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谋臣 > 第22章 第22章 新府暗流

谋臣 第22章 第22章 新府暗流

作者:半山听松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14:01:26 来源:文学城

凝辉园新刷的朱漆大门敞开着,门楣上“凝晖”二字是皇帝御笔亲题,鎏金在晨光里泛着温润的光。

前院已大致清扫干净,褪去了往日冷宫的萧索,但墙角檐下仍可见零星未及清理的施工残迹,示意着开府的仓促。廊柱漆色犹新,檐下悬挂的大红灯笼与彩绸,在秋风中轻轻摇曳,为这份新贵气象添上几分喜庆。

正厅门楣上挂着“敬天爱民”的匾额,沉甸甸地昭示着恩宠与分量。

因是不怎么得宠的皇子,典礼也尽量办的低调。厅内空间不算特别宏大,布置得也庄重肃穆。正中设香案,供奉着圣旨。厅堂两侧设席位,按身份排列。席位不多,显得有些空旷,来的人也寥寥无几。

厅角一隅,堆放着今日收到的各色贺礼。

玄钧今日一身深蓝色绣着暗纹的蟒袍,束青玉带,冠戴翼善。腰间悬着一柄佩剑,整个人看起来神采奕奕,动作间却透出些拘谨。

待最后一波众宾客散去后,玄钧拿起礼单账册与林修远一同核对着那些礼物。

“太子殿下赠‘上等云锦几匹和青玉镇纸一对’”玄钧念道,语气平淡。

林修远扯了扯嘴角:“太子倒是‘客气’。”

玄钧:“想来是自顾不暇,无心祝贺了。”

林修远失笑:“便是没那日的事情,他也不会真心贺你。”

玄钧不语,他才不在乎这位太子哥哥是否真有心祝贺,低头看了看礼单继续道:“淑妃娘娘赠‘药材补品一箱、冬日狐裘两件、紫檀木桌椅一套’,另附二哥亲绘山水画两幅,指明是赠与先生的。”

林修远意味深长的和玄钧对视一眼,彼此心照不宣。:“淑妃娘娘有心了。”

玄钧明白了他的意思,便往下念,声音却沉了下来:“三皇兄赠‘西域织金锦十匹、宋汝窑天青釉瓶一对、燕窝与山参若干’……”他顿了顿,才念出最后一项,“还有一柄……匕首。”

林修远脸色微沉,在一堆贺礼中翻找,最后寻到玄凛的赠礼。一个精致的锦盒,内里嵌着红绒布,里面端放着一柄镶嵌着宝石的匕首,宝石冷光闪烁,华美异常,鞘上雕着繁复的龙纹,锋锐之气几乎破匣而出。

林修远眉头紧锁,唇角抿紧,沉默了片刻,最后只说了句:“收好。”

玄钧颔首,又道:“五皇兄赠美酒十坛,歌舞伎四人,人我已经遣回去了……”

林修远无奈摇头:“……”

二人将礼单核对完毕,周遭暂时安静下来。玄钧挥退左右,厅内只剩他与林修远二人时,玄钧突然道:“先生,我新得到的消息,听闻严崇礼在狱中,死了。”

林修远正准备合上账册,闻言也是一惊:“死了?”他觉着不安,“陛下那里可有动静?”

玄钧:“消息封锁得很紧,详情不知。父皇处,我……探听不到。”

林修远见他这样忙劝阻:“此事与殿下无关,万不可贸然去打听,再等等看。”

玄钧应下后想了想,转而说起朝会所见:“近来朝会上,太子殿下行事倒是收敛了,反倒是三哥的人,步步紧逼,抓着东宫些许错处便大做文章”

“殿下观察得愈发敏锐了。”林修远颔首:“鹬蚌相争,殿下更需谨言慎行。不过,自身的功课亦不可落下。明日武艺课,记得抓紧,莫荒废了。”

玄钧收敛心神,躬身行礼:“是,学生谨记。”

一晃时间已来到七月中旬,搬入凝辉园已过去月余,日子过的还算平静。

起先因被关在这院中,让失去了外界消息的林修远略感不适,成日里眉头紧锁,坐立难安。除了给玄钧授课外,就剩与自己对弈,他也不知还能做些什么。

近来他倒是想通了,干脆等着玄钧给他带消息回来。

这日暑气正热,林修远坐在水榭凉亭里避暑,手捏一柄折扇给自己扇着风,姿态闲适。

玄钧踏着日头回到府中时,额角已沁出薄汗,刚换下朝服,在偏院里没寻到林修远,找了一圈才发现人躲在水榭处。

“先生。” 他在石凳上坐下,侍女奉上冰镇酸梅汤,喝一口下去,才压下些朝堂上的燥意。

他也不等林修远回答,便开始分享今日的见闻,“江南发生暴雨,百亩良田被毁,百姓们流离失所。然三皇兄却在殿上弹劾太子詹事府的张谦,说他贪墨江南河工款二十万两,还把账册都翻出来了,一笔一笔记着‘松木换杉木’‘石料掺沙土’,连私印都对上了。”

“最主要的是,他说那些钱一部分进了东宫,买了对羊脂玉屏风;一部分送到了梁家。他明着是说贪墨,暗地里却要坐实东宫和外戚勾结。”

林修远扇风的手微顿:“太子如何应对?”

“被问得哑口无言。” 玄钧笑道,“三皇兄连送屏风的内侍都要传召对质,太子又说不清细节。最后父皇罚了他两年俸,禁足东宫三月,说是识人不明。”

“那三皇子呢?”

