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权宦 > 第65章 权落心牵

权宦 第65章 权落心牵

作者:祁旧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02 22:56:09 来源:文学城

东厂狱的朱漆大门,在辰时的阳光里缓缓向内拉开。厚重的木门摩擦着青石板,发出“吱呀——”的悠长声响,像一声压抑了半月的叹息,终于得以舒展。

沈清辞站在门内,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袖口——那里曾藏过他磨尖的发簪,藏过萧彻送来的桂花糕油纸,此刻空荡荡的,却残留着一种劫后余生的轻颤。他穿着一身新换的青衫,是萧彻让人从静尘轩送来的,衣料是江南新贡的杭绸,触手温润,领口绣着一圈极淡的云纹,不仔细看几乎察觉不到——是他平日最喜欢的样式。

阳光顺着门缝涌进来,铺在他脚边,像一层碎金。他下意识地眯了眯眼,适应着久违的光亮。半个多月的牢狱生涯,让他习惯了石壁的阴寒和月光的稀薄,此刻阳光落在脸上,竟有些发烫,连带着眼眶也微微发热。

“清辞。”

熟悉的声音从门外传来,低沉而温和,像春日里融雪的溪水。沈清辞抬眼望去,就见萧彻站在不远处的梧桐树下,穿着一身玄色宦官袍,袍角绣着的云纹在阳光下泛着暗金光泽,腰间系着玉带,手里捧着一件素色披风,正朝着他快步走来。

萧彻的步伐比往常稍快,玄色袍角扫过地面,带起一点微风。他走到沈清辞面前,没有立刻说话,而是抬手拂了拂沈清辞肩上并不存在的灰尘——动作很轻,指尖不经意地擦过沈清辞的肩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温度。

“外面风大,披上吧。”萧彻将披风展开,绕到沈清辞身后,仔细地为他系好带子。披风是用白狐绒缝的里子,裹在身上瞬间就暖了起来,领口还带着淡淡的龙涎香,是萧彻常用的熏香味道,让沈清辞紧绷了半月的神经,骤然放松下来。

“多谢。”沈清辞转过身,看着萧彻,嘴角忍不住向上弯了弯。他能看到萧彻眼下的青黑比昨日淡了些,却依旧带着疲惫,唇色也还是偏白——想来为了他出狱的事,萧彻又熬夜处理了不少首尾。

“跟我还客气什么。”萧彻笑了笑,指尖轻轻碰了碰沈清辞的发顶。沈清辞的头发是今早狱卒帮忙束的,用的是一根素银簪,簪头雕着一朵小小的梅花,是萧彻特意让人找来的。“身子还好吗?有没有哪里不舒服?”

“都好。”沈清辞摇摇头,目光落在萧彻的左臂上——那里缠着一层新的纱布,是昨日为了挡国舅爷的冷箭留下的伤。“倒是你,伤口疼不疼?”

萧彻愣了一下,随即明白他指的是什么,抬手拍了拍左臂,语气轻松:“小伤,已经找太医看过了,不碍事。”他不想让沈清辞担心,却没说昨晚换药时,太医说伤口再深半寸,就会伤到筋骨。

两人正说着,就听到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伴随着喧闹的笑语,像是一群人朝着这边走来。沈清辞转头望去,就见一群穿着翰林院官服的人快步走来,为首的是翰林院的王编修——是他恩师的门生,也是平日里和他最要好的同僚。

“沈兄!你可算出来了!”王编修跑得气喘吁吁,走到沈清辞面前,一把抓住他的胳膊,脸上满是激动,“我们这半个多月,天天去长乐宫外请愿,可算是把你盼出来了!”

跟着来的还有七八个翰林院同僚,有负责整理史料的,有掌管典籍的,此刻都围了上来,七嘴八舌地说着话。

“沈兄,你在狱里受苦了!”

“国舅爷那个奸贼,竟然诬陷你通敌,还好萧督主英明,帮你洗清了冤屈!”

“走,我们去醉仙楼,给你接风洗尘!我已经让掌柜的备好了你最喜欢的醉蟹和女儿红!”

