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夜,注定是不眠夜,
张书记蹲在自家院里思虑良久,想到了女儿的病,想到了老妻垂泪的夜,想到了小夫妻的感情,整整一夜,他终于做出了个决定,清早叫来女婿。
谢宣瑜同样整夜的辗转反侧,再次面对老丈人时,彼此都躲开了对方的视线。
张书记阴沉着脸说:“谢宣瑜,我给你两天时间把后山处理干净,2天后我去看,要是没有,你也就别怪我了…”
“知道了,”谢宣瑜并不求情,这个结果在他预料之中,他打了一张明牌,他的坦诚相告看似让张书记做选择,事实上对方没法选择,遮掩与揭发就像感性与理性的互搏,而偏亲是人性。
如果这件事的受益者只是谢宣瑜个人,张书记肯定会毫不犹豫的大义灭亲,可当所有利益指向自家闺女时,再坚定的战士也会犹豫,也会迟疑,更何况张玉兰的病也是他多年的心结,谢宣瑜(苏萌)笃定他会这么做,人性就是如此,一如当年她(苏萌)明知为父担保有风险还会签字,也是如此。
谢宣瑜舔了舔唇,说:“阿爸,我替小玉谢谢你。”
“要不是因为小玉,…”张书记不愿再说,拉了拉披着的外衣回了屋。
张妈见男人回屋后一言不发,大口大口叭着烟杆,问道:“给小谢说了没,外面那些风言风语都是瞎说,崔知青自己都说了她和董飞那小子是一对儿,”见男人不搭理自己,索性丢下手里的活,“我去给小谢说,小两口感情好,别为这些有的没的给翘脱了,”随后又数落起妯娌,“老二媳妇也是,还是长辈,就看不得小玉好,那何家的婚她不就占了,我看她那个吃公粮的女婿咋不接她去县里耍耍,咱妈也是,小玉难道不是她孙女,不就是不会说话,又不是天生的,不是没钱去看嘛…”说着说着,泪眼潸潸。
“行了,”张书记心里也不好受,“他俩没事,小谢不信这些,你把家里钱拢拢。”
“干什么!”张妈立马提高警惕。
“看病!”张书记几乎是从喉咙里吼出来,“给小玉去看病。”
另一边,谢宣瑜找到董飞告知了张书记的安排。
董飞一万个不愿意,“还有一个多月就要过年了,李二哥说正是赚钱的时候,现在要我们处理了,这么多活禽一下出肯定要被压价。”
“压价也要出,”谢宣瑜嘴角苦涩,“就两天时间。”
“哎呀。”董飞急得原地踱步,忽得脚步一顿,提议道,“要不我俩再去挖个洞,把现在里面的都转移了,这样不就行了。”
谢宣瑜拍了拍董飞的肩膀,认命的说,“你是不是忘了,我老丈人是当兵转业,我俩在他眼里,就跟孙猴子逃不出如来佛一样,不要去挑战他,这次算是他手下留情了。”
董飞一拳锤在树干上,“我不干,眼瞅着要收获了,我不甘心啊。”
谢宣瑜见董飞有些油盐不进,也不继续劝,“那我就卖我那一半,待会儿我去找李二哥说,晚上就送去,至于你的那一半,你想转移也好,卖也好,你自己决定,不过丑话说在前面,万一,你被捉了,记得当初我俩的约定,不供出对方,照顾对方家人。”
见董飞依旧沉默,拍了拍他肩膀,“留得青山在 ,不怕没柴烧,不过是少卖了钱,少卖了也是赚了,再说,即使没有我老丈人,也可有可能是赵家、方家其他人发现,你别忘了,不要钱的山货满山,还有要过年了,家家要铺青松叶,咱那个山洞附近可不少,我看小玉捡了不少回来,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谢宣虎苦口婆心劝说,“你再好好想想,不论你什么决定,你最好都和你阿婆说一声。”
该说的都说了,剩下都是自己的抉择,自己做决定就要为自己的选择买单,对也好,错也罢,要愿赌服输。
谢宣瑜心里同样不好受,强打着精神回了家,跟张玉兰说带点钱和票,他俩今天要去孟家吃饭。
两人去供销社买了一些苹果,红彤彤的大苹果散发着果味清香,谢宣瑜想起了之前在机械厂里买的皱巴巴的果子,从网兜里掏出一个往衣服擦了擦,不干不净,吃了没病,递给媳妇,“小玉,你吃。”
张玉兰摆摆手,送礼的东西自己吃了多不好,男人不管,照着来了一大口,又递给她,“吃,好东西自己不吃光送人,多亏,送礼这种事,看不上你,送再大的礼也没用。”
张玉兰接过苹果咬了一口,脆甜多汁,又递给男人,谢宣瑜摆了摆没啥兴趣,要不是媳妇不好意思吃,他都懒得咬,“这东西,我以前吃的够够的。”
张玉兰便想,男人下乡前的条件是有多好,难怪,自己寄去的东西入不了公婆的眼,也不愿承认她。
正想着,两人走到了筒子楼,孟家在二楼第一家,一开门,一个大姐惊呼“哎呀,是你啊!”
