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都市现言 > 樵风可念 > 第13章 第11章 热姜茶与桌球台

樵风可念 第13章 第11章 热姜茶与桌球台

作者:杣殊觉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5-10-19 16:58:26 来源:文学城

南木镇的晨霜凝在“星光桌球俱乐部”的玻璃上,像撒了层细盐。余小聒指尖刚碰上去,凉意就顺着指缝钻进来,她却没收回手——在霜上画了个小小的竹杯,杯沿还没画完,就被呼出的白气晕成淡雾,像把心事藏进了朦胧里。怀里的竹编杯隔着棉袄发烫,暖得她心口发慌,这是她磨了三天的成果:李爷爷送的竹杯本有棱角,她每天放了学就蹲在文具店长桌边,用砂纸蹭到指尖发红,连竹节处的毛刺都磨成圆弧形,指尖磨出的薄茧沾着竹屑,洗了三遍才干净;杯沿缠的棉布是奶奶旧棉袄拆的,针脚歪歪扭扭却缝得紧实,她特意留了个小线头,像安昱远上次教她编的十字结,藏着没说出口的在意——那天他教她编结时,指尖不小心碰在一起,两人都僵了半天,最后还是籽羊喊着“编错了”才打破尴尬,后来她总把那个没编完的结夹在记分数的小本子里,每次翻开都能想起他指尖的温度,忍不住笑。

五点的灶台还亮着昏黄的灯,奶奶往砂锅里扔老姜片时,姜皮上的泥点溅在灶台上,“老姜片驱寒,你爷爷当年在河滩扛竹子,冻得手肿,喝两碗就缓过来了”。余小聒没接话,偷偷往锅里加了半勺冰糖——上次在文具店,她看见安昱远喝李爷爷煮的姜茶时喉结顿了顿,嘴角沾着姜沫却没吐,后来趁人不注意,把奶糖掰成小块塞进他笛谱夹里,那本笛谱现在还夹着那糖纸,被他摸得发皱,边角都卷了边。今早煮茶时,她特意多等了五分钟,让冰糖彻底化在汤里,又用滤网滤了三遍碎渣,连杯底都擦得发亮,怕碎渣卡到他喉咙——上次他吃橘子糖被糖渣呛到,咳得眼眶发红,她现在递任何吃的,都会先把渣剔干净,连烤红薯的焦皮都帮他剥成小块。

昨天放学路过俱乐部,她在玻璃外站了十分钟。安昱远穿着洗得发白的毛衣,袖口磨出毛边,那是奶奶去年织的,他总说“还能穿”,却偷偷把脱线的地方缝好——针脚歪歪扭扭,像他画的笛谱线,上次老笛师看见,笑着说“你这针线活,跟你吹笛的手艺差远了”,他当时红着脸把毛衣往身后藏,却没舍得换。他握球杆的手冻得发红,指节捏得泛白,那是他最宝贝的球杆,上次跟高中生比赛赢的,杆尾还刻着个“远”字,刻痕里还留着当时没擦干净的木屑,他每天都会用棉布擦一遍,杆身被磨得发亮,连木纹都透着光。最擅长的低杆偏了,白球撞在台边“当”地弹开,弯腰捡球时,袖口露出的手腕沾着煤屑,指甲缝里的黑灰洗都洗不掉。余小聒突然想起,今早路过文具店,李爷爷正蹲在煤炉前咳嗽,安昱远的棉袄上还沾着煤烟味,想必是又帮着修煤炉了——上次修完,他把自己的围巾给李爷爷裹了,自己冻得打喷嚏,后来她把奶奶织的厚围巾偷偷塞给他,他现在每天都戴着,围巾边角沾着的芦竹绒,还是上次去河滩采芽时蹭的,他都没舍得拍掉,说“带着你的心意,不冷”。

