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能工巧匠(工) > 第34章 第 34 章

能工巧匠(工) 第34章 第 34 章

作者:黄姜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0-04-04 21:18:29 来源:文学城

杨绦交货的八匹布,验收后无明显瑕疵,依旧按照一匹布一千三百五十文的价钱,付给他十两八钱银子。

回去把货款付给工匠之后,他能赚到一两六钱银子。

在这之后,两人才在店中小几边坐下,就三款冬季新布开始商谈。

袁宁手拿二十四张成衣图,比照着小几上三款新布样品,一张一张对比查看,欣喜又心动,啧声夸奖:

“原色素条纹浮纹,素雅出尘,脱俗若仙。”

“白底正红条纹浮纹,娇俏妩媚,雪中红梅。”

“白底亮蓝条纹浮纹,清隽疏阔,初雪晴空。”

“这成衣图着实美不胜收啊。”袁宁夸过成衣图,又夸三款样品布。

“一如既往是经纬细密,耐磨耐穿。这正红和亮蓝的彩色条纹浮纹,颜色也极正。如果以后交货布匹也都和这样品布一样,布匹等级可为:上等。”

袁宁端起茶盏,倾倒出一小滩茶水在样品布上,搓揉几下后停下观察。

他的双手依旧白皙,样品布上除了茶水本身的颜色外,完全没有晕染开的红色和蓝色印迹。

“彩线褪色不明显,不会过水洗一次就颜色斑驳,惨不忍睹。”

就是在盛行化学染色剂的后世,顾客都还担心服装的掉色问题呢,更别说在这全用天然染料的古代了。

袁宁担心布匹掉色,也正常。

杨绦为让袁宁放心,道:“宁兄,你尽管放心,小弟这彩线是在自家亲戚的染坊里染的,明矾和盐没有少放,所以染色极正、极牢。”

李绒的彩线,是在她钟二叔家的染坊染的,他们多年亲戚,自然是会用心给她染好。

“为兄一直相信绦弟,目前你在布匹质量上,真是从未懈怠过。”袁宁真心夸赞。

“只有这样才能做出口碑,生意才能长久。”他杨绦虽然很喜欢赚钱,却绝不会在质量上偷工减料。

和杨绦这样的人做生意,才能放心和长久。“绦弟你织匠人手可找足了?”袁宁问道。

杨绦:“人手早已找足,有超过三十家织匠。织三款新布的工匠,也都是能在织造局里应役的手艺。”

所以这次也能一样打出‘官家工匠出品’的口号,提升布匹档次。

袁宁刚才已看过三款新布样品,以及它们裁成成衣后的效果图,质量也依旧上佳,确定是物美价廉。

这笔生意他肯定要做的,而且还要花大力气去做!“织匠人手充足啊,那就好那就好。”

两人已经这么熟了,又有按照契书规矩定价的口头协定在线,倒不必你来我往地试探了。

袁宁直言:“冬季寻常厚棉布的市价,是一两半银子。但我们这厚棉布,一、有浮纹花样,算得是‘下下下等锦缎’;二、其中间织花样时,用了不易褪色晕染的上等彩线。岂是市面上寻常厚棉布可比的?”

杨绦闻弦知雅意,很捧场地跟着夸:“那是!再怎么也能去掉两个‘下’字,变成‘下等锦缎’了。”

“而且吧,我们这可是市面上没见过的新款布匹,俗话说物以稀为贵,价钱贵上一些,也很正常嘛。”

袁宁和杨绦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出了自己的奸商一面。

“哈哈哈!绦弟所言深得为兄之心啊。”

“哈哈哈,宁兄你的话也说进小弟心坎里了啊。”

笑过了,袁宁开口商量:“正红条纹浮纹布、亮蓝条纹浮纹布的卖价,定在三两银子一匹,绦弟觉得可行吗?”

杨绦心中默算:收一匹厚棉彩色条纹浮纹布,虽然是一千六百文钱,不过再加上他发放的彩线的成本,每匹布的成本……接近一千七百文。

按照‘二两半银及以上售价者,交货价按其六成半计算’的约定,那每匹布的交货价就是……一千九百五十文钱。

按照每匹布一千七百文的成本算,每匹布他至少能赚……二百五十文钱!

比之前的每匹布赚二百文钱,还多赚五十文钱。

“宁兄如此定价,很合理。”杨绦同意。不过赚钱哪有嫌多的?

“不过呢,其实原色素条纹的,也可一样定价,不必因其没有用到彩线而刻意降价。”

在织匠手里收一匹厚棉原色素条纹浮纹布,价钱是定的一千七百文。

如果和彩色条纹一样定价的话,每交货一匹布,他也能赚二百五十文钱。

袁宁倒不是过于老实不敢喊高价,而是一分钱一分货,他本能地就把原色素条纹、彩色条纹这两种布,分开来看了。

“绦弟,你何出此言?”

