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娘娘她说要当大女主 > 第29章 赐婚

娘娘她说要当大女主 第29章 赐婚

作者:浣月溪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1 02:45:50 来源:文学城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有成国公府嫡女程氏,秉性端淑,柔明毓德,有安正之美。克娴于礼,敬凛夙宵之节。兹指婚太子侧妃,责有司择吉日完婚,钦此。”

程曦恭敬地跪在地上,抬手接过圣旨,薄薄帛书、寥寥数语就这么决定了她的后半生。

来传旨的依旧是福禄公公,他收起了在宫中的架势,笑眯眯地向程曦作揖:“侧妃娘娘,奴才向您贺喜了。”

即使礼未成,她也已经是圣上钦点的太子侧妃,即使受得起这位御前红人的礼,程曦还是略微偏过身来,不卑不亢地浅笑点头:“多谢福禄公公。”

程老夫人眼神示意,宋嬷嬷立刻递去一只精巧的鼻烟壶,“我家国公爷远在西北,每年年关才能回京述职,不知还能不能亲眼看见孙女出阁……”

福禄摸了摸温润的玉质,笑容更真诚几分,“奴才听说户部唐尚书家的嫡次子也在议亲,还请了老夫人帮着说媒?”

“这娶妻嫁女之事可得好好筹备,年后二月初五是个顶好的日子,新妇进门总要挑个好时候,好在一切尚且还来得及。”他惯是个有眼力见的,点到为止即可。

得到了想要的信息,老夫人笑着点头,“还是您考虑得周到,这婚嫁之事哪能着急呢。”

“夫人身子欠佳……”话没说完,福禄轻轻抽了自己一个嘴巴,“恕奴才多嘴,侧妃娘娘出阁是大事,夫人应该也是要一同送嫁的吧?”

“那是自然。”老夫人脸色未变,将话头稳稳接过,看不出一丝异常。

福禄的眼睛又眯起来,“旨意送到,奴才这便回宫复命了,娘娘万安。”他弯下腰最后一揖,留下捧着圣旨的程曦和满脸喜色的国公府众人。

宋嬷嬷带头跪下行礼:“见过侧妃娘娘。”

见程老夫人也要跟着跪下,程曦赶忙扶住她,语气无奈,“祖母这是做什么!”

“礼不可废。”老夫人慈爱地牵住她的手,祖孙俩一同将圣旨供到祠堂,又是赏了府中上下半年的月钱。

月余未见,还没来得及寒暄便被这突如其来的旨意打断,程曦本想和祖母说些什么,手心却被捏了捏。

见到祖母微微摇头,她猛地意识到:自己的身份已经截然不同了。

从宣读圣旨的那一刻起,她就不再是国公府的嫡女,不再是程曦了,她的一言一行都会带上东宫的烙印,所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件事都会有人解读、揣测。

太子侧妃的身份,于家族是荣耀,于她更是枷锁。

刚回京不到一个时辰,旨意便送到了府上,程曦猜测,圣上的眼睛和耳朵,究竟布满了京城多少官员的府邸呢?而东宫,又会好到哪儿去呢?

礼部的官员是除了翰林院外最早得知赐婚消息的,众人围着程宣,恭喜的话像不要钱似的往外冒,礼部尚书谢迁甚至还特地从正堂绕到后头来道贺。

谢尚书平日里都是个不苟言笑的模样,做事情也一板一眼的,除了必要的公事外,程宣极少同他打交道。毕竟这老古板总是训导他要承担起身为独子的责任来,话里话外的意思其实正是提醒他要为家族传宗接代。

明面上不能反驳上官,可他心里其实是不满的。芸娘多年没有出门应酬过,国公府的那些家事都快被写成话本子了,这老头还说传宗接代……他和谁去传?

程宣最厌恶别人拿妻儿说事,在他看来,自己的女儿是最好的,自己的夫人更是最好的,什么天仙、神童他都不要!

这些年来但凡有人同他或认真或开玩笑地说起这些,他也会不管不顾地翻脸,最后还落下个性情多变的名声,即使前些年他还被钦点主持过会试,也没多少人愿意去巴结他。

当然,他也不在乎便是了,正好乐得清闲。

所以现下被同僚们这样恭维着,程宣很是不自在,更别提随着消息越传越广,临近的户部、吏部都陆续有人闻名前来要讨一杯喜酒喝,他才慌忙收拾起东西,借口要回府接旨准备提前放值。

谢尚书笑成了眯眼,再没有什么大道理来训诫他要“食君之禄,忠君之事”,这次反倒一口就答应了,“程侍郎回府后可要好好净手焚香,将赐婚圣旨好生供奉起来……这可是光耀门楣的大事啊!”

程宣临走时还腹诽道:懒得理你,让你看不上我家是个闺女!他捂着官帽,一身狼狈地小跑到自家马车边上,正准备抬脚上车时,一道温和的声音打断了他:“程大人。”

他回过头只瞥见一袭杏黄的袍边,不待看清脸就慌忙跪下:“见过太子殿下。”

李承明微微抬手,身边的小太监立马上前将程宣扶起来,“大人这是刚放值?”

