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青春是一场相遇与错过 > 第21章 微妙的变化

青春是一场相遇与错过 第21章 微妙的变化

作者:落雁翩翩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0 00:17:43 来源:文学城

北京的冬天,校园里的树叶都落光,只剩光秃秃的树枝,这令她想起家乡的冬天,在K市冬天都能见到绿树红花,脑海里闪过父亲的面容,心里有些淡淡的优愁。陈心怡抱着几本厚重的语言学理论书,从图书馆走出来,冰冷的北风吹过她的脸颊,让她从密集的文字中稍稍清醒。作为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采的研究生,她的生活被各种理论、实践和没完没了的翻译练习填满。

手机在口袋里震动,是宋青峰发来的微信消息,言简意赅:“今晚剪辑要通宵,不回了。锁好门。”

陈心怡看着这行字,心里掠过一丝难以言喻的失落。宋青峰最近是越来越忙了,昼夜颠倒已是常态。她来北京读研快半年了,起初以为同在京城,见面机会总会比异地时多些,但现实却是宋青峰似乎永远有忙不完的项目,加不完的班。

她回复了一个“好,你也注意休息”,便收起了手机。刚走没几步,手机又响了起来。这次是一个陌生的本地号码。

“喂,您好?”

“是陈心怡小姐吗?”电话那头传来一个成熟、沉稳的男声,带着一种恰到好处的礼貌和自信,“冒昧打扰,我是沈墨。”

“沈先生您好,我记得您。”陈心怡礼貌地回答,心里有些疑惑他为何会直接联系自己。

“听青峰说,你在北外,专业能力非常出色。”沈墨的声音带着笑意,“我这边最近有一个比较重要的涉外文化交流活动,需要一位优秀的临时翻译,主要涉及画。你上次谈对我的画感想,让我感觉陈小姐对艺术的很有见地,画不知陈小姐最近是否接这方面的兼职?时间上大概需要两三天。”

陈心怡有些心动。她确实在寻找实践机会,而沈墨提到的领域也正好是她的兴趣所在。但出于谨慎,她还是说:“谢谢沈先生信任。不过,我需要先了解一下具体的时间和要求,看是否能胜任。”

“当然。”沈墨似乎早有准备,“方便的话,明天下午找个时间喝杯咖啡详细聊聊?就在你们学校附近如何,不耽误你太多时间。”

他的安排周到且不容拒绝。陈心怡想了想,明天下午确实没课,便答应了下来。

挂掉电话,她下意识地想给宋青峰发个信息说一下这件事,但想到他可能在忙剪辑,便又作罢了。而且,一个奇怪的念头冒了出来:为什么沈墨不通过宋青峰来联系她,而是直接找到了她的电话号码?宋青峰知道这件事吗?

第二天下午,在学校附近一家格调安静的咖啡馆,沈墨准时出现。他今天穿得相对休闲,但细节处依然可见品味。与上次在喧闹宴会上的印象不同,单独面对时,陈心怡更能感受到他那种经过历练的沉稳和气场。

沈墨将活动资料递给陈心怡。这是一个规格颇高的中外当代艺术交流论坛,与会者包括策展人、评论家和知名艺术家。沈墨是中方主要策化人之一。他需要的翻译,不仅要完成论坛期间的同声传译辅助工作,还要协助他处理一些与外方嘉宾的非正式沟通。

“资料可能有点专业,但以陈小姐的背景,应该不难。”沈墨搅动着眼前的咖啡,目光温和地看着她,“这个论坛对我们基金会接下来的项目很关键,所以我对翻译人选比较慎重。青峰一直夸你专业扎实,悟性高,所以我第一个就想到了你。”

他又提到了宋青峰。陈心怡翻阅着资料,内容确实很有挑战性,但也是一个极好的学习机会。报酬方面,沈墨开出的条件也相当优厚。

“我觉得可以试试。”陈心怡最终点头,“谢谢沈先生给我这个机会。”