沈清辞看着同僚们真诚的笑脸,心里满是温暖。他入狱后,这些同僚不仅没和他划清界限,还冒着得罪国舅爷的风险为他请愿,这份情谊,他记在心里。

“多谢各位兄长,”沈清辞躬身行礼,声音里带着一丝哽咽,“让你们担心了。”

“都是自己人,说这些干什么!”王编修拍了拍他的肩膀,转头看向萧彻,脸上露出了感激的笑容,“萧督主,这次多亏了您,不然沈兄恐怕……”

“应该的。”萧彻点点头,语气平静,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温和,“沈编修是大靖的忠臣,不能让他蒙冤。”他看向沈清辞,眼神里带着询问,“你跟他们去聚聚吧,放松一下。我还有点事要处理,晚点去醉仙楼接你。”

沈清辞犹豫了一下。他知道萧彻要处理的“事”,肯定和太后有关——国舅爷虽然被打入天牢,但太后不会善罢甘休,肯定会找萧彻的麻烦。他想陪着萧彻,却也知道这些同僚的心意难却。

“去吧,”萧彻像是看穿了他的心思,轻轻拍了拍他的手背,“我很快就来。”

沈清辞点点头,跟着同僚们朝着醉仙楼的方向走去。走了几步,他忍不住回头,就见萧彻还站在原地,朝着他挥手,玄色的身影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挺拔。他心里一暖,加快了脚步。

萧彻看着沈清辞的背影消失在街角,脸上的笑容渐渐淡了下来。他知道,该来的终究会来。果然,没过多久,一个穿着长乐宫太监服饰的人快步走来,脸色阴沉,走到萧彻面前,躬身行礼:“萧督主,太后有旨,宣您立刻去长乐宫。”

萧彻“嗯”了一声,眼底闪过一丝冷意。他早就料到太后会找他,只是没想到会这么快。“走吧。”他说,转身朝着长乐宫的方向走去。

长乐宫的暖阁里,炭火正旺,却驱不散空气中的压抑。太后坐在铺着白虎皮的暖榻上,手里拨着一串檀香佛珠,指尖的力道大得几乎要将佛珠捏碎。国舅爷被打入天牢后,她就没合过眼,满脑子都是怎么救兄长,怎么对付萧彻。

听到脚步声,太后抬起头,看到萧彻走进来,眼神瞬间变得锐利,像淬了毒的刀子。“萧督主,你倒是悠闲,”她开口,声音冰冷,“沈清辞刚出狱,你就陪着他四处晃悠,把哀家的旨意都抛到脑后了?”

萧彻躬身行礼,语气平静:“回太后,臣只是送沈编修和同僚相聚,并未耽误公务。太后宣臣前来,不知有何要事?”

“要事?”太后冷笑一声,将佛珠扔在桌上,发出“啪”的一声脆响,“哀家问你,国舅爷的事,你打算怎么办?”

“国舅爷犯下谋反大罪,证据确凿,”萧彻抬起头,眼神直视着太后,“按照大靖律法,应凌迟处死,株连九族。臣已经让人整理好卷宗,明日就呈给陛下,听候陛下发落。”

“凌迟处死?株连九族?”太后猛地站起身,手指着萧彻,气得声音都在发颤,“萧彻,你好狠的心!国舅爷是哀家的兄长,是陛下的舅舅!你竟然想杀他全家!”

“太后,”萧彻的声音依旧平静,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律法面前,人人平等。就算是皇亲国戚,犯下谋反大罪,也不能例外。国舅爷私藏兵器、勾结蛮族、克扣军饷、诬陷忠良,桩桩件件,都足以让他死无葬身之地。臣若是放过他,就是对律法的亵渎,对天下百姓的不负责任。”

“亵渎律法?不负责任?”太后气得浑身发抖,“萧彻,你别以为哀家不知道你的心思!你就是想借着国舅爷的事,削弱哀家的势力,好独揽大权!你一个太监,竟然敢这么野心勃勃,你就不怕遭天谴吗?”

“臣不敢有野心,”萧彻躬身行礼,“臣只是想为陛下分忧,为大靖除奸。太后若是觉得臣做得不对,臣愿意辞去司礼监掌印的职位,听候太后发落。”

太后愣住了。她没想到萧彻竟然会提出辞职。司礼监掌印是宦官的最高职位,掌握着批红权,是多少太监梦寐以求的位置,萧彻竟然说放弃就放弃?