“镇里桌球赛的奖品是保温饭盒!”籽羊突然从背后蹦出来,橘子糖的甜香扑了满脸,她嘴里还含着半颗糖,说话时糖渣差点喷在余小聒棉袄上。她拽着余小聒的袖子往菜地方向指,“蓝色盒身画着芦竹丛,连‘白记号’的白斑都画了,安昱远说要赢给奶奶!”籽羊声音放轻,像分享天大的秘密,凑到余小聒耳边说:“上周我去送水,看见他奶奶把铝饭盒揣在怀里捂,饭盒上的漆都蹭掉了,露出里面的铝皮,上面还凹了个小坑——是上次摔在菜地里撞的。安昱远盯着饭盒看了半天,眼睛红得像兔子,还说‘再也不让奶奶吃冷饭’,后来还跑去问张叔,‘保温饭盒真能保一天热吗’,张叔说能,他才笑了,还偷偷摸了摸饭盒样品,像摸宝贝似的。”

推开门的瞬间,松木味混着暖空气涌过来,把门外的冷意都挡在了身后。安昱远正蹲在球台边摆球,红球黑球在他手里排得笔直,连间距都用手指量过,像在解一道必须满分的数学题——他总这样,做什么都透着股较真,上次帮李爷爷编竹筐,连竹枝的长短都要比着尺子剪,差一厘米都要重新来;帮王爷爷看烤红薯摊,连红薯翻面的时间都记在小本子上,精确到分钟,怕烤糊了没人买。听见动静,他猛地回头,耳尖瞬间红透,像被灶火烘过似的,球杆“哐当”撞在架上,手背上的创可贴卷了边,是上次帮李爷爷修煤炉时被铁皮划的,余小聒当时塞给他的小猫咪创可贴,现在还剩个角粘在皮肤上,沾着点煤尘,他舍不得撕,说“贴着能想起你递姜茶的样子”,上次洗澡都特意把胳膊抬着,怕弄湿了。

“你怎么来了?”他声音发紧,手往身后藏,却被余小聒拽住手腕。煤屑蹭在她掌心,像细小的沙粒,有点硌手,她却没松开——这是她第一次主动碰他的手腕,能感觉到他脉搏的跳动,快得像在打鼓,比他打桌球时的节奏还急。她把竹杯递过去时,棉布还带着体温,“我奶奶说,芦芽姜茶能暖手,你练球时喝。”安昱远没接,盯着她发红的指尖,眼神里满是心疼,“你磨杯子了?指尖都红了,是不是砂纸太糙了?我明天给你找细的。”余小聒赶紧缩回手,往身后藏,“没有,李爷爷磨好的,我就是……就是帮着擦了擦。”话没说完,就被他握住指尖,掌心的温度烫得她心跳加速,连呼吸都乱了——他的掌心有层薄茧,是练球和编竹筐磨的,蹭得她指尖发麻,却暖得让她不想松开,连指尖的薄茧都觉得亲切,像藏着他所有的认真。

安昱远喝姜茶时,喉结动得很慢,连杯底的芦芽碎都嚼了,“比李爷爷煮的甜。”他突然笑了,露出两颗小虎牙,眼角弯成了月牙,“上次你塞的奶糖,我还夹在笛谱里,甜得练笛时总走神,老笛师还说我‘心不在焉,是不是想什么好事呢’,我当时都没敢说,是因为想着你。”余小聒的脸瞬间烧起来,像被灶台的火烘过,转身去看球台,却看见他手背上的创可贴——边缘的胶都开了,伤口泛着红,还沾着点木屑,想必是摆球时蹭的。她从书包里掏出新的创可贴,是阿婆杂货铺买的印着小梅花的,比小猫咪的大一圈,“这个粘得牢,不会卷边,你上次贴的都快掉了,万一进水会发炎,到时候练不了球就麻烦了。”

安昱远没让她贴,自己笨手笨脚地撕包装,指甲把糖纸似的包装戳破了,结果把伤口扯得发红,倒吸一口凉气。余小聒忍不住抢过创可贴,指尖碰到他手背时,像触电似的缩了缩,却还是仔细地把边角按平,连周围的煤屑都擦掉了,“下次别用煤炉了,李爷爷的咳嗽会传染,你上次感冒还没好透,老笛师都让你在家休息,你偏要去练笛,结果咳得更厉害,我给你的感冒药,你还说‘没事,扛扛就好’,后来还是我盯着你,你才乖乖吃了药。”他点点头,眼神软得像棉花,突然拿起球杆,“我教你打低杆,学会了,以后赢了烤红薯分你一半,要带焦皮的那种,王爷爷说烤得最久的焦皮最香,上次我赢了就想分你,结果你去帮奶奶送菜了,我把焦皮留到凉了都没舍得吃。”

