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倾衍录 > 第75章 无中生有

倾衍录 第75章 无中生有

作者:细雨生寒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5-10-18 13:27:13 来源:文学城

宋寄悦为防有人追来,遂带着尸首改走山野小路,她出庄时,便见外庄的武林同道仍正自吃喝,好不热闹,全然不知内庄景况,思虑片刻,避开宴席,从侧门离开。

在山林中走了半晌,忽听得那临柏崖传来震天声响,此处离临柏崖尚有一段距离,仍是惊起一片飞鸟。

宋寄悦将尸首放下,忽见高处一道蓝影晃过,未及回神,又是一道灰影闪现,那灰影紧追不舍,与蓝影只距丈许,均是身法超绝,倏忽之间,便已去远。宋寄悦立在枝头,见两道身影去处正是临柏崖,心下好奇,随即又苦笑摇头,心中想道:“眼下自己的事都未理清,哪还有心思去顾旁人。”

宋寄悦转身跃下,此地距翠柏县还有半个时辰路程,需得抓紧下山,早些将尸首安葬。

宋寄悦瞧一眼周景和,面露不忍,向下望去,见他衣襟处落出一角青布,伸手取出,却是用青布包裹了两本书籍。宋寄悦想了想,将布掀开,映入眼中的一本是母亲书房丢失的佛像图册,另一本则是《大慈悲掌上篇》。

佛像图册有几页做了压折,宋寄悦翻开一看,神色忽变,上面有几尊佛像的诠注被有意划出,佛塔那一页,更是把“舍利”二字用红色圈注,空白处写着:“月圆之时,以高僧舍利奉于塔顶。”

宋寄悦蹙眉沉思,那日钟柳函与白眠香在天阳石窟一番推测,道出须在满月时才能找出剩余两尊佛像,佛塔本就用来供奉舍利、经卷等物,天阳石窟中的五座佛塔却是未供奉一物,要解开石窟之谜,想来这舍利必不可少。

也不知那石窟中藏有什么秘密?思及此,宋寄悦不由轻叹一声,她既已不打算回飞来庄,这些事自然便与她无关,对武功秘籍却也无甚兴趣,将两本书重新包好,放入怀中。

到得翠柏县,宋寄悦也无暇顾及旁人目光,找人一番打听,便往西去了临郊的棺材铺。那店家却是个断了一条腿的老人,见一人一尸身上俱是血迹,也不惊慌,带她去屋外挑选棺木。

仓促之下,宋寄悦不过挑了现做好的棺木,并香烛冥钱一应物事,只是在为周景和更换寿衣时却犯了难。

店家见她迟迟未动,哑声道:“小姑娘,这是你什么人?”宋寄悦抿了抿嘴,垂眸道:“是……算是亲人。”

店家哦了一声,缓缓道:“那更要让其早些入土为安。”宋寄悦点点头,将周景和半扶着坐起,伸手脱着他身上衣物,想到今日之事,当真如一场大梦,自己生父被养父所害,最终养父也间接死于生父之手。如今二人皆已离世,孰对孰错,她并不想再去争论,都是可笑又可气的人罢了。

其实宋寄悦心里一直也憋着一股气,她气周景和回来复仇,气宋鹤为私欲犯下大错,更气二人说出当年真相,又相继撒手离去,一了百了。从来都是生者比逝者要体会更多痛苦,她与宋寄言,再无可能如往日那般,若没有她,母亲便不会嫁给宋鹤,是她害了母亲,才招致今日后果。

宋寄悦正自伤神,忽听得一阵木碎之声,但见那店家仅用一臂,举斧劈开圆木,又取齿锯卖力拉动。宋寄悦急忙拭掉眼角泪珠,埋首认真为周景和套上寿衣,所幸尸首尚有余温,穿脱也方便许多。

得店家允许,宋寄悦就在院落一角设了灵堂,跪在棺木前,往火盆中添着冥钱。店家走来说,明日可为她叫几人来,把棺木带到一个清幽处安葬。

宋寄悦愣了愣,随即恍然,武林中人过的都是刀尖舔血的日子,多数人无亲无故,死后也无人为其收尸,只能曝尸荒野,或被野兽啃咬,或腐烂发臭,直至一场大雨倾泻,流入江河,渗进土里。能有亲友帮忙收尸的,不过是一口薄棺,几叠冥钱,对死者而言,也算是厚葬了。她与那些武林人士本没有分别,不怪店家有此一说。

天大地大,当下她也不知该往哪去,但要躲着飞来庄等人,便需赶紧离开此地,走得越远越好,店家如此安排,于她再合适不过。宋寄悦不由叹了口气,起身谢过店家,再把银两给足,想着身上衣服也该更换,便带着剑重回翠柏县。

宋寄悦才从成衣铺子出来,转眼就见左冷仟一行,皱了皱眉,躲到暗处,就见一行人入了客栈,不禁暗想:“左冷仟当时去追蔡霈休,而今却在此出现,看起来伤势颇重,应是被蔡霈休所伤,只是不知那老和尚与另外两人是什么来路,杀父仇人便在眼前,如何也不能放人离开。”

