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暖光 > 第3章 艺术村的晨光

暖光 第3章 艺术村的晨光

作者:余枝楠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5 15:49:41 来源:文学城

一周后的清晨,梨璐早早醒来,窗外天色微明,淡青色的天边刚刚泛起一抹鱼肚白。她躺在床上,回想起这一周与风檐的几次通话和邮件往来,都是关于艺术村项目的初步讨论。每次交流都让她对这位建筑师的专业素养和审美眼光更加钦佩。

手机突然响起,是风檐发来的消息:“早安,我已经出发,约半小时后到您楼下。今天山区可能较凉,建议带件外套。”

梨璐不由得微笑。他总是这样细心周到,这几天的接触中,她发现风檐外表冷峻,实则体贴入微。他会记得她喝茶不喜欢太烫,会在通话结束时提醒她早点休息,甚至会注意到她某次随口提到的对某种野花过敏的小事。

“谢谢提醒,一会儿见。”她回复道,然后从床上一跃而起。

半小时后,梨璐下楼时,风檐的车已经停在路边。他下车为她开门,今天他穿着一件深蓝色的休闲外套和卡其裤,比平时的工作装扮更加随性,却依然风度翩翩。

“早安,”他微笑着说,目光在她身上停留了片刻,“您今天看起来很精神。”

梨璐确实特意选择了适合户外活动的装束——浅色针织衫搭配牛仔裤和平底短靴,头发扎成利落的马尾:“早安。我们直接出发吗?”

“如果您还没吃早餐,我准备了一些,可以在车上吃。”风檐指向后座的一个保温袋,“我自己做的三明治和咖啡,希望合您口味。”

梨璐有些惊讶:“您还会做早餐?”

风檐轻笑:“建筑师也需要吃饭啊。况且,我喜欢烹饪,那也是一种创作。”

车上,梨璐打开保温袋,里面是精心制作的全麦三明治,夹着煎蛋、牛油果和新鲜蔬菜,旁边还有一壶热咖啡和两个杯子。三明治不仅美味,摆盘也十分精致,仿佛出自专业厨师之手。

“这太好吃了,”梨璐由衷赞叹,“您真的很有烹饪天赋。”

风檐专注地看着前方的路,唇角微扬:“谢谢夸奖。我母亲是意大利裔,她坚信美食是表达爱意的方式之一。从小我就跟着她在厨房里转悠。”

梨璐注意到他说起母亲时语气中的温暖与怀念:“听起来您和母亲关系很好。”

“是的,她很特别。”风檐的目光变得柔和,“她是一位钢琴家,但认为厨房和音乐厅一样是创造美的场所。她说烹饪和音乐都需要节奏、和谐与激情。”

梨璐小口喝着咖啡,听着风檐讲述他的家庭故事,感觉两人之间的距离不知不觉又拉近了一些。

车驶出市区,进入郊外公路。窗外的景色逐渐从城市建筑变为连绵的山丘和田野。秋日的阳光洒在大地上,为一切镀上金色的光芒。

一小时后,他们抵达目的地。艺术村选址位于一片山谷中,四周群山环抱,一条小溪蜿蜒流过,环境清幽而充满自然之美。

“就是这里了,”风檐停好车,为梨璐打开车门,“怎么样?”

梨璐深吸一口清新的空气,眼中闪着兴奋的光彩:“太美了!这里的光线、空间感...一切都充满灵感。”

风檐从车后备箱取出一个文件夹和测量工具:“我们先大致了解一下地形和光照条件。艺术村将包括十二个独立工作室、一个展览中心、几个公共交流空间和住宿区。我希望每个空间都能最大程度地利用自然光,并与周围环境和谐共存。”

他们沿着小路向前走,风檐不时停下脚步,用专业仪器测量光照角度,或在笔记本上快速勾勒草图。梨璐跟在他身边,被他的专业性和专注度深深吸引。

“看那里,”风檐突然指向东面的一片小树林,“早晨的阳光穿过那些树木,会形成美妙的光影效果。如果在这里设置一个工作室,艺术家每天都能被这种自然的光影秀唤醒。”

梨璐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确实,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在地上投射出斑驳的光点,随风轻轻摇曳,如同自然的舞蹈。

“太神奇了,”她轻声说,“您能一眼就看出这种可能性。”

风檐转头看她:“作为画家,您应该也能感受到这种美。”

梨璐点头:“我能感受到,但您能看到如何将它转化为建筑语言,这是不同的天赋。”

他们继续探索,风檐详细解释着他的设计理念:如何让建筑顺应地形而不是改变它,如何利用被动式太阳能设计减少能源消耗,如何创造既私密又开放的空间以满足艺术家的不同需求。