“也被罚了。” 玄钧想起当时的情景,语气里添了几分玩味,“父皇说他言辞过激,失了兄弟本分,罚俸一年,禁足府中一月。”

林修远觉着好笑,皇帝永远都是这套:“陛下这是各打五十大板,谁也不得罪。”

“先生是说……父皇是故意的?”

“不全是。” 林修远摇了摇头,“太子党羽贪墨是真,三皇子借题发挥也是真。陛下既需敲打太子,免得外戚势力过大;又需压着三殿下,不让他觉得扳倒太子易如反掌。这禁足,既是惩罚,也是缓冲。”

玄钧在心底记下:“我站在班列末尾,看着太子脸由红转白,看着三皇兄眼底的得意,忽然觉得…… 他们像在抢一块烫手的山芋,谁拿到手里都要被烫一下。”

林修远细想了一下那场景,低笑一声:“烫手山芋么?倒也未必吧?”

玄钧不明所以:“学生愚钝,请先生赐教。”

林修远继续摇着他那柄折扇缓缓道:“殿下忘记事情的起因了么?良田百亩淹了,百姓流离失所,这不是山芋,是机会。”

玄钧一愣:“机会?”

“正是。” 林修远抬眼,夏阳透过树叶的缝隙落在他浅灰的衣袍上,明暗交错,“殿下,展现您笨的时候到了。”

玄钧更糊涂了,眉头拧成个结:“先生是说…… 要我装糊涂?”

“糊涂与笨,是两回事。” 林修远将折扇一收指着玄钧,目光锐利。

“笨是‘眼里只看得见灾情’,是‘不懂朝堂派系’,是‘只知道百姓可怜’。您刚入朝堂,本就该笨些,笨得让陛下放心,笨得让太子与三皇子都觉得,七弟不过是个念及苍生的书呆子,成不了气候。”

他又“唰”一展折扇倚靠了回去,缓缓的摇着,望着水榭的梁顶:“您明日递个折子,就说‘江南水患,闻者痛心’,恳请父皇拨款赈灾,再提一句‘儿臣愿将开府所受贺礼,尽数捐予灾民’。”

玄钧猛地抬头,瞬间明白了什么:“您是说…… 把三皇兄送的那些宝贝?”

“除了那柄刀。” 林修远补充道,语气平淡,“其余的织金锦、汝窑瓶,本就来路扎眼,捐出去,一来能落个‘仁厚’的名声,二来……”

他挑眉看向玄钧,眼底闪过一丝狡黠:“三皇子用河工款做文章,您却用他送的‘厚礼’赈灾,这对比摆出来,谁更像体恤百姓,谁更像借题发挥,陛下心里自然有数。”

“更何况,您这一捐,太子那边或许还会念您‘不懂站队’,三皇子纵有不满,也挑不出错处,总不能说‘我送的礼,你不该捐给灾民’吧?”

“如此既解表了心意,又给父皇一个仁孝的好印象,还能让两边都暂时放下对您的戒心……” 玄钧喃喃接道,“这何止是一举两得。”

“是一举三得。” 林修远纠正道,眼底的笑意终于漫开,“那些都只是过场,最重要的是,要让那些被外戚与兵权压得喘不过气的寒门官员看看,这宫里,还有个肯为百姓说话的皇子。”林修远眸光深深,“而这些人,才应该是殿下您目前需要的力量。”

玄钧站起身,朝林修远深深一揖:“学生明白了。”

林修远摆摆手,示意他坐下:“明日递折子,记得言辞要恳切,最好带点‘刚入朝堂,不懂规矩,只知百姓苦’的惶恐,越真,效果越好。”

翌日,皇帝捻着那份情真意切的折子看了又看,目光扫过站在人群中的玄钧。

“七皇子玄钧。”

玄钧心头一凛,连忙出列躬身:“儿臣在。”

“你这份折子,朕看了。” 皇帝扬了扬手中的奏折,“言辞恳切,心系黎民,更难得的是,愿将开府所得贺礼尽数捐出,以解江南灾民之苦。” 他顿了顿,目光复杂,“这份仁厚之心,体恤之意,甚好。”

玄钧心头一喜,刚准备回话,皇帝却话锋一转,语气陡然加重:“然则,赈灾之事,非止于捐钱捐物。款项去向,官吏作为,灾民安置,桩桩件件皆需有人亲临督办,方能落到实处,不负朝廷恩泽,不负百姓期盼。”

玄钧听闻只觉得大事不妙!

果然,下一刻皇帝就道:“玄钧,”他的目光如铁锁般将玄钧牢牢锁住,一字一句掷地有声,“你既有此心,又初入朝堂,正需历练。朕命你为江南赈灾巡查使,代朕巡狩江南水患之地,督办赈灾事宜,监察官吏,安抚流民!”

“务必使每一分赈银,都用在刀刃上,务必让受灾百姓,感受到天家恩德!”

满殿哗然,满朝文武无不震惊,连最沉稳的老臣都忍不住侧目。让一个刚开府、毫无根基的冷宫皇子,去督办这桩牵扯太子党羽与三皇子势力的赈灾大案?这简直是将玄钧架在火上烤!

玄钧只觉耳边嗡鸣作响,昨日那句烫手山芋的比喻再次出现在脑海。

可不么,他现在就如同那个抱着烫手山芋的人。

他深吸一口气,将翻涌的惊涛骇浪死死压在胸腔里。

“儿臣……领旨!” 他的声音紧绷,“谢父皇信任!儿臣定当竭尽全力,不负圣恩,不负江南百姓所托!”

皇帝倒是意味深长的看着他:“嗯,好好干,莫负朕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