眼见天色渐晚,宋寄悦索性买一顶带纱的斗笠罩上,径直走入客栈,趁掌柜取钥匙之际,瞥了一眼堂中食客,却不见左冷仟等人,待由小二领着上楼,就见一小二端着水盆走过,定睛望去,那里面满满一盆都是血水。

领她上楼的小二见她迟迟未动,转头低声道:“方才有五人来住店,有一人手臂都断了一只,这不急着让我们换水上来,客官莫见怪。”这客栈接待的武林人士不少,平日没少见断胳膊少腿的事,小二对此也是见怪不怪。

宋寄悦略一颔首,暗暗记下房间,便随小二入了客房,随意点了几个菜,就让小二下去安排。

这厢,老僧为左冷仟处理完伤处,又耗费内力为其治疗,待收功时,已是发了身汗,神色亦更显苍白。

左冷仟下床跪地,垂首道:“劳殿下费心,臣罪该万死。”只听得门外一声冷哼,两个持剑小童推门进来,就见那两个小童抱剑立于一侧,一名老者迈步跨入,说道:“若殿下出了事,你死多少次也不够。”

左冷仟垂首道:“大人教训的是。”那老僧咳嗽一阵,缓缓起身,温言道:“行了,此事与他无关,冷仟你先下去。”左冷仟答了声“诺”躬身退下。

老僧坐在椅上,伸手便去取桌上茶壶,那老者抢先拿过,为他倒好一杯茶。老僧饮下茶水,闭目半晌,不曾开口,那老者却也不急,双眼微阖,静静候在一旁。

宋寄悦侧身贴在屋角,屋内灯火透窗散出,格外安静,当下生了离意,正欲去寻左冷仟,就听老僧说道:“我在途中听到前朝秘宝和四季图的消息,是你让人散布的吧。”

宋寄悦急忙屏息凝神,侧耳细听,那老者笑道:“此事确实是我授意,若无这几年之功,也不好让这习国上下,为此费心劳神,争破了脑袋。”老僧叹道:“可这一切不过假象,哪有什么前朝秘宝,你以虚化实,到头来只会害及更多无辜。”

宋寄悦一听此言,几乎惊叫起来,原来那前朝秘宝竟是新济人传的假消息,这次比武大会,除那“天下第一”的名头,各派多是为四季图而来,不料相争一场,倒落了敌国圈套,险些使武林覆灭。念及此,顿觉凄凉,若不是各派心怀鬼胎,贪得无厌,如何能叫人得逞?可人人又不是圣人,无法随意控制自心,即使不是前朝秘宝,也会有其他物事出现。

那老者道:“当年这些门派助乱贼攻打我国,其中数那天衍宫最为可恨,以奇技诡术破我军铁甲阵防,黄谷关一役,十万精兵死伤惨重,多少户人家没了孩子,我父亲、殿下的兄长翊王,还有成千上万的百姓,今日殿下说他们无辜,就不怕祖宗听了寒心吗?”

“冤冤相报何时了。”老僧悠悠道,“先皇荒淫无度,任用奸臣,百姓怨声载道,都是因果报应。那时我因不忍恕儿等人丧命,便带他们从宫中暗道逃生,若知招致今日之罪过,便该随先皇一同去了。林午,收手吧。”

林午冷声道:“臣少时为殿下伴读,一心所求不过是辅佐殿下登上帝位,若当时殿下不优柔寡断,一声令下,我与郑将军等同僚,自有手段让先皇禅位于殿下,以殿下之仁心,定能解百姓苦难,开创一番太平盛世。那日得知皇宫大火,殿下还在宫中,臣心生死志,却被郑将军救下,再见殿下时,更是喜极而泣,只要殿下尚在,我等就能继续谋划,待时机到来,便可一举收复失地。但当新朝建立不过两年,殿下执意去抱佛寺出家,连赵家名姓也一并舍弃,说什么无觉无相,殿下弃自己的臣民不顾,分明是无情无义至极,可知我们是何感受?”

老僧沉默半晌,叹道:“那时我仅想让余下的皇室血脉有条活路,可你们执于复仇之念,早已不顾他人生死,我心知一切症结出于己身,便打算去抱佛寺参拜后,再找个僻静处了却此生,然抱佛寺了空方丈瞧出我心有去意,我佛慈悲,出手点化,凡尘如过往,三十多年过去,早该放下。”

林午道:“殿下嘴上说着放下,却还是来到习国,你便继续做你的无觉方丈罢,往后的事,休再插手。”

无觉方丈听罢,长叹一声,说道:“活下来的几人相继离世,这世上再无赵威王血脉,即便让你们推翻习国,又有何意义?”林午笑道:“先前臣不敢断定,但瞧殿下今日所为,还有一丝血脉尚在人间。”

无觉方丈双目一张,忽道:“你何时知晓?”林午道:“一年前。”

“原来如此。”无觉方丈摇头道,“罢了,罢了。冷仟既在此地出现,那领兵的又是何人?”

林午脸上一惊,而后笑道:“张远道那个牛鼻子告的秘?领兵的人殿下也认识,他与天衍宫可颇有渊源。”无觉方丈一愣,说出一个名字:“唐景初?”

