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南姝知我意 > 第23章 刺杀设局

南姝知我意 第23章 刺杀设局

作者:一个寻觅的南瓜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5-10-25 15:49:14 来源:文学城

设局遇袭,牵扯晦深。

回府的路上,晨雾裹挟着露水漫上来,东方天际泛起鱼肚白,却驱不散褚明晏心头的阴霾。他摩挲着腰间玉佩冰凉的纹路,听着马蹄踏碎积水的声响,终于明白这场君臣的博弈里,所有入局者皆是祭品。远处宫墙飞檐隐入薄雾,如同蛰伏的巨兽,正等待着下一个猎物自投罗网。而他,也只能继续在这波谲云诡的朝堂中,小心周旋。

裴家家主的血浸透石砖时,褚明晏已读懂金銮殿上那抹笑意背后的算计。九重宫阙铸就的枷锁,自他诞于皇室便深深烙进血脉,那象征权柄的剑,既是荣耀亦是桎梏,他的剑锋注定要为江山社稷而鸣,护佑大褚山河的使命,容不得他有半分退避。

路过将军府门,褚明晏足尖轻点飞檐,玄色劲装如墨蝶穿庭。廊下铜灯明明灭灭,映得他眉眼忽明忽暗,连呼吸都敛成游丝——生怕惊破了那扇雕花窗里的酣眠。只要望一眼帘栊后的剪影,连日来在权谋漩涡里挣扎的疲惫,便化作绕指柔。

可每当想起南姝窗前的那盏灯火,他心底总有某处柔软被轻轻刺痛。

晨曦未散,我推开雕花窗,让薄雾漫过鲛绡裙摆。沾着露水的晨风裹着花香涌进来,濡湿了月白襦裙的领口。恍惚间瞥见那道熟悉的身影立在树下,玄衣上还凝着夜露,发间还沾着几片残叶。

四目相对的刹那,褚明晏三步并作两步跨上石阶,带着满身寒气将我紧紧拥入怀中。胸膛里的心跳紊乱如擂鼓,我伸手抚平他微颤的脊背,像安抚受惊的幼兽,引着他穿过垂花门。

他眉间的倦意凝成。我知道昨夜的风云,定是耗去他所有气力。铺好软衾,看他终于卸去防备,在锦被下沉沉睡去,才轻手放下帐幔。

我轻手轻脚退出房间,来到院落。

卿栎悄然欺近,“裴氏满门被灭,老幼无一幸免。”

我冷哼一声,“皇帝这是杀鸡儆猴。”

卿栎:“那下一步?”

我:“盯紧帝都各大豪族,或许有人会有所动作。”

日光刚漫过窗棂时,褚明晏便醒了。他本就浅眠,昨夜的大事虽尘埃落定,但他仍在思虑着什么,眼下泛着淡淡的青。

我让厨房温了粳米粥,配着几碟清口的酱菜,他却吃得有些心不在焉,筷子在碗里搅了两圈,忽然抬头看我:“晚些时候,城南的河湾有放河灯的习俗,今晚陪你……”

“好啊。”我没等他说完便应下了。

他眼里倏地亮了亮,嘴角弯起的弧度藏不住,“那我傍晚来接你。”

说罢他匆匆擦了嘴,便往外走,廊下的风掀起他衣摆一角。他这是去宫里复命吗?他应该是清楚的,裴家的覆灭不过是开端,不懂得审时度势的,都将被皇权倾覆。

晚饭用得早,我揣着本医书坐在花厅的软榻上,烛火在书页上投下晃动的影子,我却一个字也未看进去。今日的帝都过于风平浪静了,玲珑阁未有消息传来。

檐外传来马蹄声,嬷嬷进来告诉我王爷到了,我几乎是立刻站了起来,迎向门口的他。

褚明晏一身玄色锦袍,衬得身姿愈发挺拔。他亲自扶我上了马车,车厢里铺着厚厚的软垫。我们本是分坐在两侧,他却忽然咳了声:“你坐过来些,靠着我稳当。”

