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南姝知我意 > 第22章 血诏惊澜

南姝知我意 第22章 血诏惊澜

作者:一个寻觅的南瓜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5-10-25 15:49:14 来源:文学城

血诏利刃,执棋波澜。

开年的风裹着温润的水汽掠过宫墙,将北境数月的霜寒尽数吹散。褚明晏勒马穿过朱雀大街时,檐角的冰棱正簌簌坠落,在青石板上绽成细碎的银花。他望着巍峨的城楼,指腹无意识摩挲着缰绳。这皇城,他既熟悉又疏离,若不是和南姝的约定,他此时不会归来。

城门口候着的大太监躬着背迎上来,拂尘尖还沾着未化的雪粒:“王爷,陛下在御书房候您许久了。”

褚明晏颔首,玄色大氅扫过鎏金门钉时,他回头望了眼将军府的方向,檐角悬挂的铜铃被风拨响,清越的声响里仿佛藏着某人的笑靥。他恨不得现在就飞到她的身边。

戌时,藤萝花架下的铜灯次第亮起。我倚着秋千架,指尖摩挲着酒盏边缘的缠枝纹。琥珀色的“桃花酿”在杯中晃出细碎的涟漪,恍惚间竟映出那人的眉眼。北风卷着紫藤花瓣掠过鬓角,远处传来更鼓声时,我将半凉的酒盏搁在石桌上,仰头望着墨色天幕上的残月。闭了眼,盘算着明日去王府看他。

原以为今夜褚明晏会留宿宫中,与皇帝秉烛夜谈。不想入夜后,他竟然到访将军府。

“知道我回了,夜深了还不睡,在等我?”熟悉的声线惊得我猛然睁眼,转身时,秋千绳发出吱呀轻响。

褚明晏立在花影深处,玄色蟒袍绣着金线云纹,他跨步上前的瞬间,我已借着秋千荡起的力道扑进他怀里。他的手掌带着塞外风沙磨砺的粗粝,却稳稳托住我的腰肢。衣袍间还残留着松木香,混着若有似无的硝烟味,随着旋转的动作将我包裹,轻放在石栏上。

石栏冰凉的触感从裙裾传来,我下意识收紧环住他脖颈的手臂,目光急切地掠过他,问道:“我为你备的冬日取暖物品,可适用?北境那么冷,你可有冻伤?”

他低笑着摊开双手,骨节分明的手指在灯笼下泛着冷白。我掰过他的手掌,指尖顺着虎口处的薄茧仔细摩挲,连指缝间都不曾放过。直到确认掌心连道裂痕都没有,才松了口气。

褚明晏却突然反握住我的手,将冰凉的指尖捂进他温热的掌心:“谢谢你的冬衣和手套,还有冻伤膏……”他的拇指轻轻摩挲着我的指节,“都分给兄弟们用了,我可是一点没擦。兄弟们可羡慕了,说我身边有个嘘寒问暖的可心人。”

我望着他眼底闪烁的笑意,想起他此前离开帝都那日,我将装满物什的檀木匣塞进他怀里时,他也是这般揶揄的神情。

“冻伤膏以后每年都给你备着,”我伸手抚平他微皱的眉峰,“让兄弟们尽管来取。”

他闻言笑出声,震动的胸膛贴着我手腕:“这可好!改日定要让他们当面谢你。”

夜风卷起他垂落的发梢扫过我脸颊,我这才惊觉时辰不早。

褚明晏:“时辰不早了,去睡吧。”

我依依不舍道:“你回来待多久?”

褚明晏:“明早走。”

石栏的寒意顺着裙角窜上来,我几乎是踉跄着跳下来,攥住他袖口的银线滚边:“为何这般匆忙?是发生什么事了吗?”

我正奇怪,玲珑阁并未收到任何风声,他不该这般急促离开。

他突然低头,温热的呼吸拂过我的耳畔:“我就是想知道你在意我不?”

带着笑意的尾音还没消散,我已反应过来他在捉弄我。正要佯怒推开,却被他一把抱起。他拉着我转了一圈,道:“我家姝儿长高了!”