杨绦解释:“正如宁兄所说,这原色素条纹浮纹布,裁了做成衣服,那是‘素雅出尘,脱俗若仙’!

且这三款新布依旧是不拘男女,都可穿上身,那宁兄你想啊:能买这洁白素雅的布,去裁衣穿的男男女女,会是哪样的人呢?”

“自然是喜欢那股子‘素雅出尘,脱俗若仙’韵味者……”袁宁随口接话,但立即就若醍醐灌顶!

“是不怕干活弄脏衣裙者!抑或是说,是根本不必做活的男女!比如小富之家的闺阁女子,进学读书的翩翩学子等。

这些人不管是本人还是家人来给他们买布裁衣,多或少这几十上百文钱,他们若看上眼了,还是会买的!”

“宁兄说的在理。”杨绦颔首。袁宁真是天生的生意人,敢冒险、行动快,还聪明,一点就透。

能多赚钱,袁宁也很高兴的:“那就把三款新布的价钱,都定成三两银子一匹!”

平民百姓家里做衣裙,不比权贵富商家。就拿襦裙来举例,权贵富商家的夫人小姐,把下裙做成六幅至十二幅的,转起圈圈来,裙摆能像花朵怒放一样。

然而平民百姓家的女子,下裙甚至都不是打褶的,而是拼接的,转起圈圈来就跟一只水桶般。

前者做一条下裙的布料,后者能做出两条,甚至三条、四条。

三两银子买一匹布回去,平民百姓家能做至少三套衣裙。

省布料有道的主妇,甚至能做出四套来,若是穿衣人的身量窄下,做出五套都不稀奇。

杨绦是亲眼见过李桃花如何裁衣的。

“三两银子,买这样一匹布,很划算了。”

“如果用一两半银子买一匹原色胚布回去,还要拿去染坊、花钱染色,不说没我们的彩色条纹染得色正又牢固,就是染得好也没有浮纹花样。

死板的一整片红或一整片蓝,哪有我们这浮纹布,做出来的衣服好看?”杨绦分析道。

袁宁颔首深表认同,“先前的薄麻条纹浮纹布,已经给店里打出了些口碑,你今儿送来的八匹布,都还抹不平客人预订呢。

等我们这厚棉条纹浮纹布一开卖,定然也会客似云来。”

……

袁宁又道:“而且这次的三款新布,与之前的还不一样。就是那些富贵人家,冬日里也不是尽穿丝绸的,也一样穿厚棉布……”

这次的三款新布,能卖给那些富人!权贵富商或许看不上,但一般富人或许为了新鲜,会来买这三款新布!

杨绦早已想到,否则他怎会找了三十多家工匠?之前那五十匹的契约,已经履行了二十五匹,最多再有一个月就能织完。

莫非织完之后,就不干活了?果真如此,他扩充工匠人手做甚!

在第一批的三款新布上市之后,布匹花样就传了出去。如此一来,那些不太信得过的工匠,就能一起来织三款新布。

到时就是三十多家织匠,一起赶工!这样才能在其他布行剽窃去花样,织山寨布去卖之前,占领下足够的市场,先把大部分的钱都赚到手。

杨绦轻描淡写:“我们将要售卖的三款新布,用料是今年新棉所纺棉线,织匠手艺是官用御用级别。”

“织出的布匹经纬细密、质量上等,还有浮纹花样,在喜爱者眼中不逊于锦缎。就算权贵富人之流,又有何穿不得的?”

吹还是他杨绦会吹!“哈哈哈,绦弟言之有理!为兄听后犹如醍醐灌顶,必定牢记。一定要牢记……”

下去后,就教小五在客人面前这样吹!

杨绦:“小弟提前在此恭喜宁兄财源滚滚了!”

“哈哈哈,同喜同喜,我们兄弟两一起发财、一起发财!”

杨绦冷不丁地:“既是一起发财,那宁兄把那二十四张成衣图的报酬,付了吧?”

“啊哈?”袁宁正为无量钱途激动,一时没反应过来,“不是送我的吗?”

“上一桩生意的那八张成衣图,已经白送过你了,人情就算已经做过。”

杨绦把手伸到袁宁面前,直接索要:“一张图半两银,承惠了。”

“绦弟你这青天白日的打劫呢?!”袁宁作惊恐状、抱胸往椅背一缩,幼稚地叫嚷起来。

杨绦翻个白眼:成熟男人心里都住着一个戏精吗?

睥睨着眼,冷血无情道:“承惠三百文一张。”

“两百文,不能更多了!”袁宁神情惊惶,宁死不屈!

“好,两百文一张,一共四两八钱银。”

“……”袁宁坐直上半身,期期艾艾:“绦弟,你刚是不是又坑为兄了?”

