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能工巧匠(工) > 第35章 第 35 章

能工巧匠(工) 第35章 第 35 章

作者:黄姜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0-04-04 21:18:29 来源:文学城

杨绦与老掌柜四目相对,正色发问:“老掌柜,您确定没有诳骗小子?您刚才所言,一句假话也无?”

老掌柜已是鹤发鸡皮,可一双眼里沉淀出时光赋予的温和睿智,“看来,小哥已是心有所感?”

只看面前小子一脸正色,似有深意的问话,老掌柜就知他已经悟到了其中三昧。

“老朽方才所言,句句属实。”老掌柜捋着胡须,笑得慈祥。

“朝堂大人们的名号,岂是我等小民能够扯来拉大旗的?一个妄议朝廷命官的罪名,足以让老朽及家人万劫不复。”

杨绦想来也确实。这古代不比后世,平民都极其敬畏朝廷,脚下又不是什么天高皇帝远的地方,可是杭州城唉。

一个活到这年纪的老人,哪会说这样的谎话。

“那这部书,要价几何?”

“因是杭州府学牵头印刷这部书,相比私家书肆印发的,价钱要低上不少。一部书共九册,不拆分了卖,一共是五两银子。”

闻言,杨绦便更加确信了这部书,有不同寻常的意义:几乎就相当于是后世新华社印发的课本教材了。

因为是朝廷在牵头推广这本书,价钱是有优惠的。

至于为何不是直接颁下政令,让各地府学直接卖给学子们?

恐怕也是担心若朝廷强硬推广,会引来一部分学子的非议和抗拒。毕竟谁就能断言,这部书就比以前的同类书更好呢?即便水平在毫厘之间,也没有已作古大儒所著的,来得让人信服。

“劳烦掌柜,给小子结账,这部书小子买下了。”杨绦丁点没有不舍得花钱。

今天交货八匹布,赚了一两六钱银子,加上杨谚那二十四张成衣图卖的四两八钱银子,一共就是六两四钱银子。

从货款里先挪用七钱银子——回去就找老爷子拿钱补上,就能把湖笔、墨锭和这部《四书五经·永明新解》,全都买回去。

反正目前他赚的钱,又不能捏在自己手里,与其把钱给老爷子他们攒在手里,还不如用到杨谚他们身上呢。

至少钱花出去了,都有眼镜看得见,还能得一声谢谢。

本来目前挣了钱,就是打算用来投资杨谦和杨谚。现在就用给他们,不是也正好吗?

嗯,相信老爷子和李桃花都不会有异议的。

结了账,老掌柜把这部书交给杨绦,神情稍显意味深长,叮嘱:“小哥回去后,叫你兄弟好好钻研这部书,值得好生用它。”

杨绦也善于听话听音,开口道谢:“多谢掌柜,小子一定会叮嘱的。花银子买来的书,怎能浪费呢?”

如果真是新版四书五经参考教材,自然最好不过。

毕竟朝堂上风云变幻无常,政令和官员时有变化,谁又能拍胸膛断言?不过就算出了差子,也只当是多看了一部书。博采众家之长,总不至于会有坏处的。

结完账,老掌柜笑着目送:“小哥慢走啊,来日若有需要,记得再来光顾本店啊。”

“一定,若有需要一定再来。”

……

说起来杨绦做生意以来,赚回的银钱也只五两银子,但投进去的却已经有十五两不止的银子。

除去最开始,袁宁支付的八两一钱银的订金,杨家投进去的本钱,已经有七两多银子了。

因此李桃花有过抱怨:“确实一直在赚钱,可银子总不见增多,只见减少。”

杨谦和杨谚兄弟两个,就一起劝她。

杨谚:“做生意哪有不投本钱进去的?空手套白狼,就是说一说而已。正经做生意的,哪会有这样好事。”

杨谦:“那些付出去的订金,是能够收回的。也不算投出去的本钱,只是暂时抵押在每家工匠那里而已。”

这一次杨绦回了家,拿出买给杨谚的笔、墨锭和《四书五经·永明新解》,说清银子来自哪里、又用在何处之后,李桃花是心疼得抓心挠肺,却又不知该否心疼。

只因杨绦没有乱用钱,又都是买给她心肝儿幺儿的,一时心情真如打翻了调料罐——五味杂陈,矛盾得很!

