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沈清辞就带着整理好的线索,去了宫廷秘档库。他要找到太后当年参与诬陷萧凛的直接证据,只有这样,才能让太后百口莫辩。
秘档库位于皇宫的西北角,平日里很少有人来,里面堆满了各种卷宗,空气中弥漫着纸张发霉的味道。沈清辞拿着皇帝签发的令牌,顺利进入了秘档库。
他按照之前找到的线索,在一堆标注着“十年前”的卷宗里翻找着。这些卷宗大多是关于萧凛案的,里面记录了萧凛案的审理过程、证人证词,还有一些大臣的奏折。
沈清辞仔细地翻看着每一份卷宗,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突然,他在一份标注着“绝密”的卷宗里,发现了一张折叠的纸条。纸条已经泛黄,上面的字迹有些模糊,但依旧能辨认出是太后的笔迹。
纸条上写着:“萧凛手握盐铁走私证据,恐对兄长不利,需尽快除之。可伪造通敌信件,买通证人,定其死罪。”
沈清辞的心脏猛地一沉。这张纸条,就是太后当年参与诬陷萧凛的直接证据!有了这张纸条,就能证明太后和国舅爷当年是故意诬陷萧凛,目的是为了掩盖国舅爷走私盐铁给蛮族的罪行。
他小心翼翼地将纸条折好,放进怀里,又继续翻找其他卷宗,希望能找到更多证据。就在这时,秘档库的门突然被人推开,几个穿着国舅府护卫服饰的人冲了进来,手里拿着刀,眼神凶狠。
“沈清辞,你果然在这里!”领头的护卫冷笑一声,“国舅爷早就料到你会来秘档库找证据,特意让我们来等着抓你!”
沈清辞心里一惊,连忙站起身,将怀里的纸条紧紧攥住。他知道,自己不能被这些人抓住,否则不仅他会有危险,辛苦找到的证据也会被销毁。
“你们想干什么?”沈清辞强作镇定,眼神警惕地看着他们,“这里是宫廷秘档库,你们竟敢擅闯,就不怕被陛下治罪吗?”
“治罪?”领头的护卫哈哈大笑,“等国舅爷掌控了朝政,陛下都自身难保,还能治我们的罪?沈清辞,识相的就乖乖跟我们走,否则,别怪我们不客气!”
说完,他挥了挥手,几个护卫立刻围了上来。沈清辞知道,硬拼是不行的,他必须想办法脱身。他环顾四周,看到角落里有一个通风口,心里有了主意。
他假装要投降,趁护卫不注意,突然朝着通风口跑去。护卫们反应过来,连忙追了上去。沈清辞跑到通风口前,用力推开通风口的盖子,钻了进去。
通风口很窄,只能容一个人爬行。沈清辞在里面艰难地爬行着,身后传来护卫们的怒骂声和刀砍通风口的声音。他不敢停下,只能拼命往前爬,希望能尽快逃出秘档库。
爬了大约一盏茶的功夫,沈清辞终于看到了通风口的出口。他用力推开盖子,跳了出去,却发现自己竟然在长乐宫的后院。
“是谁在那里?”一个宫女的声音传来,带着警惕。
沈清辞心里一惊,连忙躲到一棵大树后面。他看到几个宫女和太监正朝着他的方向走来,心里暗暗着急。就在这时,他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是萧彻!
萧彻正站在不远处的廊下,似乎在和一个太监说话。沈清辞心里一喜,连忙朝着萧彻的方向跑去。
“萧彻!”沈清辞大喊一声。
萧彻听到声音,转过头,看到沈清辞,脸上露出了惊讶的神情。他连忙打发走身边的太监,朝着沈清辞跑去。
“清辞,你怎么在这里?发生了什么事?”萧彻扶住沈清辞,看到他身上的灰尘和慌乱的神情,心里满是担忧。
“国舅爷的人……在秘档库……抓我……”沈清辞气喘吁吁地说,从怀里掏出那张纸条,“我找到了……太后参与诬陷萧老将军的证据……”
萧彻接过纸条,仔细看了看,眼神瞬间变得锐利。“好!太好了!”他激动地说,“有了这张纸条,太后和国舅爷就再也无法抵赖了!”
就在这时,长乐宫的大门突然被打开,太后带着一群侍卫走了出来,看到萧彻和沈清辞,脸色瞬间变得阴沉。
“萧彻,沈清辞,你们竟敢擅闯长乐宫!”太后厉声说,“还不快把沈清辞手里的证据交出来!”
萧彻将沈清辞护在身后,眼神冰冷地看着太后:“太后,您当年参与诬陷萧老将军,如今又想销毁证据,您觉得,您还能得逞吗?三日后的生日宴上,我们会把所有证据呈给陛下,让陛下定您的罪!”
太后气得浑身发抖,手指着萧彻:“你……你竟敢这么跟哀家说话!来人,把他们两个抓起来!”
侍卫们立刻围了上来。萧彻知道,这里不宜久留,他拉着沈清辞的手,转身就跑。“我们走!”
两人在长乐宫的后院里狂奔,身后传来侍卫们的追赶声。萧彻带着沈清辞七拐八绕,终于从长乐宫的侧门逃了出去。
逃出皇宫后,两人一路狂奔,直到跑到一条僻静的小巷里,才停了下来。他们靠在墙上,大口喘着气,脸上满是疲惫,却也带着一丝庆幸。
“幸好我们逃出来了。”沈清辞笑着说,手里还紧紧攥着那张纸条。
萧彻点点头,伸手拂去沈清辞脸上的灰尘,眼神里满是温柔:“辛苦你了。以后,我不会再让你陷入这样的危险了。”
沈清辞看着萧彻,心里一阵温暖。他知道,有萧彻在身边,他什么都不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