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权宦 > 第69章 生日宴惊变(下)

权宦 第69章 生日宴惊变(下)

作者:祁旧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02 22:56:09 来源:文学城

国舅爷被侍卫拖拽着出殿时,那声嘶力竭的哭喊还黏在大殿的梁上,像一截断了线的残绸,飘飘荡荡落不下来。殿内的烛火被穿堂风卷得晃了晃,映得满殿官员的脸忽明忽暗,有人悄悄抬手擦了擦额角的汗,有人下意识地攥紧了朝珠,还有人偷眼去瞥凤椅上的太后,眼神里藏着几分畏惧与探究。

沈清辞站在殿中,指尖还残留着递奏折时的微凉触感。他看着国舅爷消失的殿门,心里却没有半分轻松——国舅爷虽被拿下,但太后还在,这座大殿里的暗涌,远没到平息的时候。他悄悄侧过头,看向身侧的萧彻,对方依旧是那副沉静模样,玄色宦官袍的衣摆垂在地上,纹丝不动,只有垂在身侧的手,指尖微微蜷缩着,泄露了他紧绷的神经。

皇帝坐在龙椅上,胸口还在微微起伏。刚才国舅爷拔剑相向的场景太过凶险,他虽年幼,却也知道那是谋反的架势。他攥着龙椅的扶手,指节泛白,目光扫过殿内的官员,最终落在太后身上,眼神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慌乱。

太后坐在凤椅上,手里的佛珠早已停了转动,指腹死死掐着一颗紫檀珠,珠身被捏出了一道浅浅的印子。她的脸色比刚才更白,嘴唇抿成一条直线,眼神死死盯着殿门的方向,像是要将那扇门盯出个洞来。国舅爷是她唯一的依靠,如今被抓,她的天,也塌了一半。

“咳——”大理寺卿轻咳一声,打破了殿内的寂静,“陛下,国舅爷谋逆已成定局,还请陛下早作决断,以安朝野之心。”

他这一开口,其他官员也纷纷反应过来,纷纷躬身行礼:“请陛下早作决断!”

皇帝深吸一口气,刚要开口,却被太后打断:“陛下,兄长他只是一时糊涂!”太后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却依旧强撑着威严,“他平日里忠心耿耿,怎么可能谋逆?定是萧彻和沈清辞故意陷害,陛下可千万不能信他们!”

她一边说,一边看向萧彻,眼神里满是怨毒。若是眼神能杀人,萧彻恐怕早已被她千刀万剐。

萧彻上前一步,躬身行礼,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太后,国舅爷谋逆,证据确凿。密信上有他与蛮族首领的亲笔签名,盟约上还有蛮族的印记,这些都不是臣能伪造的。而且,国舅爷刚才拔剑相向,意图刺杀臣与沈编修,甚至对陛下不敬,这难道也是臣陷害他吗?”

“你——”太后被噎得说不出话,手指着萧彻,气得浑身发抖,“你个阉竖!竟敢当众污蔑哀家的兄长!哀家定要禀明列祖列宗,治你的罪!”

“太后,”沈清辞上前一步,挡在萧彻身前,眼神坚定地看着太后,“萧督主只是在陈述事实,并无污蔑之意。国舅爷的罪行,不仅臣和萧督主看到了,满殿的官员都看到了。太后若是再执迷不悟,只会让陛下为难,让朝野动荡。”

太后看着沈清辞,又看了看满殿沉默的官员,心里越来越慌。她知道,这些官员大多是趋炎附势之辈,如今国舅爷倒台,他们自然不会再站在她这边。可她不能就这么认输,一旦认输,她就彻底完了。

萧彻看着太后慌乱的模样,知道是时候抛出最后一张王牌了。他从怀里掏出一个锦盒,走到殿中,躬身行礼:“陛下,臣这里还有一份证据,足以证明太后当年参与诬陷萧老将军,请陛下过目。”

皇帝一愣,连忙说:“呈上来。”

一个小太监快步上前,接过锦盒,递给皇帝。皇帝打开锦盒,里面是一张泛黄的纸条,上面的字迹有些模糊,却依旧能辨认出是太后的笔迹。他仔细看了起来,越看,脸色越沉,手也开始微微发抖。

纸条上写着:“萧凛手握盐铁走私证据,恐对兄长不利,需尽快除之。可伪造通敌信件,买通证人,定其死罪。”

“母后,”皇帝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眼神里满是失望和愤怒,“这……这是真的吗?你真的为了国舅爷,诬陷了萧老将军?”

太后的心猛地一沉,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她怎么也没想到,萧彻竟然找到了这张纸条!这张纸条是她十年前写的,本以为早就被销毁了,没想到竟然还在,还落到了萧彻手里!