我踮起脚尖,伸直手臂能触碰到他的头,我抚了抚他的头,学他哄小时候的我那般话说:“王爷,要乖乖听话!”

熟悉的松木气息扑面而来,他温热的掌心贴着我后背,轻声道:“嗯,都听你的。”

褚明晏就如兄长般待我护我,在我面前他也极少称“本王”,而是“我”字开句,以至于我同他说话,也省去了繁文缛节。

藤萝花架上的铜铃又响起来,混着他低沉的笑声,在春夜的空气里酿出蜜来。我伸手抚过他被风吹乱的鬓发,忽然想起幼时他抱着我看烟火的模样——那时他总说我是长不大的小姑娘,却不想如今,竟也能踮着脚尖,摸到他束发的玉冠了。

褚明晏走后,我彻夜未眠。

我向玲珑阁传了消息,查皇帝召辰王入宫所谓何事。更漏子在铜壶里沉沉浮浮,滴漏声敲碎三更夜色时,我攥着案头冷透的茶盏,指腹碾过盏沿冰裂纹路。

玲珑阁的飞鸽扑棱棱撞开纱窗时,东方天际正渗着淡青。我捏碎鸽爪下蜡丸,素绢上“京兆尹”三字洇着朱砂。

这位官员,我有所耳闻,贪官一名,借着朝中豪族的势力,胆大妄为。御史台曾多次弹劾,却无功而返。

京兆尹陆远,那张虚胖的脸陡然浮现在眼前。上月宫宴,他跪在丹墀下谢恩,宽袍玉带衬得肚腹滚圆,袖口却露出半枚墨玉扳指,正是去年御史台弹劾他贪墨河工款时,卷宗里画过的赃物。

陆远此人深谙权柄之道,为扫清仕途障碍,不惜以万贯家财与江湖杀手组织“惊蛰”暗通款曲。那些上书弹劾的谏臣、阻挠新政的豪强,或是知晓他贪墨证据的胥吏,皆在月黑风高之夜离奇暴毙。市井间传言:每当春雷惊蛰,必有血光映月。

去年,辰王在漠北雪原一箭穿云时,想必也不知京城这张网早已织好——皇帝赏他的鎏金箭囊里,原来装着半卷陆远在军中的党羽名录;那些被拦下的弹劾奏折,早被帝王在暗格里标红了圈点。

我曾以为,皇帝迟迟未动陆远,是忌惮其背后豪族的势力,唯恐贸然出手会招致反扑,那些把持盐铁、私养死士的世家巨擘,跺一跺脚便能让朝堂地动山摇。如今方知,皇帝早已成竹在胸,竟是想借辰王之手,将这股势力连根拔除。如此一来,即便豪族狗急跳墙,首当其冲的也是辰王。皇帝只需隐在九重宫阙之后,坐观这场龙虎斗。原来,这才是皇帝急召辰王的真正目的,当真是好一出驱虎吞狼的妙棋!

宫宴上,皇帝亲手为辰王斟酒时那慈爱的目光,还有朝堂上对辰王越权之举的一再纵容。原以为这是手足情深,如今想来,不过是皇帝在精心打磨一柄利刃,待时机成熟,便要用来披荆斩棘,扫清皇权路上的所有障碍。

更夫敲过五更梆子,夜色渐褪。我即刻命玲珑阁将所有与陆远相关的情报,送往辰王府。又特意叮嘱“寒星”,密切留意“惊蛰”的动向。一旦发现惊蛰有不利于辰王的举动,务必倾尽全力,予以阻拦。

既然这场博弈已牵扯到江湖势力,那便看看到底鹿死谁手!

