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铺前听雨 > 第2章 重复的轨迹

铺前听雨 第2章 重复的轨迹

作者:十二时白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09 05:15:08 来源:文学城

第二天清晨,雨过天晴得彻底。厚重的云层被风卷走大半,只剩几缕轻薄的云絮挂在湛蓝的天上,阳光像被揉碎的金箔,透过云缝洒在湿漉漉的街道上,映得水洼里波光粼粼。空气里满是泥土的腥气和青草的鲜灵,深吸一口,连肺腑里都透着清爽,昨夜的风雨像是从未造访过这座小城。

温野不到五点就醒了,窗外的天刚泛鱼肚白,巷子里还没传来人声。他轻手轻脚地起身,没开灯,借着窗外透进来的微光走进厨房。不锈钢的操作台擦得锃亮,他先往面盆里舀了三斤高筋面粉,指尖捏了点盐撒进去——加盐能让面更筋道,这是他爸生前教他的诀窍。温水慢慢往面盆里倒,另一只手不停搅拌,直到面粉结成絮状,再俯身揉面,掌心抵着面团反复按压,力道均匀,没一会儿就把松散的面絮揉成了光滑的面团,盖上湿纱布醒着。

接着熬汤。砂锅里添上清水,放入提前焯过水的牛骨和牛腩,再丢进姜片、葱段和自家卤的香料包,开大火煮沸,撇去表面的浮沫,再转小火慢慢熬。汤锅里的水“咕嘟咕嘟”地冒着细泡,牛腩的香气渐渐漫出来,裹着香料的醇厚,飘满了整个小厨房。牛肉是凌晨三点新鲜送到的,还带着余温,温野把它切成薄薄的片,每一片都切得均匀,码在白瓷盘里,红嫩的肉色看着就让人有食欲;又洗了满满一筐青菜,绿油油的生菜和油麦菜分开放好,根部还沾着水珠;鸡蛋也在锅里煮好了十几个,捞出来过凉水,剥壳后个个圆润饱满,放在瓷碗里码得整整齐齐。

等面团醒好,天已经亮透了,巷子里传来了环卫工扫地的“沙沙”声,还有早点摊推车的轱辘声。温野把面团拿出来,放在撒了干粉的操作台上,用擀面杖擀成薄薄的面皮,再叠起来,用刀切成细细的面条,每一缕都粗细均匀,抖开时带着面粉的白,落在竹篾上,像铺了一层细雪。

七点半,“温记面馆”的卷闸门准时被拉开,“哗啦”一声,挂在门楣上的风铃“叮铃”响了一下,清脆的声音在清晨的巷子里格外好听。第一个客人是附近工地的王大叔,穿着沾满灰尘的工装,熟门熟路地找了个靠门的位置坐下,嗓门洪亮:“小温,来碗牛肉面,多放辣!昨天雨大没吃上,今天可得补回来!”

“好嘞!王大叔您稍等,马上就好!”温野应得干脆,手脚麻利地抓了一把面条放进沸水锅里,用筷子轻轻拨散,防止粘连。等面条煮到八分熟,捞出来过一下凉水,再放进提前热好的汤碗里,舀上两大勺熬得奶白的牛骨汤,码上几片牛肉,抓一把青菜烫熟铺在旁边,再放上一个剥好的鸡蛋,最后撒上一把葱花和满满一勺辣椒油,红油浮在汤面上,香气瞬间就冲了出来。

他端着面送到王大叔桌上,王大叔拿起筷子就拌,嗦了一大口面,连声道:“还是你家这面地道!汤鲜,面筋道,比别家强多了!”温野笑着应了两句,又转身回到操作台后,迎接陆续进来的客人。