“画图的朱砂和蓝色石青,不要钱买吗?你随便去找一个街边摆摊代写书信的,能画出我弟画的这样吗?就算你找得到画工好的文人,两百文一张的润笔费能请动吗?”

杨绦一连三个问句一出,收尾时最后一问:“两百文一张,坑宁兄了吗?”

袁宁被问得晕晕乎乎,“……没,好像是、也许没坑为兄吧。”

杨绦抬胳膊拍拍对方的肩膀,语气铿锵:“对你出口的话再自信一些,就是没有坑你!”

袁宁已彻底被忽悠成功:“好吧,虽然绦弟你是很狡猾,但这次绦弟你没坑为兄!”

可怜的袁老板又哪里知道,在杨绦所在的时空,服务周到些的厂家,在送样品给经销商时为了批发出去更多货物,还会无偿准备成品效果图。

杨绦也就是见现在还没有这项周到服务,才另行索要报酬。

……

八匹布,共计十两八钱银的货款。二十四张成衣图,共计四两八钱银的润笔费。

杨绦揣着十五两六钱银子,在清河坊稍微逛了逛。

依旧是用样品布把银子包住,三块样品布包成三包银子,分开贴身放在腰间,分散了丢失风险。

青天白日的,也没人会来抢他一个半大小子。谁会想到一个小孩子身上,揣了十五两银子之多的‘巨款’呢?

先前已经答应了杨谚,卖了成衣图要带礼物回去给他。

杨绦想到,眼下事情已经忙完,也就还算认真地给他挑起了礼物来。

“兼毫取一健一柔、一软一硬相配,以健毫为主、居内称为“柱”;柔毫则处外、为副称为“被”……”

杨绦第一次踏足清河坊内的这家墨宝店,约莫是人家掌柜见杨绦气度自华,大大方方的进了墨宝店也不缩手缩脚,像是一个读书人,介绍得格外热情起劲。

“小哥你看,此乃湖州所产兼毫湖笔,以兔毫为柱,外加较短羊毛为被,又披与柱等长之毫,前后共三层。才造得这般根部粗、尖端细的模样,此笔储墨多,刚柔适中,极其便于书写!”

“多少钱?”之前给杨谚买墨锭,让他以为是见着他墨锭快用完,特意买给他的。

这次就是之前真见着杨谚的毛笔用秃了,想着顺便给他买一支回去。

“二两银子一支,这可是湖笔啊,不贵了,小哥要的话老朽给你挑支最好的包上?”

读书费钱,古代读书尤其费钱!一支笔就是二两银子,相当于杨家以前一个月的进项。

这湖笔确实贵了点,但是有一支好笔对于练就一手好书法来说,可谓事半功倍。

杨谚那小子,脾性直了点,但也赤诚可爱……所以还是买给他罢。

“掌柜的,小子再添一百文钱,您将那块墨锭做搭头吧?”摆在架子上的那块墨锭,看上去不比上次买给杨谚的那块差。

掌柜捋了捋白胡须,沉吟片刻,一脸肉疼:“罢!罢!老朽看小哥长得顺眼,你付二两一钱银,就把这支湖笔兼毫和这块墨锭,一道卖给你!”

杨绦笑着谢过:“多谢掌柜。虽然这笔是买给小子弟弟用的,不过小子弟弟也长得很顺眼呢,您没看走眼。”

“不是小哥你自用啊?”老掌柜没在意,“弟肖其兄,想来也确实会顺眼。”

“对,不是自用。”杨绦想着,虽然花用的钱,也算是杨谚自己挣的,但也要帮他把每一文钱都花出最大效用。

“既然掌柜您老人家看小子顺眼,那可否再帮小子推荐一本好书呢?”

“当然可以。”老掌柜想了片刻,把竹藤书架中部的一部书抱下来。

“小哥,你看这部书如何?翰林院掌院、孟大学士牵头,集齐七位翰林院饱学之士,共同参研,可说是集我朝文气所在的《四书五经·永明新解》!”

“今年年初才集册刊发,拿到手也就是一月之前的事。”

若是这老掌柜所说属实,那这一部《四书五经·永明新解》,就是学子科考的必备工具书了!

杨绦心中震惊不已。

如今是永明二年,新皇登基改元才两年,正是谋划文治武功的时候,修史著述就属于‘文治’。

这由翰林院掌院大学士牵头,编撰的‘四书五经新解’,就正正包含在‘文治’之列。

四书五经,从来是科考的绝对重头戏。说不定之后的整个永明年间,四书五经的参考书目,就要是这一部《四书五经·永明新解》了……

这样一部书,杨谦明年就要下场科考,或许来不及深研。但杨谚却是必须要拥有的,而且宜早不宜迟!

#官方新出好书小谚谚必须拥有!买买买!给我们小谚谚买!#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4章 第 34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