夜深,一场突如其来的雷电暴雨打破了平静的表象。暴雨如注,青石板上蜿蜒的血痕被冲刷得支离破碎。京兆尹陆远瞪大双眼,脖颈处的伤口汩汩冒血,他手中还死死攥着半块刻有云纹的玉牌。巡逻的衙役围拢地上陆远的尸身时,只看到一抹玄色衣角消失在雨幕之中。

这招弃车保帅,玩得炉火纯青!陆远背后的势力已然察觉到辰王的意向,便不得不断腕,阻止辰王继续追查。

御书房内,烛火摇曳。

皇帝褚明煦将密报重重拍在案上,紫檀木桌发出闷响:“短短三月,五位弹劾陆远的言官暴毙,当真是意外?”他看向斜倚在圈椅上的辰王褚明晏,他正把玩着一枚鎏金扳指,面上似笑非笑。

“陛下可知‘惊蛰’?”褚明晏漫不经心地开口,“江湖中神秘的杀手组织,传闻他们只认黄金。陆远不过是冰山一角,背后牵扯着以裴氏为首的五大豪族。”他指尖划过案上的舆图,在帝都城西的裴府处重重一点。

三日后,城郊破庙。

褚明晏倚着斑驳的墙壁,听着檐角雨滴坠落的声音。黑暗中走出一名蒙着黑巾的人,他将一卷羊皮纸递过来,恭敬道:“辰王,这是‘惊蛰’最近三个月的交易记录,其中半数酬金来自裴府。”

褚明晏展开羊皮纸,目光落在一行小字上——“取陆远项上首级,银千两”。他唇角勾起一抹冷笑,吩咐道:“去查裴府账房先生,此人近日频繁出入城西醉仙楼。”

然而,追踪的暗卫传回消息时,账房先生已横尸房中,喉间插着一枚淬毒的银针。现场唯一的线索,是窗棂上一枚奇怪的血手印。

“看来我们的对手比想象中更谨慎。”褚明晏摩挲着血手印,眼中闪过寒光。他连夜入宫,将消息禀明皇帝。

皇帝神色凝重:“裴氏在军中安插了不少亲信,若不能一击致命,恐生变故。好在,已被你剪除半数。”

就在此时,一道黑影破窗而入,直取皇帝性命。褚明晏眼疾手快,挥剑挡下。刀剑相交的瞬间,黑影袖中甩出烟雾弹,趁乱遁走。褚明晏俯身查看,发现地上掉落一块刻有“裴”字的令牌。

“欲盖弥彰。”褚明晏冷笑,“裴氏这是想将水搅浑。”他心中已有计较,命人放出消息,称皇帝龙体抱恙,急召太医令入宫。同时,暗中安排死士埋伏在裴府四周。

果然,当夜裴府死士倾巢而出,企图刺杀太医令,制造皇帝病重的假象。褚明晏率人半路截杀,双方在朱雀大街展开激战。刀光剑影中,褚明晏认出了那个曾与他接头的蒙面人。

“辰王果然好手段。”那人摘下面巾, “可惜,你以为擒住我就能扳倒裴氏?”他突然咬破口中藏着的毒囊,倒地身亡。

褚明晏瞳孔骤缩,还未及发令,对方喉间已溢出黑血。暗红液体顺着青石地砖蜿蜒,在月光下凝成诡异的纹路,将那人绣着云纹的袖口浸得透湿。毒发之快令人心悸,刺客最后上扬的嘴角挂着冷笑,仿佛早已预见这场败局。

火光是从裴府角楼窜起的。冲天烈焰裹挟着柏木焦香,将半边夜空染成妖异的赤红色。褚明晏策马狂奔,待冲进裴府正厅,浓重血腥味扑面而来,满地碎瓷中躺着的裴家家主。

裴家家主枯槁的手指攥着羊皮密信,血珠顺着信笺边缘滴落,在“诛裴氏令”的朱砂印上晕开新红。他忽然仰头大笑,震得喉间伤口喷出血雾:“辰王,你以为你在算计别人,殊不知,你也是陛下手中的棋子。陛下早就算准,你我相争不过是替他清扫朝堂!”话音未落,燃烧的房梁轰然坠落,密信在火舌舔舐下蜷成灰烬,他剑锋一转,寒芒闪过喉间动脉。

此刻,夜风卷着余烬掠过脸颊,灼得眼眶生疼。原来所谓的君臣相得,不过是帝王棋盘上的精心布局——裴氏这颗棋子倾覆后,其他世家豪族门阀必然人人自危,只能将脖颈主动伸向皇权的枷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