“回殿下,微臣家中有急事……”

“孤知道了,”他从随侍的手中接过一个锦盒,打开看了眼又合上递给程宣,“今日父皇的旨意下得匆忙,孤还有一件见面礼要送给程小姐,可惜没来得及给福禄公公一同带去。”

程宣满脸惶恐地接过,自家闺女什么时候还和太子殿下见过面了?哪怕赐婚了这话也不能瞎说啊,他这么想着,面上难免有些不快。

或许是他的表情过于明显,李承明笑道:“大人莫要误会,上月宫宴,程小姐同永乐一起……”

那便称不上私相授受了,程宣这才放下心来,刚皱起的眉头又舒缓开:“原来如此。”

“孤还有事,听说程小姐刚出远门回京,就不打扰大人一家团聚了。”

程宣目送着高大的身影步入宫门,砖红色宫墙衬得太子的背影莫名有些萧索的味道,他看着手中的锦盒,原来这赐婚的旨意竟是连太子事先都不知情的。

他深深叹了口气,转身上了马车,这对天家父子的心思他实在是猜不透,也不想猜了。但国公府现在已经被绑在了东宫的背后,不论如何,他也要为父母妻儿拼出一条路了。

想起方才几位同僚嘴上说着恭喜的话,看向他的却是意味深长的眼神,程宣闭上眼,开始给要寄往西北的信打起腹稿。

这次赐婚也是一个定心丸,至少明面上皇帝对太子和程家都还是愿意信任的,只是这份信任来得太突然了些,那么究竟是什么事,会逼得这位帝王如此匆忙地作出决定呢?

长长的巷道通往皇城内第二尊贵的住处,李承明拒绝了随侍唤来的轿辇,而是选择独自步行回毓庆宫。

不知从何时起,他开始抗拒回东宫,或许是对太子妃探究眼神的烦躁,又或许是因为不论在哪,父皇的眼都如影随形。

他不能否认父皇对自己的好,许给他储君之位,又为他谋划妻族的助力,现在更是将程家女赐给自己做侧妃,也将程家的兵权放到了自己手里。

可这些好又能维持多久呢?他有时觉得自己太了解父皇了,可能过不了几天父皇就又会斥责他整日无所事事、碌碌无为,然后给萧贵妃更高的荣宠,让大臣们闻风而动投靠萧家。

有时他又觉得自己还是看不透这位心思深沉的帝王的想法,如果真的猜忌他,为何又要给他这么多的权力呢?李承明只能强迫自己不再去想这二十年来少有的父子温情,用最理智冷血的角度去看待这次赐婚。

父皇是不会放任任意一方势力过于壮大的,如果现在连程家都要被放到东宫的身边,那么就意味着已经有事情开始逐渐脱离他的掌握了。

会是什么呢?鄂罗提出的和亲请求,还是萧贵妃肚子里的胎儿,亦或是其他?

“太子殿下。”庆安长公主的问候打乱了他的思绪。

李承明微微欠身,“姑母这是要出宫去?”

他自然是知道这些日子长公主留宿宫内的,毕竟太子妃好几次要去拜访,都被不软不硬地打了回来。

“正是,方才公主府的侍女来传话,永乐前些日子出去散心,现下已经回到京城了。”

他一副惊讶的模样,似乎对此事并不知情,“哦?姑母竟是放心表妹独自出远门?”

庆安长公主皱起眉头:“自然是不放心的,但孩子总要长大,不学会放手日后怎么办呢。”随后又一脸笑意地看着这位太子殿下。

“好在这次有成国公府的程小姐一道,永乐才没闯出什么大祸来,这孩子是个做事妥帖的,我欢喜得很。”

李承明身后的随侍看了两位主子的脸色,合时宜地补充道:“公主殿下不知,方才圣上下了圣旨为太子殿下和程小姐赐婚呢。”

“哎哟,那可真是无巧不成书,瞧我差点忘记恭喜殿下喜得佳人,到时候宫中定要摆上家宴热闹一番才是。”长公主轻轻福身,语气中带着恰到好处的惊喜。

“多谢姑母。”他摘下腰间的玉佩递过去,“天色不早,姑母定是赶着回府和表妹团聚,若是下钥了,姑母还能借孤这玉佩敲开宫门。”

“那我就先谢过殿下的好意了。”庆安长公主笑意更深。

待坐上马车逐渐驶离皇城,黛墨才忧心忡忡地看着长公主,“殿下?”

“公主府从来都没有第二个选择,”长公主将这枚象征着身份的玉佩收起来,“我可以有无数个侄儿……但只有这一个弟弟。”

马车不知何时减了速,黛墨咽下了未尽的话,主仆两人默契地看向了车帘外。

这架楠木云纹雕花马车是圣上当年赏赐给胞姐庆安长公主的,那时永乐才刚学会说话走路,正是玉雪可爱的年纪,圣上经常派人来接她进宫去玩耍。

久而久之,这车厢内的布置便随着她的喜好去更改了,甚至好一阵子出行只愿意坐这架车,圣上便大手一挥将马车连带着驾驶最平稳的内侍一并送予了她。

“福康,再驶快些,郡主刚回京,殿下思念得紧。”

“嗻。”即使骤然加速,长公主也并未觉着不适,探究的眼神锁定福康的背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