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农家四时(种田) > 第8章 第 8 章

农家四时(种田) 第8章 第 8 章

作者:砚栖春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11 19:10:51 来源:文学城

她家在西乡这边的亲戚不多,正经算起来就大姨一家,因着亲事,里正家、阿骞哥家也要走,剩下就是阿英姐那处,想着何家要来穆家送中秋礼,江离便没去何家,等阿英姐来时顺道把礼捎回去就成。

只是左等右等,不见人来。

穆英赶在中秋前一天回了娘家,见她一个人挎着篮子回村,知晓是送中秋节礼,大家关心了一回她的身子,尤其妇人长辈,拉着她的手好一通叮嘱如何调养。

庄户人家,所有的见识除了所见所闻便是自家人经年日久琢磨出来的经验,妇道人家养身体无外乎少干重活、吃饭多吃点油水、小日子忌寒凉,这些何大夫也说过,甚至更详细,可······

穆英叹气,朝着娘家走去。

见到大姐回来,最高兴的莫过于阿芸,跑前跑后又是问话又是倒水,“大姐吃饭没?一路走来渴了吧,我给大姐倒水······”

见妹妹忙前忙后,穆英失笑,环视屋里堂弟堂妹们,笑问:“家里大人呢,就你们几个在家?”

穆芳在屋里做绣活,听着动静迎出来,“爷爷和我爹、三叔、四叔上山了,奶带着我娘他们磨豆子去了,大姐你身子好了没?”

“好多了。”穆英微微一笑,将篮子推过去,“家里忙,今儿才得空······”

穆菲手快得已经掀了篮子上的白布,见是一篮子韭菜撇着嘴出了正房门,穆芳瞪了她一眼,笑道:“回自家拿啥东西啊,咱家又不是外处。”

穆英笑脸微僵。

端水进来的阿芸与穆菲打了个照面,手里的水碗差点被撞翻,跨过门槛瞥见掀开盖布的篮子,顿时明了,不过没多说,笑着招呼姐姐喝水。

给娘家置办一份体面的中秋节礼,穆英并非置办不起,只是她手里的嫁妆银子本就不多,这几年零零散散只出不进,她得精细些,以后日子还长。

接过水碗抿了两口放回桌上,翻开面上的韭菜,露出篮子底的三个油纸包,“大爷爷家有人没,我去看看太爷太奶。”

阿芸要一同去,拎起一包月饼兴头头道:“这是给阿离姐家的吧,从大爷爷家出来正好去阿离姐家。”

妹妹要去,穆英索性连弟弟一道带上,三人一道出了院子。

见弟弟还是慢吞吞不说话,穆英发愁:“阿平,你都快四岁了,咋还不开口?”

“说呢,在阿离姐跟前话可多了。”阿芸乐颠颠,将手里油纸包递给弟弟,“来提着,待会儿给阿离姐。”

“阿英姐,阿芸、阿平······”

姐弟三人正说着话,就听身后有叫喊声,齐齐驻足扭头。

今儿都八月十四了,江离想着穆英再不来下晌她就去何家村,结果收拾个后院菜地的功夫便错过了从门口路过的人。

听王婆婆说穆英回来了,草草洗手收拾了一下拎着两包月饼出门。

大老远见巷子口出来的姐弟三,便出声喊人。

阿平见是她,远远叫了声阿离姐,阿芸看着他笑:“大姐你看,我就说他会说话,就是不稀得搭理人。”

穆英失笑,俯身抱起弟弟,“也不稀得搭理大姐吗?”

阿平委屈瘪嘴,大姐刚进院门他就喊人了,只是人多大姐没顾得上搭理他。

“阿英姐,你再不来下晌我可就上门了。”走近了,江离笑嗔。

见她拎着两包月饼,穆英回身往巷子口处走,“家里事儿多······”她身体算是缓过来了,内里调理的如何暂且不说,面色红润了不少,人看着也不消瘦了,就是眉宇有股愁态。

见此,江离松了口气,拎起油纸包晃着笑道:“知道了,大忙人,陪我再回去一趟。”