“陛下,这不是哀家写的!”太后连忙辩解,声音里带着一丝慌乱,“是萧彻伪造的!他为了给萧凛翻案,故意伪造了这张纸条,想要诬陷哀家!陛下,您可千万不能信他!”

“是不是伪造的,一验便知。”萧彻平静地说,“这张纸条上的墨迹是十年前的,而且上面还有太后当年使用的印鉴痕迹。臣已经请翰林院的掌印太监验过了,这确实是太后的笔迹,绝非伪造。”

皇帝将纸条递给身边的掌印太监,声音低沉:“你验一验,这是不是太后的笔迹。”

掌印太监接过纸条,仔细看了半天,又比对了一下太后平日里的奏折,脸色越来越白。他躬身行礼,声音颤抖地说:“回陛下,这……这确实是太后的笔迹,墨迹和印鉴也都是十年前的。”

太后瘫坐在凤椅上,眼神空洞,再也说不出一句辩解的话。她知道,这一次,她彻底完了。

“陛下,”沈清辞上前一步,躬身行礼,“臣还有一位证人要请。当年负责审理萧凛案的大理寺卿,他愿意出庭作证,证明萧凛案是被诬陷的。”

皇帝点点头,声音低沉:“宣大理寺卿进殿。”

很快,一个穿着紫色官袍的老者快步走进大殿。他头发花白,脸上满是皱纹,眼神里带着一丝愧疚和不安。他走到殿中,躬身行礼:“臣参见陛下,参见太后。”

“大理寺卿,”皇帝看着他,声音里带着一丝期待,“十年前的萧凛案,到底是怎么回事?你如实说来,不得有半句隐瞒!”

大理寺卿的身体微微一颤,抬起头,眼神里满是愧疚:“陛下,臣有罪!十年前,臣是在太后和国舅爷的逼迫下,才定了萧老将军的罪。萧老将军根本没有通敌叛国,他手里握有国舅爷走私盐铁给蛮族的证据,国舅爷和太后为了灭口,才故意诬陷了他。”

“你……你竟敢污蔑哀家!”太后猛地从凤椅上站起来,手指着大理寺卿,声音里满是愤怒,“陛下,他是被萧彻和沈清辞收买了!他故意诬陷哀家,陛下,您快把他抓起来!”

“太后,臣所说句句属实,并无半句虚言!”大理寺卿跪在地上,声音里带着一丝哽咽,“当年,国舅爷用臣的家人威胁臣,臣不得已才屈从于他。这些年来,臣一直活在愧疚之中,如今看到萧老将军的冤屈即将洗清,臣实在不忍心再隐瞒下去。陛下,臣愿意以死明志,证明萧老将军的清白!”

说完,他就要起身撞向殿中的柱子。萧彻眼疾手快,一把拉住了他:“大理寺卿,你不必如此。陛下英明,定会还萧老将军一个公道。”

皇帝看着跪在地上的大理寺卿,又看了看瘫坐在凤椅上的太后,心里五味杂陈。他一直以为太后是为了他好,没想到太后竟然为了国舅爷,做出了这么多伤天害理的事。他深吸一口气,声音坚定:“大理寺卿,你起来吧。你能主动认错,证明你还有良知。朕可以饶你一命,但你必须协助朝廷,彻查当年的萧凛案,还萧老将军一个公道。”

“臣谢陛下!”大理寺卿连忙磕头谢恩,眼泪顺着脸颊流了下来。

萧彻看着太后,眼神里满是冰冷:“陛下,太后当年参与诬陷萧老将军,如今又想销毁证据,包庇国舅爷,罪大恶极。但念及太后是陛下的生母,臣恳请陛下从轻发落,将太后软禁在长乐宫,永世不得出宫,以儆效尤。”

皇帝沉默了良久,眼神里满是挣扎。他看着太后,想起了小时候太后对他的呵护,心里一阵难受。可他又想起了萧凛的冤屈,想起了国舅爷的谋反,想起了大靖的百姓,心里又变得坚定起来。

“好,”皇帝深吸一口气,声音低沉而坚定,“传朕的旨意,将太后软禁在长乐宫,永世不得出宫!没有朕的旨意,任何人不得探视!”

“陛下,不要!”太后猛地扑到皇帝面前,抓住皇帝的手,哭着说,“陛下,哀家是您的母后啊!您不能这么对哀家!哀家做这一切都是为了您啊!您忘了,小时候您生病,哀家整夜守在您身边,为您煎药喂药;您被先帝责骂,哀家为您求情,替您受罚。您怎么能这么对哀家?”

