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的晨光透过百叶窗,在会议室的桌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梨璐提前十分钟到达风檐的工作室,被前台助理引领到这间宽敞明亮的会议室。她选择了一个靠窗的位置坐下,稍显紧张地整理着带来的素描本和笔记。
门被轻轻推开,风檐走了进来。他今天穿着一件深灰色高领毛衣搭配黑色长裤,简约却格外衬托出他挺拔的身材和独特气质。
“早安,梨璐。”他的声音带着清晨特有的清朗,“很高兴您能来参加我们的设计会议。”
梨璐站起身,微微紧张地回应:“早安。我很期待与您的团队交流。”
风檐为她倒了一杯热茶,动作自然流畅:“不用紧张,我的团队成员都很友好。而且,”他压低声音,眼中带着笑意,“您是这个项目的秘密武器。”
正当梨璐因他的话而微笑时,会议室的门再次打开,五六个穿着时尚而不失专业感的人陆续走了进来。梨璐认出其中几位是上次来访时见过面的设计师。
“各位,这是梨璐老师,我邀请她作为艺术顾问加入我们的项目。”风檐向团队介绍道,“梨老师不仅是一位出色的画家,对空间与情感的关系也有独到的见解。”
一位扎着马尾辫的年轻女性率先伸出手:“我是林薇,项目助理。很喜欢您的画展,特别是那幅《晨雾中的小巷》。”
梨璐有些惊讶:“您去看过我的画展?”
“风先生推荐我们去的,”另一位戴眼镜的男士接话,“我是张钧,主要负责结构设计。不得不说,您的用色方式给了我很多灵感。”
梨璐感动地发现,风檐的团队成员不仅知道她,还似乎认真研究过她的作品。她看向风檐,他微微点头,眼中带着鼓励的笑意。
会议开始后,风檐首先展示了项目的整体规划和初步设计概念。梨璐专注地听着,被他清晰的思路和创新的理念所吸引。当展示到艺术家工作室区域时,风檐特意停顿了一下。
“这部分设计,我们特别邀请了梨老师提供专业意见。”他转向梨璐,“您可以分享一下艺术家的实际需求吗?”
梨璐深吸一口气,打开自己的素描本:“根据我个人的创作经验,艺术家工作室最重要的是光线、空间流动性和情感氛围。”她展示了自己绘制的草图,“比如,北向的均匀光线最适合绘画,但也需要有可调节的遮光系统。储物空间不仅要实用,还应该便于色彩和材料的分类存放...”
她娓娓道来,不仅讲述了功能性需求,还强调了创作时的心理感受:“艺术家需要一种既安全又自由的空间感,既能专注创作,又不会感到压抑。”
会议室里一片安静,团队成员专注地听着她的讲解。当梨璐讲完后,林薇率先鼓掌:“太精彩了!这些见解是我们纯粹从建筑角度无法考虑的。”
风檐的眼中闪着自豪的光芒:“正如我所说,梨老师的参与将使这个项目更加完美。”
接下来的头脑风暴环节,梨璐积极参与讨论,提出了几个关于色彩运用和材质选择的建议。令她惊喜的是,风檐不仅认真听取她的意见,还能迅速将这些想法转化为可行的设计元素。
会议中途休息时,风檐悄悄走到梨璐身边:“您的表现很棒,看,大家都很认同您的观点。”
梨璐脸颊微红:“是您的团队太包容了。”
“不,是您确实带来了我们缺乏的视角。”风檐轻声说,“等一下讨论公共空间设计时,我想重点听听您对‘交流与灵感碰撞’这个主题的想法。”
休息结束后,会议进入公共空间设计环节。风檐在白板上画了一个简单的示意图:“艺术村不仅是创作的地方,还应该是艺术思想交流碰撞的场所。如何通过空间设计促进这种交流,是我们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团队成员各抒己见,有的提议设计开放式咖啡厅,有的建议设置联合工作区。梨璐认真听着,忽然灵光一现。
“或许我们可以借鉴中国传统园林的设计理念,”她犹豫地开口,“不是明确划分的功能区,而是通过曲折的路径、借景和框景的手法,创造不经意相遇和交流的机会。”
她拿起笔画了起来:“比如,工作室之间可以用带顶棚的走廊连接,但这些走廊不是直的,而是有韵律的弯曲,配上适当的窗洞和绿化。艺术家们在行走中会不期而遇,同时又能从不同角度看到别人的工作状态,激发灵感。”
会议室陷入沉思,随后风檐的眼睛亮了起来:“这个想法太妙了!不是强制的交流空间,而是自然而然的相遇可能。梨璐,您真是个天才!”