最后,李桃花还得肯定杨绦,语气磕巴又细弱:“都是读书、用得着的、东西,你……买得也没错……”

这一下子就花出去七两一钱银子,是七两一钱银,不是七钱一分银啊!

老爷子杨英真是舍不得啊,但又真不能骂杨绦乱花银钱,还要绷着脸夸赞一二,以示他这个大家长的公正无私、教孙有方。

“老二,你能将你三弟的功劳记在心上,并为他索要到应得的酬劳,你做得不错。但有一点,以后再像今日这般,要花用出去一大笔银子时,得先回来和我们商议过才行,万一家中有更急用银钱的情形呢?”

李桃花和老爷子的前后神情,看在杨绦眼里真是有取悦到他。

他挣钱是投资给杨谦和杨谚的,又不是拿给老爷子和李桃花去用的,当然是要在他手里明明白白花出去,让杨谦和杨谚清清楚楚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就算之后钱挣得多起来后,他也会在资助杨谦和杨谚读书赶考之余,把所有赚来的钱都继续投入到生意中去,就是不会交到老爷子和李桃花手里!

至于投入到哪里?比如,提前购买木材存贮下来,等到时机成熟之后就能开始打造珍妮纺纱机和飞梭织布机。又比如,提前打造好弹簧,到时直接就能安装在飞梭织布机上。

再若有一大笔钱,他拿去买下一块地,以后用来建厂房不好吗?

想把他赚的钱全捏在手里?老爷子和李桃花他们想得太美了。顶多就像现在这样,银钱在他们手上过一趟,最后还得拿来投入到生意里去。

“笔墨就是读书人手中武器,没有趁手的武器,如何上科举场和天下读书人争斗?我刚才不也给您说过?这部书有可能有着非同凡响的地位,可能早晚都要买回来的,既如此,宜早不宜迟。”

所谓雨露均沾,杨绦末了也没忘记带上杨谦,“大哥眼前正备战明年开年后的童生试,正宜温故知新、巩固学识,不宜去钻研一部新书。”

“但是,等大哥考完童生试,不还要备战乡试、会试和殿试?期间也可以和三弟一起,将这部书用上、去钻研一番,说不得也能有些心得,适当运用在科考答卷中,或许可以博得考官喜欢、让考官们眼前一亮呢?”

杨谦脾性正直却不迂腐,像这种适度的投机取巧,又没有违法背德,靠的依旧是他自身掌握的学识,因此他并没有清高地说不接受,反而很感激杨绦为他打算。

“二弟真是敏锐善思,所言很有道理。难为你为兄弟考虑周到。”

作为读书人的大孙子都这么说了,老爷子也就不再吭声。

杨谚抱着他二哥给买回来的礼物,嘴角都笑咧开了,“二哥你好厉害,说二百文一张,果然就要了二百文一张!以前只觉得赚钱艰难,如今一看倒也蛮容易的嘛!”

这小狗狗的尾巴是不是翘得太高了?本来就傲娇了,可不能养得他骄傲自满。

“等你读书有成、考取功名之后,高官厚禄,赚钱那才叫容易!”

杨绦话不留情:“几个卖字画的小钱,就让你惊叹满足了?那你以后的出息,恐怕也就只是在街边支个摊子卖字画的高度了!三弟你啊,还有大哥,你们且安心读书吧,赚钱的事且有我在呢。”

老爷子杨英赶着附和,“老二到底是大了,懂事明理许多。他没说错,谦儿和谚儿你们两个,安心读书,赚钱的事不必你们操心,有我们呢!”

杨绦心里翻个白眼:也就只有占一点口头便宜的本事了。

杨谚受教了。为刚才心中升腾起的轻慢,也为他满足于手中这点小钱,而打算从学业中划出空闲来、去卖画挣钱的想法,感到非常羞愧。

幸亏二哥及时提醒了他,不然一旦荒废学业,之前家里在他身上花费的心思和银钱,就全打了水漂!也辜负了二哥的一番心意和辛苦。

“谢谢二哥,我一定专心进学读书,不辜负了二哥、还有爷爷和爹娘的辛劳。”二哥怎么如此厉害呢,一眼就看穿了他跑歪的小心思!

