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瑾想起方才那个举着冰凌树枝、满脸兴奋的少年,忍不住笑道:“二皇子年纪还小,往后长大些,自然就能静下心了。”
“但愿如此吧。”欣嫔笑了笑,没再多说。
走过一处岔路口,欣嫔指了指左侧:“那边是太医院,若是身子不适,可以让宫人去请太医。不过规矩是,低位嫔妃只能请值守的太医,院判和几位医正,得主位娘娘才能请得动。”
怀瑾点头,默默记下。
又走了一段,行至一处视野开阔之地,可见远处一片冰封的湖面,湖畔有一座精巧的亭子。欣嫔脚步微不可察地缓了缓,目光掠过那片冰湖,语气稍沉:“那边是映日亭,旁边便是太液池的支流,冬日里冰封雪盖,景致倒是别致……”
她顿了顿,侧首看向怀瑾,语气里带上了几分不易察觉的郑重:“不过妹妹,听姐姐一句,这宫里地方大,景致好的去处也多,这映日亭与冰湖……若无必要,还是少去为妙。”
怀瑾见欣嫔神色有异,不禁追问:“娘娘,为何?可是……不安全?”
欣嫔却轻轻摇头,并未直言,只道:“莫问缘由,只听姐姐的,总不会错。”
她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很快又掩去,语气变得低沉了些,“这宫墙之内,孩子是福分,可有时候,也是剜心的刀子。丽嫔姐姐的六皇子,今年年初才没了。皇后娘娘膝下……也曾有过好几位皇子,可惜,都没能留住。”
怀瑾心头一震,想起方才在凤仪宫说的那句“再为陛下诞育嫡出麟儿”,顿时冷汗涔涔。“姐姐的意思是……?”
欣嫔收回目光,重重握了一下怀瑾的手,旋即松开,恢复了平常的语调,只是眼神里多了几分警醒:“没什么,姐姐只是想说,在这宫里,有些话题,有些地方……需得格外谨慎。你还年轻,往后的日子长着,慢慢就明白了。”
怀瑾垂下眼:“多谢姐姐提点。”
欣嫔看她神色,笑了:“也别太忧心。妹妹心思单纯,这是好事。再往前,就是尚仪局了。”
她指了指前方:“宫中大小事务,都归尚仪局管。妹妹往后有什么需要,都可以去那儿。不过……”
她顿了顿:“尚仪局的嬷嬷们势利得很,看人下菜碟。妹妹是答应,挑宫女时,别挑得太好,免得惹人眼红。挑那种看着机灵、本分的就行。”
怀瑾点头:“姐姐说得是。”
走到尚仪局门口,欣嫔停下脚步:“到了。妹妹进去吧,我还有些事。”
“多谢姐姐。”怀瑾屈膝行礼。
欣嫔摆摆手:“不必多礼。往后有什么不懂的,尽管来问我。我住在永和宫,离你那撷芳殿不算远。”
“是,多谢姐姐。”
欣嫔点点头,转身离开。
怀瑾看着她的背影,心中五味杂陈。
这深宫之中,能遇到欣嫔这样真诚的人,真是难得。
可她刚才说的那些话……映日亭、冰湖……
那里,到底发生过什么?
她打了个寒颤,深吸一口气,转身走进了尚仪局。
*
踏进尚宫局那间用来挑选宫人的侧厅。殿内宽敞,两侧站着十几个宫女和太监,都是等着被挑选的。正中坐着一位五十来岁的嬷嬷,面容严肃,正是尚仪局的掌事嬷嬷。
“沈答应来了?”掌事嬷嬷抬眼看她,语气不冷不热,“按规矩,答应可挑选宫女两名。你从家里带了一个,还能再挑一个。”
怀瑾屈膝行礼:“是,多谢嬷嬷。”
掌事嬷嬷指了指一旁:“那边站着的,都是可选的。去吧。”
周常在与李答应早已到了,正围着几个宫女打量。
“这丫头我看着合眼缘,跟我回去吧。”周常在语气带着志在必得。
“周姐姐,凡事总有个先来后到,这可是我先看上的。”李答应声音尖细,寸步不让。
怀瑾站在一旁,看着那排宫女——
最前面站着三个年轻的宫女,约莫十七八岁,容貌姣好,身量匀称,穿着崭新的宫装,站姿端正,一看就是精心打扮过的。
再往后,是几个年纪稍长的宫女,约莫二十来岁,容貌普通些,但看着机灵能干,举止得体。
最后,角落里还站着几个年纪更小的宫女,十五六岁的样子,穿着素净的宫装,低着头,显得有些不起眼。
怀瑾正要上前,周常在却抢先一步,走到那三个年轻貌美的宫女面前,笑着问:“你们叫什么名字?都会些什么?”