她看着萧彻,突然意识到,萧彻想要的不是权力,而是为他的家族翻案,是让国舅爷和她付出代价。若是她逼得太紧,萧彻真的会鱼死网破,把所有证据都呈给陛下,到时候,不仅国舅爷会死,她也会受到牵连。

太后深吸一口气,压下心里的怒火,重新坐回暖榻上,语气缓和了些:“萧督主,哀家知道你心里有气。十年前萧凛案,或许有误会,哀家可以让陛下重新彻查,为萧老将军翻案。国舅爷的事,哀家也可以既往不咎,只要你肯放过他,哀家可以恢复你的东厂提督职位,还可以让你参与朝政,甚至可以赏赐你良田千亩,金银万两。”

萧彻的眼底闪过一丝嘲讽。太后这是想用钱和权力收买他?可惜,他想要的,不是这些。

“太后,”萧彻抬起头,眼神坚定,“臣要的不是良田金银,也不是权力地位。臣要的,是国舅爷为他的罪行付出代价,是萧老将军的冤屈得以洗清,是大靖的律法得以维护。若是太后执意要护着国舅爷,臣只能将所有证据呈给陛下,让陛下定夺。”

“你……”太后气得脸色惨白,手指紧紧攥着衣角,“萧彻,你别给脸不要脸!哀家已经对你够宽容了,你若是再执迷不悟,哀家就只能对你不客气了!”

“臣不敢,”萧彻躬身行礼,“臣只是在依法办事。若是太后没有其他事,臣就先告退了。明日,臣会将国舅爷的卷宗呈给陛下。”

说完,他转身就要走。

“等等!”太后突然开口,声音里带着一丝急切,“萧彻,哀家再问你最后一次,你真的不肯放过国舅爷?”

萧彻停下脚步,没有回头,声音平静:“太后,国舅爷的罪行,容不得臣放过他。”

说完,他不再停留,大步走出了暖阁。

走出长乐宫,萧彻的后背已经被冷汗浸湿。刚才的对峙,比他在战场上厮杀还要凶险。太后的手段他很清楚,若是这次没有镇住她,他和沈清辞都会陷入危险。

他抬头看向天空,阳光正好,却照不进他心里的阴霾。他知道,和太后的斗争,还远远没有结束。但他不会放弃,为了沈清辞,为了张千户,为了萧老将军,为了大靖的百姓,他一定会坚持下去。

他转身朝着醉仙楼的方向走去。他要去接沈清辞,告诉他今天的事,还要和他一起,规划未来的路。

醉仙楼位于京城的繁华地段,此刻正是辰时末,楼里已经坐满了客人,喧闹的笑语和酒菜的香气从楼里飘出来,充满了烟火气。

萧彻走到醉仙楼门口,就见掌柜的正站在门口迎客,看到萧彻,连忙躬身行礼:“萧督主,您来了!沈编修和几位大人在二楼的雅间里,小的这就带您上去。”

萧彻点点头,跟着掌柜的走上二楼。二楼的走廊很安静,只有雅间里传来的笑语声。走到最里面的雅间门口,掌柜的敲了敲门:“沈大人,萧督主来了。”

雅间里的笑语声瞬间停了下来。很快,门被打开,沈清辞站在门口,脸上露出了笑容:“你来了。”

萧彻走进雅间,就见几位翰林院的同僚都站了起来,躬身行礼:“参见萧督主。”

“不必多礼。”萧彻摆摆手,语气温和,“你们继续,不用管我。”

众人重新坐下,王编修连忙给萧彻倒了一杯酒:“萧督主,这次多亏了您,沈兄才能洗清冤屈。这杯酒,我敬您!”