球杆递过来时,余小聒看见杆尾的“远”字旁边,还刻了个小小的竹杯,刻痕很浅,像怕被人发现似的——想必是他偷偷刻的,上次她随口说“竹杯好看”,他就记在了心里。安昱远握着她的手调整姿势,掌心的温度透过球杆传过来,“低杆要慢,像吹笛时的长音,气要匀,不能急,一急就偏了,就像做事一样,得慢慢来。”他的呼吸落在她耳边,暖得她耳朵发烫,像有小虫子在爬,白球却稳稳撞向红球,“咚”地落进中袋,连位置都没偏。他松开手时,指尖不小心蹭到她的手背,两人都顿了顿,安昱远赶紧收回手,耳尖红得能滴出血,却还嘴硬:“你看,很简单吧,下次你就能自己打了。”

“你们俩偷偷练球!”籽羊的声音突然炸响,她背着漫画书闯进来,书包上的祢豆子挂件晃个不停,书包侧面还沾着点霜花,想必是跑过来时蹭的。“我在巷口就听见你们说话,安昱远还握小聒的手!”她凑到竹杯边闻了闻,鼻子差点碰到杯沿,“好香!比我妈煮的红糖姜茶甜!我妈煮的太齁了,上次喝了两口就腻得慌,还说‘女孩子要多喝红糖’,我才不喝呢。”安昱远赶紧把杯子递过去,籽羊喝了一口就眯起眼,把漫画书往长椅上一扔,祢豆子的笑脸朝上,“下次我带草莓酱来,咱们煮草莓姜茶,肯定更好喝!我妈昨天刚买的草莓酱,甜得能拉丝,我偷偷尝了一口,连舌头都甜麻了!”

余小聒坐在长椅上记分数,本子上的小对勾画得歪歪扭扭,旁边还画了个桌球,球身上写着“远”字,笔画都描了三遍,怕写得不好看。安昱远的低杆越来越稳,每次进球都会回头看她,像在等一句夸奖——上次他赢了高中生,也是这样回头看她,眼睛亮得像星星,当时她没敢说“你好厉害”,现在每次他进球,她都会小声说“好准”,他听见了就会笑得更开心,连耳朵都红了,握杆的手都更稳了。籽羊靠在她身边翻漫画,突然举着书喊:“祢豆子的围巾跟小聒的一样!都是米白色!下次我画漫画,让祢豆子也喝热姜茶,旁边再画个桌球台,让炭治郎跟她比赛,祢豆子肯定能赢,因为她力气大,能把白球撞得飞起来!”余小聒低头看了看自己的围巾,又看了看漫画书,忍不住笑了,围巾边角沾着的芦竹绒掉在腿上,她小心翼翼地捡起来,夹在漫画书里,像藏了片小小的春天,想着下次见面拿给安昱远看。

练到上课铃响,安昱远终于打出清台。黑球落袋时,他额角的汗滴在球台上,晕开一小片湿痕,鬓角的碎发都被汗浸湿了,贴在脸颊上,有点痒,他却舍不得擦——怕擦了汗,就没理由让余小聒递纸巾了。余小聒赶紧从书包里掏出张纸巾,是印着小梅花的,跟创可贴一个图案,递到他面前:“擦擦汗吧,风一吹会感冒的,上次你感冒了,还硬撑着去练笛,结果咳得更厉害,我给你带的感冒药,你还说‘没事,扛扛就好’,后来还是我盯着你,你才吃了药,第二天就好了。”安昱远接过时,指尖不小心碰到她的,两人都僵了,像被烫到似的赶紧分开,耳尖都红透了,连脖子都泛了热,像被阳光晒透的红薯,连空气都变得甜丝丝的。