他立即开始将这个概念转化为设计语言,团队其他成员也兴奋地加入讨论。梨璐看着自己的创意被如此认真地接纳和发展,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会议持续了整个上午,结束时,大家都显得有些疲惫但充满成就感。
“梨老师,您的加入真的让我们眼前一亮,”张钧真诚地说,“希望后续设计阶段您还能继续参与。”
林薇也点头附和:“是啊,特别是色彩方案部分,我们需要您的专业眼光。”
梨璐感动地回应:“我很乐意继续参与,从大家这里我也学到了很多。”
团队成员陆续离开后,会议室里只剩下梨璐和风檐。
“怎么样?还适应吗?”风檐关切地问,“第一次参加这种会议可能会比较累。”
梨璐微笑摇头:“一点也不累,反而很兴奋。您的团队氛围真好,大家既专业又开放。”
风檐整理着会议资料:“那是因为您确实提供了宝贵的意见。说实话,您今天的表现超出我的预期。”
他抬起头,目光温暖:“作为感谢,我能邀请您共进午餐吗?工作室附近新开了一家不错的餐厅,据说甜点很出名——我记得您喜欢甜食。”
梨璐惊讶于他连这种细节都记得:“您怎么知道我喜欢甜食?”
风檐眼中闪过狡黠的光:“上次晚餐时,您看到甜点单时的表情就像孩子看到糖果店一样。”
梨璐不由得笑出声:“那么明显的吗?好吧,我承认对甜食没有抵抗力。”
午餐时,两人的话题更加轻松自在。风檐分享了工作室的一些趣事,梨璐则讲述了艺术学院时期的经历。他们发现彼此不仅有专业上的共鸣,连幽默感和生活品味都惊人地相似。
“有件事我一直想问,”梨璐切着一块烤三文鱼,小心地开口,“您为什么选择我作为顾问?我知道有很多艺术顾问可以选择。”
风檐放下刀叉,表情认真:“因为第一次看到您的画时,我感到了一种罕见的共鸣。您的作品不仅技术精湛,更重要的是充满了对生活和情感的深刻理解。这种品质在当今艺术界并不常见。”
他稍作停顿,继续道:“而且,与您交谈时,我发现您不仅能感受美,还能理性分析美的构成。这种感性与理性的平衡,正是这个项目所需要的。”
梨璐感到自己的心跳加速:“谢谢您这么说。其实,与您交流也让我对空间有了全新的认识。以前我只在二维平面上创作,现在开始思考三维空间中的情感表达了。”
风檐微笑:“那么我们是互相启发了。这就是最理想的合作状态。”
饭后甜点上桌时——一份精致的抹茶提拉米苏——风檐的手机响起。他看了一眼,微微皱眉:“抱歉,是施工方的电话,可能需要几分钟。”
“请便。”梨璐表示理解。
风檐离席接电话,梨璐趁机观察餐厅的环境。她注意到墙上挂着的装饰画与整体空间非常协调,但似乎缺少一点个性。出于职业习惯,她开始在心里重新设计这个空间的视觉元素。
“想到什么有趣的点子了吗?”风檐不知何时已经回来,正微笑着看她。
梨璐有些不好意思:“只是职业病发作,在脑子里重新布置这里的墙面装饰。”
风檐感兴趣地向前倾身:“说说看?”
梨璐描述了自己的想法,风檐认真听着,不时点头:“很棒的概念。实际上,我们工作室的公共区域正在考虑更换艺术装饰,您有兴趣接手这个项目吗?”
梨璐惊讶地睁大眼睛:“您工作室的装饰?但那是您的空间啊...”
“正是因为是自己的空间,才更需要外部视角,”风檐真诚地说,“我相信您的眼光能为工作室带来新的气息。”
梨璐感到受宠若惊:“如果您真的信任我,我很乐意尝试。”
离开餐厅时,风檐自然地为她披上外套,手指不经意地轻触她的颈后,让梨璐微微一颤。
回工作室的路上,风檐接到一个紧急电话,需要立即处理一个工地问题。他抱歉地看着梨璐:“恐怕需要耽误您一点时间,我能先送您回去吗?”