杨谚脸上虽还带着婴儿肥,却也依稀能窥见,那张脸是集杨谦的正气端正、杨绦的精致漂亮为一体。此刻,那张脸却在昏黄油灯映照下、爬满了红云,可见是羞臊得厉害了。

小孩子的自尊心也得守护啊。既然杨谚已经感到羞臊,他就不必继续唠叨了,以免过犹不及。

“二哥我,自然是相信三弟的!所以哪怕二哥为了赚钱,成日东奔西走,也只是斗志满满而不觉得辛苦。”

“嗯!”杨谚感动非常,一时也说不出甜言蜜语,只是‘嗯’声着重重点头!

哈哈,这小孩儿啊,一旦顺毛撸对了,就真跟只小狗狗似的。杨绦没有过于沉溺于美好兄弟情之中。

“也快入冬了,娘,是不是拿出一匹我们自家织的原色素条纹布,给大哥和三弟做一身冬衣?”

“这布虽是我们自己织的,在外面买可得要三两银子一匹呢。这布做出来的冬衣,穿出去又得体、又飘逸,好看得很,正体现他们学子们的出尘风华。”

学院里有多少学子,就有多少的潜在顾客。杨谦和杨谚穿了原色素条纹浮纹布裁的成衣去学院,那是多好的广告宣传啊?

虽然不想承认,但杨谦和杨谚的相貌,确实是时下世人钟爱的——比他这张精致漂亮的脸更受欢迎,两人又仪态翩翩,看上很有读书人的气节,可谓盘靓条顺。

两人又和同学们处得来,穿出去应该会有不错的宣传效果。

李桃花有些心动,但想到一匹布卖掉就能有一千九百五十文钱,几乎是二两银子了!又有些舍不得,犹豫不决。

老爷子杨英则直接吩咐了,“就听老二的,你抽空给……给他们三兄弟都做一身新冬衣,拿一匹布出来。自家织的,只算棉花本钱,也就半两银子左右。”

“他们读书的,在学院里不说要穿的最好,但也要体体面面、不能被同窗小瞧了去。再者说,明年二月谦儿还要去下场赶考,那时候天儿可还冷着呢,得要一身好冬衣。”

“您说的对,先敬罗衣后敬人,就是这么个道理。”杨绦附和。

老爷子这样一说,他就想到了。明年开年二月有场县试,也是很好的广告场合。不仅能卖一卖冬季的厚棉布尾货,还能推广一番春夏新布。

改日可以和袁宁提上一嘴。

“晓得了,我手上这匹布织完后不拿去卖,直接用来给他们裁衣。”

现在杨家这情形,布匹生意是杨绦做起来的,他一人赚钱都比以前一家人挣钱都多了,李桃花怎么都说不出不给他做衣服的话来。

小孩子爱俏,杨谚也是小孩子,听到马上就要有新衣穿了,对提出裁衣的二哥杨绦又更感谢了!

杨谚心里就甜得跟灌了两勺蜂蜜似的,想到自个儿最近收了二哥许多礼物,大哥却一样都没有,就怕大哥心里对二哥有意见……

“二哥给我买两块墨锭了,我分大哥一块吧?”

杨谚说这话时,眼睛是看向他二哥杨绦的,他怕自个儿把二哥买给他的礼物分给大哥,会让二哥不高兴。

杨绦没说什么,只是赞同地一颔首。杨谚得到了回应,才把怀中墨锭找出来递给杨谦:“喏,大哥,分你一块墨锭!”

“谢谢二弟,谢谢三弟。”杨谦笑着接下。

杨谚也

(作话有正文,手动防盗)

是小孩子想法,杨谦还不至于因为这点事吃醋,更甚至对杨绦有意见。他可是兄弟们的大哥,怎会使这种小性子?

真是好一派兄友弟恭的美好场景啊!

……真正的作话↓……

#绦绦:想把我赚的钱攥在手里?想得太美!#

渣言渣语:新的一月,渣作者为了有饭恰(不被饿死),决定手动防盗并日六一个月(所以,今天还有一更)!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5章 第 35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