籽羊在旁边拍手笑,声音清脆得像风铃:“你们俩脸怎么红了?是不是姜茶太甜了?还是安昱远赢了太开心啦?我看你们俩,像漫画里的主角,偷偷喜欢对方,却不敢说!”余小聒的脸更红了,赶紧低头整理围巾,假装没听见,围巾边角沾着的芦竹绒掉在腿上,她都没察觉;安昱远则拿起竹杯喝了口姜茶,茶水沾到嘴角,他却没察觉,还是余小聒偷偷指了指,他才用袖子蹭了蹭,嘴角还带着笑,像偷吃到糖的小孩,眼睛亮得像落了星光,连杯沿的棉布都觉得可爱,舍不得放下。

往学校走的路上,安昱远突然停下,从口袋里掏出个小竹片——上面刻着个“暖”字,边缘磨得光滑,没有一点毛刺,竹片还带着淡淡的竹香,是李爷爷院子里的楠竹,“我刻了好久,手都被刀蹭破了,李爷爷还教我怎么磨边缘,说‘磨得光滑,小聒拿着才舒服’,我磨了好久,直到用手蹭着不扎了才停,还特意用棉布擦了好几遍。”他把竹片塞给她时,指尖还在发抖,像怕她不喜欢,“下次我赢了饭盒,就请你们去张叔家吃桂花糕,刚出炉的,糖霜能拉丝,张叔说要等我赢了,给我留最好的一块,上面的桂花碎最多,还说要帮我装在竹盒里,怕凉了影响口感。”

余小聒攥着竹片,暖得手心发疼,竹片上还带着他的体温,刻痕里藏着细小的木屑,她忍不住用指尖蹭了蹭,“暖”字的笔画很软,像他说话的语气,连刻痕都透着温柔。路过王爷爷的烤红薯摊时,王爷爷正往铁皮桶里加煤,火光映得他脸上暖暖的,皱纹都舒展开了,“小远,明天来练球不?我给你留块带焦皮的,刚烤好的,甜得流油,上次你说喜欢吃焦皮,我特意给你留着,别人出双倍钱我都没给。”安昱远回头喊,声音里满是雀跃,像个得到承诺的小孩:“爷爷,赢了我给您带桂花糕,要刚出炉的,张叔做的桂花糕最香,您肯定喜欢!”红薯的甜香混着姜茶的暖,飘得很远,余小聒突然想起奶奶的话:“冷天的暖不是炭火,是有人记着你的喜好,把你的小事当大事,比什么都暖,比什么都甜,这样的日子才过得有滋味。”

第二天清晨,余小聒往姜茶里加了桂花碎,是张叔昨天送的,装在个小玻璃瓶里,瓶身上还贴着张纸条,写着“小聒,加姜茶里香,给小远也尝尝”。她把三个竹杯摆成一排,每个杯沿都缠了新的棉布,昨晚她洗了旧棉布,晾在院子里,今早收的时候还带着霜花,她怕凉,特意揣在怀里捂热了才缝;竹杯里的姜茶量都一样多,怕籽羊说“偏心”——上次分橘子糖,她给籽羊多了一颗,安昱远还偷偷拉着她说“我也想要多一颗”,逗得她笑了半天,后来她特意多带了一颗,趁没人时塞给了他,他攥在手里半天没舍得吃。刚出门就看见安昱远蹲在俱乐部门口,手里握着个新竹牌,上面刻着“聒”字,旁边还画了片芦竹叶,叶尖的纹路都刻得清清楚楚,比“暖”字还细致,竹牌用砂纸磨了好几遍,摸起来像块玉,连竹叶的纹路都透着光,他看见她来,赶紧把竹牌藏在身后,耳尖先红了。

“我练了一晚上刻字,”他挠着头笑,耳朵红透,连脖子都泛了热,手指还沾着点竹屑,“李爷爷说刻字要用心,不然会划手,我刻坏了三块竹片才刻好,第一块刻歪了‘聒’字,第二块芦竹叶刻断了,第三块才刻好,我还特意用棉布擦了好几遍,怕有竹屑扎到你。”他把竹牌递过来时,手还在轻轻抖,“以后你的竹杯,我都帮你磨,保证不硌手,每次磨完我都用手蹭蹭,觉得不扎了才给你,要是你觉得不好看,我再重新磨。”他说着,指腹还蹭了蹭竹牌边缘,像是在确认是否足够光滑。

籽羊蹦蹦跳跳地跑过来,手里捧着漫画书和一小罐草莓酱,酱罐盖子没拧紧,暗红的酱汁沾了点在指缝,她毫不在意地用袖子蹭了蹭,凑到两人中间喊:“我的姜茶呢?今天咱们煮草莓姜茶!我妈说草莓酱加姜茶,甜里带点辣,特别好吃,我还特意多带了两勺,咱们一人加一点!”

