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囚禾 > 第15章 授艺一

囚禾 第15章 授艺一

作者:灰色浮光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03:18:14 来源:文学城

第十天清晨,东边那片巨大的荒地终于彻底清理完毕。裸露的土地在苍白的天光下泛着贫瘠的灰黄色,田埂边缘用碎石垒起的矮墙歪歪扭扭,却总算有了耕种的模样。姜禾站在田埂上,望着这片浸透了他血汗的土地,心里没有半分喜悦,只觉得沉重——这片地越是规整,他就越难摆脱“为仇敌效力”的枷锁。

辰时刚过,李文渊便带着五个人来了。这五人高矮胖瘦各异,站在田边,像五株被风刮得东倒西歪的野草。最前头是个脸上带刀疤的中年汉子,刀疤从眉骨划到下颌,眼神里满是警惕,手不自觉地按在腰间——那里别着一把锈迹斑斑的短刀;旁边是个十三四岁的半大少年,穿着不合身的破衣服,袖口卷到肘部,露出细瘦却结实的胳膊,眼睛亮晶晶地盯着姜禾,满是好奇;还有个皮肤黝黑的妇人,头发用一根粗布带束在脑后,怀里抱着个破旧的竹篮,里面装着些小石子和碎布,沉默地站在最后,眼神落在地上,像是在数土粒。另外两人也是流民模样,一个垂着头,一个东张西望,透着股不安分。

“姜先生,”李文渊斟酌着称呼,刻意把“先生”二字咬得清晰,既是给姜禾立威,也是在试探这群学徒的反应,“这五位都是寨里和山下流民中挑出的,多少懂点农事,以后就跟着你学种耐旱作物。还望你不吝赐教。”

那刀疤汉子听到“先生”二字,眉头几不可察地皱了一下,嘴角撇了撇,显然觉得让一个比自己年轻、还是“阶下囚”的哥儿当先生,有些不服气。少年却眼睛一亮,往前凑了半步,小声问:“先生,你真能在这破地里种出东西?”

姜禾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掌心的旧疤,没立刻回答。他看着这五个神色各异的人,忽然想起姜家村的邻里——那时春耕秋收,村里人会围在田边互相讨教,父亲总说“庄稼人的本事,藏着掖着饿肚子,传出去才养人”。可现在,他要传艺的对象,是毁了他家园的人的同伙,是让他有家不能回的“帮凶”。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涩意,走到田边,蹲下身抓起一把土。土粒在指间簌簌滑落,沙砾感硌得手心发疼。“地清出来了,只是第一步。”他开口,声音还带着晨起的沙哑,却强迫自己说得清晰,“这样的地,想种出东西,难。”

他把土分成两堆,一堆是靠近山壁的沙土,一堆是中间的混合土,让众人围过来:“你们看,”他指着沙土,“这种土漏水漏肥,太阳一晒就硬,种啥都长不好;再看这个,”又指向混合土,“里面有少量黏土,能存点水,却也容易板结,得掺些腐熟的草灰和粪肥改良。”

刀疤汉子凑过来,用手指戳了戳两堆土,嗤笑一声:“掺啥都没用,这地就是块废地。”

姜禾没理会他的嘲讽,只是从怀里掏出个小布包,里面是他筛选好的山稞子种子。他把种子倒在掌心,摊开给众人看:“选种更要仔细。像这种干瘪的、带霉点的,扔了也别种,种下去也是白浪费水。”他挑出两粒饱满的种子,“要选这种沉甸甸、颜色正的,发芽率才高。”

少年看得认真,伸手想碰,又赶紧缩回去,小声问:“先生,这山稞子种下去,多久能发芽?”

“看天。”姜禾回答,语气里带着庄稼人的实在,“若是能再下点雨,十天半个月就能冒芽;若是还这么旱,就得靠浇水——但水不能多,多了会烂根。”

他起身,拿起一把旧锄头,在田边挖了个浅坑,深度刚好没过指节:“播种也有讲究,山稞子要埋得浅,沙棘得深点。间距也得留够,不然苗挤苗,争水争肥,谁都长不好。”说着,他捏起一粒山稞子,轻轻放进坑里,覆上薄土,再用掌心轻轻压实,动作熟稔又轻柔,仿佛那不是种子,是易碎的瓷娃娃。

那沉默的妇人忽然开口,声音又低又哑:“俺家以前种过豆子,也是这么埋,可还是死了。”

姜禾看向她,她的眼睛里满是茫然,像是在问他,也像是在问自己。“豆子耗水,”他解释道,“这地不适合种豆子,山稞子和沙棘耐旱,根能扎得深,能从地下找水。”

