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青梅谋 > 第72章 争辩

青梅谋 第72章 争辩

作者:琅轩听雨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31 22:08:54 来源:文学城

知夏挣扎着想爬起来,可跪了一整夜的双膝早就麻木僵硬,刚撑起一点,便重重地跌了回去。

顾清妧心头酸涩,快步上前,俯身扶住她的胳膊,三人相互搀扶着,走进蕴玉堂。

“姑娘……”

知夏死死抱住顾清妧,放声大哭,声音硬咽:“都是奴婢的错,奴婢该死。奴婢怎么就……怎么就听了您的话乖乖走了?让您受了这样的苦……”

顾清妧被她的力道抱得有些踉跄,却一下下轻拍着她的背,柔声安慰:“傻丫头,不怪你。听话,快回去歇着,记得给膝盖上药,仔细揉开了淤血。若不好好养着,日后谁来侍候我?”

知夏在她怀里哭得几乎要背过气去,好一会儿,才抽噎着点头,一步三回头地离开。

净房内,热气氤氲。

云岫备好温水,撒了舒缓的香露。顾清妧一层层褪下那身沾染了尘土、血腥的破碎衣裳。

完全浸入水里时,她发出一声喟叹,缓缓闭上眼,将头轻靠在桶沿。

云岫替她梳理着纠结的长发,动作轻柔,生怕扯痛了她。梳子滑过发丝,云岫忽然动作一顿,

“咦?”

她小心地取下一物。

“姑娘,这不是您的簪子呀?”云岫将簪子递到顾清妧眼前。

顾清妧睁开眼,伸手接过簪子,触手生温,玉质细腻。仔细看簪首雕琢的玉兰花瓣片片晶莹,纤薄柔美。

最具巧思的是玉兰洁白的花心深处,却沁着一缕如血丝般蜿蜒的赤红。

一个画面倏然从脑中闪过,萧珩的手掌轻拂过她的发顶。

这才是他送给她的及笄礼。

顾清妧握着玉簪,心中思绪万千:萧珩,你还好吗?

太极殿内,气氛凝重。

皇帝高坐龙椅,面色阴沉如水。

四皇子的死讯如一道惊雷,劈得朝堂一片死寂后,又掀起了狂风巨浪。

“陛下,四殿下乃龙子凤孙,竟遭此毒手,必须严惩凶手,以正国法。”一名御史率先出列,声音激愤。

“凶手?萧珩此刻重伤在身,昏迷不醒,如何能说他是凶手?”李承羡沉声反驳,“当务之急是查明真相。”

“安王此言差矣。”

李承谨跨步出列,声音冷硬,不带半分温度:“萧珩是唯一在场且手持匕首之人,他素来胆大妄为,藐视皇权,与四哥又是宿敌,此事他嫌疑最大。儿臣以为,当严加审讯,不容姑息。”

“六殿下,”兵部尚书出列,“萧世子伤势过重,四肢俱损,胸口贯穿,已是命悬一线。此刻审讯,与杀人何异?河西十万铁骑尚在边关,若他不明不白死在京都天牢,后果不堪设想。”

“难道就因为顾忌河西军,就对弑杀皇子的嫌犯网开一面?”李承谨厉声质问,目光扫过群臣,“国法何在?天家威严何在?”

朝堂之上顿时吵嚷起来,两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

皇帝只觉得头痛欲裂,丧子之痛与朝堂的纷争让他力不从心。

半晌,他一拍御案,金玉之声让大殿瞬间安静。

他看向叶廷风,问道:

“叶卿,你最先赶到落霞山,当时情形究竟如何?你亲口说与朕和众卿听。”

叶廷风上前一步,躬身行礼,扬声道:“启禀陛下。臣赶到时,四殿下倒在血泊之中,胸前有致命刀伤,背后亦中一箭,箭矢贯穿。萧世子倒在离四殿下数步之外,四肢瘫软无力,显是遭受重创,胸前同样有一处刀伤,深可见骨,人已昏迷。”

皇帝眼中寒光一闪,追问:“萧珩的那个侍卫呢?他主子做了什么,他总该知道一二。”

叶廷风微微垂首:“回陛下。玄英至今昏迷未醒,无法开口。臣赶到时,他亦无知觉。现场除兵刃痕迹,未见其他可疑线索。”

“废物,”皇帝将手中奏折掷在地上,御案震响,怒道:“堂堂皇子遇害,现场竟无人目睹,无人知情?朕要你们何用?”

“陛下息怒!”群臣叩首。

皇帝胸膛剧烈地起伏,眼神锐利寒冷地扫过百官公卿,最后落在叶廷风身上:“还不给朕去查,掘地三尺也要给朕查出真相。”

“臣遵旨。”叶廷风应声领命。

此时,一位老臣出列,缓缓开口:“陛下,老臣斗胆进言。萧世子伤势确如叶将军所言,危在旦夕。四肢像是被内力震裂,胸前刀伤及肺腑,若再不施以良药,恐、恐熬不过今夜。臣恳请陛下,先行救治,至少保住其性命,再议其他。”

李承谨立马反驳:“院判此言谬矣,萧珩乃弑杀皇子首要嫌犯,其罪未明,岂能轻易救治?若他真是凶手,救活了,岂不是放虎归山,贻害无穷?”

