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谋臣 > 第17章 第17章 夏风初语

谋臣 第17章 第17章 夏风初语

作者:半山听松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14:01:26 来源:文学城

入夏的风带着燥热掠过宫墙,林修远提着一篮新采的茉莉,由内侍领着走进淑妃宫院时,正瞧见玄谨在书房临摹《平复帖》,腕间的汗珠洇湿了宣纸一角,比之前稳了许多。

“殿下倒是勤勉。” 林修远将茉莉花篮放在案旁,清甜的香气瞬间驱散了几分暑气。

玄谨抬头时,眼中已没了往日的惊惶:“先生来了。母妃说这字能静心,我便多练了些。” 他指着纸上的字,语气带着几分试探,“您看这儿,是不是比上次舒展些?”

林修远凑近细看,笑着夸道:“殿下悟性高,再练些时日,怕是能赶上《淳化阁帖》的拓本了。”

正说着,淑妃从院中来,笑意温煦:“林大人来得巧,御膳房刚送的酸梅汤,快尝尝。” 她示意宫女为林修远布碗,自己则坐在玄谨身边,拿起他的字卷端详,“谨儿这几日总念叨您,说先生教的调息法比太医的药还管用,昨夜竟没做噩梦。”

林修远端起碗,酸凉的滋味顺着喉咙滑下,压下了暑气带来的燥热:“殿下本就心细,只是前些日子受了惊,如今放宽心,自然日渐好转。”

淑妃叹了口气,目光转向院外的石榴树,花瓣正被热风卷落:“说起来,这宫里最近倒也安生。七殿下那边听说日日抄礼书,陛下前日还夸他字有进益;倒是三殿下府里热闹,听说新纳了位江南来的姬妾,夜夜笙歌,吵得邻居都不安生。”

她用银签挑了颗蜜饯,语气漫不经心:“还有东宫那边,前日太子妃生辰,办得倒俭省,听说陛下还赏了对玉如意,说他‘体恤民力’。只是……” 她话锋一转,声音低了些,“我听人说,太子近来总查昔年旧档,不知在翻什么陈年旧事。”

林修远握着碗的手指一顿。

太子竟真去查了,看来他与他外戚的关系并不似传闻那般稳固。

他面上不动声色,只笑道:“殿下们各有心思,倒也寻常。只要陛下安康,朝堂安稳,便是福气。”

淑妃却摇了摇头,指尖划过案上的茉莉花瓣:“大人是读书人,不知这深宫里的门道。越是安生,越要当心暗处的风浪。就说七殿下,前几日去给皇后请安,回来后闷了半日,问他也不说,想来是受了什么委屈。”

玄谨忽然插了句:“七弟说皇后娘娘总问他读了什么书,还说‘安分守己才是福分’,他听着心里发沉。”

林修远心中了然。他放下碗,语气温和:“殿下们年纪轻,偶有烦心事也正常。二殿下若得空,不妨邀七殿下过来对弈,年轻人说说话,或许能解些闷。”

淑妃温婉一笑:“这主意倒是不错,谨儿素来怕生,也就跟老七还亲近些。改日我让人递个话,邀他前来小聚。”

林修远见玄瑾无碍,便回到翰林院处理了些杂务,而后提笔写了张拜帖,让人送往东宫。

帖子上只写着 “奉《太常寺卿手札》残卷,欲向殿下请教承熙礼制”,不多不少,刚好挠在太子最痒的地方。

傍晚时分,东宫便传回话,邀他明日巳时相见。

次日清晨,林修远带着抄录好的手札残卷走进东宫偏厅时,太子正对着幅《江山万里图》出神。

见他进来,玄承转过身,玉带上的麒麟纹在晨光中泛着冷光:“林学士来得早,手札可带来了?”

林修远将抄本呈上:“回殿下,苏远的手札残损严重,只寻得三卷,其中两卷涉及诸侯朝觐礼,还有一卷……” 他顿了顿,语气凝重,“提到安邦侯献玉时,曾托他向某位朝中老臣递过密信,只是信中内容未详,只说‘玉中有瑕,恐伤国本’。”

玄承睨了抄本一眼:“安邦侯?那个因‘僭越谋逆’罪名被抄家的抚西军赵显?”