走到小溪边时,梨璐被水面上闪烁的阳光吸引,忍不住从包里取出随身携带的素描本和铅笔,快速勾勒起来。

风檐没有打扰她,而是安静地站在一旁观察。当他看到梨璐的画作时,眼中闪过惊喜:“您捕捉的不是眼前的景象,而是光在水面上流动的感觉。”

梨璐抬头微笑:“正如您所说,重要的是情感而非单纯的再现。”

她继续画着,风檐则在她身边坐下,也取出自己的素描本开始绘制。一段时间后,两人不约而同地停下笔,相视一笑,然后交换了手中的素描本。

梨璐发现风檐的画作精准而富有技术性,标注了各种角度和尺寸,但同时又不失艺术感,巧妙地捕捉了空间的本质。而风檐看着梨璐的素描,眼中满是欣赏:“您用寥寥数笔就表现出了这个地方的灵魂。”

这时,一阵山风吹过,梨璐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寒颤。

“冷吗?”风檐立即注意到,脱下自己的外套递给她,“穿上吧,山区早晨确实比较凉。”

梨璐犹豫了一下:“那您呢?”

“我不怕冷,”他微笑道,不由分说地将外套披在她肩上,“要是您感冒了,我可就成了罪人。”

外套上带着他淡淡的雪松香气和体温,梨璐感觉一股暖意从外套蔓延至全身,不仅是身体上的温暖,更是心里的。

“谢谢,”她轻声说,将外套拉紧一些,“我们现在去哪?”

风檐指向远处一栋半废弃的传统民居:“那是这片土地上现有的唯一建筑,原本是个小农舍。我计划保留并改造它,作为艺术村的接待中心和公共交流空间。想去看看吗?”

“当然!”

农舍虽然有些破旧,但结构依然完好,传统的木梁和石墙散发着岁月的痕迹。风檐小心地推开门,引领梨璐进入内部。

阳光从窗户射入,在布满灰尘的空气中形成光柱。梨璐被眼前的景象吸引——光与影在空间内交织,创造出一种近乎神圣的氛围。

“哇...”她情不自禁地惊叹,“这太美了。”

风檐站在她身边,目光同样被眼前的景象吸引:“有时候,最完美的设计不是创造,而是发现和尊重已有的美。”

他走向一扇东向的窗户,指着窗框的设计:“看这些传统的榫卯结构,没有使用一颗钉子。先人的智慧令人敬佩。”

梨璐跟随他仔细查看建筑的细节,听着他讲解传统建筑工艺的精华。她发现当风檐谈到建筑时,整个人仿佛在发光,那种对专业的热情极具感染力。

“我有个想法,”梨璐突然说,“在改造这个空间时,是否可以保留这些光阴的痕迹?不是完全修复如新,而是让历史与现代对话。”

风檐的眼睛亮了起来:“这正是我在思考的!比如这面墙,”他指向一处斑驳的墙面,“可以部分保留现状,只是加固结构安全。新旧并存,讲述时间的故事。”

他们在这个空间里待了将近一小时,讨论着各种可能性。风檐认真记录下梨璐的每个想法,不时提出专业建议将她的概念转化为可行的设计方案。

“您真的很擅长将抽象概念转化为具体设计。”梨璐钦佩地说。

风檐摇头:“不,是您的想法给了我灵感。艺术家和建筑师本该如此合作——感性与理性结合,创意与实践并存。”

离开农舍时,已近中午。阳光变得强烈,山间的雾气完全散去,展现出清晰的视野。

“饿了吗?”风檐问道,“我带了野餐的食物。”

他们在溪边一棵大树下找了个平坦的地方,风檐从车里取来野餐垫和篮子。篮子里装着各式精致的三明治、新鲜水果、沙拉甚至还有一小瓶红酒。

“您准备得太周到了。”梨璐惊讶地说。

风檐一边摆放食物一边说:“我认为用餐环境与食物本身同样重要。在这样的自然美景中用餐,食物也会变得更加美味。”

确实,在山川溪流的环绕中,简单的食物吃出了不寻常的滋味。两人边吃边聊,话题从专业领域扩展到更多个人兴趣。

梨璐了解到风檐除了建筑和烹饪外,还喜欢登山和摄影;而风檐也发现梨璐不仅擅长绘画,还对古典音乐和园艺有浓厚兴趣。

“我工作室的那些植物,或许能得到您的指点,”风檐笑着说,“我虽然喜欢植物,但照顾它们的技巧还有待提高。”

梨璐开心地点头:“我很乐意!植物和绘画其实很相似,都需要理解光、色彩和形态。”

午餐后,风檐建议去附近的一个观景台,从那可以俯瞰整个山谷。徒步上山的小路有些陡峭,风檐自然而然地伸出手协助梨璐。他的手掌温暖而有力,梨璐感到一种安心的感觉。

到达观景台时,眼前的景色让两人同时屏住了呼吸——整个山谷在阳光下展开,溪流如银带般蜿蜒,远山层叠如画,天空湛蓝如洗。

“这就是未来艺术村的全景,”风檐轻声说,目光远眺,“我将在这里创造一個让艺术家们灵感迸发的地方。”

梨璐看着他被阳光勾勒的侧脸,忽然有一种冲动,从包里取出水彩和画本:“我能把此刻画下来吗?不仅是风景,还有您构想中的艺术村。”

风檐惊讶地转头:“您能从我描述中就想象出它的样子?”

