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那时花开 > 第2章 醉仙新酿

那时花开 第2章 醉仙新酿

作者:景心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2 00:04:13 来源:文学城

光绪三十四年

春分刚过,细雨沾湿了升州城的白墙黛瓦。马车在青石板路上辘辘而行,最终停在平水河畔一处宅邸的后门。沈兰芝先下了车,望着那熟悉的青石河埠头,眼眶微微发热。

三级青石踏步直伸入河,边缘钉着铜质系船桩,桩上的绿锈见证了岁月流逝。两株垂柳在雨中轻拂水面,柳影随着涟漪轻轻晃动——这一切都还是记忆中的模样。

"娘,这是哪里?"宜秀好奇地左顾右盼。

"这是水门。"沈兰芝轻抚女儿的发梢,率先拾级而上,站在那扇熟悉的黑漆木门前,竟有些踌躇。这宅子原是沈家旧产,当年父兄获罪时已经被罚没,没想到兜兜转转,如今竟又回到了她手中。

推开虚掩的水门,是一间小小的下房。墙角堆着裹了桐油的船桨,木架上还挂着几个竹编的鱼篓,仿佛昨日还有仆役在此歇息。穿过下房,眼前豁然开朗——后院的水院依然保持着旧时格局。方塘中锦鲤游弋,太湖石堆砌的假山脚下,那座小巧的石拱桥静静立着,桥边的水榭帘栊半卷,露出里面的红木桌椅。

"你外祖父最爱在这里会客。"沈兰芝的声音有些哽咽,"夏日挂起竹帘,听着橹声品茶...这里到是倒还是旧模样……"

同来的老仆茅福解释道:“当年这宅子,我家老爷盘了回来,这些年一直有人来打理。”

沈兰芝点头,四顾打量,到底还是有些不同的,"这里要种桃树。"她指着院中一片空出来的地,"再过些时日,桃花开了,你们就知道有多美了。"说着便笑了,眼睛清清亮亮的。

母女同心,宜秀也是真喜欢这个新家,比起锦溪那座规整得近乎刻板的茅家老宅,这里的一切都透着说不出的灵动,连廊下的燕子窝都比别处精致些。

宜秀牵着妹妹的手,小心翼翼地踩过石桥。假山下的锦鲤见人影便聚拢来,红白相间的尾巴搅碎了一池春水。宜秀开心唤道:“娘,这儿鱼真多!”

沈兰芝微微一笑,那笑意从嘴角一直漾到眼底:"是啊,娘像你们这么大的时候,常在这里喂鱼。"

茅鸿文也默默看着欢笑的妻女。当年他是匆匆忙忙地从这里接走的兰芝,如今却拖家带口的回来了一大家子。

十多年恍然一梦,只是一时间他倒不知道梦里梦外哪一处才是他的桃花源。

“许是都是吧。”茅鸿文轻叹一声,唤人将书箱搬进厢房。推开临水的窗,见河面上乌篷船悠悠划过,船娘的吴歌若有若无的飘来,倒也觉出几分诗意。只是想到茅老太爷临走前的那番嘱托,想到今后要独自经营那些铺面,心头不免又蒙上一层阴影。

接下来的日子,沈兰芝像是换了个人。她亲自带着雇来的婆子洒扫庭除,指挥若定。哪里该辟作书房,哪里宜种花木,哪里留给女儿们做绣房,都安排得井井有条。茅鸿文惊讶地发现,妻子身上竟有份他没见过的鲜活气,如今眉宇间多了几分爽利。

当年娶回沈兰芝,新婚之夜挑开红盖头,看见沈兰芝的第一面,他的心里蓦然跳出四个字:“美人如玉。”从此一颗心便由不得他自己了。可那个在锦溪时的沈兰芝温婉柔顺,对所有人都温煦有礼,也对一切似乎都无可无不可。他可怜她的身世,生怕有事委屈了她,却又觉得事事委屈了她,所以即便成婚十余年,也有了一双女儿,他在她面前也还是小心翼翼,他怕委屈了她的,本就是自己。