“正是。” 林修远点头,“手札里说,安邦侯献的玉璧看似莹润,实则内有裂纹,苏远怀疑是有人故意为之,想借‘献玉不敬’构陷安邦侯府。只是他尚未查明,便因‘党争’被贬,手札也因此封存。”

玄承沉默半晌,目光落在《江山万里图》图上:“构陷赵显?安邦侯孤倒是略有耳闻,当年也算一方石柱,胆敢构陷西北将领,此等行径,非权贵不能为!”

林修远垂下眼帘:“臣不敢妄议。只是看手札笔迹,苏远似有隐忧,臣在手札末页的批注中看见他对此事曾有过一句晦涩的揣测……””

玄承向前倾身:“哦?他如何说?”

林修远回忆道:“他写的是:‘玉质虽瑕,焉知非**?主礼事者,其心可诛乎?’”他顿了顿继续说,““臣反复研读此句,结合《南都志》校勘记所言‘玉璧形制不合,疑为伪造’……” ”

林修远将一份抄录的《南都志》校勘记放在案上:“殿下明察秋毫,当年礼部何人主事、何人督造进献玉器,档案中或有迹可循。若真有人借玉构陷,其目的恐怕不止于扳倒一个抚西侯……”

玄承拿起校勘记,指尖在 “疑似伪造” 四字上反复摩挲,上次他派人去的人回来说安邦侯战功赫赫,坚守西北,从不参与朝中事务,唯有一条便是与梁家似有过节,然年代久远无从得知,只听说是世仇。

又是梁家……不过这倒是个顶好的机会,父皇年老力衰,想来是把持不了多久,老三虽然阴鸷,但孤有梁家撑腰。

他日登了帝位,这梁家反而成了最大的忌惮……

想到此他忽然笑了:“林学士果然心思缜密。此事牵连甚广,若查实,怕是能掀翻不少陈年旧账,也正好……肃清一些积弊。” 他将手札与校勘记收好,语气带着几分赞许,“你且回去,此事容孤细查。若有进展,再与你商议。”

林修远眸光一闪,应声退下。

——

坤宁宫里。

“你说什么?” 皇后的声音很轻,却让阶下的刘忠打了个寒颤。

刘忠是皇后的心腹太监,此刻正趴在冰凉的地砖上,额头抵着地面:“回……回娘娘,太子殿下……近日让詹事府的人,查了梁家的旧账。”

“梁家?” 皇后重复着这两个字。

刘忠不敢抬头,声音发颤:“是……查的是承熙十一年,礼部的任职记录,好似与当年安武侯逾制献玉之事有关,且太子殿下还在查梁家的别的……”他不敢再说下去。

“哗啦!”

她将桌上的物品全部扫至地面。太子这个蠢货,哪有放着别家不查,查自家的?!

皇后平复了一下心情,缓缓站起身,凤袍的下摆扫过地面上的狼藉:“他查这个做什么?谁让他查的?”

刘忠哆嗦着:“听东宫的小太监说,殿下前几日翻到一本《太常寺卿手札》,是…… 是二十多年前苏远所留,里面提了‘某侯逾制献玉’,还提了伪造、构陷等……”

皇后的声音陡然拔高“哪来的?他怎么会好好的翻到什么太常寺手扎?是政务太闲了吗?!”

“娘娘息怒……小的不知……好似……好似那几日林学士曾递过拜帖……”

皇后猛的转身,死死的盯着跪在地上的刘忠,好似那跪在地上的便是林修远本人,“林修远!又是他!不是叫你们提醒太子不让他接近此人吗?你们怎么办的事?!”

刘忠:“娘娘息怒,娘娘息怒,小的们提醒了,但……娘娘息怒”

她烦躁的在殿内踱了几步,凤钗上的珍珠随着动作摇晃,映得她眼底一片阴鸷。

难怪!难怪太子前几日突然对陈年旧案感兴趣,还在她面前旁敲侧击问起苏家,全是那个林修远在背后捣鬼!那本手札,定是他故意漏给太子的!

更让她心惊的是太子的蠢笨。那点蛛丝马迹,明摆着是陷阱,他竟像饿狼扑食般一头扎进去!梁家牵扯着十二年前的血案,牵扯着她的后位,甚至牵扯着先帝的隐秘,甚至……远不止于此,这哪里是查旧账,是在刨皇家的祖坟!

“好个胆大包天的林修远!” 皇后的指甲深深掐进掌心,“他是嫌命太长,还是不把我这个皇后放在眼里?亦或者是淑妃的授意?”