如此,姐弟三人陪着江离一道又回家,院里只二房双胞胎玩泥巴不见其他人,还是穆芳做主迎接。

“我也还没去大爷爷那边呢,正好跟着大姐一道,阿芳你忙吧,晌午饭就不要做大姐那份了。”江离将油纸包递过去,瞥见三房屋子窗后有人闪过,也没在意。

穆芳已经十五,亲事虽还没定,但家里已经相看的差不多了,接人待物有亲娘小何氏教导,很是能说得过去,笑得腼腆,要拉江离进屋,“阿离姐,进屋坐会儿喝口水,大姐难得回来一趟,爷奶肯定也想留大姐在家吃饭。”

江离将油纸包塞给一旁的穆子墨,摇头笑着说客套话,“大爷爷那边还没去过,正好同大姐一道去,就不进去了,闲了来家玩儿。”

见她手里还有一包月饼,知晓不是扯谎,穆芳也没硬拉着进屋,却是跟着出院门,一直将人送到巷子口。

穆英、江离带着俩小的往里正家去,路上说着秋收割稻的事儿。

李氏正坐在院里编席,见着院门口进来的人,朝厢房喊道:“阿珩媳妇,阿英阿离来了。”她手里的活儿不能丢,丢下编了一半的席子就散了,只能叫孙媳妇出来迎客。

“大奶奶你忙你的,我和阿英姐又不是外人。”见朱氏扶着腰出来,江离快走几步扶住人,“嫂子歇着吧,身子重本就累。”

穆英也关心了几句堂弟媳妇。

听着院里动静,老太太拄着拐杖从上房出来。

虽是满头银丝,可面色白皙脸盘圆润,精神头尤其好,眯着眼打量了一回大重孙女,拉着人手絮絮叨叨说着头一个孩子没缘分养好身体之类的宽慰话。

也没进屋,几人就坐在院里小板凳上说话,旁边小方桌上摆着水杯、果盘,阿芸带着阿平分吃了一个苹果后给李氏递竹篾。

眼看近晌午,李氏收拾着起身要去做午饭,阿芸嘴快道:“大姐和阿离姐早说好了在阿离姐家吃,下次来在大奶奶家吃。”

李氏不愿放人,还要拉着江离一道留饭,朱氏也在一旁劝说,最后还是老太太拍板放人,虽上了年纪,说话很是逗趣,对着大儿媳道:“让她们去吧,晌午阿离肯定做好菜,咱们沾阿英的光也尝尝。”

她年轻时生孩子多,头胎就是双生子,后面又得两女一子,老太爷很是注意老太太的身子,一般重口的都不让她吃,现在上年纪了,老太太颇有些老小孩的性子,任性起来谁劝都不听,江离扶着老太太笑,当场给阿平安排饭做好送菜的活儿。

回到家,江离捞起泡在水缸里的葡萄、番茄、桃子让三人吃,“菜都备齐肉也腌好了,开火就成。”

番茄都是末茬,个头小小,穆英捏了一个笑着进灶房,“我看火,咱俩正好说说话。”

两人在灶头忙碌,阿芸和弟弟坐在灶房门槛上,怀里抱着大碗一起吃葡萄,葡萄皮就丢旁边的猪食桶里。

晌午大菜红烧排骨、口水鸡、排骨莲藕汤,再有瓠瓜炒肉丝、青红椒炒肉、番茄炒蛋,主食是早晨焖的米饭,倒进炒菜后的油锅里热了热。

穆子骞来叫大姐妹妹弟弟回家吃饭,江离把人推出大门不说,还把送菜的活儿交给了他,“我们要吃饭了,你给大爷爷家送去也快回去吃吧。”话罢拍拍手关上大门,还叮嘱旺旺一定要好好看门。

穆子骞听着门里动静哭笑不得。

篮子里两盘排骨、两盘肉丝,知晓有一半是给自家的,穆子骞鼻子发酸,正要转身大门又被打开,手里被塞了一个小陶罐。

“这汤给太爷太奶,快去吧。”江离摆摆手进院,这次倒没关院门。

阿芸、阿平吃惯了阿离姐家的饭,看着白米饭肉菜炒蛋的只觉高兴,穆英却是感动又心疼,“炒这多哪能吃得完!”