我笑着起身,刚要挪过去,马车恰好碾过路面的石子,猛地一晃,我惊呼一声,整个人不受控地往前扑——正撞进他怀里。

他身上有淡淡的松木香,手臂稳稳地圈住我的腰,带着笑意的声音从头顶传来:“看来,连马车都想让你离我近些。”

我脸上一热,顺势挽住他的手臂。我本想从他脸上看出些什么,但他隐藏得很好。朝堂的纷扰,他从不愿在我面前絮叨,而我也不便在他面前提及。

下了马车,长街早已被灯笼照亮。红的、粉的、琉璃色的灯笼悬在各家店铺的檐下,风一吹便轻轻摇晃,将人影都晃得暖融融的。卖糖画的小贩正用铜勺在青石板上勾勒出栩栩如生的小动物,冰糖融化的甜香混着炸糕的热气飘过来;各式各样的摊贩热情地吆喝着,向来来往往的行人兜售自己的商品;穿得花团锦簇的孩童举着风车跑过,身后传来大人关切的呼唤。

褚明晏牵着我的手往前走,他的掌心温热,指腹带着常年握剑的茧。

我却忍不住频频张望,总觉得人群里有几道目光若有似无地跟着,后背竟有些发紧。经年行走江湖,让我能随时察觉到危机。我暗自思忖:如果冒然动用玲珑阁的势力,会不会让褚明晏起疑?

“怎么了?”褚明晏停下脚步,低头看我,“从刚才起就没怎么说话,平日在府里,你可不是这般?”

我收回目光,怯生生道:“人多,怕生。”

其实我并非怕生,只是这热闹里藏着的窥探,让我莫名不安。

他却好像信了我的话,握紧我的手往他身边带了带,掌心的温度透过肌肤传过来,“别怕,牵着我就好。”他顿了顿,声音轻得像风拂过水面,“有我在。”

前面忽然围了许多人,原是家卖河灯的摊位。木架上摆着数十盏河灯,皆是小巧的木船模样,船身雕着缠枝莲纹,敷着透亮的油纸,有的是藕荷色,有的是月白色,内里点着短短的白烛,烛芯微微跳动,映得油纸愈发温润。

“姑娘、公子看看?”摊主是个面善的老汉,递过两支小狼毫,“在油纸上写下心愿,等蜡烛烧得稳了,放到河里,顺着水漂远了,老天爷就听见了。”

褚明晏挑了盏藕荷色的递给我,我蘸了墨,笔尖悬在油纸上,想了想,先写下“愿父亲岁岁平安,喜乐无忧”,末了又添了一行“愿阿晏诸事顺遂,岁岁长安”。

他恰好凑过来看,墨字还未干透,他忽然低笑一声,语气里带着点不敢信:“原来,你也会为我祈愿?”

“自然。”我把笔搁回砚台,抬头看他,烛火在他眼里明明灭灭,“你与父亲,都是我最重要的人。”

他忽然不说话了,只是定定地看着我,眸色深沉得像藏了片湖。良久,他伸手拂去我鬓边的一缕碎发,指尖带着微凉的触感,“既然你这般在意我……”他顿了顿,声音郑重得像是许下什么诺言,“那我,便不放手了。”说罢,他执起我的手。

河风从街尽头吹来,卷起灯笼的流苏,也吹得我心头一暖。我与他,早就是家人了——将军府与辰王府荣辱与共。

远处传来孩童放烟花的声音,几点星火在夜空绽开。

暮色四合,河岸被一层朦胧的薄暮笼罩,晚风拂过水面,带起细碎的涟漪。河面上早已漂着点点烛光,像撒落的星辰,那是一盏盏样式各异的河灯,灯芯跳跃着暖黄的光,将周围的水波染成温柔的金色。

他牵着我的手走到河边,蹲下身将灯轻轻放入水中。河灯晃晃悠悠地漂开,随着水流汇入远处的灯海。

我:“你不放灯吗?”

