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南姝知我意 > 第31章 大战前夕

南姝知我意 第31章 大战前夕

作者:一个寻觅的南瓜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5-10-25 15:49:14 来源:文学城

大战在即,高估了他。

北境战事悬而未决,褚明晏所率领的北境部将最近的动向频繁,消息源源不断的传来。我在鄯州城能及时驰援,便不打算回帝都了,今年的春节在鄯州城过。父亲新婚燕尔,定是在澄州过节,有娇妻相伴,也无需我在一旁侍奉。我婉拒了父亲去澄州一起过年的邀约。

西北的风裹着雪粒子砸在屋檐角,玲珑阁内蒸腾的热气却将窗棂蒙出一层白雾。雕花铜炉里的炭火噼啪炸开火星,映得阁中兄弟们通红的脸忽明忽暗。铜盆里的面团揉得瓷实,有人卷着袖子往案板上撒面粉,扬起的细雪簌簌落在酒碗沿,和着蒸腾的酒香,将喧闹声酿得愈发浓烈。

单臻为了陪在卿栎身边,以戍边大义说服了父母留在了鄯州城。他正蹲在灶台边往灶膛里添柴,火光映得他耳尖发红。他转头望向正包饺子的卿栎,两人目光相撞时,卿栎被柴火灰抹花的脸颊上突然绽出笑靥。

酒过三巡,划拳声震得梁上积雪簌簌而落。

我抱着酒壶推开雕花木门,寒气裹着松枝的清苦气息扑面而来。靴底碾过新雪的声响格外清晰,月光将屋檐的冰棱照得剔透如剑,忽然就刺破了记忆的封印。

十岁那年,将军府院内,父亲持枪挽出的枪花与褚明晏长剑的寒光纠缠不休。

一弯残月悬于天际,将冷冽的清辉倾洒在庭院中,更添几分肃杀。

忽然,破空之声骤起,一道寒芒撕裂夜幕,一杆丈二铁枪裹挟着开山裂石的磅礴气势横扫而来。枪杆上缠绕的玄铁环相互碰撞,发出铿锵之声,似是在为这场生死对决擂鼓助威。父亲持枪,虎目圆睁,枪头的三棱刃泛着森然寒光,直指褚明晏。

一抹银芒如流星般划过夜空。

褚明晏长剑出鞘,龙吟清越之声响彻,剑身之上泛起层层霜白寒雾,仿佛凝聚了天地间的寒气。他足尖轻点,身姿轻盈如林间灵蛇,长衫猎猎作响,衣袂翻飞间尽显潇洒飘逸。长剑精准无比地磕在枪杆的月牙之处,借着这股力道荡开枪锋,剑锋顺势斜挑枪缨,宛如灵蛇吐信,疾如闪电般削向父亲的腕骨。

父亲暴喝一声,声如惊雷,震得四周空气都为之震颤。他沉肩拧腰,刹那间,铁枪化作一条游龙,枪缨如血色牡丹般绚烂绽放。枪尖连抖,七朵枪花瞬间绽放,带起呼啸风声,所过之处碎石飞溅,地面被犁出深深的沟壑。

褚明晏身姿翩若惊鸿,玄衫翻飞间剑走偏锋,时而以柔克刚,剑尖轻点枪杆,巧妙卸去父亲劲力;时而化柔为刚,剑势如雷霆万钧,直刺父亲防守空门,剑招变幻莫测。

铁枪与长剑激烈交击,碰撞之声震耳欲聋,迸溅的火星如流萤纷飞。枪影与剑势在空中交织缠绕,仿佛两团银芒在疯狂绞杀。强劲的劲风呼啸而过,雪沫漫天飞扬。

父亲攻势刚猛霸道,每一枪都蕴含着撕裂虚空的力量;褚明晏身形飘忽灵动,剑招虚实难辨,令人捉摸不透。双方你来我往,招招致命,胜负的天平在这瞬息之间摇摆不定,生死只在一念之间。

我站在廊下的朱漆柱旁,看枪尖与剑锋相撞迸出的火星,像极了此刻玲珑阁铜炉里炸开的炭火。

那时,我倚着朱漆柱,看父亲枪影如龙盘虎踞,便想着枪法大开大阖,而我的指尖刃讲究寸劲绝杀,两种路数在脑海中碰撞,竟像水火般难以相融。我思量,若在战场之上要配合父亲的枪法作战,我得练刀才行。

自那之后,我常在脑海中回忆父亲演练的招式,练刀与他的枪法相合。

“好!”单叔不知何时立在我身后,他布满老茧的手掌重重拍在我肩头,望着我握住手中的刀,“把方才的招式再使一遍!”