一上午忙忙碌碌,客人来了又走,有的是赶去上班的年轻人,点碗面狼吞虎咽几口就走;有的是遛弯的老人,慢悠悠地吃面,还跟温野唠两句家常。店里始终弥漫着热汤面的香气,混着客人的交谈声、筷子碰碗的清脆声,热闹又踏实。临近中午,墙上的挂钟指向十一点半,医院的午休时间快到了,温野特意把靠窗的那张桌子擦了又擦——那张桌子视野好,能看到巷口的梧桐树,阳光也能晒到,昨天陆时衍就坐的这儿。他又多煮了一份牛肉面,按照昨天的样子,多加了一个蛋,还额外烫了些青菜,小心翼翼地放在保温台上,生怕凉了。

他靠在操作台边,时不时抬头看一眼挂钟,又往巷口的方向瞟一眼,估摸着时间,陆时衍应该快过来了。急诊科的医生忙,说不定又是刚忙完一台手术,肯定饿坏了,热乎的面才能暖身子。

果然,十二点刚过,店门被推开,风铃“叮铃”响了一声,陆时衍走了进来。今天他换了件白大褂,依旧熨烫得平整,没有一丝褶皱,只是眉宇间的疲惫似乎更重了些,眼下的青黑像被墨晕开,连眼神都比昨天黯淡了几分,脚步也带着点不易察觉的沉。

“陆医生,来了?”温野立刻迎上去,脸上带着自然的笑,语气熟稔得像是认识了很久,没有半分生分。

陆时衍点点头,目光下意识地扫向靠窗的位置,径直走了过去,拉开椅子坐下。他自己也没察觉到,从昨天吃了第一碗牛肉面开始,这家藏在巷子里的小面馆,好像成了他午休时下意识的选择——不用想点什么,不用跟人客套,只要坐下,就能吃到一碗温度刚好的面。

“还是牛肉面?”温野跟在他身后,手里拿着点单的小本子,却没真的动笔。

“嗯。”陆时衍的声音有些哑,他刚从一台连续四个小时的手术后下来,中途只喝了两口葡萄糖,连喘口气的时间都奢侈,此刻嗓子干得发紧。

没一会儿,那碗专属的牛肉面就端了上来。瓷碗里的汤还冒着热气,牛肉片铺得整齐,青菜翠绿,鸡蛋圆润,葱花撒在上面,看着就有食欲。陆时衍拿起筷子,夹了一口面放进嘴里,筋道的面条裹着鲜美的汤汁,温热的触感滑入喉咙,顺着食道往下走,连带着紧绷了四个小时的神经,似乎都舒缓了几分。

“昨天的伞,忘了还。”他咽下一口面,才想起这事,抬眼看向温野,声音里还带着点刚从忙碌中抽离的沙哑。

“没事,放您那儿吧。”温野摆摆手,转身从吧台里倒了杯温水递过去,杯壁还带着温热的温度,“看您累坏了,先喝点水润润嗓子,别噎着。”

陆时衍接过水杯,指尖触碰到杯壁的温热时,愣了一下。他在急诊科待了八年,身边的人大多习惯用数据、病情和医嘱交流,哪怕是关心,也多带着“注意休息,避免过劳影响工作”的目的,像这样不带任何功利心、只想着让他润润嗓子的关心,反而让他有些不自在。他握着水杯,指尖轻轻摩挲着杯沿,低声道了句“谢谢”,才抿了一口温水,暖意顺着喉咙散开,干渴的感觉缓解了不少。

温野没再多说,知道他累,不想打扰他吃面,转身去招呼其他客人,只是偶尔会趁端菜、收碗的间隙,偷偷看一眼那个安静吃面的身影。他看得仔细,陆时衍是真的累,握着筷子的手都带着不易察觉的轻颤,吃面的速度很慢,每一口都嚼得很认真,像是在积攒力气,眉头也轻轻皱着,哪怕在吃面时,也没完全松开。

等陆时衍吃完面,店里的客人已经少了些,大多是吃完面准备回单位的。他起身走到吧台前结账,掏出手机扫码的时候,温野忽然开口,语气很真诚,没有半分勉强:“陆医生,您要是不嫌弃,以后中午或者晚上下班,过来吃口热的?我给您留着面,不管多晚,随时来都有。”

陆时衍抬眼,刚好对上温野的目光。对方的眼睛很亮,像盛着清晨的阳光,干净又真诚,和他每天在医院面对的病痛、急救、生死离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像一片嘈杂里的净土。

他习惯了按计划行事,生活里的每一步都有规律,突然被这样打破节奏,本该下意识地拒绝——他怕麻烦别人,也怕自己的忙碌打乱别人的生活。但看着温野脸上坦荡的笑容,拒绝的话到了嘴边,却莫名变了模样:“会不会太麻烦?”