萧彻接过酒杯,和王编修碰了碰杯,一饮而尽。酒是上好的女儿红,入口醇厚,带着一丝甜味。

沈清辞看着萧彻,眼神里满是担忧。他能看出萧彻的脸色不太好,肯定是太后又为难他了。他给萧彻夹了一块醉蟹:“这是你喜欢的醉蟹,掌柜的特意按照江南的做法做的,你尝尝。”

萧彻拿起筷子,夹起醉蟹尝了一口。蟹肉鲜嫩,酒香浓郁,确实是江南的味道。他看着沈清辞担忧的眼神,心里一阵温暖,轻轻拍了拍他的手背,示意他放心。

接下来的时间,同僚们又开始谈笑风生,聊着翰林院的趣事,聊着京城的新闻,气氛渐渐热闹起来。沈清辞偶尔会和同僚们说笑几句,眼神却时不时地落在萧彻身上。萧彻则安静地坐在一旁,听着他们聊天,偶尔喝一口酒,吃一点菜,目光却始终追随着沈清辞,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温柔。

不知不觉间,已经到了午时。同僚们都喝得有些醉了,王编修拍着沈清辞的肩膀,大声说:“沈兄,以后有什么事,尽管跟我们说!就算是国舅爷那个奸贼,我们也不怕他!”

沈清辞笑着点头,扶着王编修坐下:“多谢王兄,我记在心里了。”

萧彻站起身,看向众人:“时间不早了,我送沈编修回去。各位兄长慢用。”

众人点点头,纷纷和沈清辞告别。沈清辞躬身行礼,跟着萧彻走出了雅间。

下楼时,沈清辞忍不住问:“太后找你,是不是为难你了?”

萧彻点点头,将太后的话告诉了沈清辞。

沈清辞的脸色沉了下来:“太后太过分了!国舅爷犯下了这么大的罪行,她竟然还想放过他!”

“别生气,”萧彻笑了笑,伸手拂去他肩上的灰尘,“我们现在已经掌握了国舅爷谋反的证据,就算太后想护着他,也没用。只要我们把证据呈给陛下,国舅爷就一定会受到惩罚。”

沈清辞点点头,眼神里满是坚定:“嗯,我们一起去见陛下,一定要让国舅爷受到应有的惩罚。”

两人走出醉仙楼,午后的阳光正好,洒在身上暖洋洋的。街上的行人很多,有叫卖的小贩,有玩耍的孩子,有牵手散步的夫妻,充满了烟火气。

萧彻握住沈清辞的手,指尖扣进他的掌心。沈清辞愣了一下,随即反手握住他的手,两人的手紧紧交握在一起,温暖而坚定。

“我们回家。”萧彻轻声说,拉着沈清辞的手,朝着静尘轩的方向走去。

静尘轩的暖阁里,炭火正旺,映得满室通红。沈清辞坐在软榻上,手里捧着一杯热茶,小口喝着。萧彻坐在他对面,正在处理桌上的卷宗——是国舅爷谋反的证据,明天就要呈给陛下。

“陛下会相信我们吗?”沈清辞突然问,声音里带着一丝担忧。陛下才十二岁,一直被太后管着,虽然之前帮过他们,但面对太后和国舅爷的亲情,陛下会不会动摇?

萧彻放下手里的卷宗,走到他面前,蹲下身,握住他的手:“会的。陛下虽然年幼,但很聪明,他知道国舅爷的谋反会给大靖带来灾难,也知道沈清辞是被诬陷的。而且,我们有足够的证据,就算太后想偏袒国舅爷,也没用。”

沈清辞点点头,心里稍微放心了些。他看着萧彻,突然想起了什么,从怀里掏出一块玉佩——是那块“萧氏忠魂”的残玉,玉面被他摩挲得光滑温润。“这块玉,我一直带在身上,”他说,将玉佩递给萧彻,“现在我安全了,还给你。”

萧彻没有接,而是将他的手推了回去:“你拿着吧。”他看着沈清辞,眼神里满是温柔,“这块玉是我家族的遗物,也是我活下去的念想。现在,我想把它交给你,就当是我的心意。我希望你能带着它,陪我一起,看着萧老将军的冤屈被洗清,看着国舅爷和太后受到惩罚,看着我们一起去江南,过上安稳的生活。”

沈清辞的眼眶瞬间湿润了。他紧紧握住玉佩,点头:“好,我会带着它。我会陪你一起,实现我们的愿望。”

萧彻看着他,心里一阵温暖。他俯身,轻轻吻了吻他的唇,声音低沉而温柔:“清辞,谢谢你。”