阳光透过树叶缝隙洒下来,落在三个竹杯上,杯沿的棉布泛着浅光,像裹了层碎星。安昱远接过余小聒递来的姜茶,指尖先碰了碰棉布——还带着她揣在怀里的温度,低头喝了一口,桂花的甜香混着芦芽的清冽,顺着喉咙滑下去,暖得连胸口都发颤。“比昨天的还香,”他轻声说,眼睛亮得像落了星光,“桂花是张叔给的吧?上次我看见他给你装了小半瓶,还说‘给小聒煮姜茶,香,这孩子心细’,我当时就想,你煮的姜茶肯定特别香。”

余小聒耳尖瞬间热了,手指攥着竹牌轻轻点头:“嗯,张叔说加在姜茶里,能添点春天的味,你奶奶肯定喜欢。她上次跟我聊起,说年轻时在河滩采芦芽,煮茶能喝一下午,下次咱们春天去采芦芽,再煮给她喝。”

“还要叫上我!”籽羊举着草莓酱罐插话,挖了一勺往自己杯里加,红色酱汁落在姜茶里,像化开的晚霞,“我也要跟你们去采芦芽,还要画进漫画里,让祢豆子也挎着小竹篮采芽,肯定特别可爱!”

三人坐在俱乐部的长椅上,竹杯放在腿边,热气袅袅升起,混着草莓酱的甜和桂花的香。安昱远握着球杆,指尖摩挲着杆尾的“远”字,突然想起昨晚奶奶的话——奶奶从菜窖里翻出块旧棉布,说“给小远擦球杆用,吸汗,你爷爷当年扛竹子,就用这种布擦工具”,现在他每次握杆前,都会用那块布擦一遍,像握着奶奶的牵挂。

“我再练几杆,你们帮我看看哪里不对。”安昱远站起来,弯腰瞄准白球,余光却瞥见余小聒正低头看手里的竹牌,指尖轻轻蹭着“暖”字,阳光落在她发梢,像撒了层金粉。他深吸一口气,稳住手腕,白球稳稳撞向红球,“咚”地落进中袋,力度刚好,连台边都没蹭到。

“好准!”余小聒抬头笑,眼睛弯成月牙,手里的竹牌还攥在掌心,“比昨天更稳了,明天比赛肯定能赢。”

安昱远耳尖又红了,挠了挠头说:“还是你煮的姜茶管用,喝了手不僵了。”他说着,又打了一杆,这次是低杆,白球撞向黑球后轻轻回退,刚好停在下次击球的最佳位置——这是他练了半个月的杆法,之前总因为手冷偏掉,今天却格外顺。

籽羊趴在长椅上翻漫画,突然举着书喊:“你们看!这里炭治郎保护祢豆子的样子,跟安昱远帮小聒磨杯子好像!都是偷偷做事,怕对方知道!”余小聒被逗得笑出声,安昱远则赶紧低头摆弄球杆,耳尖红得能滴出血,却忍不住偷偷看了眼余小聒——她正笑着,米白围巾蹭到脸颊,软乎乎的,像只温顺的小绒兔。

快到上课时间,余小聒收起记分数的小本子,刚要放进书包,却被安昱远叫住:“你的本子,昨天画的桌球,我还没看清。”他凑过来,目光落在本子上歪歪扭扭的桌球图案,旁边的“远”字描了三遍,笔画边缘还留着铅笔的轻痕。“画得很好看,”他轻声说,指尖碰了碰纸页,“下次我教你画更像的,桌球的阴影要这样画,才立体。”