单叔解下腰间的刀,刀背磕在我手腕内侧:“刀要借臂力——看好了!”他刀锋斜挑,带起漫天碎叶。

我学着他的刀势,在千百次的刺、挑、劈中,渐渐明白熟练。

每当我在刀光中恍惚看见父亲持枪掠阵的身影,指尖的寒意便化作滚烫的热血,在经脉中奔涌不息。

父亲的酒囊在招式转换间悬于腰间晃荡,酒香混着雪花落英飘散。父亲练得兴起,便一边喝酒一边耍枪,我看得兴致盎然。

褚明晏收剑时衣袂翻飞,长衫沾着几片雪。他走到我身边,酒气裹着雪松的气息将我笼罩。“分别两年,就不认得了?怎的不开口叫人?”他说话时睫毛上凝着霜花,剑穗扫过我手背时带着微凉的触感。

我转头看向他,一时不知该如何开口,或许是那年在他面前哭得梨花带雨,我一时羞赧,我还不习惯唤他“王爷”,与他也并不熟络,便一直未与他说话。

“我叫‘阿晏’,记住了?“他用手肘轻撞我的瞬间,温热的呼吸扫过耳畔。或许是为了拉近和我的距离,他才这般谦和说话。

我垂眸无声颔首,将回应隐入喉间。彼时,他酒意正酣,便同残酒一起蒸发殆尽,独留我守着这个被遗忘的秘密——唤他“阿晏”。而后,他果真忘了为何我会这般唤他。

窗外的雪落得绵密,窗棱被寒气浸得发乌,檐角垂落的冰棱折射着屋内跳跃的烛火,将棋盘上的楚河汉界照得明明灭灭。

父亲与褚明晏对坐于暖榻,玄色锦袍下摆压着炭盆边缘的银纹,指尖捏着的象牙棋子泛着温润的光,落子声响在寂静的雪夜里格外清晰——是沉实的“咚”,像马蹄踏过冻土冰河。

我依偎在父亲身边,眼瞧着棋盘上的局势愈发紧绷。

父亲执红,炮架在卒前,看似按兵不动,实则暗护着右翼的马;褚明晏执黑,车早早就沉了底,却在红方腹地留了枚不起眼的卒,像潜伏在雪地的斥候……二人都是从战场上拼杀出来的,落子从无半分犹豫,却又步步藏着机锋:方才父亲还以马换象,转眼褚明晏便弃车保帅。

连我这看了半年棋的人都捏着汗,只觉棋盘上不是棋子,是列阵的兵士,稍错一步便是满盘皆输。

烛花“噼啪”爆了一声,褚明晏的手指在棋盘上顿了顿。他盯着父亲那枚刚落定的仕,眉头微蹙,那仕看似平常,却恰好堵死了黑将最后的退路。半晌,他才松了口气,将手中的黑将轻轻放在棋盘中央,声音里带着笑意:“师父这步‘引蛇出洞’,我竟没瞧出来。”

父亲抚着颔下短须,目光扫过棋盘,最终落在褚明晏腰间:“愿赌服输,你那枚羊脂玉,今日该归我了。”

褚明晏也不拖沓,解下腰间系着的玉佩。玉是上好的羊脂白,通体温润,雕刻着缠枝莲纹,入手便觉暖意浸骨,烛光下连纹路里的细痕都看得分明。

父亲接过玉佩,指尖摩挲着玉面,转头便递到我面前:“姝儿盯着这棋看了半宿,这玉给你玩,也算沾沾王爷的运势。”

玉佩落在我掌心,凉意混着暖意,竟比炭盆还要让人安心,窗外的雪还在下……

后来的年节,我们三人便再未聚在一起了,父亲与他都忙于军务。

朔风裹挟着残寒冬的凛冽,北境和大漠的情报源源不断的送达,朔州和鄯州的兵力调配愈发频繁,我隐隐察觉,待冻土消融之时,北境大地必将燃起连天烽火,一场关乎存亡的鏖战已如弦上之箭蓄势待发。

北境厉兵秣马多年,西北劲旅枕戈千日,是时候挥师踏破草原王庭了。

此刻,褚明晏在做什么?

