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全汴京在等我的外卖 > 第3章 第三章

全汴京在等我的外卖 第3章 第三章

作者:探窗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7-05 23:44:26 来源:文学城

又过了些时日,这日未到放衙时分,素来森严的大理寺门前却喧嚷如市。周寺正攥着张草纸兴冲冲赶来,恰撞见陆却正在听另一名寺正禀事,忙缩着脖子退到廊下。

“啪!”

一叠卷宗被重重摔在地面上,惊得檐下麻雀四散飞逃。

“这就是你们熬了三日的结果?”只听陆却指尖轻叩案上一份供词,“张贵,你念一下第三页第七行。”

被点名的书吏抖着手捧起卷宗,磕磕绊绊道:“犯、犯人供称三月廿一在汴河码头……”

“好,停。”陆却气极反笑,“昨日验尸格目写得明明白白,死者指甲缝里的漕运封泥是三月十五的批次。”他一把扯过卷宗甩向众人,纸页如雪片纷飞,“连时日都对不上,你们是打算让本官拿着这等狗屁不通的文书去面圣?”

满屋死寂中,陆却又问负责勘验的仵作:“你验尸时眼睛长在后脑勺了?死者肋下第二处刀伤分明是自下而上斜刺,你写的什么?直入三寸?李大人,伤口是判断他杀还是自杀的重要依据,你怎么也会犯这种低等的错误?”

“我这就改,这就改,实在是这几日忙昏了头,请大人见谅……”仵作脑门砸在地上砰砰作响。

陆却头也不抬,继续在案上批注,袖口露出的半寸腕骨在紫毫笔杆映衬下,显出一种近乎暴烈的反差,文人执笔的手,却生着习武之人的茧。跪在地上的两人,大气不敢喘一声,低着头听他翻动纸页,那薄茧蹭过宣纸的沙沙声,总让人脖颈发凉。

“申时之前。”陆却的声音格外虚弱,想必胃疼的毛病又发作了。“所有人重验尸首、重录口供、重绘现场。若再有一处纰漏,你们就跪在炭火写,我给你们烧顶级的果木炭,这样烤出来的肉还有果木香,你们都听清楚了吗?”

书吏和仵作吓得屁滚尿流,退出去的路上看到了周寺正,听说他性子好,一边擦着冷汗一边发牢骚道:“这位少卿大人过分严苛了些,我和张贵每日熬到鸡鸣,兢兢业业做了这许多事情,他还让我们跪在炭火上写。”

“就是就是,哪来的火气这么大,还要把我们烤熟。”

周寺正了然于胸:“你们都是新来的吧,还摸不透他的脾气,这也是为你们好,你们粗心大意,办了冤假错案怎么办?陆大人刀子嘴豆腐心,往后你们就明白了。”

周寺正小心翼翼进来,见陆却已经面色如常,故意不提方才的事,扬了扬手里的草纸:“大人您看这是什么?”

陆却接过,将纸摊在案上一目十行,轻声念道:“小食单?”只见纸上写着:

汴京沈氏小食单

【常供小食】

葱油拌面:细面泼热葱油,佐以酱醋,撒香葱末。价:每碗十文(加鸭胗丝另五文)。

酱卤鸭货:鸭翅、鸭掌、鸭胗,老卤慢炖,咸香透骨。价:鸭翅每只八文,鸭掌每对五文,鸭胗三片十文。

荠菜粟米羹:春荠嫩芽配新粟米,勾芡滑润。价:每碗十二文(赠蒸饼半个)。

【时令春鲜】

香椿豆腐卷:香椿芽拌嫩豆腐,裹蒸饼皮。价:每卷十五文(限清明前,逾时不卖)。

笋蕨包子:山笋、野蕨剁馅,荤油提香。价:每个五文(买三送一)。

【特惠套餐】

书生饱学餐:葱油面一碗、鸭翅一只、荠菜羹一份。价:二十五文(省五文)。

衙役值夜餐:酱鸭胗三块、蒸饼两个。价:二十文(赠腌萝卜一碟)。

【规矩】

一、每日巳时开市预订,售完即止。

二、衙门、贡院订购满五十文,可送食上门。

三、忌口、加辣等需提前告知,误则勿怪。

陆却看着这精致的菜单,轻笑一声:“这是沈娘子想出来的?”

