜羽翼为好啊。”

韦原面色凝重地点了点头:

“陈大人所言甚是。可我爹死在了西夏,我连他最后一面都没能见到……”

说到此处,他不禁想起韦太尉离世时嘴角含笑的模样,忍不住眼眶泛红,眼里闪着泪花,

“做父亲的纵使有再多的不是,如今也已经故去;做儿子的生前没能在他身边尽孝,只希望能在他去后,稍稍弥补一二……”

陈珙轻轻叹了口气,从案前取过一张纸,挥笔写下了一个地址,递到韦原面前:

“自古忠孝难两全啊……这是令尊当年在岭南的住址,只是现在应该已经有别人租住了。”

韦原接过纸张看了一眼,向陈珙行礼致谢:

“谢过陈大人。除此之外,我还想去拜会我爹的生前好友。请问陈大人,我爹在岭南时有哪些知己好友?”

陈珙仔细想了想:

“我和令尊只是认识,并不算熟悉。我曾见过令尊和广南西路转运使肖固,肖大人一起去吃过几次酒。还有,邕州指挥使亓斌,亓大人有时会去找令尊切磋武艺。至于其余的人,我就记不清了。正好肖大人这几天刚从桂州来到邕州巡查,就下榻在州衙别院,爵爷待会儿可以前去拜访。”

元仲辛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很快就与邕州城里的乞丐泼皮打成了一片。从他们口中,元仲辛和王宽得知,这独脚山魈[1]大约是在两年前出现的,邕州城周围的村镇,几乎都有人被山魈诅咒;就连他们这些泼皮乞丐中,都有健壮者被山魈掳走吃掉,害得如今他们晚上只敢扎堆休息。更加离奇的是,当年各部落的巫觋和圣女都曾尝试降服山魈,可最终全部铩羽而归,无奈只能祭祀活人来安抚这怪物。

打探清楚情况后,王宽和元仲辛决定出城,去周边的村庄实地逛一逛。他们途经数个村庄,在其中几个村里,看到有一两户人家大门紧锁,门口由巫祝带领几个打手看守着。

王宽和元仲辛刚想要上前瞧个仔细,却被路过的老妪一把拉住:

“小公子,可千万别靠近!”

王宽行礼:

“请问婆婆,为何不能靠近?”

“看你们的打扮,想必是外乡人吧?你们有所不知,那屋里关的,是被山魈诅咒的人,任何人靠近都会沾染上厄运的!你们看到那巫祝了吗?要是你们再往前凑,他们不管你们是谁,都会动手把你们打走的!”

王宽和元仲辛向老妪道了谢,打算偷摸绕到那座民居后面观察。忽然,远处传来一阵嘈杂的骚乱声。二人循声望去,只见一个须发皆白的老翁领着一个巫女匆匆赶来,后面还跟着一帮村民。

那巫女手提宝剑,身穿五彩斑斓的彩衣和赤布袴褶,额上扎着绣有不同神像的五色神牌头扎,发上插着羽毛和各种兽皮制成的装饰,脸上涂满油彩,真容难辨。她跣着双足,脚踝上系着的青铜铃铛随着她的步伐,发出“叮铃叮铃”的清脆铃音。一个身穿皮衣的执棒巫祝紧跟在她身旁,他皮衣上缝着各种绣有符咒的口袋,里面鼓鼓囊囊,装满了法器和药粉。

老妪看着这阵仗,忍不住摇头叹气:

“唉,怕是又有人遭了诅咒了呦……这天杀的山魈,要到什么时候,才能有个法力高强的大师收了它呦!”

王宽和元仲辛对视一眼,毅然决然地跟上那队人。见状,老妪又想伸手拉住他俩,可年纪大了行动迟缓,只能在二人后面急得直跺脚:

“哎!你们这两个后生不知天高地厚,怎么就劝不听呢?!”

韦原一行人见过陈珙后,即刻前往州衙别院拜见广南西路转运使肖固。肖固是位四五十岁的中年男子,身材有些发福,一张白胖的脸,像极了庙里的弥勒泥塑。他眼角带着深深的笑纹,一脸和善,偏两道剑眉斜飞入鬓,给他的眉眼平添了几分凌厉。他笑着向韦原拱手行礼,精心蓄养的山羊胡随着笑声轻颤:

“哎呀呀,韦爵爷万安!有失远迎,有失远迎!”

韦原连忙回礼,挥手示意薛映和赵简送上礼品:

“哪里哪里,是我突然前来,叨扰了大人。这些我是从开封带的小礼品,还望大人收下。”

肖固倒是没有推辞,挥手让身后的衙差接下礼品:

“哈哈哈,韦爵爷太客气了!改日我一定要请韦爵爷好好喝几杯才行。”

几人行至中堂坐定,韦原开口道明来意:

“肖大人,实不相瞒,我此次前来岭南,是为了祭奠亡父。不知肖大人可认识家父?”