“是我该谢谢你肯帮忙。”沈墨笑道,随即很自然地转换了话题,不再谈工作,而是问起她在北外的学习生活,聊起北京的文化活动,言语间透露出对这座城市的熟悉和深厚人脉。他知识渊博,且很懂得引导话题,不会让对话冷场,也不会让人觉得被冒犯。与他交谈,是轻松而愉悦的。

分别时,沈墨说:“细节资料我晚点发你邮箱。对了,这周六下午有个小型的预展,几位参会的外国艺术家会先过来暖场,你要不要一起来?可以提前熟悉一下氛围和他们的口音。”

陈心怡觉得有理,便再次答应下来。

陈心怡想该去公找宋青峰,把这个消息告诉他。她搭了地铁来到宋青峰工作的公司。推门进去看到丽莎正对着电脑焦头烂额地打电话协调着什么。

见到陈心怡,丽莎匆匆挂了电话,瘫在沙发上哀叹:“杀了我吧,这个纪录片的场地又出问题了!宋导他们组还在等我的场地确认才能定最终剪辑方案呢。

顿了一下又说:“今天是刮东风了,我们陈大小姐也有空过来。”

“平时想来公司帮你们,宋导不让。”陈心怡微笑着说。

“宋导怎么舍得你来干这份苦差事,只有我们是没人疼的。”丽莎撇撇嘴说。

“宋导呢?”陈心怡问。

“他去中关村对接后期制作的流程,今晚可能不回去了,你有什要紧的事找他?”丽莎问。

“我就是……我就是想告诉他周末我要去帮沈老师当翻译。”

“哪个沈老师?”

“沈墨。”

“沈墨?”丽莎眼睛一亮,“就是那个大画家,他怎么会找你做翻译?他在北京不会没有的这方面的关系。

“可能是因为我是学生,费用不高吧!”陈心怡笑着说。

丽莎凑过来,一副洞察一切的表情:“我看没那么简单。

“那还能因为什么?”陈心仪问。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美女……哈哈哈。”丽莎坏笑着说。

陈心怡心里咯噔一下:“别瞎说,他是宋导的朋友。”

“朋友怎么了?”丽莎不以为然,“你看宋青峰,一天到晚扎在机房,都快跟电脑结婚了。要我说,沈墨这种成熟多金、见识广博的男人,才知道怎么欣赏和追求女性。搞文化对外交流的,都浪漫,见识多,就像……就像那些大艺术家,比如毕加索,激情来了挡都挡不住。”

“毕加索的感情史可是太过混乱。”陈心怡吐槽道,但丽莎的话还是在她心里投下了一丝涟漪。沈墨的举止确实过于周到和体贴,超出了普通工作关系的界限。

“我不听你瞎瓣了,我明天早上还有课,我先回去了。”陈心怡说。

“就为这事你还跑那么远,电话里说不就行了,我这忙得不可开交,也就不送你了,你路上注意安全。”丽莎说。

陈心怡应着出了门,是啊!电话里就可以说的事,她为什么跑这么远,只有她心里清楚,她是想见见宋青峰。

晚上,宋青峰破天荒地早回来了,脸上带着熬夜的疲惫。陈心怡给他热了汤,犹豫了一下,还是提起了沈墨找她当翻译的事。

宋青峰喝汤的动作顿了一下,然后点点头:“嗯,他今天跟我提了一句。这是个不错的机会,你可以锻炼一下。”

他的反应平静得让陈心怡有些意外。“你……觉得没问题吗?”她忍不住追问。

宋青峰抬起头,看了她一眼,眼神里有些复杂的情绪,但很快又恢复了平淡:“有什么问题?沈墨做事有分寸,活动也挺正规。你把握好机会就行。”他顿了顿,补充道,“不过,他们那个圈子比较复杂,交往时自己多留心。”

这番话,听起来像是关心,却又带着一种置身事外的疏离感。他没有表现出任何男友应有的警惕或醋意,甚至没有多问几句细节。陈心怡心里那股失落感更深了。他似乎真的只是在以一个“朋友”或者“学长”的身份,在评估一个对她有益的机会。

宋青峰的态度,像是一种默许,甚至像丽莎说的,是一种无形的“考验”。他究竟是不在乎,还是真的信任她到如此地步?