周寺正眉飞色舞:“正是!下官就说这沈娘子不简单吧?您看她这菜单,不仅写得明明白白,连买三赠一这样的招数都想得出来。”

陆却目光在纸上流连,状似随意地问道:“她现在生意如何?”

“可红火着呢!”周寺正来了精神,“起初只是在草市坊支个小摊,如今都做起预订的买卖了。雇了五六个半大孩子专门送餐,什么青楼歌姬、赶考书生、夜班更夫,只要给钱都能送。”他压低声音,促狭一笑:“那些小猢狲最爱往天仙楼跑,那里的红倌人出手阔绰,赏钱能给到饭钱的一半呢!”

陆却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修长的手指在菜单上的“书生饱学餐”上轻轻一划,说道:“我要一份这个……外加十个鸭翅……”

周寺正笑出了声,“十个鸭翅,您这是分几顿吃啊,这可不经放。”

陆却眨着眼睛说:“这个……一顿不就可以吃完了?还用分几顿吗?”

这边,沈芙蕖算盘敲的噼里啪啦响,外卖菜单放出去仅仅一天,她便收到了一千多文饭钱,光大理寺便订了十一份衙役值夜餐,这倒也不出乎她所料,毕竟她对自己的厨艺是相当自信的。

她眼下另有事愁。当前忙起来已是捉襟见肘,他日订餐量暴增,她又该如何应对?况且外卖卖的并不仅仅味道,更重要的便利,是为了方便那些没有时间或条件自己做饭的人们,讲究的是实效性,如何才能把配送的效率提高,更是一个问题。

不行……要不盘个酒楼?只是她现在本钱不足。

沈芙蕖正对着半截残烛出神,忽听门外传来细碎的脚步声,是花婆婆的孙女阿虞来了。

那丫头不过十三四岁,比原身还小两岁,却已在酒楼做了两年杂役。长期的劳作让她指节粗大,手背皲裂如树皮,一张小脸被灶火熏得发黄。

“沈、沈娘子……”阿虞怯生生地叩了叩漏风的门板,怀里抱着个粗陶盆,“我来还盆,多谢您的羊肉汤。阿婆说,这汤里搁了胡椒……我们这样的人家,能吃这样一碗羊汤,便是死了也值当了。”

胡椒在汴京虽不算稀罕物,可对花婆婆祖孙这样的贫户而言,却是连药铺里称一钱都要掂量半年的金贵东西。

阿虞小心翼翼地从袖中掏出一个油纸包,里头整整齐齐码着琥珀色的酱瓜:“阿婆让我带些酱菜给您,这是她在江南学的方子……”

沈芙蕖拈起一片酱瓜放入口中。咸鲜中带着微酸,隐约还有一丝陈皮香,确是南方风味。她忽然想起什么,脱口道:“若是再放些糖提鲜,滋味会更妙。”

“劳烦告诉花婆婆,这酱菜她只管多做,我按市价收。你们若想自己卖,我帮你们牵线西榆林巷的食铺。”

阿虞连连道谢,欢天喜地去和花婆婆商量了。

沈芙蕖透过破败的屋顶,看见了湛蓝天空下飘荡的云,仿佛听见那熙攘的闹市,她知道,自己又要按照预订的餐食去买食材了。

州桥热气已蒸腾而起,赤膊的伙计抡着蒲扇煽炭火,烤得羊肉串滋滋冒油,火星子溅到地上化作一缕白烟。漕船在汴河卸货,一筐筐鲜菱角倾倒在湿漉漉的码头,小贩们踩着菱角壳,一群啄食碎渣的灰鸽来回溜达。波斯商人的匕首划开蜜瓜,琥珀色的瓜汁顺着案板滴落,被阳光照得透亮如琉璃。