褚明晏:“有你就足够了。”

周围满是放灯的人,有结伴的少男少女,有相携的老夫妻,笑语声、祈愿声混着水声,热闹又安宁。

“你看,那盏灯走得最快。”我指着一盏离得远的灯,拉了拉他的衣袖。

他顺着我的目光望去,“嗯,许是它载的心愿最急。”

沿着河岸走了半盏茶的功夫,便到了一座六角凉亭。亭柱上爬着些青藤,晚风穿过亭角的铜铃,叮铃作响。

褚明晏刚要带我进去歇脚,我眼角余光忽然瞥见一道寒光从对岸柳林中射来,速度快得像一道闪电!“小心!”我还没来得及喊出声,身体已被他猛地一带,天旋地转间,落入一个坚实的怀抱。

“噗嗤——”一声闷响,紧接着是木头被穿透的声音。

我惊魂未定地抬头,只见一支黑羽箭死死钉在刚才我们站着的亭柱上,箭尾还在嗡嗡震颤,箭头闪着冷冽的光。

“走!”褚明晏低喝一声,单手将我往亭外推。我踉跄几步,被两个突然出现的侍卫护在了身后,他们手中的刀剑已然出鞘,剑身映着月色,泛着森然寒气。

我立稳身形,再看褚明晏,他已拔出腰间的佩剑,剑光如练,与从暗处涌出来的刺客缠斗在一起。

“保护王爷!”侍卫们的喊声、兵器碰撞的铿锵声、刺客的闷哼声,瞬间打破了河岸的宁静。此时,岸边为数不多的人也急迫逃开。

我在侍卫身后,看着褚明晏在人群中穿梭,剑法狠戾精准,每一剑都直取要害,可刺客源源不断地冒出来,像是杀不尽一般。

今日,帝都的平静终是被打破了。这一局刺杀,是试探,还是报复?

看褚明晏这架势,应是有所准备,那我便不必召唤玲珑阁的人了。注意到刺客们的动作间,总有些刻意的破绽,而远处的芦苇荡里,隐约有衣甲摩擦的声音——是伏兵!原来如此。

我看着褚明晏浴血奋战的身影,忽然明白了,他哪里是遇袭,分明是以自身为饵,引这些藏在暗处的杀手现身,好将他们一网打尽。这个疯子!他果然是父亲教出来的徒弟,勇猛强悍如出一辙。

拼杀声渐渐平息,最后一个刺客被侍卫们制服时,褚明晏身上已溅了不少血迹,不知是敌人的,还是他的。

刺客被留了活口,带回辰王府审问,今夜怕是某家豪族要遭殃了。辰王的冷血狠厉从不是纸上谈兵。

褚明晏收剑入鞘,转身朝我走来,步伐沉稳,只是额角沁出了些薄汗。他走到我面前,自然地拉起我的手,掌心的温度依旧,“走吧,送你回府。”

我反手握住他的手,指尖微微用力,抬眼看向他,语气里带着说不清的情绪:“王爷真是好谋算!”

他动作一顿,没有说话。

马车在夜色中行驶,车轮碾过青石板路,发出规律的声响。车厢里一片寂静,只有烛火投下晃动的光影。他几次侧头看我,欲言又止。我却望着窗外掠过的街景,没什么心思说话。

直到马车停在将军府门前,他先下车,绕到我这边来扶我。我刚伸出手,他忽然用力一拉,我重心不稳,撞进他怀里。

熟悉的松木香混着淡淡的血腥味萦绕鼻尖,他低头看着我,声音带着些微的懊恼:“抱歉,今日之事,是我欠考虑了,不该让你跟着我担风险。”

我抬起头,撞进他盛满歉意的眼眸,心里那点说不清的气顿时散了,“我没生气。”见他不信,我又补充道,“只是刚才看着你跟人拼杀,心里慌得很,担心你出事。”

他闻言,紧绷的下颌线柔和了些,伸手揉了揉我的头发,语气带着几分自负,又有几分安抚:“放心,你忘了?我可是大褚战神,这点小场面,应付得来。”

