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后,天黑,回城路上石碑处,谢宣瑜用汽车灯照了照,一个熟悉的人影从树后蹿出,肩上扛着根扁担,顶头坠着粗麻绳。
“自行车呐?”
董飞没好气道:“可别提你那破自行车了,一动,二里地都能听到叮当响,晚上家家吃完饭都闲着,一听声,都要出来看看。”
庄户人家晚上没有什么娱乐项目,吃完饭,要么上炕造人,要么做点手活,门外稍有点动静都出来看热闹。
谢宣瑜白了眼,心道:可不是破自行车,全是废品凑的,平了平情绪,说:“行,明天我送去维修点看看,这离回城还有点距离,你上车来,载你一段,等进城到没人的地方放你下来。”
董飞笑嘿嘿的往车上爬,边爬边说,“也亏得是没骑自行车,不然我哪能坐上车啊。”坐在副驾驶座上,东瞧瞧西望望。
谢宣瑜说:“以后我们也会有自己的车,你也要学会开车,才能和我替换手。”
“真的?”董飞把吊在脸前的麻绳扒开,一脸憧憬,“我也可以开车?”
谢宣瑜笃定地点点头,“日子会好的,我们都会好的。”又扫了眼,见他脚摆个x型把扁担底部固定,整根斜靠在肩上,像极了以后电视剧《山城棒棒军》的造型,笑道:“你列格样子,像个棒棒儿。”
“么子棒棒?我是光棍。”董飞自嘲的唱起山歌,“光棍苦,光棍光,光棍晚上一个人睡…”(注:60年代流行的光棍歌)
谢宣瑜逗他,“那个崔知青不是追着你?”
一说到崔知青,董飞止不住烦躁,“可别说她了,像撞鬼了,我生怕她发现了后山的事,烦都烦死了。”
关于崔梅,谢宣瑜一直闹不明白她是怎么回事,但两人交际甚少只能说对她多多留心。
董飞在车上四处好奇,看到反光镜时,一脸坏笑,“谢哥,这么想我小玉姐?照片都时时刻刻挂着。”
谢宣瑜不羞不臊,“她是我媳妇,我不想她想谁?”
董飞望着前方说:“我阿婆说,小玉姐找你可比找何家强不知道多少倍,秀兰姐一个全乎人嫁他个瘸子,连迎亲都不来,明明看不起农村人,为了能有个女人又要找农村人,秀兰姐在县里的日子只怕还不如在农村自在。”
谢宣瑜想阿婆大概就是人老成精,足不出户,看问题也能一针见血,又想到解树,姓何的大概率和他是一路货色。
车子很快驶入城里,谢宣瑜找了个僻静点的角落放下了董飞,小声嘱咐:“胡同口那儿等,我交了车就赶来。”
董飞点点头,挑着一担东西,颠颠朝前走。
谢宣瑜交完车,匆匆赶往汇合处,领着董飞踏着夜色敲开了木门。
一进堂屋,谢宣瑜和董飞把东西抬放在桌上,李二哥翻开袋子一看,整袋的解放牌香烟,随手抽出一包撕开捻一根在鼻下闻,“烟丝不错,”又望了眼一旁的竹筐,“这是什么?”
“鸡蛋,稍带手收的。”谢宣瑜边说边掀开盖在上面的布,一层摞着一层,少说近百个。
董飞拉了拉谢宣瑜的衣摆,悄声说:“谢哥,咱自己卖,利更大。”
谢宣瑜没有理会他,和李二哥说:“一块儿收了吧,数数算账。”
董飞皱着脸更用力拉谢宣瑜的衣摆,动作太急,拉的男人一个后趄。
李二哥说:“看来你兄弟有不同想法,要不你俩商量商量?”
谢宣瑜轻拍了拍董飞的手,让他去屋外等,对着李二哥说,“收吧,数完结账。”
李二哥点点头,清点后爽快的付了款,
谢宣瑜拿到钱点了点后抽出一张递回给李二哥,“那天爆米花的钱。”
李二哥笑着推回,“我请,我请,你这趟货的利绝对值得我请,”又问,“下一趟什么时候来?”
谢宣瑜将钱卷起藏在衣服内袋,“到时候我提前通知你。”
两人谈妥后,谢宣瑜带着董飞离开了。
路上,董飞没有卖货后的雀跃,一脸气闷,特地离了谢宣瑜1、2步距离,谢宣瑜回头看了眼,停下了脚步,“觉得不划算?”