沈芙蕖挎着竹篮,穿行在熙攘的人群中,时不时停下脚步,挑拣着新鲜的食材。“这荠菜怎么卖?”她蹲在一个老农的菜摊前,指尖拨弄着还带着晨露的嫩叶。

“五文钱一把,娘子。今早刚摘的,鲜着呢。”老农咧嘴一笑,露出几颗黄牙。

沈芙蕖正要掏钱,忽听身后传来一阵嘈杂。她回头一看,只见一个满脸横肉的泼皮壮汉正揪着一个卖鱼少年的衣领,凶神恶煞地吼道:“小兔崽子!谁准你在这儿摆摊的?交地头钱了吗?”

少年脸色煞白,结结巴巴道:“我、我昨日才来汴京,不知道规矩……”

“不知道?”泼皮狞笑,“那爷爷今天就教教你规矩!”说罢,扬手就要打人。周围的人群纷纷退开,竟无一人敢上前阻拦。

沈芙蕖眉头一皱,放下竹篮快步走了过去。“这位大哥,” 她声音清亮,脸上却带着笑,“何必跟个孩子过不去?”

泼皮转头,见是个面容姣好的小娘子,顿时眯起眼睛:“小娘子想管闲事?”

沈芙蕖不慌不忙地从袖中掏出数十枚铜钱:“这孩子初来乍到不懂事,这点钱就当孝敬大哥的,如何?”

泼皮一把抓过钱,掂了掂,却仍不满足:“就这点?打发叫花子呢!”他目光在沈芙蕖身上打量,突然伸手去抓她的手腕,“不如小娘子陪哥哥喝杯酒,这事就算了。”

那泼皮的咸猪手刚伸到半空,沈芙蕖突然“哎哟”一声假意踉跄,整个人往他怀里栽去。“小娘子投怀送抱?”壮汉咧嘴大笑,黄牙间还沾着早食的葱花儿。

沈芙蕖手腕一翻,整包茱萸粉直接拍在他鼻尖上。“阿嚏——”泼皮喷嚏还没打完,她又将花椒末往他衣领里一灌。 “这是......咳咳咳!”泼皮瞬间涨成猪肝脸,眼泪鼻涕齐流。他疯狂抓挠脖颈,粗布衣裳被自己扯开大半,露出长满痱子的胸膛,“烫!烫死老子了!”

围观人群轰然大笑,卖鱼少年趁机抄起木桶,一瓢汴河水泼过去。“哗啦”——茱萸粉遇水变成黏糊糊的辣浆,顺着壮汉的衣襟往下淌。

“茱萸粉加花椒末,专治你这种登徒子。”沈芙蕖把刚才献出去的铜钱拿回来,皱着眉擦干净。

陆却今日难得休沐,正沿着汴河闲步,恰巧将这一幕尽收眼底。

他不动声色地朝身后两个衙役使了个眼色,那两人立刻会意,上前一左一右架起还在哀嚎的泼皮,像拖死狗一般把人拖走了。

“沈娘子。”陆却淡淡开口,“你可想过,今日护得了这少年一时,却护不了一世?”他目光扫过那个缩在鱼摊后瑟瑟发抖的少年,“倘若那泼皮明日再来,变本加厉地报复他呢?”

沈芙蕖正蹲在地上帮少年收拾打翻的鱼篓,闻言手上动作一顿。她抬起头,阳光透过市集棚架的缝隙,在她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陆大人说得是。”她将最后一条活鱼扔回木盆,“可若人人都因惧怕报复而袖手旁观,这汴京城岂不成了豺狼虎豹的天下?”

陆却眉梢微动,看见沈芙蕖从腰间解下一个荷包,倒出几粒碎银塞进少年手里,她拍了拍少年的肩膀:“拿着,去草市坊的张记鱼行,就说是我沈芙蕖让你去的。张掌柜是我熟客,最是公道,断不会让人欺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