谢宣瑜想起来了,是上次化肥厂门口讨价还价的那个大姐,笑着说:“大姐你好,我是来找孟天柱队长的。”
“小谢你来了,”孟天柱走到门边,介绍道:“这是我媳妇,你嫂子,应红。”
谢宣瑜笑着打招呼,“嫂子好,嫂子好,”扭头说:“这是我爱人,小玉。”
应红嗔了眼孟天柱,“瞧见没,多好听,爱人。”伸手拉张玉兰,“瞧瞧,这弟妹是真好看,快~快进屋。”
张玉兰被谢宣瑜的爱人一词说得面红耳赤,娇羞的低着头,
应红逗笑道:“弟妹是真害羞,多大了?”
张玉兰愣了下,抬头看向谢宣瑜求助。
谢宣瑜说:“嫂子,我媳妇喉咙里长了个瘤压住了声带说不了话。”
应红忙问,“怎么不去医院看看?”
谢宣瑜说:“咱这地方看不了,得去大城市,最好能去首都。”
“那得不少钱吧。”应红黯然叹息,“你们开车还可以带点私货,老孟这个人一根筋,守死理 ,看病,需要的钱才多。”
“去去…别胡咧咧,除了刘阿保我们可没人干倒买倒卖事,”孟天柱厉声说:“小心被人听去了乱嚼舌根,赶紧做饭。”
“对对对,你们可没做这些事,”应红连连改口,“我去做饭,小谢你俩坐坐。”
张玉兰起身跟着去厨房打下手,房里就剩下谢宣瑜与孟天柱,空气里突然很安静,只听得小声嘬茶的声音。
少顷,孟天柱开口说:“小谢,这次新省的事谢谢你。”
谢宣瑜淡笑,新省路上发生的意外他回来只字不提,“孟队,还是要多休息,万一再来一次,那就是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
孟天柱嘬了口茶,盯着茶杯里的茶叶感慨道:“看病啊,确实需要很多钱。”
谢宣瑜不知道他是在替自己感慨还是别的,没有作声,又听他说:“以后有了安全员,你行事还是小心点。”
谢宣瑜强装冷静,“孟队,我可什么都没干。”
孟天柱乜了他眼,“没干,最好。”
作为一个老司机,坐在车上都能敏锐的感知到车重的变化,孟天柱没有实证,但确信回来时车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这次意外是把柄,他担心谢宣瑜借机提出什么要求。
谢宣瑜内心同样在想,不过他不是想提什么要求,把柄这种事有时候是把双刃剑,容易伤了别人也伤自己,他知道孟天柱对他产生了怀疑,只要他去他的线路上打听总能抓住些蛛丝马迹,他特地带媳妇来又说明张玉兰的病,就是想借机说明自己即使搞了倒卖也是为了给媳妇看病,人嘛,难免有恻隐心,何况还是帮助过他的人,自然有破绽他也能帮忙遮掩。
几句话春风化雨,两人达成了一种默契。
适时,饭菜摆上桌,应红笑着招呼,“来,来,坐下来吃饭。”
“不等孩子一起?”谢宣瑜早就注意到客厅墙上挂的照片框,里面有个10来岁男孩的照片。
话音刚落,应红红了眼眶,抬头望着相框,似乎神驰远方,哽咽道:“那是我儿子星星,他…他…”
“70年玉溪地震,他在他外婆家没了,”孟天柱叹了口气,释然道:“都过去了,都过去了…”
谢宣瑜这才串联起一切,难怪屋里弥漫着一股中药味,孟天柱要卖票证,就连长途补贴也想挣,还有刚刚他那句看病花钱的话,可能是两口子想再有个孩子而四处求医。
小声歉意:“对不起,对不起。”
应红摇了摇头,“过去的事不提了,吃饭吃饭。”
孟天柱说:“小谢,你可以去找机械厂的陆医生看看,她可是从首都医院来支边的,是外科的一把刀。”
谢宣瑜眼前一亮,总说要去首都给张玉兰看病,可他心里还没有个方向,这下好,他得马上带媳妇去找陆医生看看。
匆匆吃过饭后,谢宣瑜迫不及待的离开了孟家,带着张玉兰又跑了趟供销社,在里面转悠半天觉得东西不行,扭头跑去了李二哥那儿,拿了一盒进口饼干,几瓶罐头以及2包长鸿牌奶粉,顺道给李二哥说了晚上送鸡来的事,拎着这一袋子重礼拉着张玉兰往机械厂去。
张玉兰满心希翼,像长久处在黑暗中的瞎子见到一丝光亮,小跑着跟着男人的步伐。