“哪就吃不完了,也就看着样数多。”江离给她饭碗添了一勺番茄炒蛋,“尝尝番茄,明年我给你留点苗,长熟了你拿到集上卖。”

穆英低头闭了闭眼,摇头道:“家里事婆婆做主,我就不掺和了。”

江离当没看见她泪目,给阿芸、阿平夹菜,“又不是让你争掌家权,就自己种一行菜,熟了换钱买肉吃补身子 。”

穆英不吱声,江离也没再说,转而说起几个小的以后住的屋子,“过完年出了正月估摸爷爷就分家,到时候阿芸带阿平住西间那边,衣柜桌椅不打算动,阿平再长两岁就跟阿耿住,阿耿住西厢,家具已经在打了······”

饭后穆英帮着收拾锅灶喂猪,见后院菜地齐整,茅房、猪圈也不臭,夸道:“你这本事,阿芸以后说婆家不愁!”长嫂如母,妹妹能学到弟妹一半的持家本事,就已经很出挑了!

村里谁家猪圈、茅厕不是臭烘烘,和爹刚来柳树湾时借住在阿骞哥家,那时候上茅房是她最痛苦的事儿,后来自家屋子修好,江离就尤其注重厕所卫生。

即便是旱厕没有冲水的条件,家里出钱请人从山脚拉土回来堆着,解手完就用土覆盖,粪土积到粪坑一半高就请人来掏粪拉粪。

现在江离一个人,粪坑都是一个月一清理,牛老头见这样虽费土可粪多了,学着给自家积肥,“我一个人,多用点土粪就多,不然就那几亩地还得买肥。”

午饭没在娘家吃,下晌要回去跟长辈说说话,穆英没多留,江离把给她准备的回礼提出来。

见一篮子东西,穆英不收,“哪有你这样的,就一包月饼我还连吃带拿······”再者她先得回娘家,这提回去三婶不得眼热死。

“都是家里东西不费钱,红糖、月饼都是我自己做的,剩下就是菜,提着吧,葡萄给猫蛋狗蛋吃,炒番茄的时候跟你婆婆说一声我明年给你送苗的事儿。”

要是以往,为着省事儿江离也不会现在就给回礼,起码坐在大门口,等着人从穆家出来回去时给了就成,可今儿她就想给阿英姐撑腰。

中秋礼阿英姐只送了一包月饼,她去穆家送月饼时没见着三房孩子,江离稍微一寻思,猜测怕是躲屋里笑话人呢,就不想省事儿了,管他闹不闹!

穆英还在推拒,阿平不大懂,阿芸却是眉开眼笑,要接过篮子帮大姐拎着,“不给猫蛋狗蛋吃,大姐你留着自个吃。”太奶奶、大奶奶、阿离姐都没说啥,菲菲姐还当面嫌弃大姐送的礼,哼,眼皮子浅没教养!

出了舒家大门,走远了穆英还回头,见人站在门外,挥手催着进院,拐入巷子却说妹妹,“咋就伸手接了,带回去家里又得吵。”

“吵啥呀,这是阿离姐给你家的回礼。”阿芸不听,一个人跑着往家里去。

穆英叹气,却又听弟弟说道:"大、大姐,不、怕。 "见弟弟陪在一边,小小人儿仰着脑袋满脸认真,忍不住红了眼睛。

“嗯,大姐不怕!”

有阿离这一篮子回礼,就算娘家不给回礼,她回去婆婆大嫂也不会说嘴,穆英眨了眨眼,篮子换到左手,右手牵着弟弟往娘家去。

······

这是江离一个人过得第四个中秋,如前三年一般,八月十五下晌带了自己做的月饼吃食、买的糕点糖块纸钱香烛连带一壶清酒去上坟。

搬来西乡县柳树湾不久,她爹就找阴阳先生看日子买坟地把她娘和弟弟的坟茔迁了过来,现在已是三个坟头。

点蜡上香,摆了祭品烧过纸,见天色还早,江离拿起镰刀割坟茔旁边的杂草。

下山时遇见别家上坟的人,问好后一道下山回村。

雾霭伴随着青烟在村道上游荡,玩闹的孩童笑着钻入烟雾不一时又奔出,好不欢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