梨璐摇头:“如果不介意,我可以等您处理完。正好我想去看看工作室的公共空间,为装饰项目找点灵感。”
风檐眼中闪过惊喜:“当然不介意。那么请自便,我尽快回来。”
梨璐在工作室的公共区域慢慢踱步,仔细观察着空间结构、光线和现有的装饰。她拿出素描本,快速记录下自己的想法。不知不觉中,她走到了风檐的私人办公室外门半开着,她能看见里面整洁有序的空间和墙上挂着的建筑草图。
“找风先生吗?他好像去会议室了。”林薇路过,友好地提醒。
梨璐连忙解释:“不,我只是在熟悉环境,为装饰项目做准备。”
林薇眼睛一亮:“您要重新设计我们的公共空间?太棒了!需要我带您参观吗?”
于是林薇热情地带领梨璐参观了工作室的各个区域,详细介绍了每个空间的功能和使用情况。梨璐认真听着,不时提出问题。
“风先生很重视工作室的环境,”林薇说,“他认为空间质量直接影响创作质量。所以他总是亲自挑选每一件家具和装饰品。”
梨璐点头:“能看得出来,这里的每个细节都经过精心设计。”
“不过,”林薇压低声音,“我觉得最近风先生有些变化。以前他对装饰的选择非常...该怎么形容,精确而冷静。但最近他好像开始注重温暖和情感元素了。”她意味深长地看了梨璐一眼,“也许是因为认识了某位注重情感表达的艺术家?”
梨璐感到脸颊发热,不知如何回应。幸好这时风檐回来了,他看起来有些疲惫但神情轻松。
“问题解决了?”梨璐关切地问。
风檐点头:“一个小误会,已经澄清了。”他注意到梨璐手中的素描本,“已经有灵感了?”
梨璐兴奋地分享了自己的初步想法,风檐认真听着,眼中满是赞赏。
不知不觉,夕阳西斜,工作室的员工大多已经下班。梨璐惊讶地发现已经这么晚了:“天哪,我没注意到时间,耽误您下班了。”
风檐摇头:“完全不会。事实上,如果您不急着回去,我可以带您去看一个地方,或许能给您更多灵感。”
好奇心战胜了理智,梨璐答应了。风檐带她来到工作室顶楼的一个露台,这里的视野极佳,可以俯瞰城市的黄昏景色。夕阳为城市披上金色的外衣,远处的高楼玻璃幕墙反射着温暖的光芒。
“我常来这里思考问题,”风檐轻声说,“高度和视野的变化能带来新的视角。”
梨璐被眼前的景色震撼:“太美了...就像一幅活的油画。”
风檐侧头看她:“在您眼中,这个世界永远充满了可转化为艺术的美吧?”
梨璐微笑:“正如在您眼中,世界充满了可转化为建筑语言的空间和形式。”
两人相视而笑,有一种无需言说的默契在空气中流动。
夜幕降临,城市灯火逐渐亮起。风檐担心梨璐着凉,细心地为她披上自己的外套。这次,梨璐没有拒绝,反而将外套裹紧了些。
“今天真的很感谢您,”风檐真诚地说,“不仅为项目提供了宝贵意见,还答应接手工作室的装饰设计。”
梨璐抬头看他,在渐暗的光线下,他的轮廓格外分明:“该说谢谢的是我。您给了我很多启发和机会。”
风檐的目光变得深邃:“梨璐,您知道吗?有时候,最出色的设计不是预先计划好的,而是偶然发现的。”他停顿了一下,“就像我偶然走进您的画展,发现了您和您的作品。”
梨璐感到心跳加速,不确定他话中的深意。但没等她回应,风檐已经转换了话题:“天黑了,我送您回去吧。明天您还要来工作室吗?”
“是的,我想开始测量空间和详细规划。”
“那么明天见。”风檐微笑着说,眼中有着梨璐不敢深究的期待。
回程的路上,两人安静地欣赏着城市的夜景。梨璐偷偷观察风檐开车的侧脸,想起林薇的话,不禁思考自己是否真的影响了他对设计和美的感知。
到达公寓楼下时,梨璐脱下外套还给风檐:“谢谢您的外套,还有...今天的一切。”
风檐接过外套,手指不经意地擦过她的手:“晚安,梨璐。祝您好梦。”
“晚安,风檐。”
梨璐上楼后,风檐并没有立即驱车离开。他在车里坐了一会儿,回想着这一天与梨璐的互动,唇角不自觉地上扬。然后他拿出手机,给助理发了条信息:“请重新安排明天上午的会议,我有重要事项需要处理。”
而此刻的梨璐,站在公寓窗前,看着楼下风檐的车缓缓驶离,手中还拿着记录了一天灵感的素描本。她感到心中充满了一种久违的创作激情和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期待。
这一夜,两人都在梦中见到了对方的身影,以及那些共同创造的美好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