“谢我什么?”沈清辞疑惑地问。

“谢谢你陪在我身边,”萧彻说,“在遇到你之前,我活着只为了复仇,觉得这世上除了仇恨,什么都没有。我以为复仇后,我就会随家人而去。可遇到你之后,我才知道,原来这世上还有值得我守护的人,还有值得我期待的未来。是你,让我重新有了活下去的勇气,有了对未来的向往。”

沈清辞紧紧抱住萧彻,声音哽咽:“萧彻,我也是。在遇到你之前,我以为宦官都是祸乱朝纲的奸佞,以为朝堂上只有黑暗和算计。可遇到你之后,我才知道,原来有人身处黑暗,却心向光明;原来有人为了复仇,却从未放弃过善良。是你,让我知道,原来这世上还有这样的人,值得我去信任,去陪伴,去守护。”

萧彻轻轻拍着他的背,心里满是幸福。他知道,只要有沈清辞在身边,不管未来有多难,他都能坚持下去。

暖阁里的炭火噼啪作响,映得两人的身影紧紧相拥。窗外的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他们身上,温暖而宁静。

第二天一早,萧彻和沈清辞一起,带着国舅爷谋反的证据,去了养心殿。

养心殿的暖阁里,皇帝正坐在案前,手里拿着一本《资治通鉴》。看到萧彻和沈清辞进来,他连忙放下书,站起身:“萧督主,沈编修,你们来了。”

萧彻和沈清辞躬身行礼:“参见陛下。”

“免礼,”皇帝摆摆手,“你们找到国舅爷谋反的证据了吗?”

“回陛下,找到了。”萧彻将手里的卷宗递了过去,“这里面有国舅爷私藏兵器的清单、与蛮族交易的账本、克扣军饷的记录,还有李老将军的证词,足以证明国舅爷谋反的罪行。”

皇帝接过卷宗,仔细看了起来。越看,他的脸色越白,手也开始发抖。他虽然年纪小,却也知道“谋反”是多大的罪,知道国舅爷的所作所为会给大靖带来多大的灾难。

“太过分了!”皇帝猛地将卷宗拍在案上,声音里带着愤怒,“国舅爷竟然敢这么做!他不仅诬陷沈编修,还想谋反,背叛大靖!朕绝不会放过他!”

萧彻和沈清辞对视一眼,都松了一口气。

“陛下英明,”萧彻躬身行礼,“国舅爷的罪行,按照律法应凌迟处死,株连九族。还请陛下下旨,将国舅爷依法治罪,以儆效尤。”

皇帝点点头,拿起笔,在奏折上写下了“准奏”两个字,盖上了皇帝的印玺。“传朕的旨意,将国舅爷凌迟处死,株连九族!太后教子无方,纵容外戚,禁足长乐宫,永世不得出宫!”

萧彻:“我们线也还没找到太后的证据,但我们相信,这件事必能查到,请陛下给我们再多几日,我们肯定带着他们的证据,给大家一个结论。”

皇帝点点头:“可以去吧”

萧彻和沈清辞躬身行礼:“臣遵旨!”

走出养心殿,阳光正好,洒在身上暖洋洋的。沈清辞看着萧彻,脸上露出了笑容:“我们做到了。”

萧彻点点头,握住他的手:“嗯,做到了。接下来,我们还要为他翻案,让他的冤屈得以洗清。”

“好,”沈清辞点点头,眼神里满是期待,“我们一起努力。等翻案之后,我们就去江南,看漫山遍野的桂花,吃最香甜的桂花糕。”

萧彻看着他,脸上露出了温柔的笑容:“好,我们一起去江南。”

两人手牵手,走在皇宫的石板路上。阳光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紧紧地靠在一起。未来还有很多挑战,但只要他们在一起,就有信心面对一切。他们的心里,都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期待着萧老将军冤屈洗清的那一天,期待着大靖百姓过上安稳生活的那一天,期待着他们一起在江南,看遍春夏秋冬的那一天。

静尘轩的桂花树上,已经冒出了小小的花苞。等到秋天,桂花盛开,香气会弥漫整个庭院。萧彻和沈清辞知道,他们的未来,会像这桂花一样,香甜而美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