周六的XX艺术区,充满了后工业时代的艺术气息。预展规模不大,但氛围很好。沈墨作为东道主,周旋于中外嘉宾之间,游刃有余。陈心怡跟在他身边,初步履行着翻译的职责,同时也被带入了一个全新的、充满活力的圈子。

沈墨在介绍她时,总是很得体地说:“这位是陈心怡小姐,北外高翻学院的高材生,这次论坛的翻译,也是我的朋友。”他刻意模糊了“宋青峰朋友”这层关系,而强调“我的朋友”,这让陈心怡在工作的专业性之外,感受到一种被格外重视的感觉。

休息间隙,沈墨会特意走到她身边,问她是否适应,是否需要休息,并体贴地为她拿来饮料。他会指着某件展品,低声向她阐述背后的理念和艺术家的故事,视角独特,引人入胜。与宋青峰沉浸于技术细节的务实风格不同,沈墨更善于营造一种知性的、充满文化魅力的氛围。

“心怡,你的语感和知识面比我想象的还要好。”沈墨由衷地称赞,“看来我找你帮忙,是找对人了。”

这样的赞赏,对于一直在学业上追求卓越的陈心怡来说,是受用的。尤其是在宋青峰似乎已经对她习以为常、很少表达认可的对比下。

画展正式举行的三天,忙碌而充实。陈心怡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得到了与会者的一致好评。活动结束当晚,沈墨以个人名义邀请她共进晚餐,表示感谢。

在一家能看到故宫夜景的高级餐厅里,沈墨举起酒杯:“心怡,这次真的多亏了你。我敬你一杯。”

灯光柔和,音乐曼妙,窗外是沉淀了历史的风光。气氛恰到好处。沈墨没有再谈工作,而是聊起了自己的留学经历,聊起在世界各地遇到的趣闻,也适时地将话题引向陈心怡,询问她的家乡,她的未来规划。

“北京是个充满可能的城市,”沈墨看着她,目光深邃,“像你这样有才华的年轻人,应该拥有更广阔的舞台。我们基金会以后还有很多类似的文化交流活动,如果你有兴趣,我很希望能继续与你合作。”

这话已经超出了临时翻译的范畴,更像是一种长远的许诺。

晚餐结束时,沈墨送陈心怡回公寓楼下。下车前,他从车内拿出一个精致的长方形纸盒:“一点小礼物,算是这次工作的额外谢意,请不要推辞。”

陈心怡打开一看,是一支某个德国品牌的经典款钢笔,价格不菲。

“这太贵重了,沈先生,我不能收。”陈心怡连忙拒绝。

“只是一件工具而已,配得上你的专业。”沈墨语气温和却坚定,“收下吧,就当是纪念我们这次愉快的合作。而且,以后说不定还有很多文件需要你帮我审校呢。”他巧妙地将礼物与未来的联系捆绑在一起。

最终,陈心怡还是在他的坚持下收下了钢笔。回到安静的公寓,她看着那支昂贵的钢笔,心情复杂。沈墨的追求,如同温水煮蛙,循序渐进,却步步为营。他展示的资源、视野和体贴,都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而宋青峰呢?画展这几天,他只在她第一天晚上发过一条微信问“还顺利吗?”,她回复“顺利”后,便再无下文。他似乎完全放心地把她交给了他的朋友,或者说,他根本无暇顾及。

她主动给宋青峰发了条信息,说工作结束了。过了很久,他才回复:“好的。我刚下班,很累,先睡了。”

没有询问她这几天累不累,没有关心晚餐如何,礼物的事情她更无从说起。一种深深的无力感攫住了陈心怡。她第一次没有回复他的消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