梨璐已经开始调色:“我相信您的描述,更相信您的 vision。”

于是,在秋日的阳光下,梨璐作画,风檐则在一旁描述他脑海中的艺术村:那些依山而建的工作室,玻璃与石材结合的建筑,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的公共空间...

令人惊讶的是,当梨璐完成画作时,风檐发现她所画的与自己想象中的艺术村惊人地相似,甚至加入了一些他自己都未曾想到却十分巧妙的细节。

“这太不可思议了,”风檐凝视着画作,“您好像能读懂我的思维。”

梨璐微笑:“不是读懂您的思维,而是读懂您对这个地方的感情。您的每个描述都充满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和尊重,我只是将那种情感转化为图像而已。”

风檐的目光从画作移到梨璐脸上,眼神深邃而温暖:“梨璐,您是个不可思议的人。”

梨璐感到脸颊发热,低头整理画具以掩饰自己的慌乱。这时,她注意到时间已经不早,太阳开始西斜。

“我们该回去了吧?”她轻声说。

风檐似乎有些遗憾地点点头:“是的,回去还需要一段时间。”

下山的路比上山时轻松许多,但风檐依然细心地走在梨璐稍前的位置,不时回头确保她安全。有一次梨璐差点滑倒,风檐迅速伸手扶住她的腰,两人瞬间靠近,目光交汇,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微妙的张力。

“小心,”风檐的声音比平时低沉,“这条路有些地方比较滑。”

梨璐点头,感觉被他触碰的地方仿佛有电流通过:“谢谢。”

回程的路上,两人都显得有些安静,各自沉浸在一天的体验中。梨璐看着窗外飞逝的景色,回想起这一天的每个细节,不由得微笑。

快到市区时,风檐打破沉默:“下周我们团队会开始初步设计,如果您有时间,希望能来参加我们的头脑风暴会议。您的见解会对我们有很大帮助。”

“我很乐意,”梨璐立即答应,然后稍作犹豫,“不过,我只是个画家,您的团队成员都是专业建筑师,我的意见真的有价值吗?”

风檐转头看了她一眼,眼神认真:“梨璐,今天您证明了自己的价值。您不仅提供了艺术家的视角,更展现了对空间和情感的深刻理解。相信我,您的参与对这个项目至关重要。”

梨璐感到一股暖流涌上心头:“那么,我会尽我所能。”

车停在梨璐的公寓楼下时,夜幕已经降临。风檐下车为她开门,注意到她仍然穿着自己的外套。

“外套...”梨璐突然意识到,准备脱下来还给他。

风檐轻轻按住她的手:“留着吧,下次见面再还给我。晚上还是有点凉。”

他的手覆盖在她的手上,温暖而坚定。梨璐抬头看他,在街灯的光线下,他的眼神柔和得让人心醉。

“那么...下次见。”梨璐轻声说。

“下次见。”风檐微笑点头,“谢谢您今天陪我考察,这是我最愉快的工地访问经历。”

梨璐笑着摇头:“该说谢谢的是我,让我体验了这么美好的一天。”

她转身走向公寓大门,到了门口又回头挥手。风檐依然站在车旁,目送着她,直到她进入大楼才驱车离开。

回到家中,梨璐脱下风檐的外套,小心地挂起来。那上面还残留着他的气息和这一天的记忆——山间的清风、阳光的温暖、溪流的声音,以及两人之间的那种悄然滋长的连接。

她走到画架前,开始将今天的感受转化为色彩和线条。画笔在画布上舞动,仿佛有自己的生命。这一夜,梨璐创作出了许久以来最富感染力的作品——不仅捕捉了自然之美,更捕捉了那种人与人之间微妙而美好的情感共鸣。

而在城市另一端的风檐,回到家中后也没有立即休息。他打开素描本,重新审视白天绘制的草图,但在空白页上,不知不觉画下的却是梨璐专注作画时的侧脸,阳光为她的轮廓镀上金边,神情宁静而充满灵感。

他凝视着素描,唇角不自觉地上扬。这个突然闯入他生活的女画家,像一道温暖的光,照亮了他习惯秩序的世界,带来了意想不到的色彩和可能。

风檐合上素描本,走到窗前望着城市的灯火。多年来的第一次,他感到一种期待的悸动——不仅是对一个新项目的期待,更是对与某人分享创造过程的期待。

夜空中星星闪烁,仿佛在见证着一个美好故事的开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