肖固没有丝毫犹豫,爽快地回答:

“认识认识,当年令尊刚到岭南时,指挥使亓斌没少缠着令尊比试武艺。亓斌这人性子老实直率,是个脑子一根筋的武痴,认定了好对手就不肯放过。那时候,令尊长途跋涉,到了岭南又水土不服,所以身体有些虚弱,哪里经得起他那般折腾。最后还是我出面拦住了亓斌,还让亓斌向令尊道了歉。”

韦原看肖固这人和善好说话,也打开了话匣子,语气熟络仿佛两人已经相识许久:

“亓指挥使我倒是知道。我们来邕州城的路上,曾跟他有过一面之缘。他的确是个武痴,当时还拿着我这侍卫的刀看了许久呢!怎么?亓指挥使竟然这么听大人的话?”

肖固笑了笑:

“亓斌当初是我举荐的,说起来,我也算他半个师长。”

他话锋一转,引到韦原身上,

“倒是你,我听闻你是因为大义灭亲才被官家授予了爵位。怎么这样大胆,敢跑到岭南来悼念你爹?你就不怕官家怪罪吗?”

韦原脸上的笑意淡去,露出几分忧伤:

“做父亲的再有不是,也终究是我爹。况且他已经故去,做儿子的没能在他生前尽孝,只能在他去后稍稍弥补……再说了,我本来就是一纨绔,官家要罚就罚,大不了把我的爵位收回去。我家刚被抄的时候,我什么都没有了,这几年不也照样熬过来了嘛。”

肖固听了这番话,心中倒是有些惊讶:

“想不到韦爵爷不仅孝顺,心中还如此通达。真可谓至情至性,是真人也。”

韦原追问:

“肖大人可知道我爹生前住在何处?”

谈及此事,肖固似乎陷入了回忆中:

“令尊刚来岭南时,随身带的银两不多,好在岭南物价不贵,日子倒也能过。当时,他在城东赁了间小院儿住着,生活虽说不富裕,却也清静自在。我跟令尊聊过几次,从他的话语中,可以看得出,他是个豁达通透之人,并没有因为被贬黜而心中郁结。所以,令尊生前在岭南的日子,过得还算舒心。”

听着肖固的描述,韦原仿佛看见他爹穿着平民百姓的粗布衣服,坐在农家小院的老树底下摇着扇子乘凉,闲时偶尔和友人围坐在一起,喝着茶,谈天说地。日子或许清苦,但很是安逸舒心。韦原心想,如果真是如此,那该多好……不知不觉,两行清泪从眼角滑落。

肖固见韦原落泪,慌忙开口安慰:

“韦爵爷请节哀,如今那小院,可能已经住进了其他人家。不如我明日派衙差去打听一下,看看现在住在那里的人家,能不能准许爵爷进去看一看。”

韦原一听,立刻起身,对肖固恭敬地行礼:

“多谢肖大人好意!如此,就麻烦肖大人了。”

王宽和元仲辛跟着巫女和那老翁,来到一处普通的干栏式民房,二人悄悄挤到最前排围观。向里望去,只见房内卧室的床上躺着一个青年男子。他脸色发青,**的胸膛上布满红疹,正双手捂着肚子,在床上疼得直哼哼。

老翁面色焦急地对巫女说:

“法师,我儿昨晚还好好的,只是喝了点酒,今早就腹痛不止,还面色发青,全身发了红疹……您看,会不会是有人在酒中下蛊?求法师救我儿性命!”

说完,他恭恭敬敬地递上一两碎银。那巫女眯起眼睛点了点头,示意巫祝收下银两。然后,她让巫祝和老翁紧闭门窗,再点燃几只蜡烛。

在蜡烛昏黄的光线下,巫女一边口中念念有词,一边踏着细碎的步伐跳起诡异的舞蹈。突然,她双眼翻白,浑身抽搐,口中猛地大喝一声,把在场围观的村民吓了一跳。随后,她的头软软垂下,虽然身体依然站立,却像断了线的木偶一般。片刻之后,她缓缓抬头,用低沉沙哑的女声说道:

“我已问过仙家,你去准备一盆清水,仙家自会告诉你答案。”

老翁不敢耽搁,赶紧去接了一盆清水端进屋里。

巫祝从包中掏出一摞白纸,巫女用剑尖儿挑起一张纸,扔在那盆清水中,大喝一声“显!”——水中白纸竟然应声慢慢浮现出一个扭曲的“魈”字。围观的村民见此情景,纷纷惊奇大呼女巫闭着眼睛摇头晃脑,老神在在地说:

“你儿不是被人下了蛊,而是被山魈诅咒了。想要化解,就要献祭,否则你们全家都会性命不保。”

那老翁一听这话,吓得双腿一软,跪在地上痛哭起来:

“我家就这一个儿子呀,呜呜呜……下个月他就要和隔壁村的女娃定亲了!老天爷啊,你可让我怎么活呀,呜呜呜……”

哭嚎几声后,他膝行到巫女脚边,抓住巫女的裙摆哭求:

“法师,您行行好!这诅咒能不能转移到我身上啊?我自愿献祭,只求保我儿一条性命!”