可如今因为她多了份鲜活爽利的劲儿,他便再也忍不住跟她诉说自己的苦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爹嘱托我不能做甩手掌柜,可是铺里送来的上月账簿我已经坐在那里看了三天了,一个字也进不了我的脑子里,便和当日甄别考试,温习算术和格致教材一般么。”

沈兰芝听了莞尔一笑:“倒也没有那么难,看账算术我都略通一二,旧时在家里,父亲命人教我的,其实我亦不喜欢,可父亲他老人家说:“女人家女人家,女人不通持家,便会家不成家。”只好硬着头皮学了。”

茅鸿文大喜,起身双手合十拜了拜沈兰芝:“阿弥陀佛!泰山老大人真是我的大恩人,娘子你就是我救命的菩萨,以后家里这些营生要靠娘子了,要不然这一月接一月的账簿便把我埋了。”

沈兰芝略偏了偏,啐了他一口道:“去!这年刚打头过呢,说这些不吉利的话。”旋即正色道:“鸿文,现如今我们家就简单这几口人,省俭些,不管铺子的收益高些低些,日子总都能过的,最重要的是咱们一家人平平安安在一起”。她的父亲当初是管着粮道、漕运的同知,兄长也是才举过人的人,家里的俗务更从不要她操心,可一朝横祸来,身死命消。

问斩前,她也打点人去打牢看过父兄,都已经是不堪相认的模样,老父亲看到她只哀嚎道:“你来这个地方做什么?大祸已成、无力回天了啊!你回茅家去,好好活着,好好活着……”

好好活着,好好活着……

翌日清晨,沈兰芝撑着油纸伞,唤孟妈妈拿了账簿一起去了醉仙楼。细雨中的阊门外大街格外热闹,新修的马路两旁店铺林立,黄包车的铃铛声与商贩的吆喝声交织在一起。

醉仙楼就立在街角,三开间的门面,飞檐翘角,虽显陈旧,却仍保持着往日的体面。沈兰芝在门前驻足,望着那块金字招牌微微出神。

"太太您怎么亲自来了。"赵掌柜早已候在门口,花白的头发梳得一丝不苟。他是茅鸿文生母带来的人,在醉仙楼待了三十年,如今见了沈兰芝,依旧恭敬地垂着手。

沈兰芝也对他很客气,开口笑道:“赵叔,是我逞强,要帮鸿文看去年的账簿,昨儿看了一天也只看个囫囵个,想着今朝来跟您请教,又或是再拿前年的账簿一起看看。”

赵掌柜将沈兰芝迎进二楼雅间,孟妈妈侍立在侧。窗外细雨如丝,阊门大街上的行人撑着各色油纸伞,如同浮动的花朵。

赵掌柜取来一摞账册恭敬地放在桌上:"太太请看,这是醉仙楼近三年的账目。铺子生意一直还算不错,因着锦溪的鱼虾蟹独一份的口味,在升州城里也算是叫得响的字号。茅老太爷定下的规矩,锦溪的鲜货三日一送,从未间断,生意也算平顺。"

“是啊,那也得亏赵叔这些年辛苦经营的。”沈兰芝翻开账册,娟秀的指尖轻轻划过墨迹。这些数字对她而言并不陌生,昔日在娘家时,父亲案上也常见各种漕运粮运的账目。只是那时她是无忧无虑的官家小姐,如今却要为一大家子的生计操心了。

"去年腊月的盈余似乎比前年少了两成成。"沈兰芝抬眸,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度。

赵掌柜微微躬身,又递上了醉仙楼的菜单册子:"太太明鉴。去年对街新开了松鹤楼,也挖走了咱们两个掌勺师傅。只不过升州的食客最是精明挑剔,他们别处水面拿的鲜货就是比不上咱们锦溪的好,咱家这些招牌菜码,他们换了别处的鲜货,少那么点口味。这不您看转年正月咱们铺子就回暖了不少……" 他顿了顿,"老太爷最看重的就是醉仙楼,特意嘱咐过,即便亏些银子,也要保住这块招牌。"

沈兰芝略翻了翻菜单册子,却凝神望向了窗外,雨丝斜斜地打在窗棂上。她想起父亲生前最爱锦溪的鲜活,每每有贵客或者对他重要的人来,他都会摆一袭家宴招待来自四面八方的人,沈大人家的私房菜,吃过的没人不说个好字。