接下来的半个时辰,姜禾没再说话,只是示范着如何划分田畦、如何挖播种沟、如何把筛选好的种子均匀撒进沟里。阳光渐渐升高,晒得地面发烫,他的粗布衣裳很快被汗水浸透,紧紧贴在背上,勾勒出单薄的脊梁。手掌的伤口被锄头柄反复摩擦,旧疤裂开,渗出血珠,染红了锄柄,他却浑然不觉,只专注于手里的活计。

石頭一直守在旁边,帮着分发工具和种子。见姜禾汗流浃背,他赶紧递过自己的水囊:“小哥儿,歇会儿喝口水。”姜禾接过,抿了一小口,又把水囊递回去——石頭也干了一上午活,水同样金贵。

刀疤汉子起初只是敷衍着挥锄头,见姜禾如此拼命,动作也渐渐实在起来。有次他撒种子时手一抖,撒得太密,姜禾看到了,没发火,只是走过去,蹲下身把多余的种子小心捡出来,放回布包里,然后指着那片密不透风的种子:“这样种,苗长出来会打架,最后都长不高。”

刀疤汉子的脸微微发红,往后撒种时,动作明显慢了许多,也仔细了许多。

正午时分,孙管事派人送来午饭——比平日稍厚的粥,还有掺了野菜的杂粮饼子。众人围坐在田埂边吃饭,少年凑到姜禾身边,把自己饼子里仅有的一点野菜挑给姜禾:“先生,你吃,俺不饿。”

姜禾愣了一下,把野菜推回去:“你正是长身子的时候,自己吃。”少年执拗地又推过来,眼神里满是敬佩。姜禾没再拒绝,心里却像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原来,不是所有人都像杨焱、孙管事那样,只把他当工具。

李文渊没留下吃饭,他观察了半个时辰,见姜禾确实在倾囊相授,学徒们也渐渐服帖,便悄悄离开了。临走前,他看了一眼那片被划分得整整齐齐的田畦,又看了一眼专注教学的姜禾,眼底闪过一丝满意——这个少年,比他预想的更有韧性,也更有“用”。

下午的教学更顺利些。姜禾教众人如何用蒲草叶编织简易的覆盖物,用来遮挡正午的烈日;如何分辨幼苗和杂草,避免误拔;还教他们把清理出来的杂草堆在一起腐熟,将来当肥料。那两个不安分的流民,起初总想着偷懒,见刀疤汉子和少年都认真学,也不敢再懈怠,跟着一起编蒲草、堆草肥。

傍晚时分,夕阳把天空染成了橘红色,洒在田地上,给贫瘠的土地镀上了一层暖光。姜禾终于停下手里的活,看着眼前这片被整理得井井有条的土地,还有众人手里编织好的蒲草覆盖物,心里忽然生出一种荒谬的踏实感——这一天,他没去想仇恨,没去想亲人,只想着如何把本事教给这些人,如何让这片地长出东西。

就在他准备收拾工具返回囚室时,一阵沉稳的脚步声传来。是杨焱。

他依旧穿着那身深色劲装,身姿挺拔地站在田埂那头,夕阳的光落在他身上,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他没靠近,只是目光扫过那片规整的田畦,扫过众人手里的蒲草覆盖物,最后落在姜禾身上。

姜禾的心跳瞬间加快,下意识地低下头,避开他的目光。他能感觉到那道目光落在自己沾满泥土的手上,落在自己被晒得脱皮的脸上,落在自己眉心那颗被尘土覆盖了些许、却依旧殷红的孕痣上。

过了半晌,杨焱才开口,声音融入渐起的晚风中,有些飘忽:“做得不错。”

这四个字很轻,却像一块石头,砸在姜禾的心上。他猛地抬头,想从杨焱脸上看出点什么——是赞许?是满意?还是对“工具”的认可?可杨焱的脸上依旧没什么表情,深邃的眼底像藏着山涧的深潭,看不透情绪。

没等姜禾回应,杨焱便转身离去,身影很快消失在木屋之间,只留下一阵轻微的脚步声,渐渐远去。

姜禾站在原地,手里还攥着没编完的蒲草,心里五味杂陈。没有被认可的喜悦,只有一种深深的疲惫和荒谬——他教会了仇敌种地,帮仇敌打理土地,得到的不过是一句“做得不错”,像主人夸奖听话的牲口。

石頭走过来,拍了拍他的肩膀:“小哥儿,大当家夸你了!这是好事啊!”

姜禾扯了扯嘴角,没说话。他拿起工具,拖着灌了铅般的双腿,慢慢走向那间阴暗的囚室。夕阳的光渐渐淡去,风变得凉起来,吹在他汗湿的背上,让他打了个寒颤。

走到囚室门口,他回头望了一眼东边的荒地。暮色中,那片土地已经看不清轮廓,却能想象到明天清晨,众人会拿着种子,在他教的方法下,把希望播进土里。他轻轻推开门,走进黑暗中,把所有的矛盾和迷茫,都暂时藏进了这无边的夜色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