刘忠哪敢回这话,闭紧了嘴。

皇后睨着地上那人,心头火更盛“上次叫你们去查的消息呢?!给本宫仔细说说,那林修远到底什么来路,和淑妃又是什么关系?”

刘忠声音发颤的回道:“回娘娘的话,那林修远出生寒门,祖籍青州,去年春闱入的鼎甲探花,刚入官一年多,现年……二十三岁,与……与淑妃并无直接联系,就是前些时日二殿下病后才有往来,家族之间也无关联,他最近总在二殿下和七殿下之间……”他越说声音越小。

皇后讥讽道:“你确定这身份没问题?寒门出身?二十二岁的探花?入官一年多做到翰林侍讲?”她猛地又抄起手边一物摔在地上,“你们真的查清楚了吗,就敢来回禀,当本宫是好糊弄的吗?”

刘忠大气不敢喘:“娘娘,千真万确啊,小的哪敢骗您。确系是寒门出生,家里三间土屋,父母早亡,原先还有个弟弟,后来因年纪太小,没什么吃食便没活下来,林修远后被远房叔伯照管着,街坊邻里都打听过了,皆是如此说……”

“…………”

皇后在圈椅上喘息良久,忽然站起来,厉声道“不管他是谁!不管他和淑妃有没有关系,此人晋升如此之快,断不能再留!”

刘忠小心的试探:“娘娘您的意思是……”

“去安排他的罪证,越多越好。叫张……不,叫严崇礼去弹劾他,本宫倒不信,一个小小的翰林还按不死他!”

“备驾!去东宫!”

刘忠连忙爬起来:“娘娘,此刻去……会不会太张扬?”

“张扬?” 皇后冷笑一声,“等他把刀架到本宫脖子上,便不张扬了!”

东宫的书房里,太子玄承正对着一叠卷宗得意。

他刚从梁家旧账里找到些疑点,正琢未来如何用来制衡梁家时。

听见太监通报 “皇后娘娘驾到”,他赶忙收起卷宗,笑着迎出去。

“母后怎么来了?”

皇后没理他的笑脸,径直走进书房,挥退了下人,眼神骤然变冷:“承儿!你糊涂!”

玄承脸上的笑僵住了:“母后?”

“谁让你查梁家的?” 皇后的声音压低,带着怒意,“你可知这是什么地方?是能随便翻的旧账吗?”

“母后,儿臣是觉得……”

“你觉得?” 皇后猛地打断他,“你觉得你查到的是证据?那是别人故意让你看见的诱饵!”

她指着玄承的鼻子,胸口剧烈起伏:“梁家是你的母族!是帮你坐稳储君之位的根基!你去查他们?是想告诉全天下,你这个太子连自己人都信不过吗?还是想让你父皇觉得,你闲得没事干,非要翻陈年旧案,动摇国本?”

玄承被骂得懵了,半晌才嗫嚅道:“可那手札里写了……”

“手札手札!你是要气死母后吗?!” 皇后气得发抖,“你就没想想,那手札怎么偏偏就让你看见了?林修远给你看这个,安的什么心?”

她放缓语气,话里的寒意更盛:“有些往事如深渊,望进去的人,没有能全身而退的。承儿,你是储君,你的眼睛要看着前面,看着未来,不要总盯着过去那些…… 不干净的地方。”

“本宫所做一切皆是为了你!” 皇后的声音突然软下来,“你是本宫唯一的指望!你若出了事,本宫如何自处?这满宫的人还指望谁?”

她拉起玄承的手,指尖冰凉:“听话,把心思用在正事上,好好当你的太子。这些……脏活累活,自有母后替你料理干净。”

玄承看着母后眼底的红丝,他从未见母后如此失态。

“母后……”

“别再查了。” 皇后打断他,语气不容置疑,“明日起,让詹事府的张詹事多盯着你些,有什么不懂的,先问他,再问本宫。”

张詹事是皇后的心腹,这话明着是辅佐,实则就是监视。

玄承喉头滚动,终究点了点头:“儿臣……明白了。”

皇后这才松了口气,整理了一下微乱的鬓发,恢复了平日的雍容:“这才是母后的好儿子。”

离开东宫时,皇后的凤辇走得极快。

皇后坐在凤辇里疲惫的揉着鬓角,林修远既然你执意找死,那本宫便成全你。

而东宫书房里,玄承看着空旷的院落神色复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