籽羊已经背上书包催着走,三人收拾好东西往学校赶。安昱远走在最后,手里攥着空竹杯,杯沿还留着姜茶的余香,他时不时低头闻一下,像在留住这份暖意。路过巷口的老槐树,余小聒突然停下,从口袋里掏出颗橘子糖,剥了糖纸递给安昱远:“昨天忘了给你,这个橘子糖特别甜,明天比赛前吃,能稳住心神。”

安昱远接过糖,指尖碰到她的指腹,两人都顿了顿,又赶紧分开。糖块在掌心泛着橘色的光,他攥得紧紧的,像握着颗小太阳:“我明天一定好好比,不辜负你煮的姜茶,还有你的糖。”

走到学校门口,籽羊蹦蹦跳跳地跑进教学楼,还回头喊:“明天我提前半小时来,帮你们拿竹杯!”余小聒看着她的背影笑,转头对安昱远说:“明天我也早点来,帮你检查球杆,上次你杆尾的木屑没擦干净,影响了低杆的力度。”

“好。”安昱远点头,看着余小聒转身走进教学楼,米白围巾在风里轻轻飘,直到她的身影消失在走廊拐角,才把橘子糖放进书包,和刻着“聒”字的竹牌放在一起——糖纸贴着竹牌,像是在传递彼此的温度。

上课铃响了,安昱远坐在最后一排,课本摊开在面前,目光却落在桌角的空竹杯上。杯沿的棉布被他摸得发软,他想起余小聒煮茶时的样子:蹲在灶台边,盯着砂锅看,时不时舀一勺尝味道,眉头轻轻皱着,像在解一道难题,认真得可爱。他拿出铅笔,在课本空白处画了个小小的竹杯,旁边刻着“暖”字,又画了片芦竹叶,像余小聒竹牌上的图案,画完还忍不住笑,指尖蹭了蹭笔画,像在触碰那份藏在细节里的心意。

放学时,安昱远没直接回家,绕到了张叔的糕点铺。铺子飘着桂花糕的甜香,张叔正把刚出炉的糕放进竹盒,看见他来,笑着招手:“小远来啦?是不是为了明天的比赛,来提前订桂花糕?”

安昱远挠了挠头,有点不好意思地说:“张叔,我要是赢了,想请两个朋友来吃糕,您能帮我留三块刚出炉的吗?要上面桂花碎最多的。”

“没问题!”张叔拍了拍他的肩,拿起块温热的桂花糕递给他,“先尝一块,刚出炉的,糖霜还能拉丝。”安昱远接过糕,咬了一口,甜香在嘴里散开,糖霜粘在嘴角,他突然想起余小聒喝姜茶时沾在嘴角的茶渍,忍不住笑了——明天一定要让她尝尝这热乎的桂花糕,看她会不会也沾到糖霜。

回到家,安昱远把张叔给的桂花糕用纸包好,放进奶奶的铝饭盒里——虽然饭盒旧了,却能保温,他想留着给奶奶尝一口。奶奶正在院子里劈柴,看见他回来,放下斧头问:“明天比赛紧张不?奶奶煮了红薯粥,多吃点有力气。”

“不紧张。”安昱远接过奶奶递来的粥碗,粥里放了块红薯,甜得像蜜,“我明天肯定能赢,给您赢回保温饭盒,以后您带饭就不用揣在怀里捂了。”

奶奶笑了,眼角的皱纹挤在一起,像揉皱的棉纸:“赢不赢都没关系,你平平安安的,比什么都好。”她说着,往安昱远碗里又加了块红薯,“多吃点,明天好好比。”

晚上,安昱远坐在书桌前,手里攥着刻着“暖”字的竹牌,台灯的光落在竹牌上,刻痕里的细小木屑泛着浅光。他想起余小聒递糖时的笑脸,想起籽羊吵着要去采芦芽的模样,想起李爷爷给的小竹盒,想起王爷爷留的烤红薯——这些细碎的暖,像星星一样凑在一起,把南木镇的冬天照得亮堂堂的。

他把竹牌放进李爷爷给的小竹盒里,摆在书桌上,旁边放着空竹杯和球杆。窗外的星子亮了,像余小聒眼里的光,安昱远看着竹盒,嘴角忍不住往上翘。

明天一定会是好天气,他会赢了比赛,带余小聒和籽羊吃桂花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