“可不是?为什么交给他们卖,明明我们自己卖更赚钱!”董飞埋怨道。
谢宣瑜没有回应,反倒语气平和反问:“你觉得如果我们自己卖要几天卖完?”
董飞认真想了想,说:“货有点多,怎么都要5、6、7、8天吧。”
谢宣瑜说:“这么长的时间里,我们既要考虑资金的流转,又要想货物存放的安全,”顿了顿,“刚刚你进院应该有留意到,院里被绿油布遮挡的地方吧,那应该都是货,可他们敢明目张胆放在院里,可见他们并不担心有人来搜查,他们经营着这个黑市,自然有自己的销售渠道,而这个渠道暂时并不被我们所掌握,我们想加快资金周转就得借用他的销售渠道,自然要有利让给他,我们是二道贩子,那他就是三道,他下面还有四道、五道贩子,每一层都要给人留利,大家都有的赚,反过来我们的货就需求大,”
“按你算的,我们自己卖利润大,可这时间周期够我们交几次货了,换算下来大差不大,更主要是安全,我们刚接触这行,有个靠山很重要,你认为的不划算,暂时来讲恰恰是最划算………”
两人边走边说,很快到了村口大槐树下,张玉兰举着手电筒等在那儿,谢宣瑜远远一见她,丢下董飞小跑上前,
“等多久了?”
“怎么不在家等?”
“吃饭了吗?”
………………
一连串的问题还没等张玉兰回应,董飞后脚跟来说道:“你惦记我小玉姐,我小玉姐也惦记你呗…哎,只有我光棍。”
说罢,又小声哼唱光棍歌,小夫妻俩被他自嘲式的幽默逗笑不停。
笑归笑,正事还要办,谢宣瑜从口袋里掏出一块钱递给董飞,“这是这次的工钱。”
董飞推辞不要,“谢哥,我知道你当二道贩子就是想快点挣钱给小玉姐去看病,我就是出个力,这钱我不要…”
谢宣瑜强行塞进他口袋里,“一码归一码,钱上要分明。”
拗不过,董飞收下了,说:“等咱鸡都卖完,钱都归你,给小玉姐看病。”
谢宣瑜没把这话放心上,笑着说:“谢谢你好意。”
三人在大槐树下分手,董飞要绕到后山回家避免被人看见,夫妻俩则原路返家。
回到屋,谢宣瑜洗了把脸,把这次赚的钱交给媳妇清点,自己则坐在一旁端着玉米糊糊就折耳根(鱼腥草)。
张玉兰见他大口吃着折耳根还有些诧异,这东西土里一年四季都有,他们把它当一门正经菜吃,煮、炒、腌,可这些沪市来的知青望而生畏,偏他爱的很,最爱腌着吃。
云贵川,大山山连着山,吃得东西上大同小异,谢宣瑜体内的苏萌就是来自川西南边的鄂西,那儿也吃折耳根,不过只在夏季吃,选用最嫩的根茎做腌菜,下饭十分可口,而且折耳根有着天然消炎作用,常吃常好。
谢宣瑜说:“小玉,我真喜欢你的腌菜,等过年打豆腐了,你给我烤豆腐吃,再沾上点拌了折耳根的辣椒面,嗯……想想都要流口水了。”
男人的馋样,让张玉兰忍俊不禁,她点好了钱放进铁皮盒里藏进衣柜。
谢宣瑜问,“这次不记账了?”
张玉兰指了指脑袋,意思说记在脑里,她上次听男人说记录可能成为证据,就赶紧烧了,全靠自己脑记。
谢宣瑜笑了,媳妇脑子转挺快,“没关系,我来教你会计的一些知识,你就找个本子记,要是被人看到了,也可以说我们是为了学习捏造的习题…”
涛涛适时闯进屋,献宝式的将东西杵到谢宣瑜面前,“姑父,我请你吃。”
谢宣瑜拿起浑身绿毛刺样的东西,瞬间,满手刺痛,果断丢弃在地,“什么东西?”
