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人当细作,但在卖酒 > 第8章 枯逢春(八)

人当细作,但在卖酒 第8章 枯逢春(八)

作者:我羡春山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25 02:50:55 来源:文学城

整个党祸,从元始十一年开始,至元始十六年结束。

先帝尚在时,曾指着案头堆积如山的简牍,对服侍多年的宦者令(注释1)曹启道:“你瞧瞧他们,竟胁迫朕至此。

你瞧瞧他们写的——夫为人主者,非欲养祸于内,而疏忠臣硕士于外,盖其渐积而势使之然。(注释2)

朕在他们眼中,便是这样不辨忠奸的昏君。”

彼时掌御史台的司空为王昉之的外祖杨至臻,在听闻女儿的的义愤之言后,他携薛秋义一道上奏疏,请先帝重贤臣、远奸宦。

甚至还有傲梅风骨的文臣于殿上触柱。

此之种种,世家自诩为匡扶帝道的清流。可落在先帝眼中,便成为胁迫自己的枷锁。

曹启自先帝尚是皇子时候便侍奉左右,恭谦跪地、低声应喏:“奴一条贱命,不足为惜,陛下万不可因此与三公生嫌隙。”

“老东西,他们可不只是要杀你啊。”先帝站起身来,宫灯将建章殿照得亮白如昼,足以令鬼魅魍魉无处遁藏。“他们这是要折断朕的手足、堵塞朕的耳目,将朕囚在建章宫当个傀儡!”

这次遂他们愿,那下次呢?

太常占卜出上将星入太微垣的凶相,更是给世家口诛笔伐的理由——上苍示警,陛下身边定有奸邪。

春寒料峭,早发梅花已有渺远幽香,因皇后喜欢,宫中移植了许多来。一处雪融,黄门官们仔细仔细扫尽残留的冷水,唯恐贵人们路行不慎。

见陛下出来,他们便静默跪于两侧,膝盖处雪水沾衣。

先帝气闷非常,因而不觉得冷,着单衣疾步至殿外,仰头望寒星点点。

曹启追在身后,想为他披上氅衣,见此情景,倒不敢上前。

他听见陛下道:

“杀一人有何用?杀朝中数人有何用?他们的根基在州郡,仍会前赴后继涌入东都,如过江之鲫、驱之不尽。朕倒觉得应当屠戮其族,发配其仆从部曲为奴,让天下人只知皇权,不闻世家。”

皇后与世家同列,当废为庶人。贵人庄氏出身寒微,孕育皇嗣有功,可继皇后。庄氏的兄长,卓有军功,可竞中郎将。

陛下的心愿,亦是一个奴婢的心愿。

先帝召曹启颁布一系列敕令,只为宣告自己才是天下之主。也正在那一年,他设了鸿都学宫,广召天下寒门。

这是他与世家的矛盾,所谓奸宦,也只是挡在两者之间的缓冲。

“所谓上将星入太微垣,说的未尝不可能是老师。”先帝亲自踏入廷狱,在冲天血气与尸骸中,最后一次见到有帝师之名的杨至臻。

“臣至臻之心,恨不能剖之请陛下观。”杨至臻强撑着一口气,朗声笑道,“臣撩虺蛇之头,践虎狼之属,以至身被淫刑,祸及朋友,不亦悲乎。(注释3)

此身愧对帝师之名。”

“你那个女婿,琅琊王氏,继任司空如何?”先帝饶有兴致地提及王应礼,想要从杨至臻脸上窥见一丝崩裂,最后也只能咬牙切齿叹一句硬骨头。

“一如陛下所愿。”杨至臻猛然吐出一口浊血。

大卉一代的脊梁,断了。

绵延数年的党祸最终以铲除先帝最痛恨的弘农杨氏告终,其中受株连的其余世家不可胜数。先帝将权柄牢牢把控在手,清洗过的朝堂尽数换成心腹。

世家出身的皇后幽囚而死。先帝犹不解气,甚至于元始十六年宫宴上,召杨氏入内廷,当众杖杀。

“阿父……”王昉之捏着陶盏,指尖已苍白如盈。

王应礼自剖心腹,再饮柘浆,反而觉得苦如黄连。他汲汲营营十年,踩着杨氏、友人的尸骨成为司空,无一日不恨,无一日不怨。

宁愿背负叛徒之耻,也要把持三公之位。

这是他与弘农杨氏定的计策,只为保住王昉之。

“恰如阿昉所言,杀一人,可保国朝安稳数十年。”他垂眸之际已显决心,仍是当年与弘农杨氏并肩的模样。“以前阿父总是不知如何教你,如今见你这番模样,心下欣慰。

当年纵容何氏,只是想磋磨你一二,日后出门面对他人恶意不至于手足无措。

阿昉啊,是为父错了。”