"赵叔。"她收回思绪,"菜样都不错,只不过虽说一招鲜吃遍,可食客总是最是贪新鲜的,菜样还是要常常出新的。我倒也不避嫌,现向您举荐个人。”说着转头向孟妈妈道:“妈妈,你去厨下给他们指点一二,今儿也不用多,说一两个菜码就好。”

孟妈妈一愣连忙说好。

"这太好了,太太."赵掌柜眼中闪过一丝欣慰,故去的沈老太爷虽然败了,但在升州做了小二十年管着粮道漕运的同知,又是食不厌精的人,家里私宴几个拿手菜总是有的:“麻烦孟妈妈了,您这压箱底的货可不能藏私了。”

“诶呦”孟妈妈连道不敢当:“我哪有什么压箱底的货,做菜也就是食材新鲜,做的人肯花心思,不怕麻烦罢了。我当初也是按照老爷的口味和指教做。”

从醉仙楼出来,雨已渐停。沈兰芝信步走在青石板路上,孟妈妈犹在为人师的兴奋中:“小姐不知道,我刚在厨下说了那鳜鱼除了清蒸还可做“姜豉油生焗鳜鱼柳”和“菊花拆鱼羹”,掌勺的可都说好。”

沈兰芝微笑:“他们还能说不好?”

孟妈妈顿了顿轻叹道:“当初在锦溪多少回,我说给您做几个菜调调胃口,您都不肯,两个小小姐小的时候我打量着熬些好克化的粥,焙些鱼松做些小菜您都不让,只说既做了茅家的人了就吃茅家的饭吧,可如今……”

“可如今单过了,便只能把这茅家的饭做做好了。”沈兰芝看着两侧店铺林立的招牌。采芝斋的伙计正在门口炒制瓜子,黄天源的蒸笼冒着热气,空气中弥漫着糖炒栗子的甜香,家家户户可不是都是把日子往好处过。

"太太,要不要去米铺和油坊看看?"孟妈妈轻声问道。

沈兰芝摇摇头:"今日不必了。赵叔是老人,有他照看着,我放心。"

回到沈宅时,已是午后。宜秀正带着宜慧在水院喂鱼,见母亲回来,忙迎上前来。"娘,爹爹在书房和自己发了好大的脾气。"宜秀小声说。

沈兰芝微微一笑,往书房走去。推开房门,只见茅鸿文正对着一堆账册发愁,眉头紧锁。

"这些数字,比四书五经难懂得多。"他苦笑着摇头。

"夫君何必自苦。"沈兰芝在他身旁坐下,"既然说好了这些俗务交给我,你便安心读书作画,这才是正经。"

茅鸿文握住她的手,眼中满是愧疚:"兰芝,委屈你了。原本该是我..……"像他这样从前的秀才,好的呢,能通过朝廷甄别考试,直接谋个官身;也有再入新学学堂,曲径通幽的;再不然营商教书也都出路。偏他上不上下不下,作茧自缚,还得靠妻子分忧。

"夫妻本是一体,何分彼此。"沈兰芝温声打断,"况且,能帮夫君分忧,我很欢喜。"

午后半晌,忽闻门外传来车马声。老仆来报,说是长洲的表姑爷携公子前来拜访。

“表姑爷?”沈兰芝和茅鸿文面面相觑,都有茫然。愣了一愣,沈兰芝才想起她确有个表姐因双亲离世,曾在她家寄样多年,在她父亲仍旧风光时嫁到了长州的顾家。

长洲顾家诗书传家,代有才人出,不是锦溪梁家能比的。只是当年她父兄出事时顾家一个人一封信一个字都不曾出现过,沈兰芝也忘了她还有这门亲戚,况且,沈兰芝叹息道:“表姐也走了好些年了吧……”

窗外,雨后的阳光透过云层,在水院洒下一片金光。池中的锦鲤跃出水面,激起圈圈涟漪。

这是我一直想写的故事,但是我这种严重拖延症患者,非连载逼迫,是码不了字的,重回晋江写文,好冷啊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章 醉仙新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