两人脚下生风,不多会就到了机械厂,可惜,被拦在了门卫室,门卫指了指外面的牌子道:“军事重地,闲人免进,除非有人来接。”
两人顿时泄了气,谢宣瑜灵机一动想起了张秀兰,说:“我们来找何鹏,他是我们姐夫。”
门卫在广播里喊了何鹏,说有亲戚来,可始终没有人来接,想来是把他俩当成了来打秋风的,避之不及。
没法,谢宣瑜讨好的掏出一个罐头贿赂,“师傅,我们进去找陆医生看病的,真是看病的。”
门卫不吃这一套,挥挥手,“收起来,收起来,我们这就是这个规定。”
谢宣瑜还是把罐头强塞进对方怀里,“要不,你帮我传传话,我们真是来找陆医生看病。”
门卫见他一脸诚恳,将罐头顺手放进了抽屉里,“陆所还没回来,要不你在外面等,等陆所回来看愿不愿意带你进去。”
没法,两口子只好等在门卫室外。
直到夜幕低垂,昏黄的路灯统一亮起,一辆吉普车缓缓驶进,门卫赶忙提醒谢宣瑜是陆所回来了,他急急跑到车前拦着,待对方摇下车窗一看,竟是相熟。
谢宣瑜说:“陆主任,原来是你。”
陆承也想起了他,笑道:“上次你车修的好,我们还真回了县里,对了,你来这干嘛?”
谢宣瑜赶紧表态,“我们想来找陆医生看病,”
“看病?找我姑姑看什么病?”陆承疑问道
谢宣瑜一把拽过媳妇在侧,“我媳妇,张书记的闺女,喉咙里长了个瘤想去首都医院做手术又不知道应该找那个医生,听说陆医生也是首都医院来的,特地来请教一下。”
陆承见他一脸诚恳,邀着两人坐上了车回了家属院。
刚开门,一个小姑娘扑向了陆承,他一改工作中的肃冷,笑容和煦的和小孩说话,随后将媳妇和姑姑介绍给了小两口。
陆雪(陆医生)伸手摸了摸张玉兰的脖颈,能明显感觉到一个肿块,且还有在变大的趋势,“你这个咱这确实看不了,耳鼻喉科是独立科室并不是并入外科,而且咽喉处的血管多,手术复杂,我也建议你们去首都医院,去找曾志刚医生,他是这方面的专家。”
闻言,谢宣瑜与张玉兰相视一笑,两人终于有了正确的求医方向,连连道谢,“谢谢,谢谢陆医生,陆主任,我们尽快去首都。”
礼物陆家说什么都不要,谢宣瑜搬出张书记,陆承勉强同意收下一盒饼干。
谢宣瑜提着罐头和奶粉神情轻松的离开,张玉来给他比划说要不要去看看张秀兰,听说她怀了孩子。
谢宣瑜看了看手里的东西,怒骂道:“看屁,她把咱当打秋风的,我才不好死她,我又不是吃不来,罐头和奶粉我们两个自己吃,就是给胖虎吃我都不给她,要不是陆医生正巧是陆主任的姑姑,不知道要耽误咱多少时间。”
两人回了家,谢宣瑜让媳妇把奶粉藏好,“罐头你给阿爸阿妈一个,你自己留一个吃,奶粉就只留给你自己喝,别给涛涛,他还小,好日子还在后面吶,”捏了捏媳妇的脸颊肉,“总算是被我养起了些肉,别怕胖,肉肉的有手感。”
张玉兰嗔怪的扭过头,揉了揉脸颊,确实有些肉嘟嘟的样子了,谢宣瑜把她当涛涛一样的小孩养,她气色红润了不少,就连胸脯都傲人了些。
待到夜深,谢宣瑜去山洞装鸡,他用绳子将鸡嘴和脚捆住塞进竹筐里,董飞一面抓鸡,一面沉着声说:“我阿婆让我听你的,这次都卖了。”
谢宣瑜望了他眼,“那你就听阿婆的,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我们赌不起万一。”
两人将所有鸡捆好,用扁担固定在自行车后座,来回拖了两趟,直到天光微红,才处理完,又砍了树枝将洞遮挡,确定不容易被发现后才各自回了家。
我小时候家里做水果批发,大家都以为有吃不完的水果,是的,是吃不完的烂水果,一个眼,一个巴的买不成钱都得自己吃,我有一年的新年愿望就是吃一个完整的且漂亮的苹果。
想了好半天终于把这本和上一本有了交集,这章里有了上一本里的人物,其实之前就有了。
希望自己在20章前能有40个收藏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9章 寻医问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