他眸里结霜,又被烛火点燃,一时潸然。

新岁无恙,晨起时霞光万筠,如织锦裁金。至午时才有雪,既优既渥,既霑既足,太常将之解读为年丰之兆,刘晏辞因而大赦天下。

王应礼午后出门,未及撑伞,雪落无声,均落在他发上。

王昉之穿了新制冬衣,开私库发了岁钱,夫衣与采葛在旁协助。

这是一年最叫人期许的时候。

最开始是用红布包着十枚五铢钱递到每个人手里,叫做“添嘴”,主家不问这笔钱用作何处。

其次发布帛,手灵巧的婢子们便可以为自己裁春衣了。待到上巳节回暖时候,主家无论是参加春狩还是踏青,身边侍奉的皆用着新衣。

最后是发谷,意喻共祈年丰。

采荇站在最末位,待众人说完吉祥话才拖着身子上前。

她以前话便不多,如今更是少。也不知是被王昉之一通发落的缘故,还是担忧郭伶的缘故,整个人消瘦不堪,两腮也凹陷下去。

因着前两日对魏冉不大客气,王昉之也不好意思问起郭伶其人。

见采荇这模样,她叹了口气:“陛下已大赦天下,算脚程也不过行到望州,你不必太过担心。若是日后他再返东都,你去看顾一二也不是难事。”

她总疑心刘晏辞的大赦,是为日后起复郭伶做准备。

采荇福了福身,“多谢女郎,从前是奴错了。郭……郭伶是奴的阿兄,只是自幼分离,不大熟识了。奴本想远远打量一眼,并非……并非有意隐瞒女郎。”

太巧合了。

王昉之不大相信这说辞,倒也没有出言刁难。每个人都有不得已之处,她也只是愤怒当日采荇拿自己当筏子。

虽然院中已有热闹如采葛,稳重如夫衣,犹豫了片刻,她还是命人将采荇挪了回来。

因当年党祸,王应礼与朝臣关系均不算亲厚,只有三三两两几名遣仆从上门送了岁礼。王昉之一一清点入库,又挑了几件首饰送去父亲婢妾屋中,刚歇下来,便听采葛欢欣鼓舞道,魏冉来了。

采葛年纪最小,尚是什么都不懂的年纪,以前总听年长仆妇提及,世家女郎大多过了及笈便开始议亲。

她家女郎身量高挑,在东都有一等一的风姿,定要配个身长八尺孔武有力的俊朗郎君。

譬如魏冉,她便觉得很不错。

门外王采薇养了两只不会说话的鹦哥,在鸟笼中蹦来蹦去,将搭好的枝桠踩出一阵“吱咔”脆响。

“新岁有十五日休沐,宫中连连设宴,我实在不胜其烦。”魏冉明明是头次登门,却极其熟稔地跨进来,身后跟着魏一二三四,各个捧着一摞岁礼。“可打扰你了?”

魏冉有封爵在身,又是孛阳公主的亲子,有宫中赐服,一身绛色青襟直裾佩以玉绶。

王昉之心情正好,抬眼便道:“这身衣服颜色暗淡,倒与魏侯的好颜色不相配。”

此话一出,她心知失礼,雪颊飞虹,随手拣了博山架上的团扇遮面,又命采葛看茶。

魏冉倒不觉有什么,一双眸子亮起来,三步并作两步,又叫魏一二三四将岁礼一一排开。

“我备了些实用之物,一是因前几日唐突向女郎赔罪,二是感谢女郎所赠柚叶。”他心下微有遗憾,王昉之尚未拟定表字,否则他可以再悄悄拉近一点二人的距离。

除了胭脂水粉、布帛锦绸,他甚至还搜罗了几样适宜女子防身的暗器,装了两个马车有余。魏一说,民间稍富庶些的人家成亲聘礼也不过如此。

“魏侯真是费心,请用茶吧。”王昉之将陶盏推至他跟前,她一贯喜欢这样不叫矫饰的用具,配以清冽茶汤,亦有隐客的自得。

她以前在陶邑的日子近乎幽囚,整日除了煎茶,便只有酿酒。

这一味茶汤中便加了些椒柏酒。

椒柏酒烈,魏冉尝着新鲜,多饮两杯,面上已显酡色。他本就不胜酒力,此前一贯克制不肯饮酒,遇到宫宴也多取米浆替代。

他醉在头上,数次挣扎,忽地执起王昉之的手。

“我知相见不久、相处未深,你不信我。”此话极尽委屈,几乎泫然欲泣。“可我两生,唯此真心。”

王昉之见不得他此等形态,又恐于名声有碍,只好将采葛几人等皆遣在外头,既不太远,又不至于太近而尴尬。

她忽地想起在畅安阁中与父亲对谈,何其悲恸沉重,只一日内又闻魏冉剖白,只觉啼笑皆非,“是我错了,不该让魏侯放纵饮酒。”

她将手抽出来,浅浅白痕象征两人曾有亲密无间姿态,很快又消散了。

真论相识,也不过在这两月,哪就到了能说出信与不信的地步。

他不知作何点了点头,随即叹气,说话仍颠三倒四,“不信我也好,也不许信他们,东都中谁人都不可尽信……上辈子见你远嫁,我悔矣。”

她有些犯难,又不可对此人用非常手段。

“女郎!大事不好了!”

鬼哭狼嚎也的惊呼打破神思,亦往稠丽意浓的内室注了丝凉风。

还未等王昉之斥责,父亲身边的侍书王良猛然撞进院子,跪伏连连磕头:“请女郎持手令立即入宫。太后……鸩杀了孟贵人。”

(1)皇帝亲近的太监

(2)出自欧阳修《五代史宦者传论》

(3)出自《资治通鉴》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8章 新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