林午点头道:“不错,我让他伪装成左冷仟样貌,再过两日,便可到天工山下。”无觉方丈道:“你闹出那么大动静,习国朝廷中也有你的人吧。”林午冷冷道:“不过是各取所需。”

无觉方丈叹道:“看来连习国皇帝,也容不下天衍宫了,你与虎谋皮,须知反被虎噬的道理。”林午又笑道:“天衍宫藏有天工图,当年便靠此制出各种神奇机关,大败我军,之后又拒绝了吴家狗贼封赏,狗贼对此心中难安呐,若不是忌于天衍宫机关阵法,哪能容它到现在?”

话也说完,林午却不离去,无觉方丈双手一合,淡淡说道:“你将玲珑二童带来,又与我说了许多机密之事,怕是也容不下我了。”

林午冷哼一声,道:“若殿下不放走张远道,又赶来此地,臣也不会动下杀心。”

话音一落,被眼前人出手点了穴道,出手之快,连一旁的两个小童都未察觉,林午眼见无觉方丈掐住自己颈项,惊道:“殿下未中毒?”

无觉方丈徐徐道:“我若不把茶喝下,你也不会如实告知。”话毕,顿了一顿,又道:“还请施主进屋一叙,贫僧有话相说。”

宋寄悦闻言大惊,一时不知自己是否真被他察觉,却听无觉方丈道:“施主不必惊慌,进屋便是。”

宋寄悦确信这老和尚在与自己说话,当下将木窗打开,跃身入内,方一落地,那二童便拔剑刺来,正要抽剑相迎,就听林午道:“住手。”那二童随即收剑,噗通跪下。

宋寄悦看清二童模样,心下一惊,这二童身量仅有三尺,手中长剑与身量相当,却是长得一个样,圆头大眼,憨态十足。

愣神之际,忽听无觉方丈道:“这客栈内有一个灰袍小和尚,虽不知施主是何人,但请施主寻到此人,将他带到楼外等候。”

眼下既已现身,宋寄悦直觉这和尚并非恶人,随行的一男一女也未出现,今夜看来杀不了左冷仟,当下点头道:“五觉吗,我知道了。”

无觉方丈一愣,见她跳窗离去,幽幽叹一口气,忽地掩口咳嗽。林午听他声气愈弱,不由叹道:“臣在茶中下了化功散,殿下过不多久便会全身虚软,何必强行运功抵抗。”

无觉方丈道:“贫僧此次随张远道来习国,并未打算活着回去,还想劝你就此收手,可你心入魔障不愿回头,本该了结了你,但你一生报国,于国于民并无错处,你我又有数十年情分,只望你好自为之,勿要一错再错。”

林午默然不语,就听客栈外传来一声哨响,无觉方丈扔下林午,从窗外飞出,那二童起身欲追,林午脸色一沉,道:“不必追了。”

五觉尚不知生了何事,便被闯进门的宋寄悦抓着出了客栈,宋寄悦拽着他站在街上,取出竹哨吹响,不久就见无觉方丈奔来,二话不说,一手抓上一人胳膊,纵身向城外掠去。

待奔出翠柏县二十里,无觉方丈才放下两人,靠树歇下。

宋寄悦眼望四周夜景,此处离官道尚远,再往前是一片田野,稀疏生了几棵松柏。

无觉方丈双目忽张,眼露星芒,一双墨眉如覆冰霜,直至全数成了雪色。宋寄悦见此,心下诧异:“老和尚这是怎么了?”

五觉心有所感,未待招呼,走到近前,屈膝跪下,哽咽道:“方丈要走了吗?”

宋寄悦皱了皱眉,心中暗想:“走?去哪里?”无觉方丈见她面露疑惑,淡淡笑道:“还要感谢施主相助。”

宋寄悦摇头道:“是大师救了我,以大师功力,带一人逃脱不是难事。”无觉方丈笑道:“我二人对话,施主应都听见了吧。”宋寄悦蹙眉道:“倒也没有听见多少。”

无觉方丈叹道:“便没听多少罢,贫僧走前,还有一个不情之请,希望施主答应。”接着咳嗽几声。

宋寄悦见他手中有血水渗出,又见五觉神色黯然地跪在一旁,哪里还不知情况,心中一软,道:“你说出来便是,有能办到的,我尽力而为。”

无觉方丈微笑道:“贫僧先谢过施主大义,这孩子自小纯善,没受过什么苦难,贫僧想让施主给他找一安身之处,至于那些对话,施主想说也好不说也罢,遵循真心即可。”

宋寄悦一愣,随即点头应下。

“五觉。”无觉方丈叹道,“你要好生保重,林午等人日后还会找来,你跟着这位施主离开,新济便别回了。”

五觉低声抽泣,抬首道:“我都听方丈的,再不回新济。”无觉方丈点点头,双手一合,说偈道:“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说罢,就地坐化。

五觉眼泪涌出,他自小孤苦,是方丈教他佛法、为人和武功,若没有方丈,自己早已死在那个冬夜,方丈便是他在这世间唯一的亲人,如今亲人离去,自然悲痛不胜。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增一阿含经》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75章 无中生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