“不麻烦,顺手的事。”温野一听他没直接拒绝,笑得更开心了,眼睛弯成了月牙,“我这店本来就营业到挺晚,您什么时候来,我就什么时候给您煮面,不耽误事。”

陆时衍沉默了几秒,看着保温台上还冒着热气的汤,又看了看温野真诚的脸,轻轻点了点头:“好。”

就这一个“好”字,像一颗小石子投进温野的心湖,漾开了圈圈涟漪。

从那天起,陆时衍成了“温记面馆”最固定的常客。

他的时间不固定,有时是中午十二点准时到,匆匆吃一碗面,又赶在一点前回医院;有时是下午三四点,趁着手术间隙过来,喝碗汤垫垫肚子;更多的时候,是深夜,拖着疲惫的身体,披着夜色走进店里,点一碗汤面,慢慢地喝,像是在这碗面里找回力气。

不管陆时衍什么时候来,温野总能精准地在他推门、风铃响起的瞬间,转身从保温台或者沸水里端出一碗温度刚好的牛肉面——不多放辣,少放葱,多加一个蛋,这些细节他悄悄记在了心里。他从不多问,不问陆时衍刚做完什么手术,不问他累不累,只是在他吃完面后,递上一杯温水,偶尔会说一句“慢走,路上小心”。

偶尔,陆时衍会提前发个消息,就简单三个字“晚点到”,没有多余的话。温野看到消息,就会把煮好的面放在保温台上,自己搬个凳子坐在吧台后看书,灯光落在书页上,店里安安静静的,只等着那扇门被推开,风铃再次响起。

这天晚上十点多,巷子里的店铺大多已经关了门,只有“温记面馆”还亮着暖黄的灯。陆时衍才来,推开门的时候,风铃的声音在安静的巷子里格外清晰。他脱了白大褂搭在手臂上,里面的白衬衫领口有些皱,袖口卷到小臂,露出的手腕上还沾着点没洗干净的碘伏,头发也乱了些,额前的碎发贴在皮肤上,看着比平时更显疲惫。

“今天这碗,多放了点胡椒。”温野把面端到他面前,指了指碗里,语气自然地解释道,“刚才看您从巷口过来,脸色不太好,想着胡椒能驱驱寒,暖暖心口。”

陆时衍拿起勺子,舀了一口汤喝下去,辛辣的暖意顺着喉咙往下走,穿过冰凉的食道,直抵胃里,瞬间驱散了从医院带出来的些许寒意,连带着紧绷的身体都松了些。他抬头看向温野,对方正坐在吧台后,借着头顶的暖光灯看一本旧书,书页有些卷边,显然是翻了很多次。灯光落在温野的侧脸上,柔和了他的轮廓,连平日里略显锋利的眉峰,都变得温顺起来。

“你好像……很了解我。”陆时衍忽然开口,声音比白天沉了些,带着点深夜特有的松弛。

温野抬起头,愣了一下,随即笑了笑,眼神里藏着点不易察觉的温柔:“陆医生是熟客嘛,来的次数多了,看久了就知道了。”他合上书,放在吧台边,“您每次累到极致的时候,吃面都会慢一点,眉头也会皱着,连汤都喝得比平时少。”

陆时衍没说话,低头继续吃面,心里却莫名一动。他不得不承认,这个看起来大大咧咧、手臂上还带着纹身的面馆老板,心思其实细得很,那些他自己都没注意到的小习惯,居然被温野记在了心里。

“对了,”温野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手指轻轻敲了敲吧台,语气尽量显得随意,“陆医生,您小时候是不是在城南的实验小学读过书?”