最前面那个宫女忙道:“回周常在,奴婢叫翠烟,识字,会记账,还会些茶道。”
“奴婢如意,识字,擅针线,会做些精巧的绣活儿。”
“奴婢春桃,识字,会梳头,还会调制些胭脂水粉。”
周常在满意地点头,这三个宫女,一个会记账管事,一个会针线女红,一个会梳妆打扮,都是能帮得上忙的。
她得意地笑了笑,指着翠烟、如意、春桃:“这三个,本宫要了。”
李答应也走上前,看了看剩下的宫女,指了指那两个看着机灵能干的:“锦儿、巧儿,你们都会些什么?”
“奴婢锦儿,会些厨艺,做点心、煲汤都拿手。”
“奴婢巧儿,会打理库房,认得各种布料器物。”
“好,你们两个跟我走。”李答应满意道。
怀瑾看着剩下的几个宫女,都是些年纪小、不太起眼的,明显不如刚才被挑走的那几个。
她咬了咬牙,走到那几个宫女面前。
第一个宫女抬起头,是张圆圆的脸,眼神有些怯懦,看到怀瑾,忙低下头。
第二个宫女年纪稍长,约莫十七八岁,面容普通,怀瑾正要开口问她,周常在突然转过身来:“等等,沈妹妹,这个我也要了。”
怀瑾一愣:“周姐姐,您不是已经挑了三个吗?”
“本宫是常在,能挑四个。”周常在得意地笑道,“这个也不错,我要了。”
她指着那个面容普通的宫女:“你叫什么?会些什么?”
“奴婢……奴婢叫秋香。会洗衣裳。”
“好,你也跟我走。”
怀瑾脸色发白,周常在分明是故意的,故意把稍好一些的都挑走,留给她最差的。
掌事嬷嬷在一旁冷眼看着,也不说话。
怀瑾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怒火,看向剩下的几个宫女。
只剩下三个了。
一个是刚才那个圆脸怯懦的宫女。
一个是个子矮小、看着有些木讷的宫女。
还有一个……
怀瑾的目光落在角落里最后一个宫女身上。
那宫女约莫十五六岁的年纪,身量纤细,穿着半新不旧的靛青色宫装,浆洗得干干净净,却明显不如其他宫女的衣裳新。她低垂着头,站在最角落,安安静静的,几乎要被人忽略。
引路典正适时上前,对那靛青衣宫女道:“崔静棠,还不上前拜见沈答应。”
名为崔静棠的宫女这才应声出列,步履平稳地上前,规规矩矩地跪下,声音清晰平稳,不见丝毫慌乱:“奴婢崔静棠,参见小主。”
怀瑾让她抬起头。
静棠抬起头,是一张清秀的瓜子脸,算不上绝色,却十分耐看。肌肤细腻,眉眼干净,尤其是一双眼睛,黑白分明,沉静得像两潭深秋的湖水。
她跪得笔直,双手规矩地放在膝盖上,腰背挺直,没有半点怯懦或谄媚。
怀瑾心中一动,这个宫女,举止沉稳,眼神清明,不太像是普通宫女。
可她的衣裳明显旧了些,又站在最角落……
怀瑾又看了看另外两个宫女,那个圆脸的怯懦,那个矮小的木讷,都不如静棠。
“你会些什么?”怀瑾问道。
静棠顿了顿,平静道:“奴婢识些字,会些针线。”
不知为何,在这充满算计和轻慢的环境中,这份异样的沉静反而让怀瑾感到一丝莫名的安心。她需要的是一个能沉得住气、不惹是非的帮手,而非一个心思活络、眼高于顶的。
“就她吧。”沈怀瑾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确定。
“奴婢谢小主恩典。”崔静棠叩首,声音依旧平稳无波。
周常在在一旁笑道:“沈妹妹,你怎么挑了这个?她的衣裳都旧成这样了,一看就是没人要的。而且就会识字、针线?你这个,怕是什么都帮不上吧?”
李答应也掩嘴笑:“可不是嘛。沈妹妹,你怎么不挑那个圆脸的?那个看着还机灵些。”
怀瑾转头看向她们,平静地说:“臣妾觉得她挺好。”
周常在撇撇嘴,没再说话。
掌事嬷嬷让人登记,又道:“对了,至于纪贵人那边,尚宫大人亲自嘱咐了,已将内务府今年调教得最出挑的宫女太监都送去了景阳宫,请贵人慢慢挑选,务必挑到最可心的六位宫女、两位太监为止。”
这话如同水滴入油锅。周常在和李答应的脸色都微妙地变了变,她们在这里争抢一个”不错”的,而纪初珩却能在自己宫里,从容地从最好的里面挑选。地位的差距,在这一刻显得如此**。
怀瑾面上不动声色,只是行礼告退,带着静棠走出尚仪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