李承羡再次开口,语气加重:“萧珩尚未定罪,是乐阳长公主之子,更是功臣之后。见死不救,非仁君之道,亦非治国之理。况且……”

“若萧珩真因延误救治而死,无论其是否有罪,萧将军那里,陛下如何交代?河西十万将士,又会如何作想?军心若乱,边关危矣。”

此言一出,大殿内再次陷入沉寂,连李承谨也一时语塞。

所有人的目光都悄悄投向御座旁那位一直闭目养神的老者。

皇帝也看向崔阁老,揉了揉额角,声音有些疲惫,问道:“崔爱卿,意下如何?”

崔阁老缓缓睁开眼,眼观鼻,鼻观心,朝皇帝微微欠身,“陛下,老臣以为,安王殿下所言,乃是老成谋国之言。”

“萧珩,不能死。”

他顿了顿,冷静解释:“无论其是否有罪,他此刻都绝不能死在京都,更不能死在天牢。河西的十万铁骑,不是十万只温顺的羔羊。萧屹的独子,若因朝廷延误救治而亡于狱中……”

“老臣不敢想那后果。请陛下三思,先保住萧珩性命,再彻查四皇子遇害一案,方为上策。”

朝堂议论声四起。

几息之后,皇帝抬起眼帘,轻叹一声:“罢了!着太医院选派精干太医,即刻前往天牢,全力救治萧珩,务必保住他的性命。”

“陛下圣明。”群臣躬身。

“退朝。”皇帝无力地吐出两个字。

御书房内,檀香袅袅。

皇帝坐在御案后,手指用力按压着眉心,下方几位重臣垂手肃立,无人敢先开口。

“太后娘娘驾到——!”

门被推开,太后在宫女的搀扶下走了进来。

“母后病体未愈,怎可……”皇帝的话未说完,便被太后打断。

“皇帝,”太后目光直直看向皇帝,“哀家来,只为一事。请你允珩儿回府医治。”

皇帝听的眉头紧蹙:“母后,萧珩是重犯,关押天牢合乎法度。”

“法度?”太后猛地咳嗽了几声,宫女连忙轻抚她的脊背。

她缓了口气,继续道:“天牢是什么地方?阴暗潮湿,污秽不堪。珩儿现在身受重伤,把他丢在那里,和让他等死有什么区别?你是要看着乐阳唯一的骨血,哀家在这世上最后一点念想,就这么活活耗死在那不见天日的鬼地方吗?”

皇帝的眼底也涌上沉痛,不耐道:“母后,您口口声声念着萧珩,那您可曾想过老四?他也是您的孙子,他死在落霞山,死状凄惨。朕身为人父,痛失爱子,您让朕如何轻易放过嫌疑最大的萧珩?朕难道就不痛吗?”

太后像是被这话狠狠刺中,身体晃了晃,眼中蓄满了泪水,她用手捶打着自己的胸口,悲痛道:“老四死了,哀家不心痛吗?他也是哀家看着长大的孩子,可那已经是既定的事实了。哀家已经失去了一个孙子,难道你还要让哀家眼睁睁看着唯一的外孙,也一命呜呼吗?皇帝,哀家求你,哀家求你给他一条活路。”

殿内落针可闻。

少顷,顾廷筠迈出一步,躬身行礼,打破了僵局:“陛下,太后娘娘,臣有一言。”

皇帝沉声道:“讲。”

顾廷筠道:“陛下痛失爱子,太后娘娘忧心外孙,皆为人伦至情。萧世子伤势危重,确需精心调治方有一线生机。天牢环境恶劣,实在不利于养伤。然,其嫌疑未消,若直接释放回府,恐难服众,亦有纵容之嫌。”

“说重点!”皇帝不耐。

“臣以为,可折中处理。将萧世子移至长公主府内,由太医全力诊治。同时,调派禁军长将公主府严密看守,任何人不得随意出入,形同软禁。如此,既保住了萧世子性命,便于其早日清醒,以便查明真相,亦彰显朝廷法度,将其置于可控之地。待他伤势稳定,神智清醒,再行提审,彻查四皇子遇害一案,方为周全之策。”

此言一出,李承谨脸色阴沉:“顾尚书此言差矣,软禁长公主府?那与放虎归山何异?府内皆是萧珩的亲信,若趁机串供或销毁证据……”

“六殿下多虑了。”

李承羡接口道,“禁军围府,断绝内外交通,府内人等亦在监控之下,何来串供销毁证据之机?顾尚书此法,既顾全了萧世子的性命,亦未放松对其监管,实为两全之策。眼下最要紧的,是让他活下来,开口说话。”

崔阁老也缓缓点头:“陛下,老臣以为,顾尚书所提,是目前最为稳妥之法。”

皇帝的目光在太后悲切的脸和几位重臣脸上扫过,心中权衡着利弊。

太后死死地盯着他,眼底写满了哀求。

皇帝衣袖一挥,下令:“就依顾卿所言。命叶廷风率三百精锐,包围长公主府,无朕手谕,任何人不得出入。萧珩,移回府中医治,严加看管。”

“陛下圣明。”

太后泪水再次涌出,喃喃道:“好……好……”在宫女的搀扶下,颤巍巍地离开了御书房,背影苍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