皇帝看着太后泪流满面的模样,心里一阵发酸。他知道,太后小时候确实很疼他,可她做的那些事,实在是太过分了。他用力甩开太后的手,声音冰冷:“母后,您做的那些事,已经超出了朕的容忍范围。朕饶您一命,只是将您软禁在长乐宫,已经是对您最大的宽容了。您就安心在长乐宫养老吧,不要再想着报复任何人,否则,朕也保不住您。”

太后看着皇帝冰冷的眼神,知道他已经下定决心,再也不会改变。她瘫坐在地上,眼泪不停地流下来,嘴里喃喃地说:“哀家不甘心……哀家不甘心……”

侍卫们上前,想要将太后架起来。太后却突然挣脱开,朝着殿柱撞去。萧彻眼疾手快,一把拉住了她:“太后,您若是死了,只会让陛下更加为难,让朝野更加动荡。您还是安心在长乐宫养老吧。”

太后看着萧彻,眼神里满是怨恨,却再也没有力气反抗。侍卫们架着她,朝着长乐宫的方向走去。太后一边走,一边哭着喊:“陛下,哀家冤枉!萧彻,沈清辞,我不会放过你们的!”

太后被押走后,大殿里终于彻底恢复了平静。皇帝坐在龙椅上,看着殿内的官员,眼神里满是坚定。他知道,从今天起,他再也不是那个被太后和外戚操控的小皇帝了,他要亲理朝政,为大靖的百姓谋福祉。

“各位卿家,”皇帝的声音虽然还有些稚嫩,却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威严,“国舅爷通敌叛国,太后参与诬陷忠良,都已经受到了应有的惩罚。从今以后,朕会亲理朝政,努力学习治国之道,做一个好皇帝。”

他顿了顿,继续说:“萧老将军的冤屈,朕会亲自下令平反,恢复他的名誉和官职,追封他为忠勇侯,他的家人也会得到相应的补偿。另外,朕会整顿吏治,严惩贪官污吏,减轻百姓的赋税,鼓励农民耕种,加强边境的防御,让大靖的百姓都能安居乐业。”

满殿的官员纷纷躬身行礼,齐声说:“臣等遵旨!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萧彻和沈清辞站在殿中,看着皇帝坚定的眼神,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们知道,他们终于成功了,国舅爷和太后受到了应有的惩罚,萧老将军的冤屈即将被洗清,大靖的朝堂,终于恢复了清明。

皇帝看着萧彻和沈清辞,眼神里满是感激:“萧督主,沈编修,这次多亏了你们,朕才能顺利平定国舅爷的谋反,揭露太后的罪行。朕会记住你们的功劳,以后,还请你们继续辅佐朕,为大靖的繁荣和稳定贡献力量。”

“臣遵旨!”萧彻和沈清辞躬身行礼,齐声说。

殿外的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大殿里,温暖而明亮。皇帝坐在龙椅上,满殿的官员躬身行礼,萧彻和沈清辞站在殿中,眼神里满是对未来的期待。他们知道,大靖的未来,将会越来越好。

官员们陆续离开大殿后,殿里只剩下皇帝、萧彻和沈清辞三人。皇帝看着萧彻和沈清辞,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萧督主,沈编修,你们辛苦了。今天的事,多亏了你们。”

“陛下客气了,”萧彻躬身行礼,“为陛下分忧,为大靖除奸,是臣的本分。”

沈清辞也躬身行礼:“臣也只是做了臣该做的事。”

皇帝点点头,走到萧彻和沈清辞面前,轻声说:“萧老将军的平反仪式,朕会尽快安排。到时候,还请你们陪朕一起去,告慰萧老将军的在天之灵。”

“臣遵旨。”萧彻的声音里带着一丝哽咽。他等这一天等了十年,如今终于快要实现了,心里满是激动。

沈清辞看着萧彻,脸上露出了温柔的笑容。他知道,萧彻为了这一天,付出了太多太多。如今,终于可以告慰萧老将军的在天之灵了,萧彻心里一定很开心。

皇帝看着两人默契的模样,心里微微一动。他知道,萧彻和沈清辞之间的感情不一般,他们不仅是君臣,是盟友,更是彼此最重要的人。他轻声说:“你们也辛苦了,先下去休息吧。有什么事,明天再议。”

“臣遵旨。”萧彻和沈清辞躬身行礼,转身离开了大殿。

走出大殿,夕阳已经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皇宫的琉璃瓦上,泛着耀眼的光芒。萧彻和沈清辞并肩走在皇宫的石板路上,没有说话,却能感受到彼此心里的欣慰和轻松。

“萧彻,”沈清辞轻声说,“我们终于成功了。”

萧彻点点头,握住沈清辞的手,眼神里满是温柔:“嗯,成功了。以后,再也没有人能威胁到我们了,萧老将军的冤屈也即将被洗清,我们的未来,将会越来越好。”

沈清辞看着萧彻,脸上露出了笑容:“嗯,越来越好。”

两人相视一笑,握紧了彼此的手。

这里就是案子翻

完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9章 生日宴惊变(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