看到须发花白、身形佝偻的老翁跪在地上苦苦哀求,王宽拳头紧握,身形微动。元仲辛在他身边一把攥住他的胳膊,微微地摇了摇头。他看着元仲辛的眼睛,渐渐平静下来,低垂眼眸深吸一口气,继续默默观察。

只听巫女说道:

“此事我也做不了主,需得问问独脚山魈才能定夺。”

说罢,她示意巫祝便拿出两张用纸剪成的小人,在两个人形纸符上分别写了“父”与“子”两个字,又让老翁去端了两碗清水来。

待一切准备妥当,巫女再次嘟嘟囔囔念起咒语,同时举着剑在空中挥舞。她先执剑在老翁前面挥舞了一番,旋转中,左手食指与中指并起在剑身上一抹。她旋即端起一碗清水,张口含入嘴中,把水喷向剑身,再用剑尖轻轻划过写着“父”字的纸符。

此时,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那张写着“父”字的人形纸符上,唯有元仲辛和王宽留意到,巫祝趁机偷偷往另一碗清水中加入了一些白色粉末。

那张纸符被剑划过之后,没有任何变化,只留下了一道湿漉漉的水痕。见状,巫女面带失望地摇了摇头。

接着,她又开始挥舞宝剑。只不过,这次她拿着剑在腹痛的青年上方舞动一番,依然在旋转中并起左手的食指与中指往剑身上抹了一下。她端起另一碗清水含入口中喷向宝剑,当剑尖划过写着“子”字的人形纸符时,剑过之处竟然留下了一条鲜红的血迹。围观的村民都被这一幕吓得呆愣原地,连大气都不敢喘。

巫女脸上露出一副悲悯的神情看向老翁:

“你也看到了,山魈只看上了你儿子,不同意更换祭品。我也实在无法,只能给你一碗符水。你让你儿子服下,能暂时缓解他的痛苦,这样等到献祭的时候,他也能少受些罪。”

她转头吩咐巫祝,

“按规矩办吧……一定要守好这屋子,三天之内,不许有任何人靠近。如果谁打扰了献祭,整个村子怕是都要遭殃。”

交代完毕,巫女抬脚就走,巫祝则忙着去给腹痛的青年喂所谓的“符水”。而老翁早已哭倒在地,他伸出手,想要拉住巫女的裙摆再央求一番,却被巫女一撩裙摆,巧妙地躲开了。

巫女从元仲辛和王宽面前走过,忽然像是察觉到了什么,脚步一顿停了下来。见她回头看过来,元仲辛立刻摆出一副害怕的样子,拽着王宽空荡的袖管,往王宽身后躲了躲。那巫女倒也没有说什么,只是上下打量了他俩一番,便匆匆离开了。

[1] 最早记录山魈的文献是《山海经?海内经》,在书中,山魈被称为赣巨人或枭阳:“南方有赣巨人,人面长唇,黑身有毛,反踵,见人笑亦笑,唇蔽其面,因即逃也。”到了两晋,山魈有了变异,东晋葛洪在《抱朴子?登涉》中说,山魈长得就像小孩子,只有一只脚并且向后反长,喜欢夜里骚扰人。到了南北朝时期,山魈有了新的技能,不但能变化,还学会了诅咒之术。并且有多部古籍记载山魈吃人。比如《本草纲目》记载:“帝问土人丁銮。銮曰:其面似人,红赤色,毛似猕猴,有尾。能人言,如鸟声。善知生死,力负千钧。反踵无膝,睡则倚物。获人则先笑而后食之。猎人因以竹筒贯臂诱之,俟其笑时,抽手以锥钉其唇着额,任其奔驰,候死而取之。”《昭明文选》中写道:“枭羊(山魈)善食人,大口,其初得人喜而笑,却唇上覆额,移时而后食之。人因为筒,贯於臂上,待执人,人即抽手从筒中出,凿其唇於额,而得禽之。”意思是它们脚后跟朝前,抓住人后会仰面大笑,以至于上唇笑到遮住额头,最后会吞食人类。

下一章会解释巫女的骗人小把戏,3组cp也会回归的!

陈珙和肖固两人有历史原型。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5章 山魈的诅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