涛涛捧着肚子哈哈笑,指着男人说:“城巴佬,板栗都不认识。”
谢宣瑜吹吹被刺痛的手指,“板栗我当然认识,板栗不是这样的。”
涛涛指着地上的绿果果,“这就是板栗,”上前用脚踩着前后滚,绿果裂开,露出果肉,“看。”
谢宣瑜蹲在地上好奇,“原来这就板栗啊,我还一直想,板栗是怎么结果的,原来是这样。”
张玉兰在一旁偷笑,城里娃什么都是吃现成的,根本不知道粮食怎么种,怎么长,又扔了一颗在地上,双脚一掰,开了,捡起里面的板栗递给男人吃。
生板栗很甘甜,男人边嚼边问小孩,“你刚刚叫我什么?”
“城巴佬。”涛涛咬开板栗壳,用板牙把壳里的肉挤出,他才懒得学他姑姑慢条斯理地给他姑父剥,“胖虎说,解树偷偷叫我们乡巴佬,那你连板栗都不认识,就是城巴佬。”
谢宣瑜正色道:“解树叫你们乡巴佬是他不对,你叫我城巴佬是你不对,我们都是对于未知的东西不了解而已,在城里的人不了解乡下生活,在乡下的人不知道城里生活,形成了天然屏障,你看现在我们知青下乡不就是来了解生活本身,等以后你可以进城了,你也可以知道城里生活,谁也没有比谁高人一等。”又问“你不是说胖虎抢你吃的,怎么又一块儿玩了?”
涛涛似懂非懂点点头,晃过神来说:“姑姑给了他根米筒,让他带我玩。”
谢宣瑜乜了眼媳妇,转向笑着对小孩说:“涛涛,姑父谢谢有好吃的记得我,让我这个城巴佬开了眼界。”
小孩下巴微翘,一脸得意,“那是你比解树好,胖虎说他有好吃的总关起门偷偷吃。”转向朝张玉兰伸手,“姑姑,给我米筒,我今天监督胖虎没瞎跑。”
张玉兰从扎紧的袋子里给小孩取了根,小孩乐滋滋走了,关上门,她给男人比划解释。
“你担心小孩乱跑去了养鸡山洞里?”谢宣瑜担忧道,“满山不要钱的山货,满山闲逛,弄了我再和阿飞商量商量怎么掩饰。”
翌日,谢宣瑜将自行车骑去了维修点,修车大爷一看乐了,“同志,你这是哪弄的?几个牌子的东西斗(凑)一起。”
谢宣瑜说:“废品站捡的,自己攒的,骑起来老响,您给瞧瞧。”
大爷竖了个大拇哥,“有想法!”蹲下来,开始拆中轴,检查一番说:“钢珠少了,润滑少了,修起来简单,不过要3块钱。”
这辆车捡起来没花到1块,修要3块,谢宣瑜笑笑说,“只要能修好就行。”
大爷拍胸脯保证,“小事一桩。”
谢宣瑜蹲在地上看师傅维修,随口问道:“像我这种攒的车要是出手的话,可以卖多少?”
大爷头也不抬,说:“好好打磨下,上上漆,卖个50、60没问题,就是这些东西不好凑。”
说者无意,听着有心,别人不好凑,谢宣瑜他们这些司机可好凑,心里默默记下了。
车一修好,谢宣瑜滑行几步上车,骑了一段果然没有声响了,付钱后满意离开,等回到家,陈小凤惊诧说:“小谢,你的破锣没响了。”
谢宣瑜笑着推车进院,“修好了,之前是我技术撇。”转向对媳妇儿说,“小玉,我来教你骑车。”
好几次晚上,他都留意到媳妇对自行车又好奇又渴望的神情,凑到她耳廓低声说:“有我在不用你骑,不过学着也可以以防万一,别怕,我扶着你,保证不摔。”
陈小凤不合时宜的凑过来,“小谢,也教教嫂子。”
谢宣瑜说:“我先教小玉,嫂子你在一边先看看。”扶着媳妇挎上车,一手把着龙头,一手扶着座包。
张玉兰歪歪扭扭的蹬脚,一个重心不稳往偏倒,车子哐当倒在地,幸亏男人眼疾手快一把把她搂抱在怀。
陈小凤啧啧两声,说:“小谢,你先教小玉吧,等以后她再教我,免得我在这给你俩当灯泡。”转身回了屋。
谢宣瑜扶起自行车继续教,
月光如华,照着地面反出光亮,年轻男女的神情纤毫毕现,男的眉眼脉脉,女的娇羞低黛,两人在院里一圈一圈转着。
朋友给我送来毛板栗,我也是第一次见,原来板栗是这样的,朋友叫我城巴佬。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5章 二道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