陆时衍吃面的动作顿了一下,手里的筷子停在半空。城南实验小学,那是他八岁之前就读的学校,后来因为父亲工作调动,全家搬到了另一个城市,三年级就转走了,距今已经快二十年,是他记忆里很模糊的一段时光,大多是堆满书本的课桌和没完没了的作业,没什么特别的人和事。

“嗯。”他应了一声,放下筷子,有些疑惑地看向温野,“你怎么知道?”

温野的心跳漏了一拍,指尖悄悄攥紧了吧台边的抹布,脸上却依旧保持着轻松的笑容,尽量不让人看出异样:“巧了嘛,我也是那所学校的,说不定我们还是校友呢,只是我比您小两届。”

陆时衍挑了挑眉,似乎有些意外,眼底闪过一丝惊讶,随即又恢复了平静。他对小学的同学和老师没什么印象,只记得几个模糊的名字,早就记不清具体的模样了。

“可能吧。”他没太在意,拿起筷子继续吃面,语气淡淡的,“我三年级就转走了,没待多久。”

“哦,这样啊。”温野点点头,没再继续这个话题,只是眼底的光悄悄暗了暗,像被乌云遮住的太阳。

果然,他还是忘了。忘了当年那个在学校后巷被欺负、哭得满脸是泪的小男孩,忘了那个冲过来把他护在身后、替他赶走坏孩子的少年。

陆时衍吃完面,拿起放在旁边的白大褂搭在手臂上,走到吧台前结了账,转身准备离开。走到门口时,他停下脚步,目光落在吧台后的那本旧书上,忽然回头看了一眼温野,开口问道:“那本是什么书?”

温野愣了一下,顺着他的目光拿起书,晃了晃封面——封面上印着一个穿着红色拳击服的少年,背景是亮着灯的拳击台,边角已经有些磨损:“一本旧的拳击杂志,以前攒的,没事的时候翻一翻。”

陆时衍的目光从杂志封面移开,落在温野手臂上的纹身——那是一个简约的拳击手套图案,藏在小臂内侧,平时穿长袖看不到,只有卷袖子的时候才会露出来。他指了指那个纹身,问道:“你练过拳击?”

“嗯,练过几年。”温野笑了笑,语气很轻松,像是在说别人的事,“以前年轻,脑子一热就去练了,还想着拿全国冠军呢,后来不小心伤了,没办法,就退役了。”他没说伤的是膝盖,没说当年为了练拳击吃了多少苦,更没说退役后那段日子,他有多迷茫无助。

陆时衍“哦”了一声,没再多问,他知道每个人都有不想提及的过去,没必要追根究底。他点了点头,说了句“走了”,就推门走了出去。

门关上的瞬间,风铃的余音还没散,温野脸上的笑容就淡了些,慢慢垮了下来。他拿起那本旧杂志,指尖轻轻划过封面,上面印着的少年拳手,眉眼间还带着当年的意气风发,那是十八岁的他,距离现在,已经过去了六年。

他以为重逢是故事的开始,是他终于能把藏了十几年的秘密说出口的机会,却没料到,对方早就忘了故事的序章,忘了那个被他护在身后的小男孩,忘了当年那句“以后我罩着你”。

但没关系,温野坐在吧台后,看着窗外的月光,慢慢又笑了起来。

他可以慢慢等,等陆时衍某天路过某个地方,或者看到某样东西,突然就想起,曾经在城南实验小学的后巷,他救过一个小男孩,而那个小男孩,一直记着他,找了他很多年,最后在这家小面馆里,等到了他。

窗外的月光洒进来,透过玻璃落在空荡的桌椅上,映得桌面亮堂堂的,仿佛在静静等待着什么——等待着某个深夜,风铃再次响起,等待着那个疲惫的身影推门而入,更等待着那段被遗忘的过往,重新被记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