更漏声声,月光爬上沙盘的沟壑,他是否辗转难眠?指尖摩挲着微缩的山川,眼底翻涌着千军万马,将心事尽数交付于这一方静默的天地。

雪粒子突然大了起来,砸在酒壶上叮咚作响。远处传来更夫梆子声,惊起栖息在檐角的寒鸦。

我仰头饮尽残酒,冰凉的液体滑过喉咙,恍惚间又听见那年将军府里,褚明晏摇着酒囊朗笑:“好枪法!再来!”

而此刻北境的夜空下,他握着兵书的指尖,是否也像我握着酒壶这般冰凉?

单臻突然伸手按住我的酒壶,我转头正对上他眼底翻涌的暗潮——那不是往日里含着三分调笑的桃花眼,此刻淬着锋锐的寒芒,倒像出鞘的刀。

“大战在即,你打算如何?”单臻的声音带着破竹之势,撞碎了凝滞的寒气。

“你要帮忙?”我问。

单臻嗤笑一声,却丝毫掩不住他眸中腾起的战意:“这不是废话吗?不然我留这干嘛?”

我盯着他棱角分明的下颌线,字字如坠千钧:“军令如山,容不得半分犹疑!若让你配合侯爷应战可否?”

单臻突然逼近,带着冷冽杀意的气息扑面而来,“你当我平时闲散惯了,大事面前不知轻重吗?”说罢猛地后退半步,右手握拳重重抵在心口。

这个总爱斜倚栏杆,对卿栎说俏皮话的人,此刻脊背挺得笔直。

我:“好!你领玲珑阁十人,听从侯爷调遣。”

终究是我高估了单臻。当我道出他与卿栎需分道而行的安排时,他脸上那点江湖人惯有的洒脱顷刻间烟消云散,语气竟带了几分迟疑的试探:“就不能让我跟卿栎一起吗?”

我指尖夹着那卷明黄绢帛,缓缓在他面前展开。“单大侠,”我刻意拖长了语调,“大侠”二字被牙齿碾得极重,带着针尖似的嘲讽,“可还记得三日前在校场之上,你是如何在侯爷面前拍着胸脯,说要赴汤蹈火的?”

绢帛上的字迹是他当日以指为笔,蘸着自己的血写就。笔画苍劲却带着几分冲动的潦草,末尾那方血手印红得刺眼,仿佛还在冒着热气。单臻的目光落在“不成功便成仁”六个字上,脸色由白转青,再由青转沉,像是被墨汁一点点晕染开来,连耳尖都泛起难堪的红。他喉结滚动了两下,想说什么,却被我接下来的话堵得哑口无言。

“这豪言壮语,难不成是说给校场的朔风听的?”我声音不高,却字字带刃,刮得人面皮生疼,“还是说,单大侠的誓言,也和江湖上的戏言一般,转头就能抛到九霄云外?”

此刻我才彻底明白侯爷的深意。那日在校场,单臻主动请缨时,侯爷先是以“江湖人自在惯了,军中规矩多,怕拘着你”为由三番推辞,语气里的轻慢像一根刺,精准戳中了这江湖浪子的傲气。

果然,他当场就红了眼,一把撕下胸前衣襟,咬破食指,在众目睽睽之下,以血为墨,一笔一划写下军令状,末了重重按上血印,声如洪钟:“若不成事,任凭侯爷处置!”

如今想来,那哪里是推辞,分明是侯爷算准了他的脾性,特意设下的激将法。这卷染血的军令状,便是最结实的枷锁,此刻正牢牢套在单臻的脖颈上,让他纵有万般不愿,也只能硬生生咽下那口讨价还价的话,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单臻的目光死死钉在那方血手印上,指节攥得发白。他胸腔剧烈起伏着,像是有股气憋在里头无处宣泄。

“罢了!”他猛地抬眼,眼底的挣扎与不甘被一层冷硬的决绝覆盖,语气带着破釜沉舟的粗粝,“我单臻既然画了押,便认这个理!”

说这话时,他刻意避开我的视线,下巴绷得紧紧的,耳根那点难堪的红还未褪去,却强撑出一副无所谓的模样。伸手去夺那卷军令状,攥在手里竟像是握住了一块烧红的烙铁,烫得他下意识蜷了蜷指腹。

“你放心,”他喉结又滚了滚,声音沉得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军令状在此,我断不会做那言而无信的小人。只是……”他顿了顿,终究还是没把后半句“卿栎那边还需你多照看”说出口,只化作一声重重的冷哼,转身时袍角扫过地面,带起一阵急促的风声,像是在宣泄着满心的憋屈与无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