我忙不迭地点点头。是啊,以他的谋略定能全身而退,即便不能,我手中玲珑阁的势力亦能护他周全。

“明日我便要回北境了。”他忽然声音低了些。

我们在府门前相拥,像往常无数次分别时一样,他的怀抱很暖,带着让人安心的力量。

“照顾好自己。”我埋在他胸口,轻声说。

“嗯,等我回来。”他在我发顶印下一个轻吻。

看着他转身离去的背影,玄色披风在夜风中扬起,我握紧了拳。

北境苦寒,朝堂暗流汹涌,而我能为他做的便是尽可能扫除他的威胁。

我转身回府,对隐在暗处的侍从低声道:“传令下去,让玲珑阁彻查今晚刺客的来历。”

我望着沉沉的夜色,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无论是谁想害他,我都不会让他们得逞。

将军府深处,密室的烛火被穿堂风带得微微摇曳,将四壁上悬挂的甲胄和兵器映出忽明忽暗的残影。

空气中弥漫着陈年松木与墨锭混合的沉郁气息。卿栎劲装的衣角沾着未干的夜露,声音压得极低:“阁主,今晚围杀辰王的那伙人,查过了,绝非江湖路数。”

我指尖摩挲着案上冰凉的青铜镇纸,目光落在烛芯爆出的火星上,淡淡颔首,“嗯,我知道。”指尖一顿,抬眼时眸色沉静,“江湖人讲究个‘祸不及明处’,长街上人来人往,他们便是有天大的胆子,也不会选在那种地方动手——太扎眼,不符合他们藏拙的性子。”

卿栎抬头时眉峰微蹙:“可属下不解,惊蛰那边也没动静。按说这桩生意,最该动心的就是他们。”

“动心?”我低笑一声,指尖在镇纸上敲出轻响,“他们是杀手,不是死士。惊蛰的规矩里,‘价码’二字永远排在第一位。不动手,无非是出价的人给的筹码还不够让他们冒险罢了。”烛火映在我眼底,翻涌着细碎的光,“吩咐下去,让暗线盯紧惊蛰的总坛,他们有任何动向,立刻来报。”

“是。”卿栎应着,又补充道,“不过自阁主发布江湖令后,确实没哪个门派敢轻易接刺杀辰王的活计。”

“江湖令?”我挑了挑眉,伸手将烛台往案前挪了挪,光晕照亮了案上摊开的舆图,“那东西在真正的利益面前,不过是张废纸。”指尖点在舆图上标注着“辰王府”的位置,“这次刺杀,朝中的势力失手,必然会明白单凭他们豢养的那些死士不够成事。他们会算这笔账——与其折损自己的人手,不如花重金请江湖人出手。到时候,总有觉得‘值得’的人愿意赌一把。玲珑阁目前仅是暂时能压住罢了。”

卿栎沉默片刻,声音里添了几分凝重:“我们已经排查了京中几处可疑的地方,可这伙人的手法太过利落,既没留下活口,也没露出半点痕迹。要说朝中势力……豪族、门阀?”

我抬手按住案沿,木桌发出一声沉闷的轻响。“豪族门阀?”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冷意,“也可能未必是他们,今晚动手的人胆子真大,敢在太岁头上动土。辰王的性子,他们应该是清楚的,如是让辰王查出幕后真凶,谁都逃不掉。”

密室里的风似乎更冷了些,烛火猛地矮下去一截。我盯着那团缩小的光晕,缓缓道:“卿卿,你有没有想过,这次动手的,或许只是枚棋子?”

卿栎猛地抬头,眼中闪过惊疑。“能让辰王在帝都遇险,又能把尾巴扫得这么干净……”

我站起身,走到悬挂的兵器前,指尖抚过冰冷的金属边缘,“这背后的人,怕是比我们想的要深得多。”

此消彼长,有些势力太盛,总能让人内心惶恐不安,势必得敲打一番。

夜深,一缕残月冷光将我们的影子拉得狭长,沉在密室的暗影里,无声无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