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音馆内,药香取代了往日的清冷檀息,苦涩的味道萦绕在每一寸空气里。容澈倚在榻上,臂上的伤处被妥善包扎,面色依旧苍白,唇上没什么血色,整个人像一株被霜打过的兰草,脆弱,却仍保持着一种奇异的风骨。
谢玄下令他静养,澄音馆外围的守卫明显增加了,美其名曰“保护”,实则监视得更为铁桶一般。连每日送来的汤药,都需经侍女银针试毒,再由他亲眼看着高盛带来的亲信大夫查验,方才入口。
“殿下,该用药了。”侍女捧着温热的药碗,小心翼翼地奉上。
容澈伸出未受伤的右手接过,指尖与微烫的瓷碗接触,几不可察地顿了一下。他没有丝毫犹豫,将碗沿凑近唇边,浓黑的药汁氤氲着令人皱眉的苦气,他眼睫未颤,平静地一口口饮尽,仿佛喝的是甘泉。
药碗见底,他将空碗递回,指尖因用力而微微泛白,面上却依旧是一片云淡风轻。“有劳。”
侍女躬身退下,帐内重归寂静。容澈缓缓靠回引枕,闭上眼,似乎在抵抗药力带来的昏沉,又像是在积蓄力量。额角有细密的冷汗渗出,臂上的伤痛如同持续的钝锯,切割着他的神经。这苦,他得咽下去。这伤,他得受着。
他知道,从他扑出去挡箭的那一刻起,他与谢玄之间那脆弱的平衡就被彻底打破了。谢玄不再仅仅是怀疑他,而是……欠了他。这份“债”,让谢玄如芒在背,也让他自己的处境,变得更加微妙和危险。谢玄会如何“还”这笔债?是更加严密的监控,还是……别的什么?
他不能坐以待毙。
———
擎苍阁书房,气氛比往日更为凝重。
谢玄面前摊开着暗卫呈上的、关于此次秋猎刺杀的初步调查报告。线索寥寥,指向几个无关紧要的、已被推出来顶罪的低级武官,真正的幕后黑手藏得很深。是朝中政敌?是北燕萧景澜的又一重算计?还是……其他势力想搅浑这潭水?
“王爷,”萧寒低声道,“靖安王那边,除了按时用药、静养,并无异常。送去的汤药、膳食,都依规矩查验过,无毒。”
谢玄“嗯”了一声,目光却并未从报告上移开。没有异常,就是最大的异常。一个能在那等电光火石间做出如此决断、不惜以身犯险的人,会如此安分地养伤?
“他喝药时,神情如何?”
“据回报,并无异样,很是顺从。”
顺从?谢玄指尖敲击着桌面。容澈的“顺从”,从来都只是表象。
“加大排查力度。重点查永宁长公主府和陆文渊近期的动向,还有……北燕使团那边,是否有异动。”谢玄下令,眼神锐利,“另外,寻个由头,将王府内库中那株百年血参,送去澄音馆。”
萧寒微怔。血参乃疗伤圣药,极为珍贵,王爷这……
“他既然替本王挡了一箭,表面功夫总要做足。”谢玄语气淡漠,听不出情绪,“总不能让人说本王,苛待‘恩人’。”
“是,属下明白。”萧寒领命而去。
谢玄起身,走到窗边,看着澄音馆的方向。送去血参,既是做给外人看,也是他的一种试探。他想知道,容澈会如何应对这份“厚赐”。是感恩戴德,还是依旧保持那份疏离的、带着算计的“平静”?
他发现自己竟有些……期待容澈的反应。
———
澄音馆内,当高盛亲自捧着那锦盒装着的血参到来时,容澈正靠坐在窗边看书,阳光透过窗棂,在他苍白的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殿下,王爷念您伤势,特赐下此参,助您早日康复。”高盛语气恭谨,打开盒盖,那株形似人状、色泽暗红的血参赫然在目。
容澈目光落在血参上,微微一凝,随即抬起,眼中流露出恰到好处的感激与……一丝受宠若惊的惶恐。“王爷恩典,容澈……何德何能,实在愧不敢当。”他声音微哑,带着伤后的虚弱。
“殿下为救王爷负伤,此乃王爷一点心意,殿下万勿推辞。”高盛微笑着,将锦盒放在榻边小几上。
容澈沉默片刻,终是轻轻点头,低声道:“如此……便请高总管代容澈,叩谢王爷隆恩。此物珍贵,容澈定会……善加利用,不负王爷厚望。”
他话说得谦卑,眼神却始终清澈,那“善加利用”四字,似乎别有深意。
高盛不动声色地应下,又说了几句安心养伤的话,便告辞离去。
容澈看着那盒血参,并未立刻去动。他伸出未受伤的右手,指尖轻轻拂过书页,目光却悠远地投向窗外。
谢玄在试探,也在安抚,更是在用这株血参,无声地提醒着他彼此之间那笔无法轻易勾销的“账”。
他缓缓收回目光,落在自己受伤的左臂上,纱布之下,伤口仍在隐隐作痛。
这药,很苦。
这局,更苦。
但他必须走下去。在这苦涩中,尝出那一线……或许存在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